污水設施運行時間
⑴ 污水處理廠運行年限
污水處理廠的設備一般只有進口的水泵或許能堅持到17年,而且還是非常少的那些品牌。一般國產設備8~10年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極品了,大部分國產設備也就是5年左右,最多8年時間就必須得更換新品(升級維修比較麻煩很貴,而且配件都不好買了,還不如直接換全新的)。
污水處理廠建設標准還是很多的,包括設計規范標准和施工驗收標准以及水質排水標准三個主要方面。內容過於龐大,好幾十個,你從規劃角度可能用得上的規范簡單舉例如下:
規范及標准類: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水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HJ_2015-2012)
《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准》GB18918-2002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GB8978 1996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GB50788-2012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_GBT_50326-2006
CJJ 124-2008 鎮(鄉)村排水工程技術規程
CJJ_60-94_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
更多請參考環保部的官網:http://kjs.mep.gov.cn/hjbhbz/index.htm
法律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008.3
環境保護法
污水廠的地都是行政劃撥的,使用年限原則上無限大。
污水處理廠不升級改造的話使用年限一般是20~30年(設計院根據業主需求進行設具體時間,規劃如果寫的話就按照30年寫不過分),如果期間進行大修或者升級改造則應適當刷新新建部分使用年限。污水處理廠一般都是不超過30年的,建築物構築物結構部分至少50年使用壽命,小於2年的都是臨時建築物不能算是污水處理廠建築物;
設備壽命上面說過了;
管道壽命沒有規范明確說過,一般外露的塑料管5年左右,鋼管一般20年,埋地的適當增加;泡在水中的鋼管管道一般防腐做好了也就是10年左右,塑料管5年;
工藝填料根據不同工藝選用的材質填料各有不同,從1年~20年不等。
構築物內部零件屬於耗材的比較多,說不清使用年限。
⑵ 污水廠的各種設備一天分別運作多少時間
按照一般常規工藝(工藝不同可能差別較大):
1、格柵一般幾小時運行一次,每回次幾分鍾即可答
2、提升水泵根據水量及水泵能力,只能根據實際水量來,一般至少保證1台水泵24小時運行。
3、初沉池刮泥機24小時連續運行。
4、生物池攪拌器24小時連續運行。內迴流泵24小時運行。鼓風機24小時運行。
5、二沉池吸泥機24小時運行,污泥迴流泵24小時運行。剩餘污泥泵,根據污泥量運行。
6、消毒系統、加葯系統,24小時連續運行。
7、脫水機運行,根據污泥產量運行。
⑶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調試運行時間多久
很多農村是沒有污水處理設施的,我們老家就是農村的,一般污水都是直接排進水坑裡面的!
⑷ 請問污水處理廠試運行時間是多長在那個規范上能找到,謝謝
這個據我所知好像沒有具體規范,但是一般是調試試運行時間是3個月,省市有自己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辦法》,裡面有強調試運行時間的,有沒有明確說明的。具體的都是以當地環保局的文件為准。
⑸ 企業污水處理設備是否要24小時運行並有人監控
污水處理設備需要24小時運行,也需要監控,但不一定要人監控啊。
我司南京晨榮環保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污水處理設備生產的,企業污水處理設備問題還是蠻清楚的~
⑹ 污水處理站的運行時間一般是多少啊
如果是工業廢水的話,要看車間的水量了,有的二十四小時基本不停機一直處理,有的八個小時就搞定了
⑺ 污水處理廠各設備運行時間怎麼查
這個不難吧?第一,找到污水廠的設備清單,這個是非常簡單的。 第二,看設備說明版書,一般都會標權注檢查巡視的項目, 第三,根據以上兩點整理下即可,這個東西沒有標准格式,自己覺得怎麼方便怎麼來。看管理者得管理思路了
⑻ 污水處理廠一年運行天數的規定
運行天數國家沒有硬性規定。運行天數主要看污水廠的污水處理工藝,採用的處內理工容藝不同其運行天數也是不同的。其次還有設備檢修等其他一些事情會減少運行天數。
舉個例子,假設某污水廠處理污水需要先用厭氧菌和好氧菌交替處理24小時,而後進行常規設備檢修12小時。那麼該污水廠理論上一年只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運行。
運行天數不是個死的指標,針對各個污水廠,每年政府會下達任務必須有多少天運行,但這個指標也是污水廠先上報的。
⑼ 污水處理中,如何根據水質及曝氣設備充氧率計算設備運行時間
看你是什麼工藝了,如氧化溝這種連續運行的工藝,風機是不能停內的,24小時不間斷曝氣容,所以都有備用的設備,來交替使用,如果是SBR之類的間歇式運行工藝,則是根據設計運行周期,有固定的曝氣時間。
如果進水COD上升,連續式運行的工藝會加大曝氣量,甚至會滿負荷全開風機進行曝氣,間歇式除了加大曝氣量之外也可以延長曝氣時間,甚至延長整個運行周期,以確保處理後的水質達標。
如果進水COD降低,連續式運行的工藝會關小風機的閥門,或者停用一些設備,保證DO即可,間歇式運行工藝除了關閥門之外,也可以減少曝氣時間甚至縮短周期。
如果你是在設計階段,首先你就應該根據業主所提供的COD和你選定工藝的污泥負荷來計算整個工藝的需氧量,然後根據需氧量進行設備的選型。
⑽ 一般污水處理設施的停留時間怎麼確定比如像調節池、厭氧池、好氧池、沉澱池等等!跪求高人詳解。
一個個說吧
調節池:調節池的停留時間主要跟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能力有關,調節池的主要版功能權是調節來水的水質和水量,因為有些污水在一天的不同時段,來水水量和水質變化是很大的,這時候就需要調節池進行水量和水質的均化,至於停留時間並沒有特別的規定,最終要停留多長時間,這要依實際情況而定,一般像市政污水處理廠是不需要建調節池的,像工業廢水處理站則需要,如果場地允許,考慮能夠容納24小時的廢水量,如果不能也盡量要建大一點。
厭氧池:厭氧池的停留時間跟厭氧系統的處理負荷、容積是有關系的,這個你可以算出來的,具體的計算過程,請參考相關例題或者文獻,實際調試過程中停留時間也是可以控制的,不一定跟設計值一致,也可以先定下停留時間,然後再計算容積,一般停留時間會選擇8、12、24小時這幾個值。
好氧池:停留時間按照工藝的不同有不同的選擇,但也可以先定下停留時間然後以停留時間和負荷來定容積,一般選擇的停留時間會選擇4、6、8小時這幾個值。
沉澱池:停留時間依然是自己選的一個參數值,定下停留時間和水量之後就可以知道容積了,一般選擇的值有1~4小時這幾個值。
以上點到為止,具體計算請參考文獻或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