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格柵設計
㈠ 污水處理設計中格柵算出來很小,工作寬度只有5cm,主要是水量小,則該怎麼辦,幫助我的以十分作為酬謝
按照產品規格選用最小的就行了 大點無所謂
㈡ 污水廠設計中格柵的計算和畫圖怎麼做
格柵的設計是非常簡單的,有軟體就可以生成你自己可以網路t wtsolutions自助設計 然後找格柵 輸入 水量 什麼的就能設計了,現在軟體都很簡單的。
㈢ 污水處理中,格柵和污水泵等的設計計算都算好了,但是不知道怎麼選型!
查給排水設計手冊第九冊專用機械,做設計的話就查這個,裡面有很多的類型可以供你選擇
㈣ 一個20t/d的污水處理站 它的格柵井是怎麼設計的 求大神教教
格柵井沒有特別的要求,一般只要寬度稍大於計算出的格柵的寬度就行,長度方面可內以自行設計,一般是考慮容進水口到格柵的距離大於0.5米,防止進水沖擊柵板,後面的長度不定,可稍長一點,使進水緩下來,不過如果佔地不允許,也可以短一點。現在設計中一般都是靠經驗。
㈤ 污水處理流量很小,選不出來格柵這些怎麼處理啊!請高手指點
這個項目看一眼就知道,根本沒法用課本手冊的上公式進行計算格柵尺寸,因為書本上的那些東西都是以市政類水處理廠為案例教學的。碰上這類小項目,根本不用計算。
你做個提籃格柵不就行了,管他多少人多少戶,總之每天不過是幾十噸水的事情,你做一個類似跌水井,然後在井中貼著來水管道一側,放置一個提籃格柵,最好是一用一備,備用的放在一旁曬乾等替換。不就行了。別用生物轉盤了,那個東西麻煩,200戶能有多少水?農村嗎?200X0.25X0.6=30噸/d,才三十噸水左右吧?預處理沉澱池必然是用豎流式的,排泥省心,做個1平米的干化池。
從工藝上講,你用轉盤沒問題,不過這個技術畢竟現在用的越來越少了,水量不大確實可以用。在污泥池上省省吧,用個干化池能省很多。如果不怕沖擊負荷(小水量項目如果水質沒有劇烈波動,你得調查清楚了),調節池能省掉。不過冬季會不會有問題就不知道了,在北方嗎?
你用個人工濕地人工快滲(類似於生物砂濾池,但是改良了運行方式和採用人工砂混合礦物填料,沒有曝氣沒反沖洗沒污泥)不就行了,沒有污泥也沒有曝氣迴流的,省心省大了。
給你付個照片,這是哥在北京房山做的50噸/日級的用快滲工藝做的工程,綜合運行成本(不計一個兼職管理員每天1小時的工資)月5分錢/噸水。在北京較冷加了溫室罩了。出水沒低過一級A,基本不用管理的。農村農民我培訓了一小時不到,他們用了一年多了,什麼事情都沒有。有興趣自己過去看看,在北京房山區東瓜地村。
流程:原水(COD250、氨氮50)——0.3X0.3X0.5提籃格柵+1.5平米的豎流式沉澱池(AS潛污泵排泥進入1平米的干化池)+15立方的調節池(池內設提升泵2台一用一備,浮球液位開關0.55kw提升泵每天提升2~3小時即可,每日四次布水)+50平米的人工快滲池——>出水(北京市地方一級A妥妥的,無敵清的出水),佔地100平米。實際內部成本造價30萬左右。
㈥ 污水處理廠所用細格柵的尺寸一般是多少
你說的尺寸是抄格柵的寬度還是格柵的間隙?
寬度要根據水量、水深、流速、格柵條寬度、柵條間距等等因素計算得來。
細格柵的間隙一般3-10mm,大多5mm左右。
實際操作中根據設計好的過水渠道選擇寬度跟間隙合適的格柵就可以。
㈦ 關於城市污水廠粗格柵設計的問題
低於地下水水位肯定沒問題的。進水渠道就相當於埋深比較深的污水管道,一般採取井點降水施工,建成後受影響較小。格柵井受地下水位影響相對較大,應考慮抗浮。
㈧ 工業廢水處理中格柵的設計計算
如果按照設計手冊上的公式計算
格柵很可能只有一兩個間隙,格柵的寬專度估計還不到10厘米屬
因此,沒必要根據公式進行計算
一般可以水量的大小設計0.5~1米的格柵渠,格柵渠中放置0.5~1米寬的格柵即可
格柵的柵隙在1厘米就可以了
㈨ 污水處理中格柵前需要設計什麼構築物嗎還是進水直接進入格柵間呢請教各位俠客
污水直接進入調節池,污水經過調節池中的格柵濾除部分固體懸浮物,再由泵提升至生化池。
格柵前不需要在設計其他構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