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檢查井設計規范
⑴ 衛生間污水管的施工的一些規范要求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關規范:
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准 GBJ 125
給水排水制圖標准 GB/T 50106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 50015
建築中水設計規范 GB 50336
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242
建築給水聚乙烯類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98
建築給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范 GB/T 50349
建築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術規程 CJJ/T 29
二、衛生間污水管施工的規范要求摘錄
3.3.5 在同一房間內,同類型的採暖設備、衛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安裝在同一高度上。
3.3. 6 明裝管道成排安裝時,直線部分應互相平行。曲線部分:當管道水平或垂直並行時,應與直線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並行時,彎管部分的曲率半徑應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位置正確,埋設應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與管道接觸應緊密,固定應牢靠。
3 滑動支架應靈活,滑托與滑槽兩側間應留有3~5mm的間隙,縱向移動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6 固定在建築結構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3.3.13 管道穿過牆壁和樓板,應設置金屬或塑料套管。
安裝在樓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20mm;
安裝在衛生間及廚房內的套管,其頂部應高出裝飾地面50mm,底部應與樓板底面相平;
安裝在牆壁內的套管其兩端與飾面相平。
穿過樓板的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應用阻燃密實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實,端面光滑。穿牆套管與管道之間縫隙宜用阻燃密實材料填實,且端面應光滑。管道的介面不得設在套管內。
3.3.15 管道介面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管道採用粘接介面,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於表3.3.15的規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連接管道的結合面應有一均勻的熔接圈,不得出現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勻現象。
3 採用橡膠圈介面的管道,允許沿曲線敷設,每個介面的最大偏轉角不得超過2」。
7 承插口採用水泥捻口時,油麻必須清潔、填塞密實,水泥捻入並密實飽滿,其介面面凹入承口邊緣的深度不得大於2mm.
8 卡箍(套)式連接兩管口端應平整無縫隙,溝槽應均勻,卡緊螺栓後管道應平直,卡箍(套)安裝方向應一致.
⑵ 排放污水管道規范 長度多少設置一個窨井
井間距一律不宜超過30米。原則要求每戶設置一個窨井,污水總管網間隔20-30米和三專支以上管網交匯處必屬須按照規范設置窨井。每戶一個窨井要求將農戶產生的生活污水包括廚房污水、洗衣水、洗澡水、三格式化糞池出水等統一匯集窨井後,再接入污水管網。
同時,考慮到農戶房屋四周有否空地及落差等因素,確實無法單獨設置一個窨井的,可採取將生活污水統一匯集至三格式化糞池第三格或者2戶合並一個窨井。
(2)污水管檢查井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上面規定污水和雨水合流管道檢查井根據管徑大小不同間距不一:最小管徑的間距在40米至50米一個,中等管徑的間距在60米至90米,大管徑間距在120米。但是市政建設一直沿襲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排水管道無論管徑大小,其檢查井間距一律不宜超過30米。
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設由各城市道路的建設方出資實施,然後移交給市政管理部門。在驗收和移交過程中,一旦市政管理部門發現檢查井間距超出了30米,便會向設計及建設方強調檢查井間距超過30米,會對他們今後的養護和清淤帶來麻煩,有時甚至會要求補充檢查井。
⑶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對污水管道設計參數做了哪些規定
參照室外排水設計規范,提出建築室外排水設計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1.小區污水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統時設計計算中注意
當小區位於市區之內或地形坡度許可小區污水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時,這時小區污水管道可按接管進行水力計算,計算方法通常是列表計算,不過在設計參數選擇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小區污水管道排出點城市污水干管的埋深,合理運用落差以減小管道的管徑。最後小河能否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統,校核結果若不能排入,可適當放大某些管道的管徑,適當減小敷設坡度以達到排入目的;如果接入管道落差太大則可設計跌水井。
2.室外管材
(1)室外無壓排水管一般很少採用金屬管,只有當排水管需要承受較高壓力或對滲漏要求嚴格的地方(污水泵站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才採用金屬管材,較為罕見的為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管,雙壁波紋管,HDPE高密度纏繞管在室外得到廣泛應用。
(2)鋼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借口一般分為柔性介面,剛性介面,半柔性介面。
柔性介面:橡膠圈介面,瀝青油膏,石棉瀝青卷材料。
剛性介面:水泥砂漿,鋼絲網水泥砂漿抹帶介面。
半柔性介面:石棉水泥介面
對於介面要求強度較高,嚴密性閉水性較好的污水管宜採用柔性或半柔性介面。
縱向管線布置:電力,電訊,煤氣,給水,熱力,雨水,污水
3.污水檢查井管徑間距
不大於160mm不大於30m大於200mm不大於40m
⑷ 室外排水管道檢查井距離
排水檢查井的距離在國家標准《GB50014-2006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有明確規定,其部分內容復制如下:
⑸ 雨污水檢查井尺寸是多少
雨污水檢查井的大抄小尺寸確定:
國家建築標准設計《排水檢查井》(02S515)適用於雨水管道管徑d≤2000mm,管頂復土≤4m之直線、轉彎、90°三通、90°四通等情況。雨水管道管徑d>2000mm,可由結構專業技術人員參照《排水檢查井》(02S515)標准圖進行設計。
雨污水檢查井是排水管道系統上為雨天排水、檢查和清理管道而設立的窨井。
⑹ 污水井檢查井國家標准
是不能有存水的。出戶管與檢查井如果是平的,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到第二井的管道沒有坡度,有倒坡現象。
⑺ 請問污水管道檢查井和檢查井之間的距離是多少,應該多少米設置一個
建築小來區用塑料檢查井應自用技術規程 CECS227:2007 裡面有規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
排水渠道布局,一般應遵循污水應該可以通過重力流和污水處理廠的最短距離的排泄途徑;管道應盡可能平行於沿自然坡度的地面掩埋,以減少管道埋深,地勢平坦與小流量管和干管連接的最短路線;當管道深度達到最大允許值。
(7)污水管檢查井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污水管道檢查井注意事項:
通過運水車向需檢測段污水管道上游檢查井內放水。觀察下游檢查井內水位變化情況。
若下游檢查井內水位較快上升,且基本和上游檢查井內水位持平,則可判定污水管道暢通。一般管道內水流速度為0.7~1.0m/s,可根據檢測管段長度推算水位上升所需時間。
若下游檢查井內水位基本不變或者上升緩慢,則可判定污水管道不暢通。
⑻ 污水檢查井設置距離標准規定是多少
建築小區用塑料檢查井應用技術規程 CECS227:2007 裡面有規定的,200~400的污水管道間距宜為40m,500~700的污水管道間距為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