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成分
⑴ 化學鎳主要廢水成分有哪些
東莞萬代在化學鍍鎳中,一般鍍液中存在硫酸鎳、絡合劑以及次磷酸鈉等物專質,其中硫酸鎳為電屬鍍鎳提供來源,絡合劑與鎳離子結合,防止鎳離子被還原,次磷酸鈉提供在化學鍍時鎳離子被還原的電子。這樣在電鍍化學鎳廢水中,主要存在磷和鎳以及絡合劑。
⑵ 飯堂廢水成分
飯堂廢水與通常生活污水成分差別不大,主要污染物為有機物(主要來自沖洗油污,可用COD/BOD表徵,濃度大約在100-400mg/L),無機物顆粒(灰塵渣土等,用SS表徵),以及一定鹽分。
由於有機物濃度低、水量小、有鹽分的特點,最適宜的方法簡單沉澱後用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MBR的簡介附在後邊,另外,生物膜法也進行了解釋。
生物膜法(biomembrance process)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慶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處理效果好並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於固液分離;(4)動力費用省。
生物膜法又稱固定膜法
基本特徵是:
在污水處理構築物內設置微生物生長聚集的載體(一般稱填料),在充氧的條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著形成生物膜,經過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過填料時,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隨之增厚。當生物膜增長到一定厚度時,向生物膜內部擴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狀態,而內層則會呈缺氧甚至厭氧狀態,並最終導致生物膜的脫落。隨後,填料表面還會繼續生長新的生物膜,周而復始,使污水得到凈化。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著形成生物膜後,由於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存在一層薄薄的水層,水層中的有機物已經被生物膜氧化分解,故水層中的有機物濃度濃度比進水要低得多,當廢水從生物膜表面流過時,有機物就會從運動著的廢水中轉移到附著在生物膜表面的水層中去,並進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同時,空氣中的氧也經過廢水而進入生物膜水層並向內部轉移。
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對有機物進行分解和機體本身進行新陳代謝,因此產生的二氧化碳等無機物又沿著相反的方向,即從生物膜經過附著水層轉移到流動的廢水中或空氣中去。這樣一來 ,出水的有機物含量減少,廢水得到了凈化。
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按生物膜與廢水的接觸方式分為:
填充式和浸漬式兩種
填充式包括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
浸漬式包括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
在污水處理,水資源再利用領域,MBR又稱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 ),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膜的種類繁多,按分離機理進行分類,有反應膜、離子交換膜、滲透膜等;按膜的性質分類,有天然膜(生物膜)和合成膜(有機膜和無機膜) ;按膜的結構型式分類,有平板型、管型、螺旋型及中空纖維型等。
一、 MBR 工藝的組成
膜 - 生物反應器主要由膜分離組件及生物反應器兩部分組成。通常提到的膜 - 生物反應器實際上是三類反應器的總稱: ① 曝氣膜 - 生物反應器 (Ae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AMBR) ; ② 萃取膜 - 生物反應器( 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 EMBR ); ③ 固液分離型膜 - 生物反應器( Solid/Liquid Separation Membrane Bioreactor, SLSMBR, 簡稱 MBR )。
二、曝氣膜 - 生物反應器
曝氣膜 - 生物反應器最早見於 Cote.P 等 1988 年報道,採用透氣性緻密膜(如硅橡膠膜)或微孔膜(如疏水性聚合膜),以板式或中空纖維式組件,在保持氣體分壓低於泡點( Bubble Point )情況下,可實現向生物反應器的無泡曝氣。該工藝的特點是提高了接觸時間和傳氧效率,有利於曝氣工藝的控制,不受傳統曝氣中氣泡大小和停留時間的因素的影響。如圖 [1] 所示。
圖 [1]
三、萃取膜 - 生物反應器
萃取膜 - 生物反應器 又稱為 EMBR ( Extractive Membrane Bioreactor )。因為高酸鹼度或對生物有毒物質的存在,某些工業廢水不宜採用與微生物直接接觸的方法處理;當廢水中含揮發性有毒物質時,若採用傳統的好氧生物處理過程,污染物容易隨曝氣氣流揮發,發生氣提現象,不僅處理效果很不穩定,還會造成大氣污染。為了解決這些技術難題,英國學者 Livingston 研究開發了 EMB 。其工藝流程見圖 2 。廢水與活性污泥被膜隔開來,廢水在膜內流動,而含某種專性細菌的活性污泥在膜外流動,廢水與微生物不直接接觸,有機污染物可以選擇性透過膜被另一側的微生物降解。由於萃取膜兩側的生物反應器單元和廢水循環單元是各自獨立,各單元水流相互影響不大,生物反應器中營養物質和微生物生存條件不受廢水水質的影響,使水處理效果穩定。系統的運行條件如 HRT 和 SRT 可分別控制在最優的范圍,維持最大的污染物降解速率。
[ 圖 2] (暫缺)
四、固液分離型膜 - 生物反應器
固液分離型膜 - 生物反應器是在水處理領域中研究得最為廣泛深入的一類膜 - 生物反應器,是一種用膜分離過程取代傳統活性污泥法中二次沉澱池的水處理技術。在傳統的廢水生物處理技術中,泥水分離是在二沉池中靠重力作用完成的,其分離效率依賴於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性越好,泥水分離效率越高。而污泥的沉降性取決於曝氣池的運行狀況,改善污泥沉降性必須嚴格控制曝氣池的操作條件,這限制了該方法的適用范圍。由於二沉池固液分離的要求,曝氣池的污泥不能維持較高濃度,一般在 1.5~3.5g/L 左右,從而限制了生化反應速率。水力停留時間( HRT )與污泥齡( SRT )相互依賴,提高容積負荷與降低污泥負荷往往形成矛盾。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還產生了大量的剩餘污泥,其處置費用占污水處理廠運行費用的 25% ~ 40% 。傳統活性污泥處理系統還容易出現污泥膨脹現象,出水中含有懸浮固體,出水水質惡化。針對上述問題, MBR 將分離工程中的膜分離技術與傳統廢水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固液分離效率,並且由於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 ( 特別是優勢菌群 ) 的出現,提高了生化反應速率。同時,通過降低 F/M 比減少剩餘污泥產生量(甚至為零),從而基本解決了傳統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許多突出問題。
五、 MBR 工藝類型
以下討論的均為固液分離型膜 - 生物反應器。 根據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的組合方式,可將 膜 - 生物反應器 分為分置式、一體式以及復合式三種基本類型。分置式和一體式的 MBR 請參見圖 3 。
分置式膜 - 生物反應器把膜組件和生物反應器分開設置,如圖 3 所示。生物反應器中的混合液經循環泵增壓後打至膜組件的過濾端,在壓力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液體透過膜,成為系統處理水;固形物、大分子物質等則被膜截留,隨濃縮液迴流到生物反應器內。分置式膜 - 生物反應器的特點是運行穩定可靠,易於膜的清洗、更換及增設;而且膜通量普遍較大。但一般條件下為減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沉積,延長膜的清洗周期,需要用循環泵提供較高的膜面錯流流速,水流循環量大、動力費用高 (Yamamoto, 1989) ,並且泵的高速旋轉產生的剪切力會使某些微生物菌體產生失活現象 ( Brockmann and Seyfried, 1997 ) 。
一體式膜 - 生物反應器是把膜組件置於生物反應器內部,如圖 4 所示。進水進入膜 - 生物反應器,其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去除,再在外壓作用下由膜過濾出水。這種形式的膜 - 生物反應器由於省去了混合液循環系統,並且靠抽吸出水,能耗相對較低;佔地較分置式更為緊湊,近年來在水處理領域受到了特別關注。但是一般膜通量相對較低,容易發生膜污染,膜污染後不容易清洗和更換。
復合式膜 - 生物反應器在形式上也屬於一體式膜 - 生物反應器,所不同的是在生物反應器內加裝填料,從而形成復合式膜 - 生物反應器,改變了反應器的某些性狀,如圖 5 所示:
MBR 工藝的特點
與許多傳統的生物水處理工藝相比, MBR 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由於膜的高效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於傳統沉澱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 懸浮物和濁度接近於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 ,出水水質優於建設部頒發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准( CJ25.1-89 ),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
同時,膜分離也使 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 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 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 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二、剩餘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餘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三、佔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佔地面積大大節省; 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佔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於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四、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由於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從而有利於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時,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於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五、操作管理方便,易於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 HRT )與污泥停留時間( SRT )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六、易於從傳統工藝進行改造
該工藝可以作為傳統污水處理工藝的深度處理單元,在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從而實現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膜 - 生物反應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膜造價高,使膜 - 生物反應器的基建投資高於傳統污水處理工藝;
• 膜污染容易出現,給操作管理帶來不便;
• 能耗高:首先 MBR 泥水分離過程必須保持一定的膜驅動壓力,其次是 MBR 池中 MLSS 濃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夠的傳氧速率,必須加大曝氣強度,還有為了加大膜通量、減輕膜污染,必須增大流速,沖刷膜表面,造成 MBR 的能耗要比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高。
MBR 工藝用膜
膜可以由很多種材料制備,可以是液相、固相甚至是氣相的。目前使用的分離膜絕大多數是固相膜。根據孔徑不同可分為: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和反滲透膜;根據材料不同,可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微濾級別膜。膜可以是均質或非均質的,可以是荷電的或電中性的。廣泛用於廢水處理的膜主要是由有機高分子材料制備的固相非對稱膜。
膜的分類如圖所示:
一、 MBR 膜材質
1、高分子有機膜材料: 聚烯烴類、聚乙烯類、聚丙烯腈、聚碸類、芳香族聚醯胺、含氟聚合物等。
有機膜成本相對較低,造價便宜,膜的製造工藝較為成熟,膜孔徑和形式也較為多樣,應用廣泛,但運行過程易污染、強度低、使用壽命短。
2、無機膜 :是固態膜的一種,是由無機材料,如金屬、金屬氧化物、陶瓷、多孔玻璃、沸石、無機高分子材料等製成的半透膜。
目前在 MBR 中使用的無機膜多為陶瓷膜,優點是:它可以在 pH = 0~14 、壓力 P<10MPa 、溫度 <350 ℃ 的環境中使用,其通量高、能耗相對較低,在高濃度工業廢水處理中具有很大競爭力;缺點是:造價昂貴、不耐鹼、彈性小、膜的加工制備有一定困難。
二、 MBR 膜孔徑
MBR 工藝中用膜一般為微濾膜( MF )和超濾膜( UF ),大都採用 0.1 ~ 0.4 μ m 膜孔徑,這對於固液分離型的膜反應器來說已經足夠。
微濾膜常用的聚合物材料有:聚碳酸酯、纖維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碸、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醯亞胺、聚丙烯、聚醚醚酮、聚醯胺等。
超濾常用聚合物材料有:聚碸、聚醚碸、聚醯胺、聚丙烯腈( PAN )、聚偏氟乙烯、纖維素酯、聚醚醚酮、聚亞醯胺、聚醚醯胺等。
三、 MBR 膜組件
為了便於工業化生產和安裝,提高膜的工作效率,在單位體積內實現最大的膜面積,通常將膜以某種形式組裝在一個基本單元設備內,在一定的驅動力下,完成混合液中各組分的分離,這類裝置稱為膜組件( Mole )。
工業上常用的膜組件形式有五種:
板框式( Plate and Frame Mole )、螺旋卷式 (Spiral Wound Mole) 、圓管式 (Tubular Mole) 、中空纖維式 (Hollow Fiber Mole) 和毛細管式 (Capillary Mole) 。前兩種使用平板膜,後三者使用管式膜。圓管式膜直徑 >10mm; 毛細管式- 0.5~10.0mm ;中空纖維式 <0.5mm> 。
表:各種膜組件特性
名稱/項目 中空纖維式 毛細管式 螺旋卷式 平板式 圓管式
價格(元 /m 3 ) 40~150 150~800 250~800 800~2500 400~1500
沖填密度 高 中 中 低 低
清洗 難 易 中 易 易
壓力降 高 中 中 中 低
可否高壓操作 可 否 可 較難 較難
膜形式限制 有 有 無 無 無
MBR 工藝中常用的膜組件形式有:板框式、圓管式、中空纖維式。
板框式:
是 MBR 工藝最早應用的一種膜組件形式,外形類似於普通的板框式壓濾機。優點是:製造組裝簡單,操作方便,易於維護、清洗、更換。缺點是:密封較復雜,壓力損失大,裝填密度小。
圓管式:
是由膜和膜的支撐體構成,有內壓型和外壓型兩種運行方式。實際中多採用內壓型,即進水從管內流入,滲透液從管外流出。膜直徑在 6~24mm 之間。圓管式膜優點是:料液可以控制湍流流動,不易堵塞,易清洗,壓力損失小。缺點是:裝填密度小。
中空纖維式:
組裝形式如下圖所示:
[ 圖 ]
外徑一般為 40 ~ 250 μm ,內徑為 25 ~ 42μm 。優點是:耐壓強度高,不易變形。在 MBR 中,常把組件直接放入反應器中,不需耐壓容器,構成浸沒式膜 - 生物反應器。一般為外壓式膜組件。優點是:裝填密度高;造價相對較低;壽命較長,可以採用物化性能穩定,透水率低的尼龍中空纖維膜;膜耐壓性能好,不需支撐材料。缺點是:對堵塞敏感,污染和濃差極化對膜的分離性能有很大影響。
MBR 膜組件設計的一般要求:
• 對膜提供足夠的機械支撐,流道通暢,沒有流動死角和靜水區;
• 能耗較低,盡量減少濃差極化,提高分離效率,減輕膜污染;
• 盡可能高的裝填密度,安裝,清洗、更換方便;
• 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化學和熱穩定性。
膜組件的選用要綜合考慮其成本,裝填密度、應用場合、系統流程、膜污染及清洗、使用壽命等。
MBR 的應用領域
進入 90 年代中後期,膜 - 生物反應器在國外已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加拿大 Zenon 公司首先推出了超濾管式膜 - 生物反應器,並將其應用於城市污水處理。為了節約能耗,該公司又開發了浸入式中空纖維膜組件,其開發出的膜 - 生物反應器已應用於美國、德國、法國和埃及等十多個地方,規模從 380m 3 /d 至 7600m 3 /d 。日本三菱人造絲公司也是世界上浸入式中空纖維膜的知名提供商,其在 MBR 的應用方面也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在日本以及其他國家建有多項實際 MBR 工程。日本 Kubota 公司是另一個在膜 - 生物反應器實際應用中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它所生產的板式膜具有流通量大、耐污染和工藝簡單等特點。國內一些研究者及企業也在 MBR 實用化方面進行著嘗試。
現在,膜 - 生物反應器已應用於以下領域:
一、 城市污水處理及建築中水回用
1967 年第一個採用 MBR 工藝的廢水處理廠由美國的 Dorr-Oliver 公司建成,這個處理廠處理 14m 3 /d 廢水。 1977 年,一套污水回用系統在日本的一幢高層建築中得到實際應用。 1980 年,日本建成了兩座處理能力分別為 10m 3 /d 和 50m 3 /d 的 MBR 處理廠。 90 年代中期,日本就有 39 座這樣的廠在運行,最大處理能力可達 500m 3 /d ,並且有 100 多處的高樓採用 MBR 將污水處理後回用於中水道。 1997 年,英國 Wessex 公司在英國 Porlock 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 MBR 系統,日處理量達 2 , 000 m 3 , 1999 年又在 Dorset 的 Swanage 建成了 13 , 000m 3 /d 的 MBR 工廠 [14] 。
1998 年 5 月,清華大學進行的一體式膜 - 生物反應器中試系統通過了國家鑒定。 2000 年初,清華大學在北京市海淀鄉醫院建起了一套實用的 MBR 系統,用以處理醫院廢水,該工程於 2000 年 6 月建成並投入使用,目前運轉正常。 2000 年 9 月,天津大學楊造燕教授及其領導的科研小組在天津新技術產業園區普辰大廈建成了一個 MBR 示範工程,該系統日處理污水 25 噸,處理後的污水全部用於衛生間的沖洗及綠地澆灑,佔地面積為 10 平方米,處理每噸污水的能耗為 0.7kW · h 。
二、. 工業廢水處理
90 年代以來, MBR 的處理對象不斷拓寬,除中水回用、糞便污水處理以外, MBR 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也得到了廣泛關注,如處理食品工業廢水、水產加工廢水、養殖廢水、化妝品生產廢水、染料廢水、石油化工廢水,均獲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 90 年代初,美國在 Ohio 建造了一套用於處理某汽車製造廠的工業廢水的 MBR 系統,處理規模為 151m 3 /d ,該系統的有機負荷達 6.3kgCOD/m 3 · d , COD 去除率為 94% ,絕大部分的油與油脂被降解。在荷蘭,一脂肪提取加工廠採用傳統的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處理其生產廢水,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結果導致污泥膨脹,污泥難以分離,最後採用 Zenon 的膜組件代替沉澱池,運行效果良好。
三、. 微污染飲用水凈化
隨著氮肥與殺蟲劑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飲用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LyonnaisedesEaux 公司在 90 年代中期開發出同時具有生物脫氮、吸附殺蟲劑、去除濁度功能的 MBR 工藝, 1995 年該公司在法國的 Douchy 建成了日產飲用水 400m 3 的工廠。出水中氮濃度低於 0.1mgNO 2 /L ,殺蟲劑濃度低於 0.02 μ g/L 。
四、. 糞便污水處理
糞便污水中有機物含量很高,傳統的反硝化處理方法要求有很高污泥濃度,固液分離不穩定,影響了三級處理效果。 MBR 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並且使糞便污水不經稀釋而直接處理成為可能。
日本已開發出被稱之為 NS 系統的屎尿處理技術,最核心部分是平板膜裝置與好氧高濃度活性污泥生物反應器組合的系統。 NS 系統於 1985 年在日本琦玉縣越谷市建成,生產規模為 10kL/d , 1989 年又先後在長崎縣、熊本縣建成新的屎尿處理設施。 NS 系統中的平板膜每組約 0.4m 2 共幾十組並列安裝,做成能自動打開的框架裝置,並能自動沖洗。膜材料為截流分子量 20000 的聚碸超濾膜。反應器內污泥濃度保持在 15000~18000mg/L 范圍內。到 1994 年,日本已有 1200 多套 MBR 系統用於處理 4000 多萬人的糞便污水。
五、土地填埋場 / 堆肥滲濾液處理
土地填埋場 / 堆肥滲濾液含有高濃度的污染物,其水質和水量隨氣候條件與操作運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MBR 技術在 1994 年前就被多家污水處理廠用於該種污水的處理。通過 MBR 與 RO 技術的結合,不僅能去除 SS 、有機物和氮,而且能有效去除鹽類與重金屬。最近美國 Envirogen 公司開發出一種 MBR 用於土地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並在新澤西建成一個日處理能力為 40 萬加侖 ( 約 1500m 3 /d) 的裝置,在 2000 年底投入運行。該種 MBR 使用一種自然存在的混合菌來分解滲濾液中的烴和氯代化合物,其處理污染物的濃度為常規廢水處理裝置的 50 ~ 100 倍。能達到這一處理效果的原因是, MBR 能夠保留高效細菌並使細菌濃度達到 50 , 000g/L 。在現場中試中,進液 COD 為幾百至 40 , 000mg/L ,污染物的去除率達 90% 以上。
國內外 MBR 主要應用領域及相應百分比率:
污水類型 所佔百分比率(%) 污水類型 所佔百分比率(%)
工業污水 27 城市污水 12
建築污水 24 垃圾 9
家庭污水 27
MBR 發展前瞻
一、MBR 應用的重點領域和方向
•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更新升級,特別是出水水質難以達標或處理流量劇增而佔地面積無法擴大的水廠。
• 無排水管網系統的小區,如居民點、旅遊度假區、風景區等。
• 有污水回用需求的地區或場所,如賓館、洗車業、客機、流動廁所等充分發揮 MBR 佔地面積小、設備緊湊、自動控制、靈活方便的特點。
• 高濃度、有毒、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如造紙、製糖、酒精、皮革、合成脂肪酸等行業,是一種普遍的點源污染。 MBR 可以對這些常規處理工藝無法達標的廢水進行有效的處理,並實現回用。
• 垃圾填埋廠滲濾液的處理及回用。
• 小規模污水廠(站)的應用。膜技術的特點十分適合處理小規模污水。
二、MBR 未來的研究重點如下
• 膜污染的機理及防治。
• MBR 工藝流程形式及運行條件的優化。
• MBR 污泥產率與運行條件的關系,以合理減少污泥產量,降低污泥處理費用。
• MBR 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的代謝特性及其對出水水質、污泥活性等的影響,從而確定適宜的微生物生長及代謝條件。
• MBR 工藝經濟性研究。在目前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膜產品供應狀況和規范設計要求的條件下, MBR 用於污水處理的最大經濟流量的確定。
• 以節能、處理特殊水質對象、兼具脫氮除磷、操作維護簡便、可以長期穩定運行等為目標,開發新型的膜 生物反應器 .
成熟、系統 MBR 的工藝設計方法
⑶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我需要
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多為無毒的無機鹽類,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
⑷ 污水中的成分
這位朋友,首先我覺得你提這個問題不是很明白,搞不清楚你問的到底是什麼意思,按版我自己的理解回權答你吧
如果你問的是(污水中正常含有什麼成分),那麼我告訴你:污水在企業的正常生產過程中所含有的有害成分只和該企業的生產原料、工藝,產品等有直接關系,如:制葯廠的生產,排污量最大的是合成抗生素企業,排放的主要有大豆餅、澱粉、萃取劑(殘留)等;再如:合成洗滌劑的生產,主要含表面活性劑,芳烴類、磺酸類等,例子很多,不多舉。
如果是想了解污水檢測要求檢驗的項目,那麼衡量水質污染程度的各項指標都是
國家規定的,當然也有行業規定,一般來說,檢驗污水的指標有以下幾個:PH、CODcr、BOD5、氨氮、總磷等,具體到某個行業,也有相關的行業規定,具體的你可以上網查詢。如需什麼幫助,請留言 .
補充一下,關於你問的那種污水最難處理的事,據我了解,衡量污水處理的難易程度,取決於污水的可降解性、可生化性、污水營養成分的均衡性等,不能直觀的說那種污水是最難處理的,要知道即使是難處理的,如果污染不嚴重,也就不能說難處理了,有的即使污染物含量不高,但危害性很嚴重,所以必須下大工夫處理。
⑸ 污水處理中污泥的成分
污水處理廠污泥成分主要是可溶解的有機生物,和不可溶解的無機物,包括一些生版物質需要消耗的權有機營養物質,以及有味氣體。從化學角度講就是一些陰陽離子還有一些大分子有機物,以及小分子的無機物。
污水處理廠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後排入水體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後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流程是有各種常用的或特殊的水處理方法優化組合而成的,包括各種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費用最省。設計時必須貫徹當前國家的各項建設方針和政策。因此,從處理深度上,污水處理廠可能是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污水處理廠設計包括各種不同處理的構築物,附屬建築物,管道的平面和高程設計並進行道路、綠化、管道綜合、廠區給排水、污泥處置及處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等設計,以保證污水處理廠達到處理效果穩定,滿足設計要求,運行管理方便,技術先進,投資運行費用省等各種要求。
⑹ 有誰可以告訴我一下,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種洗滌劑和污水、垃圾、糞便等,內多為無毒的無容機鹽類,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細菌多。
病原物污染: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垃圾及地面徑流等方面。
富營養化污染: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
惡臭:惡臭是一種普遍的污染危害,它也發生於污染水體中。
酸、鹼、鹽污染:酸、鹼污染使水體pH發生變化,破壞其緩沖作用,消滅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可腐蝕橋梁、船舶、魚具。
⑺ 污水中的污染物成分
主要污染物的影響:
鉛: 對腎臟、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兒童具高毒性版,致癌性已被證實權
鎘: 對腎臟有急性之傷害
砷: 對皮膚、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證實
汞: 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中樞神經系統
硒: 高濃度會危害肌肉及神經系統
亞硝酸鹽: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嬰兒的影響最為明顯(藍嬰症),具致癌性
總三鹵甲烷: 以氯仿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機物): 吸入過多會降低中樞神經、心臟功能,長期暴露對肝臟有害
四氯化碳(有機物): 對人體健康有廣泛影響,具致癌性,對肝臟、腎臟功影響極大 [編輯本段]污水水質指標污水水質指標一般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
⑻ 造紙廠污水成分主要有哪些
制漿造紙廢水的成分很復雜,其組分不僅取決於紙漿的方法,也取決於所產品種和內原料種容類等多種因素。造紙工業廢水中的懸浮物質主要來自備料工段的樹皮、草屑、泥沙以及隨水排放的爐灰、礦渣、制漿造紙各工序流失的纖維、填料等;廢水中BOD主要來源於制漿蒸煮工序,如纖維素分解生成的糖類、醇類、有機酸等,在化學漿中,蒸煮廢液的BOD5發生量佔80%以上;廢水中的COD和著色物質主要來源於制漿蒸煮工序的木素及其衍生物;廢水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有蒸煮廢液中的粗硫酸鹽皂、漂白廢水中的有機氯化物(如二氯苯酚、氯鄰苯二酚等),還有微量的汞、酚等,但這些有毒物通常含量甚微,其中關於漂白廢水中的有機氯化物的毒性和「三致」作用,在發達國家中已引起越來越大的關注。在我國,由於草類纖維原料比重大(約佔60%),企業規模小,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後,原材料、能源、耗水量大,使我國的制漿造紙工業的污染格外嚴重,1985年估算,我國造紙工業年排水量為370億立方米,僅次於化學工業和鋼鐵工業,居第三位,約占工業廢水總排放量的1/10;排放的BOD5負荷每噸產品為210kg,年排放BOD5為173萬t,佔全國BOD5總排放量的1/4。
⑼ 生活污水的成分有哪些
有機物,一般COD高點的也就500左右,不會特別高,生化性比較好
氨氮一般20~30左右,磷的話5左右,不排除個別水質差別比較大,整體來說,生活污水用微生物處理的營養比是比較均衡的,什麼都有
⑽ 家庭排出的廢水含哪些成分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水,包括廁所糞尿、洗衣洗澡水、廚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業回、醫院和游答樂場所的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如纖維素、澱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無機鹽類的氯化物、硫酸鹽、磷酸鹽、碳酸氫鹽和鈉、鉀、鈣、鎂等。
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質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懸浮物等,這些成分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