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現狀
1. 我國水污染現狀
人類正面臨著水污染的嚴峻挑戰,其中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一大來源,本文對我國城市生活污水的防治做了簡要的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城市生活污水防治應遵循的原則與可採用的方法。
關鍵詞:城市生活污水 防治原則 防治方法
一、城市生活污水概況
在維系人的生存、保障經濟建設和維護社會發展的所有自然要素中,水的重要性毋庸贅述。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加快,世界面臨著水資源短缺、污染嚴重的挑戰。
中國尤其嚴重,是世界13個缺水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中目前大約一半的城市缺水,水污染的惡化更使水短缺雪上加霜:我國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國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南方城市總缺水量的60%---70%是由於水污染造成的;對我國118個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調查顯示,有115個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約佔40%。水污染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帶來了負面影響。
我國水體污染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工業發展超標排放工業廢水,二是城市化中由於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處理設施嚴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水體造成環境污染。工業廢水近年來經過治理雖有所減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無減,占水質污染的51%以上。據環境部門監測,1999年全國近80%的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進入江河湖海,年排污量達400億立方米,造成全國三分之一以上水域受到污染.
2. 現在的水污染現狀。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消息 22日是聯合國確定的「世界水日」。一些專門從事全球用水狀況研究的科學家們驚呼,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災難」。
由「水援助」和「淚水基金」這兩家國際性慈善機構發表的最新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達6000名少年兒童因飲用水衛生狀況惡劣而死亡。水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為緊迫的衛生危機之一。
報告還說,水污染問題在那些人口急劇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尤為嚴重。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時,孟加拉首都達卡市的人口只有25萬左右。但是,30年後的今天,住在這座城市中的居民已經超過1000萬人。該市的一位政府官員日前抱怨說:「如今,達卡市的許多地區簡直成了污水坑和化糞池,成千上萬的市民長期喝不到清潔的衛生用水。而且,上述情況每分鍾都在惡化……」
報告認為,農村人口大幅度地向城市集中,是導致全球水污染現象日益嚴重的主要原因。據統計,最近幾年,全世界的農村人口向城市移民的規模,正在以每天16萬人的速度增加。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主席布倫特蘭女士說:「干凈的飲用水和恰當的衛生條件是最基本的人權。」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制定出一項解決全球水污染問題的「兩步走」發展規劃,即:在2015年之前,使全世界長期喝不到衛生用水的人口減少一半左右;在2025年之前,力爭使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口都能喝上衛生用水。
這份評估報告主要依據的是對各國地表及地下水質量、廢水處理回收利用程度以及有關水資源保護、分配等方面的立法和執行情況等內容的考核。
評估報告稱,由於在水資源保護方面投入不足,印度每天有200多萬噸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及地下,造成地下水大面積污染,所含各項化學物質指標嚴重超標,其中,鉛含量比廢水處理較好的工業化國家高20倍。此外,未經處理的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也加劇了水污染程度。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污染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健康。流經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恆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列。當地居民飲用和在烹飪時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經導致了許多健康問題,例如腹瀉、肝炎、傷寒和霍亂等。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條件的家庭都給自家的自來水設施安裝了凈水器,桶裝純凈水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
由於地下水污染嚴重,目前在印度市場上銷售的12種軟飲料,有害殘留物含量超標。有些軟飲料中殺蟲劑殘留物含量超過歐洲標准10倍至70倍。
其實,印度政府早就認識到水管理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早在1987年,印度就制定了《國家水資源政策》。該政策明確規定,有關機構必須定期對全國的地下水資源進行評估,並提出建議。根據這一要求,印度已經逐步建立起一個較為完整的地下水資源調查統計和水位、水質監控網路。
據印度水資源部提供的資料介紹,印度全國現有約5萬個地下水水位、水質監控站,在不同地區打了近1.5萬口監測井,每個監控站每年4次定期檢查當地的地下水水位和水質,並向有關部門提交報告。在地下水水位下降到警戒線的地區,政府機構會禁止開掘新井。
此外,印度政府近年來開始限制使用造成水污染的化肥、農葯,對屬於「排污大戶」的工業企業也發出了限期整改的通知。印度環境部及地下水資源管理局還有權審查所有礦業和基建項目對地下水資源的可能影響,作為政府審批項目的參考。
但是,印度水資源部的庫爾馬認為,盡管採取了諸多措施,但印度水污染問題仍未解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印度過去的水管理理念只將水作為一種消費性資源,主要著眼於如何向當代社會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忽視了「細水長流」。其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水質差、水量不足都會制約社會朝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印度有關人士呼籲,政府應用創新方法保障「21世紀的水安全」。
望採納。
3. 水污染的現狀
中國有%的人飲用淺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質污染嚴重細菌超過衛生標準的佔75%,受到有機物污染的飲用水人口約1.6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自來水是安全衛生的。但是,因為水污染,如今的自來水已不能算是衛生的了。一項調查顯示,在全世界自來水中,測出的化學污染物有2221種之多,其中有些確認為致癌物或促癌物。從自來水的飲用標准看,中國尚處於較低水平,自來水僅能採用沉澱、過濾、加氯消毒等方法,將江河水或地下水簡單加工成可飲用水。自來水加氯可有效殺除病菌,同時也會產生較多的鹵代烴化合物,這些含氯有機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類患各種胃腸癌的最大根源。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復雜,受污染的水域中除重金屬外,還含有甚多農葯、化肥、洗滌劑等有害殘留物,即使是把自來水煮沸了,上述殘留物仍驅之不去,還會使亞硝酸鹽與三氯甲烷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飲用開水的安全系數也是不高的。據最新資料透露,中國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民飲用水符合衛生標准,小城鎮和農村飲用水合格率更低。水污染防治當務之急,應確保飲用水合格。為此應加大水污染監控力度,設立供水水源地保護區。母親河黃河1972年第一次斷流,1997年斷流226天,近700公里河床乾涸。海河300條支流,無河不幹,無河不臭。華北地下水嚴重超采,形成面積7萬多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全國668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供水不足,100多個嚴重缺水。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土地沙化速度上升到每年3400多平方公里。 更可怕的是,中國水資源總量還在下降。1997年總量為27855億立方米,而2004年就降到24130億立方米。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長江上游20多條河流平均萎縮了37.1%。世界自然基金會3月19日發表報告,將長度與水量均為世界第三的長江列入世界面臨乾涸的10條大河之一。
中國水環境的前景令人擔憂。
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水災害頻繁的國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佔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聯合國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
多年來,中國水資源質量不斷下降,水環境持續惡化,由於污染所導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斷發生,不僅使工廠停產、農業減產甚至絕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和較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地威脅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威脅了人類的生存。中國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進行排序,其結果為:遼河、海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其中,遼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綜合考慮中國地表水資源質量現狀,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的Ⅰ、Ⅱ類標准只佔32.2%(河段統計),符合Ⅲ類標準的佔28.9%,屬於Ⅳ、Ⅴ類標準的佔38.9%,如果將Ⅲ類標准也作為污染統計,則中國河流長度有67.8%被污染,約占監測河流長度的2/3,可見中國地表水資源污染非常嚴重 。
中國地表水資源污染嚴重,地下水資源污染也不容樂觀。
中國北方五省區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資源,無論是農村(包括牧區)還是城市,淺層水或深層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區(主要是城市周圍、排污河兩側及污水灌區)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污染呈上升趨勢。
具體而言,根據北方五省區(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199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資料,按照《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93)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在69個城市中,Ⅰ類水質的城市不存在,Ⅱ類水質的城市只有10個,只佔14.5%,Ⅲ類水質城市有22個,佔31.9%,Ⅳ、Ⅴ類水質的城市有37個,占評價城市總數的53.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嚴重。至於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觸目驚心,2 015眼地下水監測井點的水質監測資料表明,符合Ⅰ-Ⅲ類水質標准僅有443眼,占評價總數的22.0%,符合Ⅳ和Ⅴ類水質標准有880和692眼,分別占評價總井數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飲用水衛生標准進行評價,在評價的總井數中,僅有328眼井水質符合生活標准,只佔評價總數的16.3%,另外2/3以上到監測的井水質不符合生活飲用衛生標准。
4. 中國水污染堪憂的現狀將帶來哪些影響
工業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不斷膨脹,我國面臨十分嚴峻的水污染形勢,部分內地區水質甚容至出現持續惡化的狀況。
1、中國湖泊達到富營養水平均的已達到63.3%,處於富營養和中營養狀態的湖泊水庫面積占湖泊水庫總面積的99.5%。環境監測表明:大淡水湖泊富營養程度進一步加重。主要污染物是總磷和總氮。巢湖西半湖和滇池污染較重。太湖高錳酸鹽指數較高,入湖河道污染較重。洪澤湖突發性事故時有發生。
2、據全國七大水系和內陸河流的110個重點河段統計,符合《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的1、2類的佔32%,3類的佔29%,屬於4、5類的佔39%。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和生化需氧量。大、中城市的下遊河段普遍受大腸菌群污染。
3、近年來,沿岸海域各海區無機氨和無機磷普遍超標,污染程度有所增加,局部海域營養鹽含量已超過國家3類水水質標准,油類污染有所減輕,但珠江口、大連灣、膠州等海域污染仍較嚴重。中國近海海域內發生赤潮的頻次和面積都有所增加。
5. 工業廢水處理工程的運營現狀目前有哪些
工業廢水(instrial wastewater )包括生產廢水、生產污水及冷卻水,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版的廢水和廢液,其權中含有隨水流失的工業生產用料、中間產物、副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工業廢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例如電解鹽工業廢水中含有汞,重金屬冶煉工業廢水含鉛、鎘等各種金屬,電鍍工業廢水中含氰化物和鉻等各種重金屬,石油煉制工業廢水中含酚,農葯製造工業廢水中含各種農葯等。
6. 工業廢水處理工程的運營現狀有哪些
前企業環保項目工業工程資金和運行費用基本是企業自理,即環境成本內部化。版也就是說,項權目的上馬和正常達標運行除受政府政策及管理制約外,更受到投資額及運行成本的制約。
雖然目前我國工業企業仍存在資金不足、工業廢水處理工程工藝和設備水平較低的種種困難,但總體上工業廢水處理和利用仍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工業規模。但要維持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的生命力和保證持續發展,開發質量優異、投資低廉、節約能源的處理工藝和設備是根本,也是工業廢水處理工程和水資源充分利用先進性的體現,更是工業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
工業廢水污染物及其主要來源工業廢水必須達到一定標准後才能排放或者進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雖然工業廢水常以廢水中含量較多的成分或者毒物來命名,但實際操作時,各個企業未必知道自己的廢水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習慣按行業來給廢水分類,例如造紙廢水、印染廢水等,工業廢水排放標准也是按照行業來制定的。
工業廢水處理相比生活污水處理控制更復雜,難度更大,相關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超標排放、偷排甚至將污水直接注入地下水,對水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
7. 如何處理工業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