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道系統
❶ 排水管道系統都包括哪些內容
在定額中應該都有規定的: 1、鋼管溝槽連接要數管件 2、泵房內的管道要數管件 3、室外管網的直埋保溫管要數管件
❷ 污水處理系統是什麼
污水處理系統,包括集抄水池、粗格柵、泵房、細格柵、曝氣沉砂池、氧化溝、配水井、二沉池、消毒池,所述集水池、粗格柵、泵房、細格柵、曝氣沉砂池、氧化溝、配水井、二沉池、消毒池之間通過管道順次相連,所述氧化溝還設有污泥處理分支,所述污泥處理分支包括污泥迴流管道、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車間,所述氧化溝通過污泥迴流管道與污泥濃縮池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污泥濃縮池的輸出端通過管道與污泥脫水車間連接。本系統可以有效地對污水進行處理,使污水排放符合國家的排放標准,不會對土地、河流等產生影響。
❸ 設計污水管道系統有哪些步驟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
污水管道系統的設計步驟有:
1.總平面設計(管網定線,街區編號,街區面積);版
2.干、支管線的平面設計權(管線定位,設計管段);
3.確定設計標准(設計人口,排水定額);
4.計算設計流量(總變化系數,管段流量,集中流量,轉輸流量);
5.管道水力計算(選定控制點,依次逐段計算);
6.繪制管道系統平面圖和縱剖面圖。
❹ 污水管與排水管有什麼區別
污水管和排水管不是一個概念:
1、一般室內把衛生間的排水稱謂污水,洗臉間、洗衣內機和廚房的排水稱容謂廢水,因此無論污水或廢水都統稱謂排水。
2、室外生活污水(廢水)管道的排水稱謂排污管;排放雨水的管道稱謂雨水管;這2種排水都統稱為:室外排水管道工程。
3、污水(廢水)排水管道系統與雨水排水管道系統是不能混流排放的。
4、室外排污管道的工程量計算是按照室外污雨水排水工程施工圖紙進行計算的。室內與室外管道的計算分界點是以室內排污管道伸出室外的第一個排污井。
❺ 關於城市污水管道系統設計
一、工程概述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工作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工作內容包括確定廠址、選擇合理的工藝流程、確定污水處理廠平面與高程的布置、計算建(構)築物等。
1、設計資料的收集與調查
(1)建設單位的設計任務書
包括設計規模(處理水量)、處理程度要求、佔地要求、投資情況等。
(2)收集相關資料
包括原水水質資料、當地氣象資料(溫度、風向、日照情況等)、水文地質資料(地下水位、土壤承載力、受納水體流量、最高水位等)、地形資料、城市規劃情況等。
(3)必要的現場調查
當缺乏某些重要的設計資料時,則現場的調查是必需的。
2、廠址選擇
城市污水處理廠廠址選擇是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前提,應根據選址條件和要求綜合考慮,選出適用的、系統優化、工程造價低、施工及管理方便的廠址。
二、處理流程選擇: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是指在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處理各單元的有機組合,以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
1、污水處理流程的選擇原則:
經濟節省性原則;
運行可靠性原則;
技術先進性原則。
2、應考慮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
充分考慮業主的需求;
考慮實際操作管理人員的水平。
本次設計採用生物好氧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BOD5去除率高,可達90%~95%,穩定性較強,系統啟動時間短,一般為2~4周,很少產生臭氣,不產生沼氣,對污水的鹼度要求低。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如下:
平面圖:
三、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計算:
(一)、設計水量,水質及處理程度:
平均流量:5萬噸/天,變化系數1.4;
進水:COD:400 mg/L,BOD:300 mg/L,SS:350 mg/L;
出水:COD: 60 mg/L,BOD: 20 mg/L,SS: 20 mg/L;
處理程度計算:COD:(400-60)/400=85% ;
BOD:(300-20)/300=93.3% ;
SS:(350-20)/350=94.3% 。
(二)、格柵及其設計:
格柵是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製成,斜置在污水流經的渠道上或水泵前集水井處,用以截留污水中的大塊懸浮雜質,以免後續處理單元的水泵或構築物造成損害。
設計中取二組格柵,N=2組,安裝角度α=60°
Q 設計水量=平均流量×變化系數=0.810 m3/s
2、格柵槽寬度:
B=S(n-1)+bn
式中: B——格柵槽寬度(m);
S——每根格柵條的寬度(m)。
設計中取S=0.015m,則計算得B=0.93m。
3、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
4、出水渠道漸窄部分的長度:
5、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
6、柵後明渠的總高度:
H=h+h1+h2
式中: H——柵後明渠的總高度(m);
h2——明渠超高(m),一般採用0.3-0.5m
設計中取h2 =0.30m,得到H=1.28m。
7、柵槽總長度:
8、每日柵渣量計算:
採用機械除渣及皮帶輸送機或無軸輸送機輸送柵渣,採用機械柵渣打包機將柵渣打包,汽車運走。
9、進水與出水渠道:
城市污水通過DN1200mm的管道送入進水渠道,設計中取進水渠道寬度B1 =0.9m,進水水深h1=h=0.8m,出水渠道B2=B1=0.9m,出水水深h2=h1=0.8m。
(三)、沉砂池及其設計:
沉砂池是藉助於污水中的顆粒與水的比重不同,使大顆粒的沙粒、石子、煤渣等無機顆粒沉降,減少大顆粒物質在輸水管內沉積和消化池內沉積。
沉砂池按照運行方式不同可分為平流式沉砂池,豎流式沉砂池,曝氣式沉砂池,渦流式沉砂池。
設計中採用曝氣沉砂池,沉砂池設2組,N=2組,每組設計流量0.4051m3/s
1、沉砂池有效容積:
式中: V——沉砂池有效容積(m3);
Q——設計流量(m3/s);
t——停留時間(min),一般採用1-3min。
設計中取t=2min,Q=0.4051m3/s,得到V=48.61m3。
出水堰後自由跌落0.15m,出水流入出水槽,出水槽寬度B2=0.8m,出水槽水深h2=0.35m,水流流速v2=0.89m/s。採用出水管道在出水槽中部與出水槽連接,出水管道採用鋼管。管徑DN2=800mm,管內流速v2=0.99m/s,水力坡度i=1.46‰。
12、排砂裝置:
採用吸砂泵排砂,吸砂泵設置在沉砂斗內,藉助空氣提升將沉砂排出沉砂池,吸砂泵管徑DN=200mm。
(四)、初沉池及其設計:
初次沉澱池是藉助於污水中的懸浮物質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下沉,從而與污水分離,初次沉澱池去除懸浮物40%~60%,去除BOD20%~30%。
初次沉澱池按照運行方式不同可分為平流沉澱池、豎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斜板沉澱池。
設計中採用平流沉澱池,平流沉澱池是利用污水從沉澱池一端流入,按水平方向沿沉澱池長度從另一端流出,污水在沉澱池內水平流動時,污水中的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澱,與污水分離。平流沉澱池由進水裝置、出水裝置、沉澱區、緩沖層、污泥區及排泥裝置組成。
沉澱池設2組,N=2組,每組設計流量Q=0.4051m3/s。
10、沉澱池總高度:
H=h1+h2+h3+h4
式中:h1——沉澱池超高(m),一般採用0.3-0.5;
h3——緩沖層高度(m),一般採用0.3m;
h4——污泥部分高度(m),一般採用污泥斗高度與池底坡底i=1‰的高度之和。
設計中取h1=0.3m,h3=0.3m,得h4=3.94m,得到H=7.54m。
15、出水渠道:
沉澱池出水端設出水渠道,出水管與出水渠道連接,將污水送至集水井。
式中: v3——出水渠道水流流速(m/s),一般採用v3≥0.4m/s;
B3——出水渠道寬度(m);
H3——出水渠道水深(m),一般採用0.5-2.0。
設計中取B3=1.0M,H3=0.8m,得到v3=0.51m/s>0.4m/s。
出水管道採用鋼管,管徑DN=1000mm,管內流速為v=0.51m/s,水力坡降i=0.479‰。
16、進水擋板、出水擋板:
沉澱池設進水擋板和出水擋板,進水擋板距進水穿孔花牆0.5m,擋板高出水面0.3m, 伸入水下0.8m。出水擋板距出水堰0.5m,擋板高出水面0.3m,伸入水下0.5m。在出水擋板處設一個浮渣收集裝置,用來收集攔截的浮渣。
17、排泥管:
沉澱池採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直徑DN300mm,排泥時間t
❻ 室外排水系統分為幾類有哪些部分組成
可分為三種類型:
1、牆體隱蔽式同層排水系統,其主要特點是坐便器的沖洗水箱和給水排水管道均隱蔽在牆體內;
2、排水集水器同層排水系統,其主要特點是在樓板架空層內設置排水集水器,衛生器具排水管均接入排水集水器後集中排放;
3、國內常用同層排水系統,分降板法和衛生間地面局部提高法兩種。已開發出排水集水器同層排水系統。
排水系統是指排水的收集、輸送、處理和利用,以及排放等設施以一定方式組合成的總體。
⑴城市污水排水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城市污水包括排入城鎮污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將工業廢水排入城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統,就組成城市污水排水系統,由下列幾個主要部分組成:
①室內污水管道系統及設備。
其作用是收集生活污水,並將其排送至室外居住小區污水管道中去。
②室外污水管道系統
分布在地面下的依靠重力流輸送污水至泵站、污水廠或水體的管道系統稱室外污水管道系統,它又分為居住小區管道系統及街道管道系統。
③污水泵站及壓力管道
污水一般以重力流排除,但是往往由於受到地形等條件的限制而發生困難,這時就需要設置泵站。壓送從泵站出來的污水至高地自流管呈至污水廠的承壓管段,稱為壓力管道。
④污水廠
供處理和利用污水、污泥的一系列構築物的綜合體稱為污水處理廠。
⑤出水口及事故排出
污水排入水體的渠道和出口稱為出水口,它是整個城市污水排水系統的終點設備。事故排出口是指在污水排水系統的中途,在某些易於發生故障的組成部分前面所設置的輔助性出水渠,一旦發生故障,污水就通過事故排出口直接排入水體。
⑵工業廢水排水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工業企業中,用管道將廠內各車間及其它排水對象所排出的不同性質的廢水收集起來,送至廢水回收利用和處理構築物。經回收處理垢的水可再利用或排入水體,或排入城市排水系統。若某些工業廢水不經處理允許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時,就不需設置廢水處理構築物,直接排入廠外的城市污水管道中去。工業廢水排水系統由下列幾個主要部分組成:車間內部管道系統和設備、廠區管道系統、污水泵站及壓力管道、廢水處理站。
⑶雨水排水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
主要由下列幾個主要部分組成:
①建築物的雨水管道系統和設備,主要是收集工業、公共或大型建築的屋面雨水,並將其排入室外的雨水管渠系統中去;把環保工程師站點加入收藏夾
②居住小區或工廠雨水管渠系統;
③街道雨水管渠系統;
④排洪溝;
⑤出水口。
❼ 給排水:污水管道系統的設計步驟有哪些
第二章 污水管道系統的設計 一、填空題 1.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和管道直徑D的比值稱為(設計充滿度),當h/D=1時稱為(滿流);h/D<1時稱為(不滿流)。 2.污水管道的最小設計流速為(0.6m/s)。 3.給定設計充滿度條件下,管徑越大,相應的最小設計坡度值越(小)。 4.管道定線一般按(主幹管)、(干管)、(支管)順序依次進行。 5.管道銜接的方法通常有(水面平接)和(管頂平接)兩種。當坡度很大時,可採用(跌水連接)。 二、名詞解釋 1.日變化系數、時變化系數、總變化系數 日變化系數: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和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 時變化系數:最大日中最大時污水量與該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 總變化系數:最大日最大時污水量與平均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 2.設計流速 設計流速:和設計流量、設計充滿度相應的水流平均速度。 3.不計算管段 若設計管段的排水面積小於估算的設計管段的排水面積,即直接採用最小管徑和相應的最小坡度而不再進行水利計算。這種管段成為不設計管段。 4.覆土厚度、埋設深度 管道埋設深度有兩個意義: 覆土厚度:指管道外壁頂部到地面的距離; 埋設深度:指管道內壁底到地面的距離。 5.本段流量、傳輸流量、集中流量 本段流量:是從管段沿線街坊流來的污水量; 轉輸流量:是從上游管段和旁側管段流來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是從工業企業或其他大型公共建築物流來的污水量。 三、簡答題 1.污水管段定線的一般原則和方法是什麼? 在城鎮總平面圖上確定污水管道的位置和走向,稱作污水管道系統的定線。正確的定線時合理的、經濟的設計污水管道系統的先決條件,是污水管道系統設計的重要環節。管道定線一般按主幹管、干管、支管順序進行。定線應遵循的主要原則:應盡可能的在管線較短和埋設較小的情況下,讓最大區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 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在定線時必須很好的研究各種條件,使擬定的線路能因地制宜的利用其有利因素而避免不利因素。 定線時應充分利用地形,是管道的走向符合地形趨勢,一般宜順坡排水;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決於地形及街區建築特徵,並應便於用戶接管排水(低邊式布置、周邊式布置、穿坊式布置);污水主幹管的走向取決於污水廠和出水口的位置;採用的排水體制也影響管道定線;主幹管的布置在堅硬密實的土壤中;還需考慮街道寬度和交通情況;產生大流量的污水排出口接入污水干管起端是有利的。 2.何謂污水管道系統的控制點?通常情況下如何確定其控制點的高程? 在污水排水區域內,對管道系統的埋深起控製作用的地點成為控制點。確定控制點的標高,一方面應根據城市的豎向規劃,保證排水區域內各點的污水都能排出,並考慮發展,在埋深上適當留有餘地;另一方面,不能因照顧個別控制點而增加整個管道系統的埋深。 3.當污水管道的埋設深度已接近最大允許埋深而管道仍需繼續向前埋設時,一般採取什麼措施? 4.城市污水回用工程的意義?回用系統的組成? 城市污水經處理後,達到回用要求的水質標准,而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供水系統稱為城市的污水回用系統。城市污水經處理再利用,可作為城市第二水源再再利用,既可節約水資源,又使污水無害化,起到保護環境、控制水污染、緩解水資源不足的重要作用。 城市污水回用系統一般由收集系統、再生水廠、再生水輸配系統和回用水管理等部分組成。
❽ 排水管道系統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排水管道系統是由保障城市、工礦企業等用水的各項構築物和輸配水管網版組成的系統權。
排水系統(sewerage system)是指排水的收集、輸送、水質的處理和排放等設施以一定方式組合成的總體。 用以除澇、防漬、防鹽的各級排水溝(管)道及建築物的總稱。它主要由田間排水調節網、各級排水溝、蓄澇湖泊、排水閘、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區等組成。排水區的多餘水量首先匯入田間排水調節網,然後經各級排水溝或經湖泊滯蓄後再由排水閘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區。
❾ 地下排水管道系統
這個問題如同社會的選擇一樣,是頂層規劃設計問題。
應該有完整的科學的系統的規劃的,需要良知,跟看似問題很大的經濟、技術關系不大。
眾所周知,城市排水系統與城市環境建設和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為何我國的城市排水系統卻如此不盡如人意?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鄒時萌直言:我覺得這些年各地城市建設成績非常大,但有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關心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多了一點,而對於城市一些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重視不夠。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大家都看得見,而排水系統改造既花錢又埋在地下看不見。
當然,如果板子全打在這兒,難免讓很多人不服氣。有的人不免要說,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國民素質低、財力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抱怨人口增長速度快、人口素質低,只能說明我國的城市規劃缺乏科學的發展觀,對未來的預測不準確。以日本札幌為例,其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整治的污水處理設施,至今仍能處理99.3%的城市污水,其人口已由當年的幾十萬發展到現在的184萬。而北京市地下排水系統,當前的設計標準是應對5年一遇的暴風雨,對這次發生的10年一遇的暴風雨,自然是小馬拉大車,不堪重負。
如果說財力不足,那麼為何建廣場、修立交橋、建主題公園就有錢了呢?這從一個方面說明政府官員沒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當然,如果僅僅是個別政府官員沒有正確的政績觀,而沒有制定修改城市規劃的絕對權力,這些勞民傷財的地上工程也會少些。但是,問題就出在,我國的城市規劃決策的科學、民主程度不夠,往往是主要領導拍腦袋,沒有徵求民眾特別是納稅人的意見就把事情決定下來。這也是很多地方有了好的城市規劃也執行不了或者沒有好的城市規劃的主要原因。
良好的城市規劃體現的是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其核心應以人為本,以老百姓為本。日本的地下水道大都是直徑為6米的管道,扎在地下最深處達45米。為什麼扎這么深?日本方面的回答是為了與地鐵錯開。在日本,地鐵有的建至地下20多米處,若污水管在地鐵的上部或平行處,一旦管道漏水,會禍及地鐵與乘客,因此要把下水道建到最底層。而且,在這些排水管道內還設一大抽水泵,在管道上方10多米處,配有一個拖拉水泵的大電機,甚至還有專門運送水泵抽出垃圾的電梯。日本人為什麼能夠把自己的地下工程搞得這么好,考慮得這么長遠?這不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問題,而是發展觀念以及人本觀念的問題。因為日本的很多地下工程是在上世紀50年代建成的,那時候日本戰敗,國內一片蕭條,比眼下中國的經濟狀況要差得多。但日本人明白,地下工程建設成本高、工期長,因此其每一項地下工程都經過縝密細致的調研,並徵求涉及土木、建築、環保、防災等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並把這些建議落到實處,有步驟地逐步完成這些工程,從而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今天竣工明天開挖頻繁動工的現象。好鋼用在刀刃上,錢也要花得物有所值,民有所願。這是一個很好的借鑒,也是一個很好的反思。
❿ 什麼是污水管網
污水管網是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域的污水通過污水管網集中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這些管道及檢查進所形成網狀結構為污水管網。
污水處理方式:
1、最初階段,透過隔篩和隔濾從污水中除去體積較大的固體物質,例如紙張、棉花棒、塑料,以及較重的粒子,例如石英砂、礫石、灰末、玻璃等。
2、一級處理,透過隔篩和沉澱程序,從污水中除去固體廢物和懸浮固體。一般來說,一級處理程序可除去30%至40%的生化需氧量和55%至65%的懸浮固體。
3、化學輔助,一級處理 在沉澱過程中加入化學品例如氯化鐵,以助除去更多懸浮固體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水處理程序。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化學輔助一級處理程序可從污水中除去約70%的生化需氧量和80%的懸浮固體。
4、生物處理程序凈化已經作一級處理的污水,以攝取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機物和進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懸浮固體。一般來說,這個程序可除去約80%的生化需氧量和90%的懸浮固體。
5、三級處理,最高水平的污水處理程序,結合物理、化學和生物原理,以期除去污水中的營養物和任何餘下的懸浮固體。
(10)污水管道系統擴展閱讀
管道布置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決於地形及街區建築特徵,並應便於用戶接管排水。常見的三種形式:
1、低邊式:當街區面積不大,街區污水管網可採用集中出水方式時,街道支管敷設在服務街區較低側面的街道下。
2、周邊式:當街區面積較大且地勢平坦時,宜在街區四周的街道敷設污水支管,建築物的污水排出管可與街道支管連接。
3、穿坊式:街區已按規劃確定,街區內污水管網按各建築的需要設計,組成一個系統,再穿過其他街區並與所穿街區的污水管網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