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回收余熱
1. 怎樣將余熱資源回收利用
在余熱回收利用中,需特別考慮下述幾個方面。
(1)為了利用余熱,不但要添加相應的回收裝置,需要支出一筆投資,而且還要加大佔地面積,增加運行管理環節。因為,在能源管理中,企業的注意力首先要放在提高現有設備的效率上,盡量減少能量損失,絕不要把回收余熱建立在大量浪費能源的基礎之上。如果企業單位回收損失能量,而不去發揮現有設備的運用效率是無法長遠發展的。
(2)余熱資源很多,不是全部都可以回收利用,余熱回收本身也還有個損失問題。在目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一部分是應該而且可以利用的,另一部分目前還難以利用,或利用起來不合算。而且現在回收余熱還沒有一個標准,所以要完全實施是非常困難的。一般地說,可連續利用的高溫煙道氣,有燃燒價值的可燃氣體等可優先考慮回收的可能性。
(3)余熱的用途從工藝角度來看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用於工藝設備本身;另一類是用於其他工藝設備。通常都是把余熱用於生產工藝本身。一方面回收措施往往比較簡單,投資較少;另一方面,在余熱供需之間便於協調和平衡,容易穩定運行。例如,鍋爐的高溫煙道氣要加熱鍋爐本身使用的燃料(煤、油、氣),預熱燃燒用的空氣。或者加熱鍋爐給水時,只要鍋爐正常運行,余熱回收就不會停止,余熱利用就連續進行,鍋爐回收裝置都可穩定地工作;當鍋爐停止運行時,余熱的回收與利用也隨之停止了。這種方法被許多電站和企業都重用了。
而如果把余熱回收用在其他工藝設備上,回收與利用一定要配合好,因為它不容易儲存,甚至不能儲存。這是因為,余熱的多少隨余能發生設備的運行條件而變化,余熱供應一般不太穩定;發生能量需求變化時,余熱發生設備不能隨之變化,即余熱回收與利用無法保持同步。例如,余熱鍋爐就是這樣,為了提高回收效果常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把余熱鍋爐作為輔助鍋爐來使用,用主鍋爐來進行調節;另一種是余熱發電,利用電網起調節作用,我國不少企業就是這樣做的。
化肥生產余熱回收
化肥企業「半水煤氣」溫度在350℃左右,余熱回收時使用普通廢熱鍋爐存在嚴重的堵、腐、漏、磨問題,設備壽命短,長的一年,短的幾個月,嚴重時甚至造成系統停車損失。熱管余熱鍋爐的應用,成功地解決了上述問題,用戶普遍反映阻力小、熱效率高、使用壽命長,運行穩定可靠,使化肥企業「兩煤變一煤」成為現實。
化工生產余熱回收
無機化工生產中,利用煤氣做乾燥、鍛燒熱源生產工藝較多,如磷酸鹽中五鈉聚合工段、冰晶石煅燒、白炭黑乾燥等,在這些工藝中,都要求氣源盡可能幹凈。煤制氣傳統工藝是:煤、水、空氣反應生成煤氣,經雙束管洗滌、降溫,再經洗滌塔洗滌,然後除焦脫硫後,才可使用。
此工藝中,不僅煤氣中的顯熱白白洗掉,還浪費了水電。江蘇某磷化工企業對一台煤氣爐進行了余熱利用改造。改造中,只在雙束管前加一台熱管余熱鍋爐,煤氣先回收余熱降溫後再進雙束管,其他不變。該煤氣爐直徑3000毫米,產氣量5000~6000牛頓立方米,煤氣溫度350~550℃,回收的熱量產生0.4兆帕的飽和蒸汽,用於乾燥熱源。經實測產汽500~900千克,三四個月即可收回投資。
工業窯爐余熱回收
國內水玻璃傳統工藝是煤氣做熱源,純鹼和石英砂為原料,煅燒後產生350℃左右尾氣直接排放。石家莊某廠制定了改造方案,在原煙道上加一閘板,增加一旁路煙道並安裝余熱鍋爐,回收的熱量供採暖和洗浴,取得了顯著效果。
在無機化工生產中,還有很多可利用熱能白白耗掉,如鋇鍶鹽煅燒尾氣(溫度500℃~600℃)、石灰窯尾氣、五鈉聚合爐尾氣等,這些腐蝕性高灰尾氣均適合應用熱管技術,從而可實現節能降耗,減少污染。
蒸汽的回收利用
蒸汽是由鍋爐生產的,由水到蒸汽的過程可以近似地看成一個連續的定壓加熱過程。對於過熱蒸汽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水的定壓預熱過程,不飽和水加熱到飽和水:二是水的定壓汽化過程,從飽和水加熱到完全飽和蒸汽;三是飽和蒸汽的定壓加熱過程,從飽和蒸汽加熱到更高溫度的過熱蒸汽。
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水被加熱到100℃時汽化,繼續加熱,水溫不再變化,此時加入的熱量全部轉化到蒸汽當中。在熱力學中把這兩部分熱量分別稱為顯熱和汽化潛熱。1千克水每升高1℃,需要加入的熱量大約是4.2千焦,這部分熱量叫顯熱。水從常溫20℃加熱到100℃,吸熱量大約是340千焦。水在100℃時沸騰,此時獲得的熱量使水轉變為蒸汽,1千克水轉化為蒸汽需要輸入的熱量是2257千焦。這部分熱量稱為汽化潛熱(或相變潛熱)。可見一個大氣壓條件下汽化潛熱比水的顯熱能量高得多。蒸汽所攜帶的總熱量遠大於同溫度下飽和水包含的熱量。若再繼續加熱,蒸汽溫度又會上升,飽和蒸汽變成了過熱蒸汽。
從水蒸氣的生成過程可以看到:壓力越高,飽和蒸汽溫度也越高;過熱度越大,過熱蒸汽的溫度也越高。壓力和溫度是表徵蒸汽特性的主要參數,參數越高,蒸汽的品位越高,做功能力越大。
蒸汽還有這樣一個特性,就是用過以後還可繼續使用,用的次數越多,能量的利用就越充分。因此,使用蒸汽的熱力設備,要根據蒸汽的壓力和溫度合理使用。品位較高的蒸汽,盡量多次利用,以發揮蒸汽的效能。例如,把參數較高的蒸汽,先用來背壓發電,再去帶動工業汽輪機做功,然後再加熱產品或物料,最後用於蒸煮或供暖、供熱水等。高溫蒸汽只用於一般加熱過程,就大材小用了。所以,為了有效地利用蒸汽,要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蒸汽參數,用過的蒸汽不要輕易排掉,應想方設法繼續使用,最好直到無法利用為止,盡量做到一汽多用的目的。有的企業改革了動力工藝,分級使用蒸汽,使高壓蒸汽兩次通過背壓式汽輪機,再去用它加熱,最後用於蒸煮,一汽四用。我國引進的大型化肥設備能源利用率很高,除了設備先進,自動化管理水平高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充分利用化學反應熱和蒸汽能量。利用化學反應熱生產的蒸汽先進入高壓工業汽輪機,接著帶動中壓工業汽輪機與背壓汽輪發電機,然後再用於各種加熱工藝,這套設備的噸氨能耗和電耗都比我國普遍設備節能得多。
蒸汽回收設備選擇
余熱的利用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熱利用,即把余熱當做熱源來使用;另一種是動力利用,即把余熱通過動力機械轉換為機械能輸出對外做功。余熱與能量具有相同特性,可以相互轉換,取得機械能、電能、熱能、光能等,以滿足各種不同的用途。
在動力利用方面,主要是通過蒸汽、燃氣、水力等設備帶動水泵。風機、壓縮機等直接對外做功,或帶動發電機轉換為電力。
在熱利用方面,可通過燃燒器、換熱器、加熱器等設備去預熱燃料、空氣、物料,乾燥物品,加熱給水,生產蒸汽,供應熱水等。
但是余熱的動力回收和熱利用都離不開換熱設備。因此各種類型的熱交換器乃是余熱利用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設備,按其用途來看,有餘熱鍋爐、加熱器(水、油或其他介質)、冷卻器、冷凝器、空氣預熱器、蒸煮器、蒸發器、蒸餾器、乾燥器等等。按其工作原理來看,最常用的是表面式(亦稱間壁式)換熱器、混合式(亦稱直接接觸式)換熱器,以及蓄熱器(亦稱再生式)換熱器,此外還有熱管式換熱器、熱泵系統等,這是近年來正在開發應用的一種新型高效換熱器,它具有很高的傳熱性能及其他一系列優點,是傳統換熱器的強大競爭對手,具有很大發展前途和生命力。
2. 污水源熱泵不用污水余熱什麼效果
污水源熱泵的主要抄工作原理是藉助污襲水源熱泵壓縮機系統,消耗少量電能,在冬季把存於水中的低位熱能「提取」出來,為用戶供熱,夏季則把室內的熱量「提取」出來,釋放到水中,從而降低室溫,達到製冷的效果。其能量流動是利用熱泵機組所消耗能量(電能)吸取的全部熱能(即電能+吸收的熱能)一起排輸至高溫熱源,而起所消耗能量作用的是使介質壓縮至高溫高壓狀態,從而達到吸收低溫熱源中熱能的作用。
污水源熱泵系統由通過水源水管路和冷熱水管路的水源系統、熱泵系統、末端系統等部分相連接組成。根據原生污水是否直接進熱泵機組蒸發器或者冷凝器可以將該系統分為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兩種方式。直接利用方式是指將污水中的熱量通過熱泵回收後輸送到採暖空調建築物;間接利用方式是指污水先通過熱交換器進行熱交換後,再把污水中的熱量通過熱泵進行回收輸送到採暖空調建築物。
3. 誰有 溫泉廢水余熱回收利用系統在溫泉度假村中的應用 的文檔 能提供下網址 需要不要積分的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溫泉廢水余熱綜合回收熱泵加溫系統,其特徵在於:溫泉池的溢流管與第一換熱器連接後再與污水箱連接;污水箱通過管路經污水泵與熱泵的蒸發器連接換熱後再與污水箱連接;自來水的入水管與第一換熱器連接後再與生活熱水箱連接;所述的溫泉池的溢流管設置有一分支溢流管與第二換熱器連接後再與第一換熱器連接,第二換熱器與供暖機構連接;所述的供暖機構包括供暖泵和供暖設備,供暖設備經供暖泵與第二換熱器連接後再與供暖設備連接形成供暖換熱迴路。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是:採用熱泵回收余熱的方式來加熱溫泉水,提供暖氣和提供生活用溫水;可以有效的解決蓄水箱散熱問題。
4. 我在單位自製了一套鍋爐連續排污余熱回收裝置,想計算節約額
排污量你可以復估計一下,一般鍋制爐的排污率在2%左右,或者我們有一次將排污關掉,看這天的水耗降低多少,大致的值。
排污水熱焓,就是你鍋爐運行壓力下的,飽和值,你查下焓熵表就可以了。
該裝置的回收率,這個就有點麻煩了,因為是你自製的,自製的設備是什麼換熱方式,換熱效率都不一樣,你可以看看轉熱學。不過能達到你要求的效果就好了。
希望可以幫助你
5. 浴池廢水余熱回收可能性
中山市藍德環保節能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廢水能熱水機,有一款浴室專用的產品,33度的淋浴廢水可以回收熱量直接將自來水加熱到30度。目前已經有上百家浴室在使用,節省燃料在50%,長期使用不堵塞。
6. 設計一台管殼式換熱器以回收工藝廢水余熱,用於生活熱水供應。
熱廢水流量: 25.0t/h, 95℃設定來回水75℃時,自余熱回收用來生活熱水用量,不能換出29.5t/h (供水溫度:10℃ ,水供水溫度:50℃ ),能提供生活熱水用量約為18T/h
計算29.5*(95-75)=X*(50-10),X=18
7. 求一張洗浴廢水余熱回收圖示意圖原理圖之類的
你到底要哪種什麼圖?洗浴廢水余熱回收圖?示意圖?原理圖?
洗浴廢水余熱回收圖案例
親,俺們鑫魯禹的洗浴廢水余熱回收圖都上了,滿足你需求不?
8. 污水余熱回收的專用板式換熱器是什麼樣的
廢水余熱回收專用304不銹鋼冰力達板式換熱器---洛陽中懋環保
9. 余熱回收技術適用於哪些場合
洗浴廢水、造紙廠廢水、印染廠廢水、煙氣余熱回收、其他行業廢氣廢熱水,通過加沸克板式換熱器,間接加熱自來水,熱量被收集轉化,既節能又環保。
10. 余熱發電污水環保建議
利用生產過程中多餘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技術。余熱發電不僅節能,還有利於環境保護。余熱發電的重要設備是余熱鍋爐。它利用廢氣、 廢液等工質中的熱或可燃質作熱源,生產蒸汽用於發電。由於工質溫度不高,故鍋爐體積大,耗用金屬多。用於發電的余熱主要有:高溫煙氣余熱,化學反應余熱,廢氣、廢液余熱,低溫余熱(低於200℃)等。此外,還有用多餘壓差發電的;例如,高爐煤氣在爐頂壓力較高,可先經膨脹汽輪發電機繼發電後再送煤氣用戶使用。
余熱的回收利用途徑很多。一般說來,綜合利用余熱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第三是間接利用(產生蒸汽用來發電)。如鋼鐵工業:鋼鐵廠中的焦爐。目前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具有各種不同規格的大小焦爐50多座,除了上海寶鋼的工業化水平達到了國際水平,其餘廠家能耗水平都很高,大有潛力可挖。煉鋼廠中的轉爐煙氣發電,發電系統,可配置發電量為3000Kw的電站80座。煉鋼廠中的電熔爐,現如今全國有20多座,其中65噸級可發電量在5000Kw/座以上。
伴隨著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節能減排以及低碳經濟等一個個觀念的提出,我國的余熱發電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據國家統計局2011統計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4.8億噸標准煤,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下降2.01%,未達到2011年單位GDP能耗較上年下降3.5%的目標。
盡管大多數專家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速較「十一五」時期將有所放緩,但每年8%以上的增速,仍意味著降低單位GDP能耗存在巨大壓力。
緊隨其後,工信部對外公布了《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實現節能量6.7億噸標准煤。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保持工業年均增速8%的基礎上,支撐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1%的指標難度不小,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要實現6.7億噸標准煤的節能量,較「十一五」的6.3億噸還多出0.4億噸。現如今,我國傳統產業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已經大幅提升,要實現這一目標只能從現有的裝備節能中尋求突破。[1]
根據《2013-2017年 中國余熱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碼,余熱發電項目的魅力日益顯著。預計,到2015年,我國余熱余壓發電要實現新增裝機2000萬千瓦。按照每千瓦造價5000元計算,「十二五」期間余熱余壓發電將形成1000億元投資規模。
低溫余熱發電技術
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
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是區別於傳統的以水(蒸汽)為循環工質的發電系統,採用有機工質(如R123、R245fa、R152a、氯乙烷、丙烷、正丁烷、異丁烷等 )作為循環工質的發電系統,由於有機工質在較低的溫度下就能氣化產生較高的壓力,推動渦輪機(透平機)做功,故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可以在煙氣溫度200℃左右,水溫在80℃左右實現有利用價值的發電。這項技術在發達國家就是比較先進的應用技術,近年來我國有的企業通過引進吸收,也掌握了這項技術,也有較優秀的產品在國內外應用。有機工質循環發電系統的效率高,構成簡單,沒有除氧、除鹽、排污及疏放水設施。凝結器里一般處於略高於環境大氣壓力的正壓,不需設置真空維持系統。透平進排氣壓力高,所需通流面積較小,透平尺寸小,易於小型化設計製造,管理維護費用低等優點。
外燃機熱氣機循環發電系統
外燃機是早在1861年由英國人羅伯特·斯特林發明,和蒸汽機的歷史差不多,它的特點首先是燃燒連續的,由於工質不參與燃燒,因此沒有內燃機的爆震現象,噪音低;其次可以使用任何燃料,其燃燒室在外,燃燒的過程與工質無關,適用於各種熱源,對燃燒方式無特殊要求,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維護方便、燃燒效率高。外燃機循環發電系統是利用低溫余熱發電的廢熱回收裝置,可回收100℃至300℃的廢熱,能達到20%的發電效率。從數據來看,其發電效率優於目前市場的低溫蒸汽循環發電系統和有機工質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該裝置在100℃的廢熱條件下發電效率達7.3%,15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13.7%,20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18.4%,25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22.1%,300℃的條件下發電效率達25.0%。在這樣的廢熱溫度條件下能達到這樣的發電效率是目前可以看到很好的水平,達到了從低溫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水平。
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系統
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系統是超臨界二氧化碳液體為郎肯循環系統的工質,以二氧化碳透平專用渦輪機為核心技術的最新余熱發電技術。此發電系統在余熱發電方面有較寬泛的應用優勢,各項技術指標都優於在用的水蒸汽郎肯循環系統和有機郎肯循環系統,特別是在發電效率和設備體積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超臨界二氧化碳熱機是一種平台技術,目前可提供的功率范圍為250kWe至50Mwe的設計,效率可達30%。應用范圍包括燃氣輪機、固定式動力發電機組、工業廢熱回收、太陽能熱量、地熱、混合內燃機等的循環熱能。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發電系統是基於超臨界二氧化碳渦輪機為核心技術,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為工作介質的余熱發電循環系統,是具有突破性的熱機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