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液蒸餾
① 蒸餾母液成鹼性了 加入酸會變成中性嗎
注意:「鹼性水加鹼變成中性」和「水變清澈了」不是一回事
水變專清澈了只是消滅了懸屬濁物或有色離子,看起來清澈了,其實PH的變化還不是一個定數
若他所謂的「鹼加鹼中和」,可能是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消耗大量氫氧根離子.或者是生成氣體或沉澱而消耗了大量氫氧根離子.
請參考亞硫酸加到氫硫酸中,屬於酸加酸,最後溶液呈中性,生成了單質硫沉澱.,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也有鹼加鹼變中性的例子:
向氫氧化鐵加入氫氧化鈉(含有次氯酸根),最後呈中性,離子方程式如下:
2Fe(OH)3 + 4OH- + 3ClO- == 2FeO4 2- + 3Cl- +5H2O
② 丙酮蒸餾收率計算方法公司母液含水10%,乙腈含9%,母液中丙酮含量在82%左右,蒸餾後的丙酮收率怎麼計算
收率就是得到的丙酮質量除以蒸餾之前的母液質量。
③ 硫酸銅提純,為什麼晶膜出現要停止加熱
出現晶膜時即表明濃縮液已達到了可以結晶的濃度了,若繼續加熱易造成跳晶。停止加熱後溫度逐漸下降,溶解度也逐漸下降,有利於晶體的生長,完全降溫後可放冷櫃過夜,以提高收得率。
④ 化學 配置0.1mol/LHCl50ml,以1mol/LHCl為母液,需要蒸餾水多少ml
0.1mol/L HCl50ml。 HCl就是:0.05*0.1=0.005mol。
需要1mol/l的HCl就是:0.005/1=0.005升=5ml。
蒸餾水就是50-5=45ml
⑤ 生活中的廢舊電池應該怎麼處理
廢舊電池回收利用處理過程大致有以下幾步:
1. 分類。將回收的廢舊電池砸爛,專剝去鋅殼和電池底鐵,屬取出銅帽和石墨棒,餘下的黑色物是作為電池芯的二氧化錳和氯化銨的混合物,將上述物質分別集中收集後加工處理,即可得到一些有用物質。其石墨棒經水洗、烘乾再用作電極。
2. 制鋅粒。將剝去的鋅殼洗凈後置於鑄鐵鍋中,加熱熔化並保溫2小時,除去上層浮渣,倒出冷卻,滴在鐵板上,待凝固後即得鋅粒。
3. 回收銅片。將銅帽展平後用熱水洗凈,再加入一定量的10%的硫酸煮沸30分鍾,以除去表面氧化層,撈出洗凈、烘乾即得銅片。
4. 回收氯化銨。將黑色物質放入缸中,加入60oC的溫水攪拌1小時,使氯化銨全部溶解於水中,靜止、過濾、水洗濾渣2次,收集母液;在將母液真空蒸餾至表面有白色晶體膜出現為止,冷卻、過濾得氯化銨晶體,母液循環利用。
5. 回收二氧化錳。將過濾後的濾渣水洗3次,過濾,濾餅置入鍋中蒸干除去少許的碳和其它有機物,再放入水中充分攪拌30分鍾,過濾,將濾餅於100-110oC烘乾,即得黑色二氧化錳。
⑥ 植物組織培養的流程
植物組織培養的流程:
第一步,將采來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將需要的部分仔細洗干凈,如用適當的刷子等刷洗。把材料切割成適當大小,即滅菌容器能放入為宜。置自來水龍頭下流水沖洗幾分鍾至數小時,沖洗時間視材料清潔程度而宜。易漂浮或細小的材料,可裝入紗布袋內沖洗。
第二步是對材料的表面浸潤滅菌。要在超凈台或接種箱內完成,准備好消毒的燒杯、玻璃棒、70%酒精、消毒液、無菌水、手錶等。用70%酒精浸10~30秒。由於酒精具有使植物材料表面被浸濕的作用,加之70%酒精穿透力強,也很易殺傷植物細胞,所以浸潤時間不能過長。
第三步是用滅菌劑處理。表面滅菌劑的種類較多,可根據情況選取1~2種使用見表。第四步是用無菌水涮洗,涮洗要每次3min左右,視採用的消毒液種類,涮洗3~10次左右。
(6)母液蒸餾擴展閱讀
組織培養技術是在人為創造的無菌條件下將生活的離體器官(如根、莖、葉、莖段、原生質體)、組織或細胞置於培養基內,並放在適宜的環境中,進行連續培養以獲得細胞、組織或個體的技術。
組織培養技術原理
植物組織培養的原理是細胞全能性。也就是說每個植物細胞里都含有一整套遺傳物質,只不過在特定條件下才會表達。
組織培養基於此原理就可以將已處於分化終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組織脫分化,誘導形成愈傷組織,再在愈傷組織上形成新的叢生芽。
組織培養技術的應用
(1)改良作物:增加遺傳變異性。
(2)繁殖植物:組織培養中從一個單細胞,一塊愈傷組織,一個芽(或其它器官)都可以獲得無性系。無性系就是用植物體細胞繁殖所獲得的後代。
(3)有用化合物:有用化合物包括葯物、橡膠、香精油、色素等。這些化合物許多都是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謝物,有些化合物還不能大規模地人工合成,而靠植物產生這些化合物來源有限。因此,利用組織培養方法,培養植物的某些器官或愈傷組織,並篩選出高產、高合成能力、生長快的細胞株系,以進行工業化生產,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