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穀物蒸餾酒

穀物蒸餾酒

發布時間: 2020-12-16 08:13:30

『壹』 酒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是世界最早的釀酒國家之一,釀酒歷史十分悠久。那麼,我國的酒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人們從古到今愛飲酒,關於酒也就有著種種傳說。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關於酒的起源,古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儀狄釀酒
《戰國策》、《世本》等書均記載夏禹的儀狄發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傳較廣,傳說認為釀酒始於夏朝時代的杜康。《事物紀原》則有「杜康造酒」之說;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但杜康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連古人都難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也說:「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許杜康是一位釀酒的大師,也許他是用高梁釀酒的創始人。杜康釀酒的遺址也很多:伊川、汝陽及白水縣,且至今都在生產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應該是含糖水果自然發酵而成。也有人稱之為帶酒味的水果,而不稱其為釀酒。

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酒(自然發酵)。有的書稱之為第一代人工飲料酒。據說至今內蒙、西藏等地少數民族地區仍有釀造乳酒的習慣。

三.穀物釀酒

我們現在所說的酒,一般都是指穀物釀酒。

當人類社會進入農業社會後,穀物逐漸多起來,但由於當時的保管方法所限,穀物難免發芽生霉,這時只要水分適當,就有可能進行發酵。經不斷的模仿和摸索,穀物釀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漢朝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清釀之美,始於耒耜」即穀物釀酒起源幾乎是和農業同時開始的。

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這一發現表明:我國的釀酒業起碼在五千年前就開始了。

四.酒麴

最初的穀物釀酒是用發芽生霉的穀物作曲。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到了農耕時代的中晚期,人們不斷試制,終於制出了人工曲,曲櫱分家。

「古來曲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致失傳,則並櫱法亦亡」(中國的「啤酒」從此未能發展下來)

用曲釀酒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獨創。曲的出現,是我國古代發酵技術的最大發明;並給現代工業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有了曲,才由櫱糖化(乙醇很低)發展到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復式發酵)直到今天的釀酒工業。

據說直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法國人從我國酒麴中分離出糖代力強並能起酒代作用的黴菌用於酒精生產,才突破了西方釀酒糖化劑非用麥芽不可的狀況。另外,穀物制曲還是一種用固態培養物保存微生物的好辦法。有人認為,酒麴應與四大發明一起作為五大發明。

五.蒸餾酒的起源

我國的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餾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現在看來,都應屬黃酒之列,白酒,必須闖過蒸這一關。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種說法。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宋代已有蒸餾酒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

充分的證據證明宋代已有類似今天的蒸餾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時代的銅制燒酒鍋,其構造、原理與我國傳統的蒸餾器很相象(據考證,鑄造年代不遲於1161年)。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設備是蒸餾器。故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前提條件,但蒸餾器的出現並不是蒸餾酒起源的絕對條件。因為蒸餾器不僅可用來蒸酒,也可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3.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所記載的燒酒之法來看,則是一種加熱促進酒的陳熟的方法。如該書中記載道:「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這不應是酒的蒸餾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經》中這種操作又稱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餾的燒酒還難以成立。

4.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 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出土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現代國內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仍在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隨著考古資料的充實及對古代文獻資料的查詢,人們對蒸餾酒的起源的認識將逐步深化。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酒的蒸餾,而且還涉及到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蒸餾器。

『貳』 關於的酒的傳說

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據《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生了一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後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後,少康發現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並不斷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說文解字》註:「杜,甘棠也」)。
明清時期的《白水縣志》中記載「杜康,字仲宇,為我縣康家衛人,善造酒」的記載。杜康溝里的泉水「隱隱噴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許入白水河,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
相傳杜康正是取些水造酒,有文字為證:「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獨醫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鄰里百里許,多沽酒於白。先澤之遺,本地獨得其身,至今遺址槽沿存,此其明驗也。」

『叄』 我國穀物酒、果酒和蒸餾酒的起源,哪一個起源最早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酒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關於酒的記述不勝枚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中國酒的原始發明者到底是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反正可以肯定的是釀酒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根據原料、曲酒和釀造及蒸餾方法的不同,酒的名目繁多,風味各異。但大體說來可分三大類:自然發酵的果酒、釀造酒(如黃酒)和蒸餾酒(如燒酒)。在我國,以上三種酒也正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出現的。

『肆』 如何品酒 威士忌

搜索詞條
威士忌酒

更多圖片(6張)
威士忌(蘇格蘭與加拿大產的威士忌拼法為Whisky,而美國與愛爾蘭產的威士忌在拼字上稍有不同,稱為Whiskey)是一種只用穀物作為原料、含酒精的飲料,屬於蒸餾酒類。使用大麥、黑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舊的木桶中進行酵化而釀成的。共有蘇格蘭、愛爾蘭等四大類最為著名。

中文名:威士忌酒
外文名:Whisky
別稱:Whiskey
主要原料:大麥,玉米,黑麥
是否含防腐劑:否
類型:蒸餾酒類
拼音:wēi shì jì
分享
簡介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生產威士忌的酒廠。但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威士忌分別是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

威士忌(WHISKY)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英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

早在15世紀,蘇格蘭人便已掌握了秘決一直流傳至今。精選的高質大麥經萌牙、烘乾、輾碎、發酵等程序變成麥芽汁,再經過雙重蒸餾後注入橡木桶內貯藏醇化,多年後便成為調配蘇格蘭威士忌的基本佳釀。

熟練的調酒師能夠把50多種不同風味,不同年期的威士忌混合得恰至好處,令每種威士忌的獨特長處極致發揮,幻化出酒質完美的蘇格蘭威士忌。

根據國際法,只有在蘇格蘭境內蒸餾和醇化的才能配稱蘇格蘭威士忌。所有蘇格蘭威士忌均以三種天然原料釀制而成:穀物、水和酵母,需經歷最少3年的醇化過程。

威士忌只有兩種,一種是大麥威士忌,例如僅以大麥芽釀成的格蘭威特。另一種是混合威士忌,例如芝華士,它是以各種的大麥和穀物蘇格蘭威士忌混合調配而成,酒味獨特,如交響樂一般。

由於威士忌酒液經蒸餾後,會被注入橡木桶等後醇化;經過時間的洗禮,穀物的特點和橡木的色澤使每瓶威士忌均別具特色。

所有威士忌均需經歷最少3年的醇化過桶等後醇化過程。實際上,大部分蘇格蘭威士忌均較其所示年份被醇化了更長的時間。

威士忌瓶上的印有年份,表明了酒液在橡木桶中醇化的時間。對於「 真正的威士忌年份」,賣酒商店的口頭承諾未必可信,最好的辦法是自己查證了威士忌瓶上標識所印的年份。

分類

蘇格蘭威士忌
(scotch whisky)
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 GlenDronach

原產蘇格蘭,用經過乾燥,泥炭熏焙產生獨特香味的大麥芽作酵造原料製成。其釀制經六道工序,即:將大麥浸水發芽、烘乾、粉碎麥芽、入槽加水糖化、入桶加入酵母發酵、蒸餾兩次、陳釀、混合。

起碼要在蘇格蘭貯存3年以上,15年~20年為最優質的成品酒,超過20年的質量會下降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亮,氣味焦香,帶有濃烈的煙味。

美國威士忌
(American Whisky)

以玉米和其它穀物為原料,原產美國南部,用加入了麥類的玉米作釀造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內側熏焦的橡木酒桶中釀制4~8年。裝瓶時加入一定數量蒸餾水加發稀釋,美國威士忌沒有蘇格蘭威士忌那樣濃烈煌煙味,但具有獨特的橡樹芳香。

愛爾蘭威士忌
特點、柔和,好像在口中燃燒。原產愛爾蘭,用小麥、大麥、黑麥等的麥芽作原料釀造而成。經過三次蒸餾。然後入桶陳釀,一般需8-15年。裝瓶時還要混和摻水稀釋。因原料不用泥炭熏焙,所以沒有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適用於製作混合酒與其它飲料共飲。

加拿大威士忌
主要由黑麥、玉米和大麥混合釀制,採用二次蒸餾,在木桶中貯存4年、6年、7年、10年不等。出售前要進行勾兌摻和。加拿大威士忌氣味清爽,口感輕快、爽適、不少北美人士都喜愛這種酒。

如何品嘗威士忌

WHISKY MAN
純飲,可恣意讓威士忌的強勁個性直接沖擊感官,可以說是最能體會威士忌原色原味的傳統品飲方式,爺們、豪爽。並不是選擇純飲的男人都能很爺們地抵擋住威士忌的後勁而不酒後失態,更敬佩那些真的很懂品酒且有分寸的紳士。

加冰塊,主要為了稀釋,年頭比較少的酒會很烈,喝的時候會比較嗆,所以加冰可以稀釋且口感更好,是想降低酒精刺激又不想稀釋威士忌的另一種選擇。威士忌加冰塊,不但能抑制酒精味還能增加視覺美。

加蘇打水,被說是聰明又有情調的男人,威士忌的濃醇、馥郁配合蘇打水的靈動、倔強。入口時,味蕾享受到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釋放性樂趣,而整個人享受到的確實一種前所未有的超然快感。
純手打!

『伍』 中國白酒與威士忌同是穀物制的蒸餾酒,為什麼顏色不同

威士忌的顏色有兩個來源,其一是在窖藏的時候,用的是橡木桶,且是用火烘烤過的快要碳化的橡木桶,還有一些使用裝過紅酒或雪莉、波特一類的加強型葡萄酒的橡木桶,所以在長時間的陳年過程中會從桶上萃取一部分顏色,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二是因為威士忌在裝瓶之前如果顏色達不到釀酒師的預期,是允許人為添加少量的焦糖色進去的。這就是為什麼同為蒸餾酒,威士忌有顏色的原因。剛剛蒸出來的威士忌也是沒有顏色的!希望能夠解答你的困惑。

『陸』 勾兌白酒與農村穀物蒸餾酒哪個好

白酒的生產過來程中有勾兌這自個環節,目的是為了白酒口感最佳,同時把生產過程中不同窖池、不同生產時期的原酒的質量差找到平衡。使產品更加穩定。所以勾兌這個環節是所有白酒企業生產過程中必須有的過程,包括五糧液、茅台、水井坊、郎酒、蒙古王酒等等。
農村小作坊釀造的白酒受的技術制約、資金制約、管理制約,白酒質量不穩定、隨著釀酒師傅的心情變化。
所以相比較而言,勾兌的白酒要好於農村小作坊白酒。

『柒』 中國酒的起源

人為什麼愛喝酒?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答案

人為什麼愛喝酒,不知你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佛說人生來就是受苦的,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我們凡夫俗子總是難逃這八苦。都說借酒澆愁,有過此經歷的人一定有同感,喝了心裡就舒服了!

你說那愁解了沒,倒也沒有,問題還得自己去解決。

只是喝了酒,頭腦雖昏昏沉沉,心裡反倒加倍冷靜了,新仇舊恨一股腦的全湧上心頭,好像是更愁了。奇妙之處在於,酒在內心激發出一種情愫,彷彿在說:來吧,讓苦痛來得更猛烈些吧!


酒就像是一枚強有力的助劑,讓你表達出清醒時刻被束縛住的情感。二三友,四五酒,美景醉過黃昏,記憶仍上心頭。

喝酒雖能緩解壓力釋放情緒,但不宜貪杯,「酒」到微醺剛剛好。

我不喜歡那種上了酒桌就要「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定喝醉喝吐的酒鬼,他們只是需要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經!

我也不喜歡那種「借酒澆愁愁更愁」的懦夫,或者希望藉助酒精能夠更好傾訴內心的人,他們只是需要酒精的庇護和鼓勵,才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軟弱和逃避!

我更不喜歡那種「哎呀我都不喝酒的,不要讓我喝」但其實內心渴望的要命的虛偽傢伙,他們只是把推諉酒精當作抬高自己的方法!

我喜歡的,是那種單純的,毫無目的性的,不摻雜任何其他願望的,喜歡喝酒這件事的小夥伴。

開兩三瓶小酒,叫上三五個好友,不至於喝醉,又剛剛好微醺。調暗燈光,開個溫柔的音樂,有或者沒有搭配的小食或乳酪,有話聊或者沒話說,從夜晚喝到凌晨,暈暈的去洗臉漱口,互相道個別,帶著微笑滿足的睡去。

人生再不能更美好了!

現在你能夠理解醉意微醺的人臉上為什麼總掛著神秘的微笑了吧,其實也沒什麼可神秘的,就是一種簡單的滿足和對生活的享受,而已。

『捌』 我國最早的酒是什麼酒

人們從古到今愛飲酒,關於酒也就有著種種傳說。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關於酒的起源,古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儀狄釀酒
《戰國策》、《世本》等書均記載夏禹的儀狄發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明創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傳較廣,傳說認為釀酒始於夏朝時代的杜康。《事物紀原》則有「杜康造酒」之說;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但杜康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連古人都難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也說:「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許杜康是一位釀酒的大師,也許他是用高梁釀酒的創始人。杜康釀酒的遺址也很多:伊川、汝陽及白水縣,且至今都在生產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應該是含糖水果自然發酵而成。也有人稱之為帶酒味的水果,而不稱其為釀酒。

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酒(自然發酵)。有的書稱之為第一代人工飲料酒。據說至今內蒙、西藏等地少數民族地區仍有釀造乳酒的習慣。

三.穀物釀酒

我們現在所說的酒,一般都是指穀物釀酒。

當人類社會進入農業社會後,穀物逐漸多起來,但由於當時的保管方法所限,穀物難免發芽生霉,這時只要水分適當,就有可能進行發酵。經不斷的模仿和摸索,穀物釀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漢朝淮南王劉安《淮南子》:「清釀之美,始於耒耜」即穀物釀酒起源幾乎是和農業同時開始的。

山東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這一發現表明:我國的釀酒業起碼在五千年前就開始了。

四.酒麴

最初的穀物釀酒是用發芽生霉的穀物作曲。在原始社會時,穀物因保藏不當,受潮後會發霉或發芽, 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可以發酵成酒。因此,這些發霉或發芽的穀物就是最原始的酒麴,也是發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發霉的穀物和發芽的穀物是不加區別的,於是,在遠古便有了兩種都可以用來釀酒的東西。發霉的穀物稱為曲,發芽的穀物稱為櫱。到了農耕時代的中晚期,人們不斷試制,終於制出了人工曲,曲櫱分家。

「古來曲造酒,櫱造醴,後世厭醴味薄,遂致失傳,則並櫱法亦亡」(中國的「啤酒」從此未能發展下來)

用曲釀酒是我國勞動人民的獨創。曲的出現,是我國古代發酵技術的最大發明;並給現代工業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有了曲,才由櫱糖化(乙醇很低)發展到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復式發酵)直到今天的釀酒工業。

據說直到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法國人從我國酒麴中分離出糖代力強並能起酒代作用的黴菌用於酒精生產,才突破了西方釀酒糖化劑非用麥芽不可的狀況。另外,穀物制曲還是一種用固態培養物保存微生物的好辦法。有人認為,酒麴應與四大發明一起作為五大發明。

五.蒸餾酒的起源

我國的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餾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現在看來,都應屬黃酒之列,白酒,必須闖過蒸這一關。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種說法。

1.蒸餾酒始創於元代

最早提出此觀點的是明代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2.宋代已有蒸餾酒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得更為頻繁,而且據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

充分的證據證明宋代已有類似今天的蒸餾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時代的銅制燒酒鍋,其構造、原理與我國傳統的蒸餾器很相象(據考證,鑄造年代不遲於1161年)。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設備是蒸餾器。故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前提條件,但蒸餾器的出現並不是蒸餾酒起源的絕對條件。因為蒸餾器不僅可用來蒸酒,也可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3.唐代初創蒸餾酒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 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於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所記載的燒酒之法來看,則是一種加熱促進酒的陳熟的方法。如該書中記載道:「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這不應是酒的蒸餾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經》中這種操作又稱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餾的燒酒還難以成立。

4.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近年來,在上海博物館發現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 經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製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 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並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介面,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於東漢的觀點,目前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出土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關於蒸餾酒的起源,現代國內外學者對這個問題仍在進行資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隨著考古資料的充實及對古代文獻資料的查詢,人們對蒸餾酒的起源的認識將逐步深化。因為這不僅涉及到酒的蒸餾,而且還涉及到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蒸餾器。
參考資料:www.34law.com/

『玖』 蒸餾酒是什麼酒

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度酒酒液。
蒸餾酒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用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
酒精的汽化點是78.3°C,所以只要將釀酒的原料經過發酵後加溫至78.3°C,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獲得汽化酒精,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中的水份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用多次蒸餾法或取酒心法等不同的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蒸餾酒的酒度在40°以上,最高可達68°。但大多數的世界名酒的酒度只在40°-45°之間。而中國名酒的酒度則多為55°至60°之間。
蒸餾酒通常指酒精含量40%以上的烈性酒。國外許多國家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中的法律及稅收規定,凡酒精含量超過43%的酒將加倍收稅。所以許多世界名酒的酒精度數只在40°左右。
蒸餾酒因其酒精含量高,雜質含量少而可以在常溫下長期保存。一般情況下可放5-10年。即使在開瓶使用後,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時間而不變質。所以在酒吧中,烈酒可以散賣、調酒甚至經常開蓋而不必考慮其是否很快變質。

一,穀物蒸餾酒

穀物蒸餾酒的原料主要有米類,麥類,玉米和高粱,以及薯類。世界流行的金酒、威士忌、伏特加就是穀物蒸餾酒。中國名酒如茅台酒、五糧液、瀘州大麴、汾酒等也是穀物蒸餾酒。
穀物蒸餾酒在製造時常用幾種原料釀制一種酒(混合法)。例如蘇格蘭威士忌,在釀造過程中,把幾種原料如玉米、大麥等做成的威士忌按配方調配在一起;又如金酒,在釀制過程中加入杜松子等多至百餘種香料製作。
世界流行的蒸餾酒中,金酒,威士忌,伏特加的製造原料及方法如下:
金酒的原料是麥、玉米和杜松子。先將穀物原料發酵後,在蒸餾時再加入杜松子和其他數種至百餘種香料。經過數次蒸餾,蒸餾得出的金酒不需陳化,即可飲用。酒度為40°,無色透明,香味突出。以英國產的最為著名,荷蘭、芬蘭等國出產的金酒也相當出名。
威士忌的原料是大麥,燕麥,喬麥和玉米。製造時先將麥粒浸水,然後放在工場的地上讓它們發芽,在此期間要不斷地用人手或機械翻撥,讓發芽的麥粒吸取新鮮空氣,這樣使麥芽的溫度與成長速度保持一致,釀出的酒味也更豐富。麥芽長成後,便是烘烤過程,蘇格蘭用泥炭,而愛爾蘭用無煙炭烘烤麥芽,使其添上各自獨特的焦香味。然後再把麥芽磨碎搗爛,加入酵母發酵:發酵後的原料需經過兩次蒸餾,得出的酒液再放入用火烤過內壁的橡木桶中陳化。橡木桶在陳化過程中會發揮它的奇妙作用,它能慢慢地排出酒桶內的二氧化碳並不斷地將新鮮空氣滲透入酒中,使威士忌的顏色改變,使酒味醇化。威士忌的增陳過程需5年以上,甚至20-30年。陳化後的威士忌呈琥珀色,酒度40°,風味獨特,風行世界。世界著名的威士忌生產國有蘇格蘭、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等。
伏特加的原料是麥類和馬鈴薯,先將原料發酵後蒸餾,伏特加的蒸餾方法是與眾不同的,在蒸餾數次的過程中提取含酒精量很高的酒液(可高達80%以上),再用水稀釋至40°左右。伏特加不需陳化,顏色透明晶亮,沒有什麼特別的香味,刺激性強。
中國的穀物蒸餾酒也馳名於世,曾多次在世界博覽會上獲金獎。著名的產品有:茅台酒,產於貴州省茅台鎮。以高粱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發酵後經數次蒸餾提取的酒液無色透明。再放入缸中陳化,時間為3年至數十年不等。酒味香濃醇厚,酒度53°。譽稱為中國第一名酒。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可與法國干邑白蘭地相比。
五糧液,四川省宜賓市產。以高粱、糯米、小麥和玉米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採用老窖發酵的方法,發酵後也經數次蒸餾。獲取的酒液清澈透明。味道醇厚清爽,酒度為60。多次獲金獎。
瀘州老窖特曲,產於四川省瀘州。以高粱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也採用老窖發酵,經多次蒸餾。製得的酒液清亮透明,酒味濃郁香醇,酒度60°。蟬聯五屆全國名酒。
劍南春酒,四川省綿竹產。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經多次蒸餾。酒液無色透明,味道芳香濃郁,酒度60°。曾獲金質獎。
西鳳酒,陝西省鳳翔縣產。以高粱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蒸餾後得到的酒液透明,味道清香甘爽,酒度65°。
洋河大麴,江蘇省泗陽產。以高粱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經重復蒸餾。製成的酒液無色透明,味濃醇香甜。酒度有55°和60°等多種。
汾酒,山西省汾陽產。以高粱為原料,用麥曲加入發酵,採用數次蒸餾。所得的酒液清香濃郁,酒度60°。為古今名酒。
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以糯米、高粱為原料,加入麥曲發酵,採用長期發酵法,幾次蒸餾。酒液晶瑩透亮,酒味濃香甘美,酒度60°。

二,葡萄蒸餾酒

葡萄蒸餾酒是用新鮮的葡萄汁發酵後,再將其蒸餾,提取高酒度的酒液。葡萄蒸餾酒稱為白蘭地。
白蘭地的酒精含量約40%左右。通常要經過兩次蒸餾提取酒液。世界各國都有出產。最好的白蘭地是法國產的,而其中又以干邑白蘭地(Cognac Brandy)這種佳釀聞名世界。
白蘭地的前身就是白葡萄酒,在16世紀時,蒸餾技術還沒應用到葡萄酒上。當時法國同荷蘭的貨物和酒的交易很頻繁。但運輸距離很遠,還受到戰爭的威脅。有個荷蘭商人想出了一個妙法,把葡萄酒蒸餾,濃縮成酒精。這樣在運輸中既少佔空間,遇到戰爭所受損失也會減少。到了荷蘭後再兌水出售。但是這位聰明的商人到了荷蘭後,他的朋友們品嘗了這種濃縮的葡萄酒,覺得味道甘美而非常喜歡,加入水反而不好,所以他決定就這樣出售。這就是最早的關於白蘭地酒的傳說。
法國干邑是一個古城,由於其盛產質優味美的干邑白蘭地而馳名世界,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認識干邑「Cognac」這個詞。
干邑地區是法國最著名、最好的葡萄產區,種植面積約10萬公頃。共分為6個種植園區,所產的白蘭地酒質也有高低,按酒質排列順序如下:

(一) Grande Champagne 大香檳區
(二) Petite Champagne 小香檳區
(三) Borderies 邊林區
(四) Fins Bois 優質林區
(五) Bons Bois 良質林區
(六) Bois Ordinaires 普通林區

干邑白蘭地的品質優於其他白蘭地,不僅是因為該地區的特殊蒸餾技巧,而且它得天獨厚,無論氣候,土壤都最適宜種植葡萄,所產的葡萄質量也特別好。其中大香檳區占總面積3%,小香檳區占總面積6%,葡萄產量特別少但質量最為上乘,所以大、小香檳區的葡萄是很珍貴的,所產的白蘭地也特別貴重。
干邑白蘭地釀制時先將葡萄精選、榨汁,讓這些汁液自然發酵成為葡萄酒後,再用小型的銅蒸餾鍋進行蒸餾,所有的干邑白蘭地多採用傳統的方法進行蒸餾。注入蒸餾鍋的酒經加熱直至成為蒸汽,第一次蒸餾得到含酒精約28%的酒液;然後立即進行第二次蒸餾程序,部分的酒液因含雜質太多而被放棄,蒸餾後獲取含酒精70%的液體,這就是白蘭地。釀制1升的干邑白蘭地,需要7-10升的白葡萄酒。蒸餾得到的白蘭地是無色透明的。
干邑白蘭地的顏色是在橡木桶中陳化得來的。干邑的酒桶選用林茂山(LIMOGES)的橡木製造。因橡木的質量對酒影響很大,所以上等的干邑白蘭地的酒桶木材從林茂山的森林中砍伐回來後,必須經過兩年風干,才能用作酒桶。而且所有的酒桶都是純粹用木鑲嵌而成,不能用任何鐵釘或者膠水,也不能用鋸子。以確保增陳過程不受影響。造桶的木條都是以火烘彎,然後利用自然界冷縮熱漲的原理將木條造成酒桶。大多數的釀酒師認為350升的酒桶是最合適的,能夠使到桶裡面的酒液同橡木發生最好的接觸,達到最理想的陳化過程。
空氣慢慢地滲透橡木桶進入裝入木桶中的干邑白蘭地,使酒質逐漸發生變化。酒里的酒精也會慢慢地揮發一部分,因此酒的酒精含量也會減少。裝入木桶中陳化的酒,頭幾年會蒸發得多一點,後來就慢慢減少,大約每年平均減少1%,據說單是干邑這個地區,每天約有25000瓶的白蘭地酒蒸發在大氣中。被稱為「天使所得之份額」。白蘭地在陳化期間,由於色變為琥珀色,味道和香氣也有所改進。
在陳化過程中還要依賴釀酒師的經驗,釀酒師把酒注入木桶後,在漫長的歲月里,對桶中酒質的變化要密切注意,時常品嘗,然後以經驗斷定是否繼續陳化,還是將酒液轉移到一個較舊的酒桶,以便產生不同的陳化作用。
目前的干邑白蘭地大多數是混合的,事實上,最好的干邑是由不同酒齡,不同來源的多種白蘭地混合而成。不過每個釀酒師都有秘方,決不外傳。所以干邑白蘭地有許多不同的牌子。
常用的干邑白蘭地有: 人頭馬 V·S·O·P Remy Martin V·S·O·P
馬爹利 V·S·O·P Martell V·S·O·P
長頸 F·O·V
藍帶 馬爹利 Martell Cordon Bleu
軒尼詩 X·O Hennessy X·O

亞曼邑區(Armagnac)是法國的另一個著名白蘭地產區僅次於干邑白蘭地。亞曼邑與干邑在釀制方面的不同點是在蒸餾程序上。干邑是初次蒸餾和二次蒸餾,連續進行的,而亞曼邑是分開進行的。另一個不同點是干邑的儲酒桶是用林茂山的橡林製成的,亞曼邑的儲酒桶是用黑橡木製成的。亞曼邑白蘭地的味道濃烈、刺激性強,也有許多人喜愛。
馬克(Marc),這是用榨完果汁後剩下的葡萄皮發酵後,蒸餾而成的。法國各地都有出產,但以勃艮地(Burgundy)區產的最好。它富有麥根和木料味道,常被品酒家所欣賞。
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盛產白蘭地如西班牙、荷蘭、希臘、德國、葡萄牙等,味道各有特色。
我國也出多種白蘭地,其中金獎白蘭地最為著名,為許多人所喜歡,味道香濃、醇美。

三,其它蒸餾酒

朗姆酒,是以甘蔗為原料的蒸餾酒。釀造過程與其他蒸餾酒大致相同,將甘蔗榨汁後發酵,再蒸餾就獲得朗姆酒。朗姆酒要經過兩年以上的陳化才可能裝瓶出售。酒度為44°,是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酒品之一。主要生產國有古巴、牙買加和巴西等。
蘋果白蘭地,以蘋果為原料。以法國諾曼底(Normandy)出產的Calvdos,蘋果白蘭地最為著名。酒度為35°-40°,英國也產蘋果白蘭地稱為Apple Jack。
製造蘋果白蘭地的過程較簡單,把熟透的蘋果完全發酵後(糖分完全轉換成酒精),再加以蒸餾。然後放在橡木桶中陳化,其顏色是由木通的木頭顏色中得來的。
其他水果也能釀製成美味的果子蒸餾酒,例如:橙黃梅、櫻桃、李子、杏、梨等。酒精度數通常低於40°。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