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蒸餾酒
『壹』 自釀白酒方法
高粱酒的釀造方法,以二十斤高粱為例。
主料:高粱二十斤, 酒麴適量。
1、高粱用冷水浸泡二十四小時,期間每隔六七個小時換水一次,這個在酒廠里是不會換水的,咱自己在家做酒就是為了健康安全,我之所以換幾次水,是因為更徹底的去掉糧食中的單寧和果膠。
提醒大家,在外邊買散白酒,千萬不要買五十度以下的酒。
『貳』 多少糧食釀一斤酒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白酒該如何釀制?各位,這個問題屬於科普類的,是個難得的好題目。而且,它很接地氣。但話又說回來了,如今市面上的白酒紛繁復雜,其釀造手法也千變萬化,其中有些關鍵步驟其實是保密的。所以,咱這里介紹的白酒的釀造過程,是最普遍的那種。
我國生產白酒方法有固態法、半固態法和液態法。固態法是指固態醅發酵、固態蒸餾;半固態法是指固態醅發酵、液態蒸餾;液態法是指液態發酵、液態蒸餾。
蒸酒分三個階段,第1階段溫度在78.3度以下,接頭酒100斤糧掐頭0.5斤單接出(頭酒不能喝),第二階段溫度在78.3-95度之間,這是理想的商品酒,50度以上;第三階段溫度在100度左右,尾酒可與頭酒放一起。
『叄』 雜糧酒的現代釀制工藝
五糧液集團在繼承的基礎上,對傳統的生產操作技術和生產配方,進行了全面的革新,使五糧液的風味更加協調,品質更加醇和精美。
為了保證質量和產量,五糧液酒廠在生產工藝上採用了「包包曲」、「熟糠拌料」、「低溫入窖」、「滴窖降酸」、「分層蒸餾」、「量質摘酒」、「雙輪底增香」等操作方法,形成了五糧液獨特的現代釀造工藝。這些釀造工藝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最大限度地將五種糧食中的各種微量有益成分轉化到酒中,如玉米在發酵過程中,可產生植酸,植酸可進一步水解成為環己六醇磷酸。前者是酒中的甜味物質,而後者在酒醅內可促進甘油的生成。
單用一種糧食為原料釀酒,釀出的酒具有相應特殊的風味。高粱產酒清香味正,糯米產酒純甜味濃,大米產酒醇和甘香,玉米產酒味含沖香,小麥產酒則顯曲香。而五種糧食所含的成分,經過共同的發酵轉化,產生了復雜的醇、醛、酮、酸、酯等基礎風味物質,形成了綜合五種糧食酒風味的獨特的五糧液風味和口感,使五糧液酒恰到好處地融合各味,做到了「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大大提高了五糧液酒的品質。
了解五糧液「陳氏秘方」的基本情況後,筆者十分想搞清楚一個問題:如果五糧液的配方和釀造工藝完全被外人所「破解」,會不會就會失去其品質優勢。五糧液的專家告訴筆者,就是外人有了「陳氏秘方」,也拿不走五糧液集團所處的獨特環境。
宜賓屬南亞熱帶到暖濕帶的立體氣候,山水交錯,地跨北緯27°50′-29°16′,東經130°36′-105°20′,年平均氣溫在15℃-18.3℃間,年平均降雨量達12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1%-85%,常年溫差和晝夜溫差小,濕度大。這種獨一無二的自然環境,是古窖池中微生物生長繁衍的基礎。而有著六百多年的古窖池的微生物,和濕潤大氣中含有的微生物構成酒窖特有的微生物群絡。五糧液築窖和噴窖用的弱酸性黃粘土,粘性強,富含多種礦物質,更為宜賓所特有。這些,都可以說是「陳氏秘方」的重要組成部分
『肆』 包穀酒和高粱酒的區別
高粱酒高粱是生產白酒的主要原料。以高粱釀造白酒,我國獨步世界,久享盛名。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風格展現了我國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我國,以高粱為原料蒸餾白酒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正如俗語所說,「好酒離不開紅糧」,馳名中外的中國名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做輔料配製而成。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釀酒所需的大量澱粉、適量蛋白質及礦物質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單寧。適量的單寧對發酵過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抑製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單寧產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味物質,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風味。因此,含有適量單寧的高粱品種是釀制優質酒的佳料。
"清蒸清(米查)"、"清蒸混(米查)"、"混蒸混(米查)"是白酒釀造的3個重要的配料工藝。"清蒸清(米查)"主要用於清香型曲酒的生產,濃香型大麴酒生產採用"混蒸混(米查)、續糟發酵法"工藝。
釀制濃香型大麴酒的原料,必須粉碎,有利於澱粉顆粒的吸水膨脹、糊化,為糖化發酵創造良好條件。生產濃香型大麴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麥、大米、糯米、大麥、玉米、豌豆等。制曲原料均以小麥為主,亦有添加部分大麥、豌豆的。
釀酒原料配比分兩種,一種是用純高粱(最好是糯高粱),現習慣稱之"單糧型";另一種是以適當配比,傳統為"雜糧"酒,現習慣稱之"多糧型"。"單糧型"和"多糧型"因原料及配比上的顯著不同,造成酒質和風格上的差異。
聞名中外的貴州茅台、四川劍南春、瀘州老窖、五糧液、山西汾酒等名酒無一不是以高粱作主料或佐料釀造而成,形成了我國獨特的釀酒業。
『伍』 五穀雜糧用白酒泡有什麼好處
五穀雜糧富含人體必需脂肪酸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五穀雜糧泡酒,可以充分發揮氨基酸的互補作用,相互取長補短,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這些食品具有補血活血、健脾養胃,消滯減肥,益氣安神的功效。
『陸』 紅小豆可以做蒸餾酒么
蒸餾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轉化為糖的澱粉等物質。如蜂專蜜、甘蔗、甜菜、水果屬和玉米、高粱、稻米、麥類馬鈴薯等。紅小豆是碳水化合物組成多為纖維素和可溶性糖,幾乎完全不含澱粉或含量極微,根本就不適合做蒸餾酒。
『柒』 古代工藝的酒還能釀出來嗎,沒有蒸餾的白酒
古代人工飲料酒
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是先進入游牧社會,然後再進入農業社會的。人類最早的人工飲料酒的發明,則是游牧時代用獸乳釀造的乳酒。因為獸乳中含有乳糖,能自然發酵生成乙醇(酒精)。這種乳酒,古稱醴酪(《周禮、禮運篇》)。也就是說,第一代人工飲料酒,不添加任何糖化發酵劑,全靠自然形成。今日的內蒙,西藏、青海等地的少壯民族,仍保留了這種獸乳制酒的習慣。這大約是距今7000到1萬年以前的事。
第二代人工飲料酒(發酵酒)
我國回第二代人工飲料酒是加了糖化發酵劑來釀成的,又稱人工發酵酒(針對非蒸餾酒而言),亦簡稱發酵酒。所加的糖化發酵劑,就是大家熱悉的曲櫱。這是我國的一大特點,它又分為天然曲櫱釀酒和人工曲櫱釀酒兩個階段。
我們平時所指酒的起源,系指糧食酒的出現,也就是發酵酒的出現。第二代人工飲料酒的出現,應在仰韶文化時期,距今約7000年。因為,這時人類社會已進入以農耕為主的原始社會,這已從地下出土的大量飲酒、釀酒器皿中得到證實。
中國的酒是從穀物自然發酵起源的,所以基本上在元代以前,中國的米酒以自然發酵型米酒、黃酒為主,果酒雜糧酒為輔;元代以後開始逐步出現蒸餾型高度酒。中國傳統酒元代以後的蒸餾酒,比較接近今天的白酒,這里不做討論。元代以前主要為穀物發酵酒,採用的工藝大體如下:
『捌』 請問蒸餾酒是不是洋酒呢
市面上流通的酒大分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種是未經蒸餾的酒,另依種就是蒸餾酒。回
** 未經蒸餾的酒答約略數一下有:
中國的黃酒,家釀的米酒、葡萄酒,啤酒,日本的清酒,紅(白)葡萄酒,香檳 ...... 等等。
** 蒸餾的酒約略數一下有:
中國的白酒,家釀後自己去蒸餾過的米或水果或雜糧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蘭姆酒、龍舌蘭酒 ..... 等等。
所以蒸餾酒不只是洋酒,包括中國、世界各國都有的。
『玖』 自釀白酒,高手請進 我想做雜糧酒,用純固態發酵,但是用液態蒸餾可以嗎因為感覺固態蒸餾是不是太浪費
方法是可行的,但要注意:固態法大多是續茬法,就是這次蒸酒後的部回分糟子配合新料再答繼續發酵,你這個液態法蒸酒後的糟子怎麼處理?固態法蒸餾有很多優點,排酸、提香、留尾,你這樣有這個有點嗎?液態法如果沒有精餾的設備,蒸餾的酒符合標準的數量也不會很高,接尾時間很長,殘留雜味很多,也不是太理想。而固態法蒸餾自有它的優點,這是幾千年傳統工藝總結的經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