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手動加減
A. 減壓蒸餾操作要點
減壓蒸餾的溫度調整有一個簡易圖的換算的,你可以找找,在大學的有機實驗書上有,你可以找找
B. 課調粗細的手動磨豆機需要濾紙嗎
磨豆機是不需要濾紙的,磨豆機只負責把咖啡豆研磨成咖啡粉,沖煮咖啡的話是需要咖啡壺來製作的!
C. 求雙反相機詳細使用技巧~
1、 相機的選擇:
如果有2w左右的預算,那麼其實還是哈蘇645機身比較好玩…不要選擇祿萊雙反了,好吧,有點扯遠了。剛入門還是二手海鷗比較好,500塊左右的成色就很可以了。全新的海鷗那個價錢,買二手Mamiya645機身也都夠了!又扯遠了…總之這玩藝結構簡單,我用我爹那30年前的相機,現在也挺好。
2、 紅窗計數好還是搖片把手好
紅窗計數好,到哪裡了,是不是繞完了,都很清楚。
3、 紅窗看不清楚怎麼辦
有人說滴幾滴油,有人說把窗捅了(原則上是不會漏光的,只要壓膠片的那塊足夠平整,貼的足夠緊密即可)。
No~No,這都不解決問題。尤其怎麼能隨便捅破人家重要的膜呢…
最好的方法是選擇好一點的膠卷,比如富士ACROS,哪怕在城市夜燈下,計數依然無比清晰!這才是王道,當然…貴三倍
4、 紅窗會不會走光?
繼續上面的問題,如果是GP3之類膠卷,看不清楚的時候需要對著強光。我測試的結果是沒問題,背面數字被轉印到底片上,和紅窗無關!因為有人指出其用645機器沒有紅窗,一樣會出現此問題…目前的這批GP3貌似沒有問題。
5、 如何上卷。
你需要一個光的膠片軸,必須的。一般買膠卷的時候要上一個,都會給的。我就在我爹相機里發現了15年前的片軸…神奇!我中學時候用過的…
具體上卷方法請,這里稍微幾個注意點。
一是整卷膠卷裝上去之後再把膠條拆掉,否則先拆膠條,萬一卷紙鬆了,容易走光
二是膠捲舌頭只用插一小段進去片軸中縫後,亮光底下卷片。能卷緊就可以關門了。
三是有計數器的,要把指示線卷到對准成像區下沿,然後合蓋
6、 紅窗計數的識別
純為新手所寫。阿拉伯數字大家都認識的嘛…記得紅窗里的數字是橫過來的,所以1不要當成橫線看,在數字出現之前,有從大到小四個圓提示,不會錯過的。當然,卷過了就沒辦法了…如果卷過了就不要拍,會把下一張也疊掉一部分的,等於是報廢兩張,更不劃算。
如果沒有6*4.5適配器,那麼就只管12張讀數。
7、 光圈與快門
詳見後面的陽光十六法則。光圈的測試方法是在B門下,按下快門,手動調整光圈看是否正常即可,光圈定位不準的情況不大會有。
快門可以測試1s的,和家裡鍾表秒針是否同步。大體同步即可,實測就要拍一卷才知道了
8、 取景窗口
上下正常,但左右顛倒。一句話,習慣就好。有功夫去買接目鏡,能解決這問題。我在祿萊相機上看到過。裂像?搞笑啊…那麼大都看不清楚,買相機不如買眼鏡…有固然好,沒有也用不著去折騰。
9、 對焦。
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大體清楚就可以了。不需要用到放大鏡片,多數時候。畢竟大都是F8光圈拍攝,差不了多少。對焦精度?沒什麼好擔心的!自己看調焦旋鈕旁的距離標尺,在F8的時候有多大的清晰范圍……用的著糾結這個么…
10、 測光。
這部分是重頭了…如何測光准確。
艷陽十六陰天八
多雲十一日暮四
陰雲壓頂五點六
雨天落雪同日暮
記住這幾句就可以了。指使用ISO 100膠卷,快門1/125s的情況下,應該採用的光圈大小。至於如果是ISO 200,或者快門1/60。請自己研究光圈快門的關系,總之,曝光值=ISO*快門*光圈(光圈值越小通光量越大),對於一個場景,正確的曝光值由且僅有一個,所以改變上述三者中的任意一個,都需要改動另外一個保證曝光值不變。
單反上習慣是光圈固定,調整快門的。但雙反其實可用快門一般就三檔,1/60 1/125 1/300,所以更多的需要調整光圈。
曝光的重要原則是寧過勿欠,寧可曝光過度一點,也不要不足。當不確定到底是F11還是F8的時候,寧可F8也不要選擇F11。而且光圈可以無級調整的…放到中間也ok
一句一句的來解釋,給沒有測光表的人。話說那玩意也太貴了……
■極端狀況:夏天海邊正午,沙漠,可以考慮使用F22的光圈
■艷陽十六,在晴天的正午,光圈設置為F16,冬天可以設置在F16與F11之間
■多雲十一,所謂多雲的判斷標准,一個是能明確判斷天上太陽的位置(隔著雲能知道那個亮球在哪裡),第二個是地上人有影子(注意不是陰影),但邊緣模糊。當太陽從雲縫中完全露出來的時候,可視為晴天
■陰天八,無法判斷太陽在天空的位置,地上人有陰影而沒有影子。陰影就是身後一塊地顯得比較暗淡
■陰雲五點六,下雨,下雪前後,小雨(春雨)。地上人幾乎沒有陰影(因為折射,等於是無影燈的效果了)
■日暮雨雪四,日暮,在中緯度,東部地區,可以認為是5點天「明顯」開始變暗,或者早晨藍色的天光才剛剛退去。所謂「剛剛露出魚肚白」的天色,不適用F4,請再加兩檔曝光 。雨雪不用解釋,中雨及以上。雪天指下雪天,不是雪後。
■夜景~由於人造光源的存在,所以情況復雜。這里給一個參考,對於上海,路燈光照良好的街巷,在沒有櫥窗光線影響下,可以使用F4光圈,1/8-秒快門,把相機掛脖子上,用肚皮頂住,輕按快門到底。有櫥窗光線照射的物體,快門速度加倍。
■早晚時段的變化。根據天氣確定基本曝光,9點之前可以加半檔或2/3檔。3點之後加半檔或2/3檔
季節的變化
不用調整。冬天可適當增加曝光,其他季節不變。
實例:深冬,多雲,下午4點:多雲F11,下午4點加一檔,深冬再加半檔。所以實際使用光圈放在F6.5左右(F5.6-F8之間)。寧過勿欠!
角度部分:
側面光看是否需要,不加曝沒關系。日系小清新可以加一檔。
室外逆光加一檔,日系小清新再加半檔。內景逆光見下文
注意!為什麼有些書籍說要加兩檔?因為是自動測光在逆光下的緣故,而且多少也要照顧背景。
如需要體現深色服裝細節,加一檔
陰天及以下,不存在逆光加減檔的問題!
實例:夏日,晴,下午四點,逆光的深色衣服文藝女,小清新風格。晴F16,下午四點加半檔(夏日的四點還早呢!),逆光加一檔,日系風格再加半檔,深色服裝再加半檔!所以實際加兩檔半,光圈在F6.5左右(F5.6-F8之間)。深色服裝不需要完全正確曝光,所以只加半檔。
內景部分:
■所有被陽光直射的部分,包括窗邊被陽光直射,均按照晴天處理。
■靠近內/外環境交叉部分的,按外景加半檔曝光處理。
其他按下述處理:
■半開放場地,如檐廊,屋檐,涼亭(周圍無樹),加一檔
■離開室外5米以上,加一檔半或兩檔
■封閉場地,如教室,按戶外情況加一檔半,離窗5米,再加一檔。
■內景逆光一定要加檔!加兩檔,小清新再加半檔或一檔。
■內景環境反光不明顯(如老屋,陳設為深色)再加一檔
■普通樹蔭下加一檔或一檔半。
■濃密樹蔭視情況而定,比如榕樹林…
實例1:夏日,晴天,午後3點,某老別墅,臨窗,陽光直射在身上,臉處於陰暗,要求臉部正確曝光。晴天F16,午後加半檔,室內臉部要求正確,加一檔,老房子反光差,加一檔。光圈在F6.5左右(F5.6-F8之間)。但這樣就缺少光影錯落感覺 ,實際中可以採用F7。
實例2:冬日,中午,陰,普通住宅淺色房間,日系小清新女要拍攝其下巴特寫,逆光,不靠窗。陰天F8,室內加一檔,逆光加兩檔,小清新再加一檔,應使用F2的光圈!折算下來,可以採用F4的光圈,1/30秒曝光,手持不穩可以使用1/60秒。膠片有寬容度。
分區曝光法:
由於上述實例1等情況的存在,當環境明暗跨度較大的時候,可採用此法。
詳細請參考萬能的紐攝。隨便玩玩不用管…
總述:
■大膽的一檔一檔的加,小心的半檔半檔的減。覺得光線差,就一口氣加一檔,如果覺得某一環節加了兩檔可能過曝,此環節減個半檔微調一下
■上述情況僅針對整體正確曝光而言,如果只需要凸顯某部分,請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環境變化萬千不能窮盡,牢記陽光十六法則,然後室內加一檔,逆光加兩檔,小清新加一檔,深色加一檔即可。
■1000塊的數碼相機比測光表簡單
■除非有人造光源,否則眼睛比測光表管用。
■不要總拿著數碼相機當測光表,否則一輩子都離不開的
11、 取卷
當12張/16張拍完之後,繼續卷,突然覺得卷片輕鬆了,紅窗中也看不到背紙了,直接打開後背。取出膠卷,用橡皮筋纏幾圈即可。不放心的可以找個盒子裝進去就完事了。話說ACROS膠卷尾巴上附帶的粘膠條確實很方便~
12、 外送沖洗和掃描
此部分見仁見智。略過。
13、 自沖膠卷。
彩色膠卷沖洗:
沒精力不要自己沖彩色膠卷,雖然C41和E6工藝在家是可以實現的,如果一年超過30卷,那麼值得玩玩,而且不小心就偏色了…有些人可能就追求偏色,那自己動手吧。從略。
黑白膠卷沖洗:
■最有趣的是自己買化學葯品,自己配葯,成本…不考慮個人精力付出的話,確實便宜,但沖50卷能省下來150塊錢就該謝天謝地了。玩日系風格和lomo就別折騰了,不是說「Don』t Think」么
■其次是買柯達的套葯粉,和定影濃縮液。這個在精力投入和效果及成本上是最優化方案(不是最佳,是最優化)
■再者就是買國產套葯,一包包的,玩得少可以考慮。隨沖隨用。
沖洗方法請參考網路,這里給幾個建議
■溫度計,買帶有CMC標記(不要看成是MC標記…MC兩個字母外套的那個半圈也算個C呢)的溫度計0-50攝氏度的。比較准確。另外買普通溫度計0-100度,和cmc溫度計比較一下,一樣的,就大體准。
■罐子,進口AP罐確實很爽。可以做到全程溫度幾乎不變。就是有點費葯劑…長期用就買一個。省心嘛!而且看著倍兒專業。另,罐子很重,mm單手持握請注意。
■葯劑,優級純>分析純>化學純。從成本考慮使用分析純(AR)即可。
■水,沖洗可以用自來水。配葯去超市買桶蒸餾水或純凈水,不到5塊錢有4L多呢。農夫山泉的不行!
■燒杯量筒啥的隨意了,50mL量筒一個,500mL量杯1-2個,250mL燒杯一個,1L燒杯一個,覺得不夠就再買。
■天平買機械的,用法不教了。別看這玩藝那麼粗糙,精度是可以保證的。
■大小雪碧瓶子准備幾個。
■玻璃棒,洗瓶也要。
實際中有這么幾個問題
■關於AP罐——
AP罐沖洗120膠卷要求600ml液體!但是配葯的時候都是按照1L計算的…於是我偷懶了
GP3建議D76原液1:1稀釋,300ml原液兌300ml水,20度定影時間14分鍾,用後丟掉。配1L的可以沖洗三卷。
定影液原則不宜稀釋,但…600ml怨念!1L定影液,分兩次500ml,加100ml水,定影時間延長2分鍾,一樣用。定影可以在光線下進行。定影液回收再使用一次沒有問題。
顯影前水洗是必要的,洗過一次就知道了(其實影響不大,心裡作用很大喲)。
加入顯影液後記得敲擊罐體。趕走附著氣泡。
■關於上卷——
膠卷反過來繞AP罐芯是很不容易繞上去的。換句話說就是請按照膠卷本身捲曲的方向繞芯(葯膜面向內):
⊙ ̄⊙(正)
⊙\_⊙(誤)
AP罐芯有水時不宜上卷,也上不上。
■沖洗過程——
從略,沒有花頭。喜歡高反差粗顆粒就狠狠攪動,反之輕柔即可。一切按照網上教程。
■溫度控制——
如果發現溫度高於20度,就減少顯影時間。1:1稀釋的情況,請參考各膠卷說明…盡量不要低於20度。
■片基顏色——
如果定影出來片基有顏色,水洗到無色即可,或者泡盆子里到無色。
■除水漬——
洗潔精即可。2滴入一小臉盆的量。浸泡1-2分鍾拿起來掛著晾乾,下部墜一個稍微有點重量的東西以保證平直。對膠片無害。
■存放——
網上買袋子,避光,乾燥存放即可。
14、 相機的維修與保養
保養按照一般機械產品即可。
維修的話上海同學比較方便,海鷗廠就在魔都。另,海鷗的維修部周末不開門,這讓人覺得很冷…也有以前廠里師傅出來自立門戶的,水平不錯,但價錢也不含糊。具體不做廣告了。
之前有人在膠片組噴小清新風格,結果遭到一致唾罵,見仁見智的說,想怎麼拍是個人自由。但個人建議是七個字(不包括標點)「慢一些,再慢一些」。6*6的底片不會改變攝影的本質,也不必勉強這種老古董拍什麼車展,與眾不同,不是靠別出心裁的使用器材來體現的。
PS:如果有看到掛著「華中」牌雙反相機的,那應該就是我。此機器上海不會那麼容易看到,想來不會認錯。
PS2:該相機鏡頭鍍膜為綠色,識別性高。
D. 在化學操作中,怎麼使用「旋蒸」的方法來蒸發濕漉漉的固體
是旋轉蒸發儀吧!
你是抄想把溶劑給蒸發掉,留下固體。
可以設置一下溫度,即為要蒸掉溶劑的沸點。
具體的操作很簡單的,
1、先把膠管與冷凝水龍頭連接,把真空膠管與真空泵相聯。
2、關閉冷凝器的閥門,使達一定真空後松開。
3、打開調速開關,調節轉速旋鈕,蒸發瓶開始轉動。打開調溫開關,設置溫度,即為要蒸掉溶劑的沸點,加熱槽開始自動溫控加熱,儀器進入試運行。
4、蒸發完畢,首先關閉調速開關及調溫開關,然後打開冷凝器上方的閥門,使之與大氣相通,取下蒸發瓶,蒸發過程結束。
E. 簡易的精餾實驗裝置圖~和過程,想試試又怕「砰」只是精餾水不會爆炸吧 麻煩哪位大俠詳細解答~一定會加~
你要的精餾水(精餾水這種說法還是第一次聽說,感覺很怪異)是要什麼版規格?一般都是權一次蒸餾、二次蒸餾和超純化水。。。各個用途不一樣的。。。一般生物用的的要求二次水就夠了,而做分析啊什麼的有特別要求的就要超純化水。。。一次水就是普通的配備試劑用。。。
正題:
首先,自己蒸餾哪怕是「精餾」,是完全不可能得到超純水的。。。有專門賣的的儀器設備。
其次,如果你要長期大量的用二次水,也是有專門設備賣的,估算下來成本比純手動蒸餾要劃算。但是小量的話,就是用一次蒸餾水再蒸餾一次就好。
再次,一次水,其實有賣的,娃哈哈純凈水(注意不是礦泉水)實際上就是所謂的蒸餾水,要求不高的液相流動相、配試劑什麼的都能用,不放心換屈臣氏的純凈水也是可以的。
如果你還是非要自己動手蒸餾,具體操作如下:
電熱套上固定好1L的單口圓底燒瓶,加入磁子或沸石,加入水,然後轉接頭,轉接頭要不要溫度計都無所謂,,轉接頭再接冷凝管、尾接管、接收瓶。加熱到100-120℃,等沸騰收集就好。。。很簡單,圖估計隨便搜,一堆。。。
最後,怎麼可能會爆炸?沸石是防止爆沸,尾接管的作用就是有通大氣防止壓力過高的作用的。。。
F. 2004款歐藍德2.4L手動擋的副油箱是加蒸餾水,還是冷凍液
您好,油箱是防凍液和水都不可以加的。祝您行車 愉快。 如能幫到您,請設為最佳答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