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

發布時間: 2021-03-10 16:27:31

① 蘇軾--開頭是:"水垢何曾相愛,相看兩俱無有.....」

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② 蘇軾李清照如夢令大全

李清照
如夢令(一)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二)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蘇軾的如夢令:
1、《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宋] 蘇軾
2、《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宋] 蘇軾
3、《如夢令·自凈方能凈彼》
自凈方能凈彼。我自汗流呀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戲。但洗。但洗。俯為人間一切。
[宋] 蘇軾
4、《如夢令·手種堂前桃李》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橋流水。
[宋] 蘇軾
5、《如夢令·城上層樓疊巘》
城上層樓疊巘。城下清淮古汴。舉手揖吳雲,人與暮天俱遠。魂斷。魂斷。後夜松江月滿。

③ 詩詞鑒賞 蘇軾《如夢令》二首

如夢令
蘇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玉堂深處。

別後有誰來?

雪壓小橋無路。

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釋:

①東坡:蘇軾在黃州城東門外墾辟了故營地數十畝,命名為東坡,耕其中。
②玉堂:翰林院。

首二句「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以明快的語言,交待他在「玉堂(翰林院)深處」,向黃州東坡表達思念之情,引起下文。在蘇軾的心目中,黃州東坡,儼然是他第二故鄉,所以思念之意如此殷切。
次二句「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這是「傳語」的內容 ,是蘇軾對別後黃州東坡的冷清荒涼景象的揣想,表現了對別後黃州東坡的無限遙想。
末三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也是「傳語」的內容,表達歸耕東坡的意願,春雨喜降,恰宜犁地春耕,趕快歸去。
這闋《如夢令》,是蘇軾的韶秀之作,象山間的一灣清溪,象西天的一抹晚霞,淡雅自然,無一字雕刻,無一語奇險,無毫釐粗豪氣息。
這首《如夢令》,毛氏汲古閣本題作《有寄》,傅干本調下注雲:「寄黃州楊使君二首,公時翰苑。」當是元佑元年(1086)九月以後,元四年三月以前,蘇軾京城官翰林學士期間所作。詞中抒寫懷念黃州之情,表現歸耕東城之意,是作者當時特定生活和心理狀態的真實反映及流露。

首二句「為向東坡傳語,人玉堂深處」,以明快的語言,交待他「玉堂(翰林院)深處」,向黃州東坡表達思念之情,引起下文。這兩句的語氣,十分親切。蘇軾心目中,黃州東坡,儼然是他的第二故鄉,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別後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是「傳語」的內容,是蘇軾對別後黃州東坡的冷清荒涼景象的揣想。先設一問以避免平直。有此一問,便曳生姿,並能引出下文。「雪壓小橋無路」,仍承上句帶有問意,似乎是說:別後有沒有人來?是雪壓住了小橋,路不通嗎?以景語曲折表達之,既富於形象性,委婉深曲。是與否之間,都表現了對別後黃州東坡的無限關心。

末三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緊承上意,亦是「傳語」的內容,表達歸耕東坡的意願。「歸去,歸去」,直抒胸臆,是願望,是決定,是決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說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補充要急於「歸去」的理由,說明「歸去」的打算。「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詞「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個字更是「皆曲盡形容之妙」,妙就妙捕捉住了雨後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輕快。

作為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頗多氣勢磅礴之作;但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詞作,顯示了東坡創作風格的多樣性。這首《如夢令》便代表了蘇軾創作清淡的一面,詞中不設奇險之語,清新淡雅而自然

④ 蘇東坡寓禪《如夢令》二首解釋

直譯:其一水和污垢何曾在一塊共存過 細細看來兩個都有又兩個都內沒有遂和擦背的人說 呵呵容 這麽長時間勞煩你一直搓背 稍微輕點 輕點 本居士身上沒那麼多灰!! 這首詞應該就是蘇軾的自嘲語吧 合著有 身似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的味道 其二你替我擦澡 自己先洗干凈了才能給我搓背洗干凈啊 看看現在熱的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 故和搓澡人說 一起在早澡堂里吧 (那搓澡人肯定會推辭 說 不敢不敢 因為好歹東坡先生是士人)所以 東坡就說 盡管洗 盡管洗 沒事 沒事 俯為人間一切這句很難解 但是要合著上首的意思和通篇的意境就很明白了 那就是低下頭俯下身來方能看清世間的一切 因為最低層才是根本 水載舟者也 以覆舟者。在此 可見蘇軾的為官之道為人之道 總是以低姿態親民 正體現了他那種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造福於民 呵呵 我頗慕蘇東坡就在於此 當年烏台詩案後 蘇軾一直被貶 而且越貶越往南 離汴京就越遠 但是 無論怎樣 蘇軾總能用自己手裡僅有的權利造福於民 這恐怕是不一般的士大夫所能及的!

⑤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與水垢何曾相受的異同之處在哪裡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後人對此詞評價甚高,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此詞表面上是寫作者因沒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滿,實質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潔,受貶是蒙冤的。全詞關鍵是佛家術語「無垢」,比喻一切本來清凈,雖意出禪偈,形象不甚優美,卻自有其思想價值和意義。

《如夢令》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闋。此曲本唐庄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庄宗作此詞,卒章雲:「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因取以為名雲。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⑥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是什麼意思

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載有「浴室掛壺」一條。浴室要掛作為商標用的壺,當然是公共浴室了。老揚州的浴室門口都要掛一個燈籠,中午點亮凌晨吹滅,一點亮就是告訴顧客,本浴室開張了。所以揚州有句歇後語是:「澡堂的燈籠——天天掛」。曾經做過揚州太守的宋代文學家蘇軾,不但常到浴室洗澡,還不時找人擦背。有他的一首《如夢令》詞為證:「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擦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也就是對擦背人說:「請你手腳要輕些,我常來沐浴,身上沒有多少污垢。」追溯揚州沐浴歷史,已有二千多年以上,天山漢墓陳列館內西漢廣陵王劉胥的墓內,就有專門的沐浴間。

據了解,《大清鹽商》劇中,四大總商之一的馬德昌帶著自己兒子去拜訪當時的兩淮鹽運使盧德恭,以文人雅士自居的盧德恭當場吟詠了一首描寫洗澡搓背的詞「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據文史專家介紹,這首詞本來是蘇軾寫的,大意說的就是洗澡搓背的事情。
洗澡搓背,在尋常人眼中本來是一件俗事。然而在沐浴文化盛行的揚州,在文人雅士盧德恭的眼中卻是一件大雅之事。怪不得劇中盧德恭會這樣說:「這洗澡搓背之事也能夠入詩,東坡先生是參得人生三味,才能寫出這樣禪心道骨的好事啊。」

⑦ 蘇軾如夢令 詩歌翻譯

Tang Zong, who have beauty, too its name indecent, it changed to ru. Cover Zong this word, Aki Oon: "dream dream, and tears send out." Because of taking that cloudScale by He Cengxiang. At the two all have no. To wipe us all day at work, your elbow. Hand of light, light hand, koji had no scale. 絕對正確

⑧ 蘇東坡寫的詩有哪些

  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2.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 《浣溪沙·雪頷霜髯不自驚》

    伽花彩甚奇,謂有初春之興。因作二首,寄袁公濟

    雪頷霜髯不自驚。更將翦彩發春榮。羞顏未醉已先赬。
    莫唱黃雞並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

  6.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7.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8. 《浣溪沙·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9.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10.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⑨ 蘇東坡保留至今的詩作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記承天寺夜遊 / 記承天夜遊》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浣溪沙·雪頷霜髯不自驚》

伽花彩甚奇,謂有初春之興。因作二首,寄袁公濟

雪頷霜髯不自驚。更將翦彩發春榮。羞顏未醉已先赬。 
莫唱黃雞並白發,且呼張丈喚殷兄。有人歸去欲卿卿。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浣溪沙·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如夢令·水垢何曾相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⑩ 請幫忙解釋蘇東坡寓禪《如夢令》二首 謝謝

第一首詞中這是借入浴的俗諦,寓超俗的禪境,水代表潔靜,垢代表污濁,在禪的最高境界言,是不分動靜和潔垢的。到了這種境界之後,當然是不受污染的「道人」,自然用不著擦背人用力去垢了。
東坡在第二首詞中,力勉求道的人,要如入浴的人一樣,努力去垢,洗去污垢,而臻聖潔的地步,以便度人悟人。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