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蒸餾實驗誤差原因

蒸餾實驗誤差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3-11 07:43:09

A. 化學分析結果誤差太大是什麼原因

分析化學的誤差及其產生原因:
一、系統誤差(systematic error )——可測誤差(determinate error)
(一)方法誤差:是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
如:反應不能定量完成;有副反應發生;滴定終點與化學計量點不一致;干擾組分存在等。
(二)儀器誤差:主要是儀器本身不夠准確或未經校準引起的;
如:量器(容量平、滴定管等)和儀表刻度不準。
(三)試劑誤差:由於試劑不純和蒸餾水中含有微量雜質所引起;
(四)操作誤差:主要指在正常操作情況下,由於分析工作者掌握操作規程與控制條件不當所引起的。如滴定管讀數總是偏高或偏低。
特性:重復出現、恆定不變(一定條件下)、單向性、大小可測出並校正,故有稱為可定誤差。可以用對照試驗、空白試驗、校正儀器等辦法加以校正。
二、隨機誤差(random error)——不可測誤差(indeterminate error)
產生原因與系統誤差不同,它是由於某些偶然的因素所引起的。
如:測定時環境的溫度、濕度和氣壓的微小波動,以其性能的微小變化等。
特性:有時正、有時負,有時大、有時小,難控制(方向大小不固定,似無規律)
但在消除系統誤差後,在同樣條件下進行多次測定,則可發現其分布也是服從一定規律(統計學正態分布),可用統計學方法來處理。

B. 乙醇的蒸餾實驗乙醇暴露在空氣過久會造成誤差嗎

乙醇的蒸餾實驗乙醇暴露在空氣過久會造成誤差嗎
由實驗數據回可以得出本次實驗乙醇的答回收率為:%C2H5OH=25.4/28*100%=90.71% 實驗結論及誤差分析: 實驗結論:乙醇的正常沸點應該是78.5 C

C. 實驗中分析實驗誤差的原因

我以前回答過一個差不多的問題來著= =黏貼過來。。。

一般來說根據個人的經驗最常見的有以下誤差0 0....

首先是設備誤差
1)比如說儀器的精確度什麼的...這個一般如果需要計算的時候老師會給你數字和公式再讓你算的...
2)比如說儀器老化什麼的就會導致測量的不精確=。=

然後是環境誤差
這個主要就是溫度濕度什麼的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比如說測量空氣密度的時候這個影響就要計算在內~

還有人員誤差
1)計算時有效數字導致算出來的結果的誤差
2)讀數產生的誤差....比如說仰視俯視什麼的就不精確了=。=
3)比如說因為預計的不準確導致測量的數據沒有很好的反應了整個實驗的過程...就是說沒有正態分布0 0

還有一些根據實際情況再說~~.......比如說做碰撞實驗的時候因為有空氣阻力和摩擦所以速度不準確什麼的...

http://..com/question/228529135.html

D. 在實驗中發現引起測量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在實驗中哪一步特別重要急!

根據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其性質的差異,可以分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兩類。
一、系統誤差
系統誤差是定量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對測定結果的准確度有較大影響。它是由分析過程中某些確定的、經常性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對測定值的影響比較恆定。系統誤差的特點是具有「重現性」和「單向性」。即在相同的條件下,重復測定時會重復出現;使測定結果系統偏高或偏低,即總是產生正誤差或負誤差,不會擺動,一會正,一會負。如果能找出產生誤差的原因,並設法測出其大小,那麼系統誤差可以通過校正的方法子以減小或消除,因此也稱之為可測誤差。
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方法誤差
方法誤差來源於分析方法本身不夠完善或有缺陷。例如,反應未能定量完成,干擾組分的影響,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終點與化學計量點不相符合,在重量分析中沉澱的溶解損失、共沉澱和後沉澱的影響等,都可能導致測定結果系統地偏高或偏低。
(二)儀器和試劑誤差
由於儀器不夠精確或未經校準,從而引起儀器誤差。例如,砝碼因磨損或銹蝕造成其真實質量與名義質量不符;滴定分析器皿或儀表的刻度不準而又未經校正;由於實驗容器披侵蝕引入了外來組分等。而試劑不純和蒸餾水中的微量雜質則可能帶來試劑誤差。
由上述兩種因素造成的誤差,其大小一般不因人而異。
(三)操作誤差
由於分析者的實際操作與正確的操作規程有所出入而引起操作誤差。例如,使用了缺乏代表性的試樣;試樣分解不完全或反應的某條件控制不當等。
與上述情況有所不同,有些誤差是由於分析者的主觀因素造成的,稱之為「個人誤差」。例如,在判斷滴定終點的顏色時,有的人習慣偏深,有的人則偏淺;在讀取滴定劑的體積時,有的人偏高,有的人則偏低等。還有的操作者有著「先人為主」的成見,特別對於那些終點不太明顯的體系,他們不是注意溶液顏色的變化,而總是盯著滴定管的刻度,根據前次的結果來判定終點,從而產生操作誤差。操作誤差的大小可能因人而異,但對於同一操作者則往往是恆定的。
二、隨機誤差
在平行測定中,即使消除了系統誤差的影響,所得的數據仍然是參差不齊的,這是隨機誤差影響的結果。與系統誤差不同,隨機誤差是由一些隨機因素引起的,例如,測定時環境的溫度、濕度、氣壓和外電路電壓的微小變化;塵埃的影響;測量儀器自身的變動性;分析者處理各份試樣時的微小差別以及讀數的不確定性等。這些因素很難被人們覺察或控制,也無法避免,隨機誤差就是這些偶然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它不但造成測定結果的波動,也使得測定值與真實值發生偏離。由於上述原因,隨機誤差的特點是其大小和正負都難以預測,且不可被校正,故隨機誤差又稱為偶然誤差或不可測誤差。
對於有限次數的測定,隨機誤差似乎無規律可言。但是經過相當多次重復測定後,就會發現它的出現服從統計規律,並且可以通過適當增加平行測定的次數予以減小。
雖然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的性質和處理方法不同,但它們經常同時存在,有時也難以區分。例如,在重量分析中,因稱量時試樣吸濕而產生系統誤差,但吸潮的程度又有偶然性。又如,滴定管的刻度誤差屬系統誤差,但在一般的分析工作中常因其誤差較小而不予校正,將其作為隨機誤差處理。
除了上述兩種原因之外,在分析過程中還存在著因操作者的過失而引起的誤差。例如損失試樣、加錯試劑、記錄或計算錯誤等,有時甚至找不到確切的原因。過失是造成測定中大誤差的重要因素,但在實質上它是一種錯誤,並不具備上述誤差所具有的性質。作為分析者應加強責任感,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那麼過失是可以避免的。若在測定值中出現了誤差很大的數據,就應該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如確系過失所引起的則應將其棄去,以保證測定結果准確可靠。

E. 蒸餾實驗的 實驗原理,儀器,誤差分析

1、實驗原理:
蒸餾是通過加熱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2、實驗儀器:
蒸餾燒瓶(帶支管的),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支口錐形瓶,橡膠塞.
3、實驗步驟: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 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4、誤差分析: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F. 的主要誤差來源有哪些

系統誤差的來源:

1、儀器誤差:這是由於儀器本身的缺陷或沒有按規定條件使用儀器而造成的。如儀器的零點不準,儀器未調整好,外界環境(光線、溫度、濕度、電磁場等)對測量儀器的影響等所產生的誤差。

2、理論誤差(方法誤差): 這是由於測量所依據的理論公式本身的近似性,或實驗條件不能達到理論公式所規定的要求,或者是實驗方法本身不完善所帶來的誤差。例如熱學實驗中沒有考慮散熱所導致的熱量損失,伏安法測電阻時沒有考慮電表內阻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等。

3、操作誤差: 這是由於觀測者個人感官和運動器官的反應或習慣不同而產生的誤差,它因人而異,並與觀測者當時的精神狀態有關。

4、試劑誤差: 指由於所用蒸餾水含有雜質或所使用的試劑不純所引起的測定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偏差。

系統誤差有些是定值的,如儀器的零點不準,有些是積累性的,如用受熱膨脹的鋼質米尺測量時,讀數就小於其真實長度。

需要注意的是,系統誤差總是使測量結果偏向一邊,或者偏大,或者偏小,因此,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並不能消除系統誤差。

電腦在進行數據處理的過程中,也會有誤差,如在處數據型欄位的時候,由於處理位數的不一樣,所得結果是有誤差的,與我們計算中採用四捨五入法得出的結果類似。

G. 蒸餾法測定水分可能產生誤差的種類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暗電流與本底電流:採用系統誤差修加消除;
陽極反向電流:選擇較光內闌;
光源單色性:選擇組高性能容濾色片;
光源與光電管接收裝置間距離:實驗選擇合適接受距離(般30cm)
(謝網路用戶 傑BOJason 提供答案)

H. 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不同類型的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不同。誤差根據產生的原因及性質可分為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兩類。

1、系統誤差,又稱可測誤差,它是由分析操作過程中的某些經常發生的原因造成的。

主要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儀器誤差:是由使用的儀器本身不夠精密所造成的

②方法誤差:是有分析方法本身造成的

③試劑誤差:是由所用蒸餾水含有雜質或使用的試劑不純造成的

④操作誤差:是由操作人員掌握分析操作的條件不成熟、個人觀察器官不敏銳和固有的習慣造成的

⑤主觀誤差:是由操作人員主觀原因,如觀察判斷能力的缺陷或不良習慣造成的

2、偶然誤差:在相同條件下,對同一物理量進行多次測量,由於各種偶然因素,會出現測量值時而偏大,時而偏小的誤差現象,這種類型的誤差叫做偶然誤差。

產生偶然誤差的原因很多,例如讀數時,視線的位置不正確,測量點的位置不準確,實驗儀器由於環境溫度、濕度、電源電壓不穩定、振動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微小變化等等。這些因素的影響一般是微小的,而且難以確定某個因素產生的具體影響的大小,因此偶然誤差難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


(8)蒸餾實驗誤差原因擴展閱讀:

減少系統誤差的方法

1、採用修正值方法

對於定值系統誤差可以採取修正措施。一.般採用加修正值的方法。對於間接測量結果的修正,可以在每個直接測量結果上修正後,根據函數關系式計算出測量結果。

修正值可以逐一一求出,也可以根據擬合曲線求出。應該指出的是,修正值本身也有誤差。所以測量結果經修正後並不是真值,只是比未修正的測得值更接近真值。它仍是被測量的一個估計值,所以仍需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作出估計。

2、從產生根源消除

用排除誤差源的辦法來消除系統誤差是比較好的辦法。這就要求測量者對所用標准裝置,測量環境條件,測量方法等進行仔細分析、研究,盡可能找出產生系統誤差的根源,進而採取措施。

I. 高一 蒸餾實驗的 實驗原理,儀器,步驟,誤差分析

1、實驗原理:
蒸餾是通過加熱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2、實驗儀器:
蒸餾燒瓶(帶支管的),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支口錐形瓶,橡膠塞。
3、實驗步驟: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
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4、誤差分析: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謝謝

J. 在實驗室製取蒸餾水試驗中(高一),為什麼要棄去開始蒸餾出的部分液體謝謝

因為製取蒸抄餾水的目襲的就是要減少蒸餾水中雜質,以便於減少後面試驗的誤差,剛開始蒸餾出來的那一小部分水中會有可能將容器壁上雜質攜帶出來,所以在製取蒸餾水時,如果只是用一般的燒瓶的話,將剛開始的幾毫升倒掉就行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