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壺的水垢成分實驗視頻
① 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測試水垢主要成分
實驗材料:長垢水壺 醋 爐子
實驗原理:碳酸鈣+醋酸=醋酸鈣+水+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1:壺里道上醋 燒。
2:鑒定生成氣體。
實驗結論:水垢是碳酸鈣
② 一道初中化學題 某校化學小組對熱水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進行如下探究…(詳細見裡面) 求解
會,
不可以,因為若2.5g水垢全部為CaCO3,產生CO2的質量應1.1g,而實驗測得生成的CO2質量為1.25g>1.1g,所以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
③ 化學(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的探究實驗報告怎麼寫
食醋的主要成分:3~5%乙酸(醋酸)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食醋可以除水垢,是因為食醋中的乙酸具有酸性。
④ 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並協助完成相關任務.研究課題:探究熱水壺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提出猜想:根據查閱到有關物質的溶解性表,氫氧化鎂和碳酸鈣不溶,而氫氧化鈣和碳酸鎂微溶,因此,猜想水垢中一定含有不溶的氫氧化鎂和碳酸鈣,可能含有微溶的氫氧化鈣和碳酸鎂;
故答案為:CaCO3;MgCO3;
設計方案:(1)為檢驗氫氧化鈣,取上層清液加入碳酸鈉溶液,無白色沉澱出現,說明所取上層清液中不含氫氧化鈣;
故答案為:Na2CO3溶液;
(2)a、為防止實驗過程中因裝置漏氣而造成結果錯誤,在進行實驗前要對裝置的氣密性進行檢驗;利用碳酸鹽可與稀鹽酸完全反應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所使用的酸應為稀動鹽酸;
故答案為:裝置的氣密性;稀鹽酸;
b、裝置II中盛放的濃硫酸可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水,避免水對氣體質量的測定產生影響;裝置I中盛放的氫氧化鈉溶液可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在鼓入空氣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影響對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測定;
故答案為:吸收CO2中的水;除去空氣中的CO2;
c、乾燥管內鹼石灰因吸收二氧化碳而質量增加,乾燥管增加的質量即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根據測量結果所得曲線,最終產生二氧化碳質量為24g;
假設50g水垢全部為碳酸鈣或碳酸鎂,完全反應放出二氧化碳的質量分別為x、y
CaCO3~CO2
100 44
50g x
100 |
50g |
44 |
x |
MgCO3~CO2
84 44
50gy
84 |
50g |
44 |
y |
故答案為:即使50g水垢全部為CaCO3,產生CO2的質量應為22g,而實驗測得生成的CO2質量>22g;
實驗結論:根據甲同學的實驗,該水垢樣品中一定不含氫氧化鈣;根據乙同學的實驗探究,該水垢樣品中一定含碳酸鎂;因此,水垢的主要成分應為氫氧化鎂、碳酸鈣和碳酸鎂的混合物;
故答案為:Mg(OH)2、CaCO3、MgCO3.
⑤ 初三化學題 研究熱水壺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重復②和③的操作,目的是使裝置內的CO2全部進入D瓶中,減小實驗誤差
重復②和③的操作時,裝置內還有一些CO2,進入D裝置中,其質量肯定會變化哦
⑥ 已知水壺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一種含鈣的化合物,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提出假設驗證方法及
假設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向水垢中滴入數滴氫氧化鈉溶液,然後向反應後版的溶液中通入二氧權化碳,因氫氧化鈉與碳酸鈣反應生成Ca(OH)2,CO2與Ca(OH)2反應生成沉澱,此時溶液變渾濁,證明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
提出假設 | 驗證方法及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假設主要成分是CaCO3 | 向水垢中滴入數滴氫氧化鈉溶液,然後向反應後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溶液變渾濁 | 氫氧化鈉與碳酸鈣反應生成Ca(OH)2,CO2與Ca(OH)2反應生成沉澱,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 |
⑦ 水壺中水垢的成分及處理探究報告
主要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酸洗
⑧ 已知水壺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一種含鈣的化合物,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 提出假設 驗證
假設水垢主要成分復是碳酸鈣,向水垢中制滴入數滴氫氧化鈉溶液,然後向反應後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因氫氧化鈉與碳酸鈣反應生成Ca(OH) 2 ,CO 2 與Ca(OH) 2 反應生成沉澱,此時溶液變渾濁,證明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 3 .
|
⑨ 請你參與某學習小組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並協助完成相關任務:【研究課題】探究水壺內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
【提出猜想】碳酸鈣不溶於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鎂,碳酸鎂微溶於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鎂;
故答案為:CaCO3;MgCO3;
【設計方案】(1)由溶解性表,要檢查氫氧化鈣是否存在,可利用向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的方法,觀察反應沒有出現沉澱判斷氫氧化鈣的不存在;
故答案為:Ca(OH)2;
【評價】(1)裝置A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空氣二氧化碳防止對後面測定的影響;若A瓶中無NaOH溶液,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進入裝置中,所以D瓶中的質量將增大;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為:除去空氣中的CO2;增大;2NaOH+CO2=Na2CO3+H2O;
(2)根據題給條件可知,如果全部是碳酸鈣則生成22g氣體,而題目中生成了24g二氧化碳,又根據「兩種不同金屬形成的碳酸鹽與足量鹽酸反應時,若兩金屬的化合價相同、兩種鹽的質量相同,則相對分子質量小者放出的氣體多」根據Mr(MgCO3)=84,Mr(CaCO3)=100,所以可以判斷在水垢中還含有碳酸鎂,可以判斷出水垢中還含有碳酸鎂.故答案為:MgCO3;實際生成CO2的質量是24g,大於22g;
(3)根據給橡皮塞和導管的直徑以及要求在打孔時最好呈三角形,以達到美觀和堅固的目的.故答案為:.
⑩ 某校化學小組對熱水壺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以下活動,並回答相關問題.【查閱資料】
由題中溶解性表知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不溶於水,其餘的氫氧化鈣、碳酸鎂微溶,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都溶於水,故水垢的主要成分包括:CaCO3、Mg(OH)2
實驗1:確定水垢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選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而使溶液變渾濁,故填: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在少量研碎的水垢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過濾,再往濾液中 通入二氧化碳 | 變渾濁 | 水垢中含有氫氧化鈣 |
②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故填:CO2+2NaOH═Na2CO3+H2O;
③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01.54g-400.00g=1.54g,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1.54g
100 |
x |
44 |
1.54g |
x=3.5g
水垢中如不含碳酸鎂,則碳酸鈣的質量為3.5g,而水垢的質量是3g,故一定含有碳酸鎂,故填:1.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