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能否蒸餾出
Ⅰ 提取細胞中的DNA和蛋白質都需要用蒸餾水漲破細胞 這句話為什麼錯了 DNA不能用蒸餾水嗎
細胞吸水漲破,是為了殺死細胞.從而促使染色劑對細胞中的細胞器進行染色,方便其觀察.細胞漲破後,它的蛋白質會溶合至蒸餾水中.但其細胞核不會破裂,
Ⅱ 蛋白質溶液加熱煮沸可引起蛋白質變性和沉澱 為什麼我知道會引起變性可是蛋白質變性不一定會蛋白質沉澱啊
蛋白質沉澱並不一定代表蛋白質變性,比如蛋白質的鹽析,雖然蛋白質發生了沉澱的現象,但是仍可以通過蒸餾水沖洗等方法,使得蛋白質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只是一般來說,蛋白質變性都會導致蛋白質的沉澱,蛋白質變性是蛋白質的二級以上結構發生永久不可逆的變化,比如二級結構中的氫鍵遭到破壞,氫鍵的強度只有普通共價鍵的數分之一甚至數十分之一。由於高溫和重金屬離子的作用極易使穩定性不強的氫鍵發生斷裂,從而導致蛋白質變性,劇烈振盪想必也是同樣的道理。
至於為什麼蛋白質變性後容易沉澱,從網路上找到的
蛋白質變性後,分子結構鬆散,不能形成結晶,易被蛋白酶水解。蛋白質的變性作用主要是由於蛋白質分子內部的結構被破壞。天然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是通過氫鍵等次級鍵維持的,而變性後次級鍵被破壞,蛋白質分子就從原來有序的捲曲的緊密結構變為無序的鬆散的伸展狀結構(但一級結構並未改變)。所以,原來處於分子內部的疏水基團大量暴露在分子表面,而親水基團在表面的分布則相對減少,至使蛋白質顆粒不能與水相溶而失去水膜,很容易引起分子間相互碰撞而聚集沉澱。
Ⅲ 酒醪中含有蛋白質,蒸餾時可產生泡沫上竄,可滴加適量精煉植物油消泡嗎
可以的。
生料發抄酵完畢後用泥漿泵送去蒸餾。蒸餾設備仍可用傳統的甑桶、蒸餾釜、蒸餾塔(酒精蒸餾塔用於白酒生產只須用粗餾塔)。蒸餾操作技術與傳統的固態蒸餾相同。生料釀酒是採用全液態工藝,酒醪中有較多被溶解的蛋白質高分子物質,尤其以大米為原料者,在蒸餾時易產生大量泡沫上竄,如不注意即會造成淤鍋現象。蒸餾時,在酒醪內適量加適量加入一些單寧或精製植物油即可解決。
Ⅳ 蛋白質的蒸餾操作,正確方法是
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
先加接受瓶再蒸餾
在小玻杯中加入水防漏氣
Ⅳ 用蒸餾法測定蛋白質中含的N量
樣品的氮含量以下式計算
X =((V1-V2)×c×0.014)/m ×100%
式中:C — HCl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V1 — 滴定樣品吸收液消耗的HCl標准溶液的體積mL
V2 — 滴定樣品空白液消耗的HCl標准溶液的體積mL
m — 樣品的質量 g
w(N)=(0.1052-0)*25.28*1.4/0.2605=14.29%
Ⅵ 蛋清中的水能蒸餾出來嗎
蛋白質的沸點明顯高於水。水沸點是100°C,要想把水蒸餾出來,溫度肯定得高於100°C。這種溫度下,蛋白質早變性了,意思就是蛋白質煮熟了。
Ⅶ 提取細胞中DNA和蛋白質都需要用蒸餾水漲破細胞這句話為什麼錯
無論是提取細胞中的DNA,還是提取蛋白質,都有很多的方法,完全可以直接離心提取,所以「都需要」是錯誤的!
Ⅷ 常用的分離、提純蛋白質的方法是() A. 蒸餾 B. 結晶 C. 鹽析 D. 變性
加熱能使蛋白質變性,變性是不可逆的,鹽析可使蛋白質從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其性質不變,則可用來提純蛋白質,故選C.
Ⅸ 提純蛋白質可以用的方法是() A.過濾 B.蒸餾 C.鹽析 D.萃
A.過濾分離可溶物和不溶物,故A錯誤; B.蒸餾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故B錯誤; C.鹽析可使蛋白質從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其性質不變,則可用來提純蛋白質,故C正確; D.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數的不同,使化合物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的方法,故D錯誤. 故選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