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在古代蒸餾的器皿

在古代蒸餾的器皿

發布時間: 2021-03-18 18:30:43

⑴ 古代生活用具名稱

簋:gui,第三聲,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志性青銅器具之一
鼎:鍋,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甑:zèng,1. 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如現代的蒸鍋2.現在蒸飯用的木製桶狀物,有屜而無底3. 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
觥:gōng,1. 古代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並附有小勺:~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
箸:筷子
倚:椅子。宋朝時期有「交椅」專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甌:泛指瓷製食具。主要指現代的「碗」後逐漸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甌`茶甌等
鐙:通「登」是現代的「燈」出自《楚辭·招魂》
燋:指沒有點燃的火把(西周時期)
燭:指用於執持的已被點燃的火把
燎:指放在地上的,用來點燃的成堆細草和樹枝;「燎」置於門外的稱「大燭」,置於門內的則稱「庭燎」

⑵ 酒蒸餾器結構與原理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 : 煉丹術

我國古代蒸餾酒的起源,眾說紛雲,莫回衷一是。答不少學者認為源於古代的煉丹術和煉金術。據相關資料表明,在我國元朝以前就有蒸餾酒生產。古代煉丹中採用了「上、下釜」、「上、下罐」工藝與現代的蒸酒術有相似處。
哦,你會加工液態蒸餾器那固態蒸餾器的製作也就不難了。液態蒸餾是水、糟混蒸,而固態蒸餾是水、糟分離串蒸法。就是加熱使水沸騰產生蒸汽,蒸汽串過酒糟並帶出酒精及香味成分,然後經冷凝形成酒。甑格甑篦就是把水和糟隔離,同時也是蒸汽通道。所以甑篦要做成篩子形式才能使蒸汽均勻的串過酒糟層。其實你去看看別人蒸饅頭包子的蒸籠就明白了。

⑶ 蒸餾器的古代

在國內,時間更早些的古代蒸餾器實物也還是有的。1975年,在安徽省版天長縣安樂鄉出土一漢權代銅蒸餾器,其結構亦由上下兩分體組成,上體底部帶箄,箄上附近鑄有一槽,槽底鑄有一引流管,與外界相通。在蒸餾時,配以上蓋,蒸汽在器壁上凝結,沿壁流下,在槽中匯聚後順引流管流至器外,因此可起到蒸餾作用。
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該墓發掘報告至今尚未公開發表,我們還不能對之提供更多的細節。
除天長縣出土之銅蒸餾器外,上海市博物館尚藏一傳世珍品,亦為漢物,其結構與天長蒸餾器類似。上海市博物館有關人員曾仿之做過模擬實驗,證明完全可以蒸出酒來。

⑷ 你知道有什麼構造功能神奇的古代器具器皿

卧褥香爐(又名香毬)其精巧之處在於爐內置火木炭,可以放置被褥之中取暖而不會傾倒。無論球體如何轉動,碗口均向上,焚香於碗中,香煙由鏤空處溢出。

⑸ 蒸餾酒的古代名稱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我國古代文獻中蒸餾酒的稱謂主要有:
燒酒、燒春,始用於唐代,但是唐代所說的燒酒,燒春是否指蒸餾酒還有爭論。宋代以後,燒酒、燒春才是真正的蒸餾酒;
阿剌吉酒(元代《飲膳正要》);
南番燒酒(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原注為阿里乞);
軋賴機(元代《軋賴機酒賦》);
法酒(明初《草木子》,原書又稱為 哈剌基);
汗酒、氣酒(清代《浪跡叢談續談三談》中引元代人李宗表詩);
火酒(明代《本草綱目》);
酒露(清代《滇海虞衡志》);
高粱酒、高粱滴燒(清代《 隨園食單》),在清代和民國時期,往往是蒸餾酒的統稱。
白酒和老白乾,這是現代才啟用的名稱。糟燒或糟燒酒,是黃酒過濾後的酒糟經再次發酵, 並經蒸餾得到的蒸餾酒。有的書將糟燒酒稱為「酒汗」。
據考證,阿剌吉、軋賴機、阿里乞、哈剌基等名稱都是外來語Arrack 的譯音。

關於Arrack這個字,有人認為在語源上它是汗的同義詞,本來是指樹汁,後來發展成植物的液汁自然發酵成的酒。這個字即可指未經蒸餾的樹汁及其自然發酵而成的酒,又可用來指經蒸餾而成的。Arrack這個字在世界各國古代都通行過,寫法上稍有不同,如法語Arac,德語Arrck,Rack, 荷蘭語 Arak 或 Rak,葡萄芽語Araca。(吳德鐸:阿剌吉與蒸餾酒,《輝煌的世界酒文代》,成都出版社,1993年。)通過對一些國外酒史資料來看,古代用Arrack 等名稱所指的酒一般都是蒸餾酒。
對於蒸餾這一過程的描述,古人及現代人所用的詞彙也有不少。如「蒸酒」, 「燒酒」,「吊酒」,「烤酒」。
對於蒸餾器的稱呼,則更多,有:蒸鍋、燒鍋、酒甑。

⑹ 在古代「爵」是一種什麼器皿

爵是中國古代一種用於飲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非常常見的。

在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文化遺址發現的銅爵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容器,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酒器。

從出土的形制來看,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後有尾,中有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爵同時又是飲器的通稱。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銅禮器的考古發現中是相當常見的。

(6)在古代蒸餾的器皿擴展閱讀:

青銅爵上的立柱非常普遍,被譽為「商周青銅爵之冠」的父辛爵,其上即有一對傘形的立柱,並且,「爵」在甲骨文與金文中,上部均有傘形或十字形符號作為立柱的象徵,十分醒目。

爵柱可能是用來固定過濾網的。因為夏商周時期的酒並非後世所用的清澈的蒸餾酒,而是釀後連糟混置的黃酒,用於祭祀時,還須將搗碎的香草添入後煮汁。

因而酒體渾濁,在飲用或祭祀之時需要過濾,把殘留的酒糟和植物渣滓分離出來。因此,在飲酒的爵、斝之上放置濾網,以立柱固定,以便在飲酒的同時過濾渣滓。

⑺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這個還沒確抄認 因為元代的時候就有蒸餾酒的器皿了
醫學家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元代文獻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如<<飲膳正要>>,作於1331年。故十四世紀初,我國已有蒸餾酒。但是否自創於元代,史料中都沒有明確說明。
宋朝好像也是有的……古書記載中是有蒸餾器了的
唐朝的話 也沒辦法說 因為當時說的是燒酒 不一定是蒸餾酒

⑻ 古代用來煮飯的鍋叫什麼

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甑、甗等。

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種煮食物的器具。鑊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飪銅器之一。甑是中國古代的蒸食用具,為甗的上半部分,與鬲通過鏤空的箅相連,用來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將甑中的食物煮熟。單獨的甑很少見,多為圓形,有耳或無耳。

甑甗流行於至漢代,造型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於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從考古資料看,我們的祖先在距今約7000年的商時候,便燒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氣、採用蒸的方法熟食的民眾。

(8)在古代蒸餾的器皿擴展閱讀

傳世的大鑊有高達三尺的。西漢以後,灶的使用日益廣泛,炊具逐漸變成無足的釜了。燒肉用鑊,食用時還配套有羞鼎、刀、匕等。鑊內的熟肉、魚肉與羞鼎的美味肉羹調和後,用匕取出放在俎上用刀割著出吃。

在古代,鼎不僅僅是用來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廟里祭祀用的一種禮器。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又常用於比喻王位和帝業。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徵。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里翻滾稱為鼎沸。

甑古代炊具,底部有許多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甑子,蒸米飯等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屜子而無底。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如曲頸甑。從上面解釋看出,這種炊具最早是一種瓦制炊具,相當於現在的蒸鍋。

⑼ 盛放蒸餾水的器皿叫啥

叫做試劑瓶.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