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與蒸餾水反應實驗現象
A. 乙酸的酯化反應的實驗現象是
試管內液面上方有油狀液體出現,並發出香味兒。
答之所問團隊為您解答,謝謝採納!
B. 銫與水反應現象
銫能與水發生劇烈的反應,如果把銫放進盛有水的水槽中,馬上就會爆炸,所以做反應時一定要小心。甚至和溫度低到-116℃的冰均可發生猛烈反應產生氫氣、氫氧化銫,生成的氫氧化銫是氫氧化鹼中鹼性最強的。
銫在鹼金屬中是最活潑的,能和氧發生劇烈反應,生成多種銫氧化物。在潮濕空氣中,氧化的熱量足以使銫熔化並燃燒。
與鹵素也可生成穩定的鹵化物,這是由於它的離子半徑大所帶來的特點。銫和有機物也會發生同其他鹼金屬相類似的反應,但它比較活潑。
(2)乙酸與蒸餾水反應實驗現象擴展閱讀:
銫在空氣中氧化不僅僅得到氧化銫、過氧化銫,還有超氧化銫、臭氧化銫等復雜的非整比化合物產生。
Cs的鹽通常是無色的,除非陰離子有顏色(如高錳酸銫是紫色的),許多簡單的鹽具有潮解性,但比更輕的其他鹼金屬弱。銫的乙酸鹽、碳酸鹽、鹵化物、氧化物、硝酸鹽和硫酸鹽可溶於水。
復鹽通常溶解度較小,硫酸鋁銫溶解度較小的性質常用來從礦石中提純銫。與銻(例如CsSbCl4)、鉍、鎘、銅、鐵和鉛形成的復鹽通常溶解度很小。
C. 鈉分別與水、乙醇、乙酸的反應現象
鈉與水反應的現象:
1. 鈉浮在水面上
2. 鈉在水面上迅速游動,並有輕微的嘶嘶聲
3. 鈉融成一個小球
4. 反應後溶液中滴入酚酞,變紅
5. 生成的氣體可點燃,有爆鳴聲
鈉與乙醇反應的現象:
1、鈉下沉(鈉的密度比乙醇的大)
2、有氣泡出現,但無爆鳴聲(有氣體產生,雖然該氣體為氫氣,但由於被乙醇隔絕,不與空氣接觸,不與氧氣反應,故沒有爆鳴聲,1mol乙醇中的1mol-OH羥基上的氫參加了反應)
3、反應結束後,試管壁變熱,但鈉不熔化(反應放熱,但熱量沒達到鈉的熔點,反應慢,放熱,羥基上的氫不如水活潑)
4、反應結束後往試管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證明反應生成鹼性物質(乙醇鈉))2H3CH2OH+2Na==2H3CH2ONa+H2(氣體)也叫取代反應(Na取代H)氧化反應(加氧去氫都叫氧化反應,生成H2)
鈉與乙酸反應的現象:迅速反應,產生無色氣體,溶液為無色
D. 乙酸的酯化反應有什麼現象
上層為無色油狀液體,下層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有氣泡放出(氣體中混有乙酸,與碳酸鈉反應產生CO2氣體).此外,如果在實驗過程中向上層液體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會觀察到在油狀液體中出現一個紅色的色素環,因為部分乙酸溶於乙酸乙酯,震盪後下層液體變紅,色素環消失.
E. 乙酸和乙醇反應當看到飽和碳酸鈉出現什麼現現像時實驗停止
(1)A、B、C、D (2)①飽和碳酸鈉溶液 ②分液 分液漏斗 ③稀硫酸 ④蒸餾 ⑤b 酒精燈 冷凝管 牛角管 錐形瓶 略高於118 ℃ (1)製取乙酸乙酯的反應是可逆反應,蒸發出來的氣體除了含有乙酸乙酯外,還有乙酸和乙醇。乙酸可以和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乙醇可以溶解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乙酸乙酯的密度小於水的,所以在上層。因此A、B、C、D均正確。 (2)因為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同時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可以通過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分液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B中主要是乙醇、碳酸鈉和乙酸鈉的混合液,通過蒸餾得到乙醇,要得到乙酸,需要加入硫酸重新生成乙酸,最後再通過蒸餾得到乙酸。蒸餾時需要控制蒸汽的溫度,所以溫度計的水銀球應放在蒸餾燒瓶支管的出口處,即b處。因為乙酸的沸點是118℃,所以溫度應略高於118℃。
F. 乙醇與乙酸反應後產生水蒸氣通入na2co3溶液有什麼現象
乙醇和乙酸在濃硫酸的作用下加熱形成乙酸乙酯。
產物通入飽和碳酸鈉溶液,現象:溶液表面有油狀不溶於水液體,有特殊香味。
G. 制備乙酸乙酯的實驗現象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酷哥劉
實驗一乙酸乙酯的制備實驗目的1、熟悉和掌握酯化反應的基本原理和制備方法,掌握可逆反應提高產率的措施;2、掌握液體有機化合物的精製方法(分餾)。實驗內容一、實驗原理在少量酸(H2SO4或HCl)催化下,羧酸和醇反應生成酯,這個反應叫做酯化反應(Esterification)。該反應通過加成-消去過程。質子活化的羰基被親核的醇進攻發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脫水成酯。該反應為可逆反應,為了完成反應一般採用大量過量的反應試劑(根據反應物的價格,過量酸或過量醇)。有時可以加入與水恆沸的物質不斷從反應體系中帶出水移動平衡(即減小產物的濃度)。在實驗室中也可以採用分水器來完成。酯化反應的可能歷程為: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與乙醇反應製取,也可由乙酸鈉與鹵乙烷反應來合成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濃硫酸、氯化氫、對甲苯磺酸或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等作催化劑。若用濃硫酸作催化劑,其用量是醇的3%即可。其反應為: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提高產率的措施為:一方面加入過量的乙醇,另一方面在反應過程中不斷蒸出生成的產物和水,促進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但是,酯和水或乙醇的共沸物沸點與乙醇接近,為了能蒸出生成的酯和水,又盡量使乙醇少蒸出來,本實驗採用了較長的分餾柱進行分餾。二、實驗儀器及所需葯品儀器:恆壓漏斗、三口圓底燒瓶、溫度計、刺形分餾柱、蒸餾頭、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
H. 鹽酸 乙酸 設計實驗說明酸性強弱 一定要有反應現象的
方案一: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鹽酸和乙酸的比較
實驗步驟:分別取濃度均為0.1mol·L-1的鹽酸和乙酸溶液,測其pH。
實驗現象:鹽酸pH=1,乙酸pH>1。
結論: 鹽酸在水中完全電離是強酸,乙酸在水中部分電離為弱酸。
方案二:pH相同的鹽酸和乙酸的比較
實驗步驟:將體積相同、pH都等於3的鹽酸和乙酸加水稀釋相同的倍數,如100倍,用pH試紙測其稀釋後的pH。
實驗現象:結果鹽酸的pH=5,乙酸的3<pH<5,可見鹽酸的pH大,乙酸的pH小。
結論: 因為鹽酸在水中完全電離,當溶液的體積增大至原來的100倍,c(H+)由1×10-3mol·L-1變為1×10-4mol·L-1,pH=5;而乙酸在稀釋過程中,溶液中大量未電離的乙酸分子繼續電離,c(H+)減小較慢,不是由1×10-3mol·L-1變為1×10-4mol·L-1,而是介於1×10-3mol·L-1與1×10-4mol·L-1之間,溶液的pH不是由3變至5而是變到3與5之間,由此證明鹽酸為強酸,乙酸為弱酸。
方案三:通過測定氯化鈉和乙酸鈉溶液的pH大小比較
實驗步驟:分別取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1的NaCl溶液和CH3COONa溶液,用pH試紙測其pH。
實驗現象:前者pH=7,後者pH>7。
結論: NaCl為強鹼強酸鹽,而CH3COONa為強鹼弱酸鹽,CH3COO-水解,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溶液呈鹼性。故鹽酸為強酸,乙酸為弱酸。
方案四:向鹽酸和乙酸的溶液中分別加入相應的鈉鹽固體,再測二者的pH,根據pH的變化大小比較
實驗步驟:各取少量pH均為3的鹽酸和乙酸溶液,向其中分別加入NaCl晶體和CH3COONa晶體,振盪.
實驗現象:待晶體溶解後,測得鹽酸的pH幾乎不變,而乙酸溶液的pH增大。這說明在乙酸的溶液中存在著CH3COOH CH3COO-+H+的電離平衡,CH3COONa溶於水後,電離出大量CH3COO-離子,使乙酸的電離平衡向生成乙酸的方向移動,抑制了CH3COOH的電離,使c(H+)減小。
結論:因此溶液的pH增大。由此證明鹽酸為強酸,乙酸為弱酸。
方案五:向鹽酸和乙酸的鈉鹽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劑,通過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進行比較
實驗步驟:將NaCl和CH3COONa晶體分別溶於少量水中,然後滴入酚酞溶液。
實驗現象:結果前者溶液不變色,後者溶液呈紅色。
結論:說明NaCl為強鹼強酸鹽,CH3COONa顯鹼性,為強鹼弱酸鹽。由此證明鹽酸為強酸,乙酸為弱酸。
方案六:向鹽酸和乙酸的稀溶液中分別加入甲基橙,然後再加入相應的鈉鹽,根據溶液的顏色變化進行比較
實驗步驟:分別取適量0.1mol·L-1的鹽酸和乙酸溶液。然後分別加入相應的鈉鹽晶體
實驗現象:向二者之中加入甲基橙溶液,均呈紅色,前者溶液不變色,後者溶液逐漸變為橙色或黃色。
結論:前者溶液不變色,後者溶液逐漸變為橙色或黃色。
I. 為什麼乙酸乙醇酯化反應的實驗現象
乙醇、乙酸易揮發,飽和的碳酸鈉溶液可以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