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精,CaO(2)C
2 H
5 OH + 3O
2 點燃 2CO
2 + 3H
2 O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4)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Ⅱ 下列例句中,運用類比論證方法的有(多選題)
2
我就只知道2 是
Ⅲ 高中化學 一道有機的題目
1❌乙烷與乙烯均與氯氣發生反應,乙烷與氯氣光照下發生取代反應,乙烯與氯氣發生加成反應;2❌乙酸乙酯與氫氧化鈉發生水解生成乙酸鈉與乙醇,應改用飽和碳酸鈉溶液;3對,二氧化碳在碳酸氫鈉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可以極大保留二氧化碳,同時so2雜質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未有新雜質引入所以正確;4對,生石灰與乙酸反應後採用蒸餾即可得純凈乙醇(可類比工業上無水乙醇的製法,乙醇與水形成共沸體系,直接蒸餾一般只能製得94%的乙醇,需加入生石灰後再蒸餾即可得無水乙醇)
Ⅳ 圖中A是高粱、玉米和薯類等經過發酵、蒸餾得到一種可再生能源,現已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A,可節省石油資
(1)G是常見白色難溶鹽,相對分子質量是100,則G是碳酸鈣,A是高粱、玉米和薯類等經過發酵、蒸餾得到一種可再生能源,則A是酒精,在氧氣中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則B是氧氣,生成的C和D為水和二氧化碳,C能和F反應生成D和碳酸鈣,則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水,與E氧化鈣反應生成F為氫氧化鈣,所以本題答案為:酒精,CaO;
(2)反應①是酒精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題答案為:C2H5OH+3O2
2CO
2+3H
2O;
(3)反應②是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於化合反應,反應④是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於分解反應,所以本題答案為: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4)反應③是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所以本題答案安慰:Ca(OH)
2+CO
2═CaCO
3↓+H
2O.
Ⅳ 復旦大學每年招收多少人,復旦大學附屬醫學院每年招收多少人
每年招收3000人左右,復旦大學復旦大學,簡稱復旦,始建於1905年,初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復興中華」,寄託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願望。
復旦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學,首批「珠峰計劃」、「111計劃」和中國頂尖學府「九校聯盟」(C9聯盟)的成員大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復旦大學涵蓋了文學、理學、醫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歷史學、工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擁有邯鄲、楓林、張江、江灣四大校區。
復旦大學附屬醫學院每年招收2000人左右,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始建於1927年,原為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39年,抗戰爆發後,學院內遷至雲南昆明;1940年輾轉遷至四川重慶。抗戰勝利,學院遷回上海,於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8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定名為上海醫科大學。
Ⅵ 類比推理正確選項為 音量:影響( )A性情:脆弱B哭:呼喊C小費:舞會D蒸餾:純度
音量是名詞,可以排除BD
舞會是名詞,影響不是,所以選A
Ⅶ 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類等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而製得,屬於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作為汽油
(1)一氧化碳它會和氧化銅反應生成銅並產生二氧化碳,為進一步證明是一氧化碳參與,故在反應後用澄清石灰水驗證這一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
(2)B裝置是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存在,C裝置的作用是吸收乙醇燃燒產物中的CO2,故D裝置在經過BC兩個裝置的情況下,進一步證明通入的氣體中是否還有二氧化碳的存在;
(3)CO和CO2的總質量為25.2g,其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5,
碳元素質量=25.2g×
=7.2g
參加反應的乙醇的質量=碳元素的質量÷
碳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碳原子個數 |
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 |
=7.2g÷
=13.8g;
乙醇中C、H元素質量比=24:6=4:1,則乙醇中H元素質量=
=1.8g
乙醇燃燒生成水的質量=1.8g ÷
×100%=16.2g
故答案為:
(1)裝置E中黑色粉末變成亮紅色;裝置F中石灰水變渾濁;
(2)檢驗C0
2的存在;吸收CO
2;證明C0
2已被除盡;
(3)13.8g;16.2g.
Ⅷ 怎麼學化學
一、認真閱讀化學課本
化學課本是依據教學大綱系統地闡述教材內容的教學用書,抓住課本,也就抓住了基礎知識,應該對課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結論和規律著重去看、去記憶。同時還應注意學習化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因為它能提高學習的思維能力。
看化學書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節教材,把握一節書的整體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要做到能提綱挈領地敘述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和本質的問題。
2.抓關鍵 在全面看的基礎上,抓住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用語重點看,認真反復琢磨。
3.理思路 看書時要積極思考,重點知識要掌握,難點知識要逐步突破。
總之,看書的程序可概括為:「整體棗部分棗整體」,即整體感知,部分探索,整體理解。
二、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一)實驗——學習化學的手段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二)觀察實驗要與思考相結合
化學實驗的觀察,一般是按照「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順序,分別進行觀察。觀察的同時還要積極地思維。例如: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三)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一、二、三」
1.實驗室取用固體粉末時,應「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試管傾斜,把盛有葯品的葯匙小心地送人試管底部,然後將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全部落到試管底部。
2.實驗室取用塊狀固體或金屬顆粒時,應「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先把容器橫放,把葯品或金屬顆粒放入容器口以後,再把容器慢慢地豎立起來,使葯品或金屬顆粒緩緩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體的過濾操作中,應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即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濾紙的邊緣應低於漏鬥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燒杯要緊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輕輕地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三、化學用語的學習
(一)化學用語棗學習化學的工具
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學的工具,也是一種國際性的科技語言。不懂化學用語,學習化學就不能入門。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寫好記好化學式的方法
1.掌握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三)掌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應規律
2.聯系實驗現象寫好記好化學方程式
Ⅸ 高手幫幫忙呀,幫忙做一道數學模型題目,明天就要交了,速度
我是小學生,不懂,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