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葯蒸餾提取
1. 中葯材如何提取
對於中葯材的粗提取可以從下面進行考慮,首先要確定你要提取什麼?以什麼去作為提取率的指標;其次要知道所提取的成分的性質是什麼,水溶性?脂溶性?根據物質的極性選擇合適提取劑;再次是提取方法的選擇,有浸提法、蒸餾法、索氏提取、微波法、超聲波法等等;此外,當確定了提取方法後,可以對提取時間、提取劑濃度等提取條件進行優化,從而得到最優的提取方案。
2. 請問哪些中葯萃取的方式是蒸餾的
看看這里吧,裡面有很多關於中葯蒸餾的知識
3. 中葯怎麼提取
中葯提取有很多中方法主要的是溶劑提取。
用溶劑提取中葯成分,常用浸漬法、滲漉法、煎煮法、迴流提取法、連續提取法等。同時,原料的粉碎度、提取時間、提取溫度、設備條件等因素也都能影響提取效率,必須加以考慮。
1、浸漬法:浸漬法是將處理過的葯材,用適當的溶劑在常溫或溫熱(60~80℃)的情況下浸漬以溶出其中成分。本法適用於有效成分遇熱易破壞以及含多量澱粉、樹膠、果膠、粘液質的中葯的提取。比較簡單易行,但浸出率較差,特別是用水為溶劑,其提取液易於發霉變質,須注意加入適當的防腐劑。
2、滲漉法:滲漉法是將中草葯粉末裝在滲漉器中,不斷添加新溶劑,使其滲透過葯材便可認為基本上已提取完全。在大量生產中常將收集的稀滲淮液作為另一批新原料的溶劑之用。本法浸出效率較高,浸出液較澄清,但溶劑消耗量大、費時長、操作仍嫌麻煩。
3、煎煮法:煎煮法是我國最早使用的傳統的浸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為陶器、砂罐或銅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鐵鍋,以免葯液變色。直火加熱時最好時常攪拌,以免局部葯材受熱太高,容易焦糊。有蒸汽加熱設備的葯廠,多採用大反應鍋、大銅鍋、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入蒸汽加熱。還可將數個煎煮器通過管道互相連接,進行連續煎浸。此法簡便,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揮發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熱易破壞的中葯不宜用此法,對含有多糖類中葯,煎煮後,葯液比較粘稠,過濾比較困難。
4、迴流提取法:應用有機溶劑加熱提取,需採用迴流加熱裝置,以免溶劑揮發損失。小量操作時,可在圓底燒瓶上連接迴流冷凝器。溶劑浸過葯材表面約1~2cm.在水浴中加熱迴流,一般保持沸騰約1小時放冷過濾,再在葯渣中加溶劑,作第二、三次加熱迴流分別約半小時,或至基本提盡有效成分為止。此法提取效率較冷浸法高,大量生產中多採用連續提取法。但受熱易破壞的成分不宜用此法,且溶劑消耗量仍大,操作亦麻煩。
5、連續提取法:為了彌補迴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劑量大、操作較煩的不足,可採用連續提取法。實驗室常用脂肪提取器或稱索氏提取器。
應用揮發性有機溶劑提取中草葯有效成分,不論小型實驗或大型生產,均以連續提取法為好,而且需用溶劑量較少,提取成分也較完全。連續提取法,一般需數小時才能提取完全。提取成分受熱時間較長,遇熱不穩定易變化的成分不宜採用此法。
上述幾種為提取中葯的傳統方法,存在的缺點主要有:
(1)煎煮法有效成份損失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份;
(2)提取過程中有機溶劑有可能與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
(3)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的除去,濃縮率不夠高;
(4)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雜質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給精製帶來不利;
(5)高溫操作會引起熱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4. 中草葯是否可以採用水蒸氣蒸餾的方法得到有效成分
水蒸氣蒸餾法只適用於具有揮發性的,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與水不發生反應,且難專溶或不溶於水的成屬分的提取。此類成分的沸點多在100℃以上,與水不相混溶或僅微溶,並在100℃左右有一定的蒸氣壓。當與水在一起加熱時,其蒸氣壓和水的蒸氣壓總和為一個大氣壓時,液體就開始沸騰,水蒸氣將揮發性物質一並帶出。例如中草葯中的揮發油,某些小分子生物鹼一麻黃鹼、蕭鹼、檳榔鹼,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質。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應用本法提取。有些揮發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將蒸餾液重新蒸餾,在最先蒸餾出的部分,分出揮發油層,或在蒸餾液水層經鹽析法並用低沸點溶劑將成分提取出來。例如玫瑰油、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等的制備多採用此法。
水蒸氣蒸餾法需要將原料加熱,不適用於化學性質不穩定組分的提取。
5. 中葯提取的傳統方法
中葯治療的傳統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法、浸漬法、滲漉法、改良明膠法、迴流法、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和升華法等。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 溶劑提取法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它是根據中草葯中各種有效成分溶解度的性質,選用對需要成分溶解度大而對其他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劑,將所需要的活性成分從葯材組織內溶解出來的一種提取方法 。
常見的提取溶劑可分為以下三類:
1)水:水是一種強的極性溶劑。中草葯中親水性的成分,如無機鹽、糖類、分子不太大的多糖類、鞣質、氨基酸、蛋白質、有機酸鹽、生物鹼鹽及甙類等都能被水溶出。為了增加某些成分的溶解度,也常採用酸水及鹼水作為提取溶劑。酸水提取,可使生物鹼與酸生成鹽類而溶出,鹼水提取可使有機酸、黃酮、蒽醌、內酯、香豆素以及酚類成分溶出。但用水提取易酶解甙類成分,且易霉壞變質。某些含果膠、粘液質類成分的中草葯,其水提取液常常很難過濾。沸水提取時,中草葯中的澱粉可被糊化,而增加過濾的困難。故含澱粉量多的中草葯,不宜磨成細粉後加水煎煮。中葯傳統用的湯劑,多用中葯飲片直火煎煮,加溫可以增大中葯成分的溶解度外,還可能有與其他成分產生「助溶」現象,增加了一些水中溶解度小的、親脂性強的成分的溶解度。但多數親脂性成分在沸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大的,即使有助溶現象存在,也不容易提取完全。如果應用大量水煎煮,就會增加蒸發濃縮時的困難,且會溶出大量雜質,給進一步分離提純帶來麻煩。中草葯水提取液中含有皂甙及粘液質類成分,在減壓濃縮時,還會產生大量泡沫,造成濃縮的困難。通常可在蒸餾器上裝置一個汽一液分離防濺球加以克服,工業上則常用薄膜濃縮裝置。
2)親水性的有機溶劑: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與水能混溶的有機溶劑,如乙醇(酒精)、甲醇(木精)、丙酮等,以乙醇最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較好,對中草葯細胞的穿透能力較強。親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質、粘液質、果膠、澱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難溶於水的親脂性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也較大。還可以根據被提取物質的性質,採用不同濃度的乙醇進行提取。用乙醇提取比用水量較少,提取時間短,溶解出的水溶性雜質也少。乙醇為有機溶劑,雖易燃,但毒性小,價格便宜,來源方便,有一定設備即可回收反復使用,而且乙醇的提取液不易發霉變質。由於這些原因,用乙醇提取的方法是歷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甲醇的性質和乙醇相似,沸點較低(64℃),但有毒性,使用時應注意。
3)親脂性的有機溶劑: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與水不能混溶的有機溶劑,如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二氯乙烷等。這些溶劑的選擇性能強,不能或不容易提出親水性雜質。但這類溶劑揮發性大,多易燃(氯仿除外),一般有毒,價格較貴,設備要求較高,且它們透入植物組織的能力較弱,往往需要長時間反復提取才能提取完全。如果葯材中含有較多的水分,用這類溶劑就很難浸出其有效成分,因此,大量提取中草葯原料時,直接應用這類溶劑有一定的局限性。 固體物質受熱後直接變成汽態,遇冷後又凝固為原來的固體物質,稱為升華法,(如丹皮酚的提取)操作原理與蒸餾法差不多。
中葯提取傳統方法缺點:
有效成分損失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分;提取過程中有機溶劑有可能與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地除去,濃縮率不夠高;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雜質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給精製帶來不利;高溫操作會引起熱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6. 中葯怎樣提取蒸餾水
哪用這么麻煩,直接去買怡寶的礦泉水,我在做化驗的,這個水的質量最好,再接下來就是哇哈哈的水,也是不錯。。
真的要自己做蒸餾水,成本很高的
7. 簡述中草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離方法
草葯提取分離中方法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葯絮凝分離技術、半仿生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壓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分子蒸餾法等。具體如下 :
1、超臨界流體萃取
利用超臨界狀態下的流體為萃取劑,從液體或固體中萃取中葯材中的葯效成分並進行分離的方法。原理是以一種超臨界流體在高於臨界溫度和壓力下,從目標物中萃取有效成分,當恢復到常壓常溫時,溶解在流體中成分立即以溶於吸收液的液體狀態與氣態流體分開。
2、膜提取分離技術
分離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學成分分子量差異而達到分離目的.在中葯應用方面主要是濾除細菌、微粒、大分子雜質(膠質、鞣質、蛋白、多糖)等或脫色。
3、超微粉碎技術
是利用超聲粉碎、超低溫粉碎技術,使生葯中心粒徑在5~10μm以下,細胞破壁率達到95%。葯效成分易於提取也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適合於各種不同質地的葯材,而且可使其中的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來,從而使葯材成分的溶出和起效更加迅速完全。
4、葯絮凝分離技術
將絮凝劑加到中葯的水提液中通過絮凝劑的吸附、架橋、絮凝作用以及無機鹽電解質微粒和表面電荷產生凝聚作用,使許多不穩定的微粒如蛋白質、錳液質、鞍質等連接成絮團沉降,經濾過達到分離純化的目的。
(7)中葯蒸餾提取擴展閱讀:
中草葯提取和分離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傳統的丹、丸、膏、散;第二階段,是以水醇法或醇水法為主的提取、粗處理技術與現代工業制劑技術相結合而製成中成葯;第三階段,是運用現代分離技術和檢測技術精製化和定量化的現代植物葯。
植物葯的三個階段,只是說明它們先後產生的時間順序,並不表示後一階段會取代或取消前一階段。正如化學葯不能取消天然葯物、生物葯也不能取消化學葯一樣。但後一層次比前一層次更多體現或運用了現代科技。
植物提取物和現代植物葯在概念的內涵上存在著交叉性,互相包含著彼此的部分內容。現代植物葯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提取物為基礎的,植物提取物是現代植物葯的主要原料和組成部分;而有些植物提取物品種則被直接作為葯用。
8. 中葯濃縮提取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採用提取濃縮設備進行提取。
提取濃縮設備適用於中草葯及多種植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回濃縮,可實現溶劑回收答及芳香油收集。特別適合醫院、葯廠、科研單位研製新產品及小批量生產。
中葯治療的傳統提取方法包括水煎煮法、浸漬法、滲漉法、改良明膠法、迴流法、溶劑提取法、水蒸氣蒸餾法和升華法等。其中水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8)中葯蒸餾提取擴展閱讀
中葯提取傳統方法缺點:
有效成分損失較多,尤其是水不溶性成分;提取過程中有機溶劑有可能與有效成分作用,使其失去原有效用;非有效成分不能被最大限度地除去,濃縮率不夠高;提取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雜質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給精製帶來不利;高溫操作會引起熱敏性有效成分的大量分解。
近年應用於中葯提取分離中的高新技術有:超臨界流體萃取法、膜分離技術、超微粉碎技術、中葯絮凝分離技術、半仿生提取法、超聲提取法、旋流提取法、加壓逆流提取法、酶法、大孔樹脂吸附法、超濾法、分子蒸餾法等。
9. 中葯是煎煮 還是用蒸餾方式提取 哪一種更有效
煎煮大的效果更好,
因為蒸餾時煎煮後的進一步的提純,但是很多的葯物不能隨蒸汽上升而被蒸出
10. 中葯乙醇提取和蒸餾提取用那種方法得到的提取液葯物含量高
你說的兩種;乙醇對各種中葯的溶解度或溶解效果會不一致,使某些葯物效果變差。蒸餾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