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海水轉化為淡水
㈠ 用蒸餾法淡化海水證明得到的水為淡水的方法是
海水中除了H2O以外還含有MgCl2、NaCl、NaNO3等物質。
所以要證明蒸餾得到的水為淡水(H2O),需加入能版檢驗權氯離子(Cl-)的物質,於是想到了加入硝酸銀(AgNO3)試劑。如果還是海水的話就會有白色沉澱生成,如果變成了淡水則沒有白色沉澱。
㈡ 如何用蒸餾的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取一容器復裝滿海水然制後點火加熱.當水沸騰時在水的上方鋪開一個很大的塑料薄膜,如果沒有可以拿雨衣,塑料袋代替.這樣水蒸氣冷凝在上面就形成了很多的小水滴.這時候你只需要把塑料薄膜彎過來,收集其水滴放在容器就可以.鹽是不會蒸發的所以你收集的全部是淡水!此方法我曾經試驗過,比較成功,你可以試試. 其實還有別的辦法.捕獲的大魚的脊柱和眼睛裡都是淡水,這些水是可以喝的.如果老天爺給你下了場大雨那麼直接使用塑料薄膜收集就可以了!
㈢ 證明蒸餾得到的海水為淡水的方法是什麼
還可以用焰色反映,比色法,也可測量PH值,還棵以品嘗因為海水中不止含有NACL. 使用多內級閃急蒸餾容法主要是因為海水中各種物質含量較多,為了減少解垢而使用的方法,不過這個好象是化學題回答用硝酸銀來觀察有無白色沉澱就OK了.其他就當擴充知識畢竟是些專業知識
㈣ 海水怎麼才能轉換成淡水呢
海水淡化
問度娘就好了,有專門的網路
以下摘自網路
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版海水淡化。 現在所用權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目前應用反滲透膜法及蒸餾法是市場
㈤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於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展,該法至今仍占統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理如同海水受熱蒸發形成雲,雲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鹹味的。根據所用能源、設備、流程不同主要可分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
冷凍法
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而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卻不佳,難以使用。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漸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心轉向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太陽能法
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餾系統被動式太陽能蒸餾系統的例子就是盤式太陽能蒸餾器,人們對它的應用有了近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目前對盤式太陽能蒸餾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材料的選取、各種熱性能的改善以及將它與各類太陽能集熱器配合使用上。與傳統動力源和熱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安全、環保等優點,將太陽能採集與脫鹽工藝兩個系統結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不消耗常規能源、無污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等優點而逐漸受到人們重視。
低溫多效
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
多級閃蒸
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電滲析法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化工、醫葯、食品等行業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壓汽蒸餾
壓汽蒸餾海水淡化技術,是海水預熱後,進入蒸發器並在蒸發器內部分蒸發。所產生的二次蒸汽經壓縮機壓縮提高壓力後引入到蒸發器的加熱側。蒸汽冷凝後作為產品水引出,如此實現熱能的循環利用。
流通電容吸附法
露點蒸發法
露點蒸發淡化技術是一種新的苦鹹水和海水淡化方法。它基於載氣增濕和去濕的原理,同時回收冷凝去濕的熱量,傳熱效率受混合氣側的傳熱控制。
水電聯產
水電聯產主要是指海水淡化水和電力聯產聯供。由於海水淡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消耗電力和蒸汽的成本,水電聯產可以利用電廠的蒸汽和電力為海水淡化裝置提供動力,從而實現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國外大部分海水淡化廠都是和發電廠建在一起的,這是當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建設模式。
熱膜聯產
熱膜聯產主要是採用熱法和膜法海水淡化相聯合的方式(即MED-RO或MSF-RO方式),滿足不同用水需求,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其優點是:投資成本低,可共用海水取水口。RO和MED/MSF裝置淡化產品水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滿足各種各樣的需求。
㈥ 把海水弄成淡水的方法
1. 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每蒸發1克水就需要2.3千焦的能量。所以這種方法救急可以,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2. 離子交換法。溶解在水中的鹽分,都是以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形式存在。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把這些離子移走,那麼水也就得到純化了。離子交換樹脂就具有這樣的能力。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具有網狀結構的不溶於水的高分子材料。它猶如一棵大樹,上面有很多樹枝,每個樹枝上都有一個口袋。當海水通過的時候,陽離子會把陽離子交換樹脂「口袋」中的氫離子交換出來,陰離子會把陰離子交換樹脂「口袋」里的氫氧根離子交換出來,而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相遇就變成了水。
3. 反滲透法。滲透是大自然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自然現象。例如,植物就是靠根部的滲透來吸取水分的,滲透平衡對人的生命活動也極為重要。滲透是依靠一種稱為半透膜的材料來實現的。半透膜可以讓水自由通過,而水中的其他化學物質是通不過的。如果半透膜的左邊是純水,右邊是溶液的話,從純水這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就會比溶液右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多得多。這是因為,純水上方的飽和蒸汽壓比溶液上方的飽和蒸汽壓大。
拓展資料:
1.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2. 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目前應用反滲透膜法及蒸餾法是市場中的主流。
3. 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在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數百種不同結構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設施在工作。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廠,每天可以生產幾千、幾萬甚至近百萬噸淡水。水的成本在不斷地降低,有些國家已經降低到和自來水的價格差不多。某些地區的淡化水量達到了國家和城市的供水規模。
4. 海水淡化主要是為了提供飲用水和農業用水,有時食用鹽也會作為副產品被生產出來。海水淡化在中東地區很流行,在某些島嶼和船隻上也被使用。
5. 我國已建和即將建成的工程累計海水淡化能力約為60萬噸/日,從政策規劃來看,未來十年內行業市場容量有5 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前景較為樂觀。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5元/噸,經濟可行性已經大大提升,考慮到未來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及策扶等因素,未來海水淡化產業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
㈦ 如何用蒸餾的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9分)(1)蒸餾燒瓶(2分);防止暴沸 (2分)(2)C12+2Br-=Br2+2C1- (內2分)容(3)SO2+Br2+2H2O=2HBr+H2SO4 (2分); Br2(2分) 2 (2分)(4)D (2分)(1)考查蒸餾實驗。根據蒸餾實驗原理可知,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蒸餾燒瓶。因為在加熱時,溶液會劇烈的跳動,所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2)氯氣的氧化性其餘單質溴的,能把溴離子氧化生成單質溴,方程式為C12+2Br-=Br2+2C1-。(3)單質溴也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方程式為SO2+Br2+2H2O=2HBr+H2SO4。溴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所以1mol單質溴得到2mol電子。(4)ABC均是和水互溶的,不能用作萃取劑,苯不溶於水,且單質溴易溶在苯中,所以答案選D。
㈧ 怎樣做可以把海水變成淡水
反滲透法。滲透是大自然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自然現象。半透膜可以讓水自由通過,而水中的其他化學物質是通不過的。如果半透膜的左邊是純水,右邊是溶液的話,從純水這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就會比溶液右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多得多。這是因為,純水上方的飽和蒸汽壓比溶液上方的飽和蒸汽壓大。當純水和溶液上方均處於1.01×105帕(1?個標准大氣壓)的壓力下,驅動水分子運動的動力決定於飽和蒸汽壓。於是,純水這邊液面下降,溶液那邊液面上升,到一定的液位差就達到平衡,這就是滲透現象。
㈨ 如何讓海水變成淡水
1. 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每蒸發1克水就需要2.3千焦的能量。所以這種方法救急可以,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2. 離子交換法。溶解在水中的鹽分,都是以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形式存在。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把這些離子移走,那麼水也就得到純化了。離子交換樹脂就具有這樣的能力。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具有網狀結構的不溶於水的高分子材料。它猶如一棵大樹,上面有很多樹枝,每個樹枝上都有一個口袋。當海水通過的時候,陽離子會把陽離子交換樹脂「口袋」中的氫離子交換出來,陰離子會把陰離子交換樹脂「口袋」里的氫氧根離子交換出來,而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相遇就變成了水。
3. 反滲透法。滲透是大自然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自然現象。例如,植物就是靠根部的滲透來吸取水分的,滲透平衡對人的生命活動也極為重要。滲透是依靠一種稱為半透膜的材料來實現的。半透膜可以讓水自由通過,而水中的其他化學物質是通不過的。如果半透膜的左邊是純水,右邊是溶液的話,從純水這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就會比溶液右邊通過半透膜的水多得多。這是因為,純水上方的飽和蒸汽壓比溶液上方的飽和蒸汽壓大。
拓展資料:
1.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生產淡水。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2. 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凍結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目前應用反滲透膜法及蒸餾法是市場中的主流。
3. 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個科研機構在進行著海水淡化的研究,有數百種不同結構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設施在工作。一座現代化的大型海水淡化廠,每天可以生產幾千、幾萬甚至近百萬噸淡水。水的成本在不斷地降低,有些國家已經降低到和自來水的價格差不多。某些地區的淡化水量達到了國家和城市的供水規模。
4. 海水淡化主要是為了提供飲用水和農業用水,有時食用鹽也會作為副產品被生產出來。海水淡化在中東地區很流行,在某些島嶼和船隻上也被使用。
5. 我國已建和即將建成的工程累計海水淡化能力約為60萬噸/日,從政策規劃來看,未來十年內行業市場容量有5 倍以上的成長空間,前景較為樂觀。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5元/噸,經濟可行性已經大大提升,考慮到未來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以及策扶等因素,未來海水淡化產業有望出現爆發式增長。
㈩ 怎樣把海水變成淡水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地球上雖然有大量的水,可惜能為人類所利用的淡水卻少得專可憐。當人類屬為缺水感到困惑時,毫無疑問會將目光投向總量遠比淡水多得多的海水。海水中含有3.5%的鹽類化合物,如何低成本地把這些化合物從水中除去,一直是化學家孜孜以求的目標。目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以下幾種。
蒸餾法。將海水加熱,使其中的水變成蒸汽,再讓蒸汽冷凝下來。由於海水中所溶的鹽類不會隨著蒸汽出來,因此得到的水就是幾近純水的蒸餾水。然而,無論是加熱還是冷凝,都需耗費能源。每蒸發1克水就需要2.3千焦的能量。所以這種方法救急可以,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