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內醯胺的蒸餾測定
Ⅰ 蒸餾法測定nh4,蒸出的nh3
回答正確加10分
Ⅱ 蒸餾法測定水分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蒸餾法測復定水分(迪安—斯達克)制又名共沸蒸餾法(Dean和Stark法)蒸餾發出現在二十世紀初,當時它採用沸騰的有機液體,將樣品中水分分離出來,此法直到如今仍在適用。1、原理:把不溶於水的有機溶劑和樣品放入蒸餾式水分測定裝置中加熱,試樣中的水分與溶劑蒸汽一起蒸發,把這樣的蒸汽在冷凝管中冷凝,由水分的容量而得到樣品的水分含量。2、步驟准確稱2.00~5.00g樣品→於250ml水分測定蒸餾瓶中→加入約50~75ml有機溶劑→接蒸餾裝置→徐徐加熱蒸餾→至水分大部分蒸出後→在加快蒸餾速度→至刻度管水量不再增加→讀數計算:水分=V/WV——刻度管中水層的容量mlW——樣品的重量(g)
Ⅲ 用蒸餾法測定食品中水分含量如果餾出液混濁,如何處理十分感謝!
用蒸餾法測定水分含量時,最常用 的有機溶劑有苯、甲苯、二 甲苯、CCl, 如果餾出液渾濁,可添加少量戍醇、 異丁醇。
滿意還望採納
Ⅳ 己內醯胺的制備思考題怎麼答
思考題要回答的是:
將高純度的環己酮與硫酸羥胺在80-110℃下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環己酮肟。分離出來的環己酮肟以發煙硫酸為催化劑,在80-110℃經貝克曼重排轉位為粗己內醯胺,粗己內醯胺通過萃取、蒸餾、結晶這些工序,製得高純度己內醯胺:
Ⅳ 己內醯胺的制備
1.肟法:首先將高純度的環己酮與硫酸羥胺在80-110℃下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環己酮肟。分離出來的環己酮肟以發煙硫酸為催化劑,在80-110℃經貝克曼重排轉位為粗己內醯胺,粗己內醯胺通過萃取、蒸餾、結晶等工序,製得高純度己內醯胺。肟法的原料環己酮可由苯酚加氫得環己醇,再脫氫而得;或由環己烷空氣氧化生成環己醇與環己酮,分離後的環己醇催化脫氫也生成環己酮。
2.甲苯法:甲苯在鈷鹽催化劑作用下氧化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用活性炭載體上的鈀催化劑進行液相加氫生成六氫苯甲酸,在發煙硫酸中,六氫苯甲酸與亞硝醯硫酸反應生成己內醯胺。甲苯法由於甲苯資源豐富,生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發展前途。
3.光亞硝化法:環己烷在汞蒸氣燈照射下與氯亞硝醯發生光化學反應,直接轉化成環己酮肟鹽酸鹽,環己酮肟鹽酸鹽在發煙硫酸存在下,通過貝克曼重排轉化為己內醯胺。
4.苯酚法苯酚在鎳催化劑存在下加氫,製得環己醇,提純後脫氫得粗環己酮。環己酮提純後與羥胺反應得到環己酮肟,再經貝克曼移位生成己內醯胺、反應產物中的硫酸用氨中和得副產物硫酸銨。粗己內醯胺經一系列化學與物理處理得到純己內醯胺。
Ⅵ 大學化學實驗中,普通蒸餾及沸點測定 這一實驗中,普通蒸餾的影響因素是什麼急~多謝了~
溫度,壓力,升溫速度等
Ⅶ 己內醯胺減壓蒸餾
看己內醯胺的熔點來,沸點,你源的加熱方式合適嗎
瓶內可適當加入磁力攪拌子,外部攪拌,加熱方式很多,油浴,水浴,沙浴,電加熱套等等,水浴主要看能否達到減壓條件下的沸點溫度,如果能,是可以選擇水浴加熱的
改用油浴加熱或沙浴加熱,溫度適當則可以避免碳化,因此,不會出現你說的攪拌子被固定的現象
Ⅷ 大學有機化學實驗中——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幾個思考題
溫度計的上限與蒸餾瓶的下線在同一的水平線上是為了讓所測得的溫度的誤差不是太大;加沸石是為了蒸餾是發生爆沸;(3.4)不能,因為有些物質混合後的沸點不變。
Ⅸ 蒸餾法測定氨氮時 ,蒸餾裝置怎樣做預處理
如果用納氏復試劑法或滴制定法測定氨氮則用50mL硼酸吸收,如果用水楊酸法-次氯酸鹽法則用50mL0.01mol/L硫酸吸收。沒有聽說過用蒸餾水做預處理的方法。建議用絮凝法做預處理測氨氮,預處理的時間也就是絮凝的時間20mins(需要小試試驗確定氫氧化鈉和硫酸鋅的加入量和比例),如果用蒸餾法,蒸餾時間就需要大約200mins。
蒸餾法和絮凝法只是測氨氮時預處理法方法,你主要是確定測氨氮時的方法,如:納氏試劑法、滴定法、水楊酸-次氯酸鹽法。
Ⅹ 蒸餾法測定氨氮時 蒸餾裝置怎樣做預處理
如果用納氏試劑法或滴定法測定氨氮則用50mL硼酸吸收,如果用水楊酸法-次氯酸鹽法則用版50mL0.01mol/L硫酸吸收。沒有聽說過用蒸餾水權做預處理的方法。建議用絮凝法做預處理測氨氮,預處理的時間也就是絮凝的時間20mins(需要小試試驗確定氫氧化鈉和硫酸鋅的加入量和比例),如果用蒸餾法,蒸餾時間就需要大約200mins。
蒸餾法和絮凝法只是測氨氮時預處理法方法,你主要是確定測氨氮時的方法,如:納氏試劑法、滴定法、水楊酸-次氯酸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