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磷酸蒸餾
A. 廢磷酸的名稱
磷酸或稱正磷酸(化學式:H3PO4),是一種常見的無機酸,是中強酸。由五氧化二磷溶於熱水中即可得到。磷酸在工業上用硫酸處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氣中容易潮解。加熱會失水得到焦磷酸,在進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磷酸主要用於制葯、食品、肥料等工業,也可用作化學試劑。 次磷酸(化學式:H3PO2)是一種磷的含氧酸,也是一種很強的還原劑。次磷酸鹽可由白磷與熱鹼溶液反應製得。工業一般多用石灰漿(氫氧化鈣)作鹼,實驗室則用氫氧化鋇溶液與白磷反應。反應後通二氧化碳除去過量的鹼,再過濾、蒸餾、濃縮便得到金屬的次磷酸鹽。
B. 次磷酸鈉溶液濃縮蒸餾會爆炸嗎什麼條件下會爆炸
離子交抄換樹脂法將大約70克水濕陽離子交換樹脂填充到玻璃管,5 mol / L鹽酸循環大約15分鍾,充分洗凈後,次磷酸鈉解決方案的高純度(60毫升15 g / H2O)流過,先用50毫升,樹脂柱,然後使用25 RNL蒸餾水沖洗。將流出的酸和洗液結合起來,在水浴中蒸出來……
C. 磷酸的制備方法
磷酸的原料主要是磷礦(主要成分為氟磷酸鈣Ca10F2(PO4)6)和以硫酸為主的無機專酸。
實驗室製法:實屬驗室可用強酸+磷酸鹽制備磷酸。
3H+ + PO43- ==== H3PO4 (原理:強酸制弱酸)
濕法:工業上常用濃硫酸跟磷酸鈣、磷礦石反應製取磷酸,濾去微溶於水的硫酸鈣沉澱,所得濾液就是磷酸溶液。或讓白磷與硝酸作用,可得到純的磷酸溶液。
3P4 + 20HNO3 + 8H2O ==== 12H3PO4 + 20NO↑
熱法: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再經水化製成。注意必須用熱水,因為五氧化二磷會和冷水反應生成劇毒的偏磷酸。
多磷酸的生產:多磷酸的生產主要由正磷酸在適當條件下脫水而成。
重結晶法:將工業磷酸用蒸餾水溶解後,把溶液提純,除去砷和重金屬等雜質,經過濾,使濾液符合食品級要求時,濃縮,製得食用磷酸成品。
D. 為什麼蒸餾是什麼
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叫做蒸餾水。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①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②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③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 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蒸餾水的質量標准之一是含鹽量一般在1~5mg/L左右。因為水中的含鹽量減少,水的電阻率增加,就能用測定水的電阻率來衡量水的純度。蒸餾水的電阻率要求在0.1×106Ω·cm(歐·厘米)左右。蒸餾水經過第二次蒸餾,可得重蒸餾水,它的純度更高。蒸餾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現在實驗室和工業上廣泛採用離子交換法獲取純水。這種水又叫去離子水。
E. 磷酸能否用加熱蒸餾進行提純
肯定不能啊 ,磷酸很不穩定,你加熱,他就會分解啊~~~~
F. 磷酸蒸餾法測氯離子的原理
我理解為H3PO4+NaCl=NaH2PO4+HCl!
G. 蒸餾液是指什麼
蒸餾液是液體通過蒸餾汽化產生的氣體 然後經過冷凝 冷卻後的液體.
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叫做蒸餾水。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①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②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③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 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蒸餾水的質量標准之一是含鹽量一般在1~5mg/L左右。因為水中的含鹽量減少,水的電阻率增加,就能用測定水的電阻率來衡量水的純度。蒸餾水的電阻率要求在0.1×106Ω·cm(歐·厘米)左右。蒸餾水經過第二次蒸餾,可得重蒸餾水,它的純度更高。蒸餾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現在實驗室和工業上廣泛採用離子交換法獲取純水。這種水又叫去離子水。
H. 什麼是蒸餾蒸餾的方法和流程什麼又是蒸餾水
蒸餾,一種分離液體混合物的方法
英文名稱:distillation
一、蒸餾的定義
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二、蒸餾的特點
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
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
蒸餾水
蒸餾水是指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
一次蒸餾水
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工業蒸餾水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
多次蒸餾水
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三、蒸餾的分類
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特殊精餾
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四, 蒸餾的主要儀器: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錐形瓶,橡膠塞
工業蒸餾的方法
①閃急蒸餾。將液體混合物加熱後經受一次部分汽化的分離操作。
②簡單蒸餾。使混合液逐漸汽化並使蒸氣及時冷凝以分段收集的分離操作。
③精餾。藉助迴流來實現高純度和高回收率的分離操作 ,應用最廣泛。對於各組分揮發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液,為了增加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可以在精餾分離時添加溶劑或鹽類,這類分離操作稱為特殊蒸餾,其中包括恆沸精餾、萃取精餾和加鹽精餾;還有在精餾時混合液各組分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稱為反應精餾。
[編輯本段]實驗室蒸餾操作
蒸餾操作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技術,一般應用於下列幾方面:
(1)分離液體混合物,僅對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有較大的差別時才能達到較有效的分離;
(2)測定純化合物的沸點;
(3)提純,通過蒸餾含有少量雜質的物質,提高其純度;
(4)回收溶劑,或蒸出部分溶劑以濃縮溶液。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操作時要注意:(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緣位於同一水平線上。(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I. 蒸餾舉例
是指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里。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叫做蒸餾水。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純凈,通常含有鈣、鎂、鐵等多種鹽,還含有機物、微生物、溶解的氣體(如二氧化碳)和懸浮物等。用蒸餾方法可以除去其中的不揮發組成。用蒸餾法,並配合以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①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②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③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CO2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KMnO4 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蒸餾水的質量標准之一是含鹽量一般在1~5mg/L左右。因為水中的含鹽量減少,水的電阻率增加,就能用測定水的電阻率來衡量水的純度。蒸餾水的電阻率要求在0.1×106Ω·cm(歐·厘米)左右。蒸餾水經過第二次蒸餾,可得重蒸餾水,它的純度更高。蒸餾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現在實驗室和工業上廣泛採用離子交換法獲取純水。這種水又叫去離子水。
一次蒸餾水:
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
多次蒸餾水:
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硫酸或磷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以上是來自360網路的資料,此外蒸餾水在野外求生取淡水時非常有用,在海邊時,求生者都會采一些海帶,挖一個坑,把盛水的容器放裡面,再在外面蓋上半透明的雨衣,這樣子等待後就會得到淡水了,之後求生者還會建造避難所,捕捉螃蟹,之後產生狼煙後被漁船獲救。
J. 次磷酸的制備
離子交換樹脂法
將約70g用水濕潤的陽離子交換樹脂裝填到玻璃管中,用5 mol/L鹽酸約流通15min,經充分水洗後,把純度高的次磷酸鈉水溶液(15 g/60 ml H2O)從中流過,樹脂柱先用50 ml,然後再用25 rnl蒸餾水沖洗。將流出的酸和洗液合並,在水浴上蒸發濃縮。把濃縮的酸放在高真空、有P205的乾燥器中脫水,冷卻結晶,過濾,重結晶,製得次磷酸成品。
方法1.向填有陽離子交換樹脂的玻璃柱通水濕潤,然後通入5mol/L的鹽酸溶液進行洗滌,再用水洗凈。讓20%的此磷酸鈉試劑緩慢通過交換樹脂後,將流出的酸和洗液合並,蒸發濃縮,並在五氧化二磷環境中真空脫水、冷卻結晶。純度可達98%。
方法2.向5%左右的次磷酸鋇溶液中,邊攪拌邊加入25%的稀硫酸溶液,至Ba<sup>2+</sup>離子完全沉澱靜置沉澱完全後,析出上層清液,加熱蒸發濃縮至元體積的10%,當溫度達105 ºC時,迅速過濾,然後升溫至110 ºC。維持15min,再升溫至130 ºC,維持10min(注意:蒸發過程中要保持不沸騰)。停止加熱,過濾,濾液冷卻至-2~-3 ºC,所得結晶即為成品
3.取285g Ba(H2PO2)2溶於5L水中,再取100g濃硫酸用水沖稀3~4倍後加入,攪拌均勻並靜置一日。用虹吸法小心地將溶液吸出,在瓷蒸發皿上蒸發,直到剩餘溶液體積僅為原體積的1/10。然後轉移到鉑皿中,在攪拌下蒸發直到溶液溫度達到105℃。將溶液趁熱過濾,無色濾液在繼續攪拌下蒸發濃縮(勿熱至沸騰),溫度升到110℃時保溫15min。繼續升至130℃,保溫10min。稍冷,將其濾入磨口玻璃瓶中。將玻璃瓶冷卻到零下幾度,有結晶析出(如果還不結晶,可用玻璃棒摩擦瓶壁,並放置。
4 將磷化鈣與稀鹽酸作用生成的磷化氫通入攪拌的碘懸浮液中,直至碘的顏色消失。在減壓(40mm)下重復蒸餾,蒸去碘-化氫和過氧化氫,剩下的殘余物為純的次磷酸
5.在一根內徑約25厘米、長約25厘米、下面有排液活塞的管(它的頂端膨大成球形)中塞著一個棉花團,在棉花團以上裝入約70克市售的陽離子交換樹脂。把管中完全裝滿水。當樹脂膨潤了幾小時之後,打開排液活塞,讓5N的鹽酸由球形部分流到樹脂層中,使樹脂完全淹沒在酸中。15分鍾後將酸排出,換蒸餾水浸洗,直到放出的洗滌水中不再含酸為止。將樹脂層中的水完全排掉,關上活塞。加入15克次磷酸鈉溶於60毫升蒸餾水的溶液,並搖動它以除去樹脂層中的空氣泡。過15分鍾後,讓溶液慢慢地滴下,先用50毫升蒸餾水淋洗後,再用25毫升蒸餾水淋洗二將所得的游離次磷酸溶液過濾後,先在水浴上蒸發。以後進一步脫水可按西蒙和費埃的方法在高度真空中在五氧化二磷上蒸發,直到五氧化二磷變為紅棕色止(次磷酸稍有些揮發,它被五氧化二磷吸收後與五氧化二磷反應而產生紅棕色)。然後將它放在冷劑中使它結晶。把析出的結晶放在冷卻了的陶質盤上以除去沾附的母液,.將它熔化,再冷卻使它結晶。如此製得的結晶約含98%的次磷酸。 再用蒸餾水將樹脂層淋洗2次(每次用50毫升水)之後,用5N鹽酸處理使它再活化。然後用水徹底淋洗到完全不含酸,即可再使用。用此法制備次酸磷時,最好是至少用60克次磷酸鈉,分作4份來操作。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可以立刻就獲得純的游離酸的溶液
因為蒸發是在高度真空中進行的,所以可以保證次磷酸不起分解,因此制劑中也不會含有即使是痕量的亞磷酸和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