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蒸餾除垢 » 制備正溴丁烷第二次蒸餾

制備正溴丁烷第二次蒸餾

發布時間: 2021-03-22 04:11:05

① 正溴丁烷制備過程中,在第二次蒸餾時為什麼會出現紫色,同時還有黑色沉澱

你如果是用正丁醇和氫溴酸迴流制備的話,如果氫溴酸沒有除干凈,加熱過程部分溴化氫會被氧化成溴素,這時候溴素顏色本身就會成紅色.
其實在反應後處理中除盡HBr的基礎上,採用減壓蒸餾加精餾柱會好很多,也避免因局部溫度過高而碳化形成的黑色沉澱.

② 正溴丁烷的制備中最後一次蒸餾能否省略為什麼

不能省略、省略了產品純度達不到要求

③ 制備正溴丁烷為什麼用蒸餾而不用分餾

蒸餾操作比較簡單(使用儀器簡單且步驟簡單),如果可以用蒸餾實現分離,就沒有必要使用分餾了。

④ 正溴丁烷的制備實驗第二次蒸餾時,液體變為紫色,但蒸出得為無色。請教為什麼會變紫呢

蒸餾種熱力離工藝再冷凝離整組單元操作程蒸發冷凝兩種單元操作聯合原物質離餾蒸餾內使低沸點組蒸發餾容離幾種同沸點混合物種簡單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各組沸點同更適合於離提純沸點相差液體機混合物餾實際蒸餾針混合物各同沸點進行冷卻離相純凈單物質程屬於物理變化程沒新物質;某混合物進行加熱

⑤ 正溴丁烷的制備中先後兩次的蒸餾的目的有何不同

第一次蒸餾是反應過程,使產物與底物分離。蒸出的物質比較雜,有正丁醇,正溴丁烷,水,溴化氫,丁醚等。
第二次是為了提純,使正溴丁烷與為除去的雜質分離

⑥ 兩次蒸餾法

第一次蒸餾是反應過程,使產物與底物分離.蒸出的物質比較雜,有正丁醇,正溴丁烷,水,溴化氫,丁醚等.
第二次是為了提純,使正溴丁烷與為除去的雜質分離

⑦ 在正溴丁烷制備實驗中為什麼在第一次蒸餾得到的粗產物是透明的,但用水洗滌分層後有機層變為紅棕色

這是因為溴的衍生物在水洗時游離出溴分子 Br2.

⑧ 制備正溴丁烷的實驗中,怎樣判斷正溴丁烷已經蒸發完畢

製取1-溴丁烷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副產物,比方1,2-2溴丁烷等,這些副產物有些會溶於版1-溴丁烷中,用分液的方權法不能將其出去,只能將不容於1-溴丁烷的物質出去,用蒸餾方法便可以利用各物質的沸點不同而更好的提純1-溴丁烷
在我的影像中貌似沒有做過你說的這步誒,我記得好像是蒸餾後用水,龍硫酸,飽和碳酸鈉,什麼的洗滌然後乾燥就OK
了?真有後一步,應該是是粗提純後便於後面的洗滌操作,也能使丁醇和HBR更好反應吧?

⑨ 正溴丁烷的制備中先後兩次的蒸餾的目的有何不同本實驗最後一次蒸餾能否消去為什麼

蒸餾是為了提純成品

⑩ 關於實驗正溴丁烷的制備,我最後蒸餾出來的餾出液第一滴溫度是62.3℃,結束溫度是73.5℃,求高手,高分!

從你的數據可以看出,產物不純。記錄的蒸餾溫度,有一個重要遺漏——最高溫度版,最高溫度是很能說明權問題的,最高溫度與結束溫度不是一回事,比如最高達到89℃,那麼和最高達到79℃相比,純度肯定不一樣。以後請注意。

你的第一滴溫度是62.3℃,結束溫度是73.5℃,說明產物純度很差。原因有很多,具體到不同操作者、操作過程,原因不同。一般而言,有幾種情況是初學者容易出現的:蒸餾前最後的【乾燥環節】,除水不徹底,只要帶有一點水分,就會影響到蒸餾的溫度(二元、多元共沸,使沸點下降);在此前分液時,分得不好,水帶多了;反應控制不好,使得副產物多了,等等;你應該反饋更多信息,以便幫助你判斷。

在產率問題上,提示一下,首先理論產率算對了沒有;其次,如果產率達到30%,實際上是正常結果,因為有機實驗中,一般學生操作產率要達到40%以上,很難!常常見到有人說達到了50%,那多半是在偽造數據。學生產率在30%,是正常范圍。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