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金屬銫
⑴ Cd是那種金屬的化學符號
鎘(cadmium)
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Cd,原子序數48,原子量112.411,屬周期系ⅡB族。1817年德國F.施特羅邁爾從碳酸鋅中發現鎘,K.S.L.赫爾曼和J.C.H.羅洛夫也在氧化鋅中發現鎘,其英文名稱來源於拉丁文cadmia,含義是菱鋅礦。鎘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10-5%,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礦物為硫鎘礦(CdS),與鋅礦、鉛鋅礦、銅鉛鋅礦共生,浮選時大部分進入鋅精礦,在焙燒過程中富集在煙塵中。在濕法煉鋅時,鎘存在於銅鎘渣中。
鎘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熔點320.9℃,沸點765℃,相對密度8.642。有韌性和延展性。鎘在潮濕空氣中緩慢氧化並失去金屬光澤,加熱時表面形成棕色的氧化物層。高溫下鎘與鹵素反應激烈,形成鹵化鎘。也可與硫直接化合,生成硫化鎘。鎘可溶於酸,但不溶於鹼。鎘的氧化態為+1、+2。氧化鎘和氫氧化鎘的溶解度都很小,它們溶於酸,但不溶於鹼。鎘可形成多種配離子,如Cd(NH3)、Cd(CN)、CdCl等。鎘的毒性較大,被鎘污染的空氣和食物對人體危害嚴重,日本因鎘中毒曾出現「痛痛病」。
可用多種方法從含鎘的煙塵或鎘渣(如煤或炭還原或硫酸浸出法和鋅粉置換)中獲得金屬鎘。進一步提純可用電解精煉和真空蒸餾。鎘主要用於鋼、鐵、銅、黃銅和其他金屬的電鍍,對鹼性物質的防腐蝕能力強。鎘可用於製造體積小和電容量大的電池。鎘的化合物還大量用於生產顏料和熒光粉。硫化鎘、硒化鎘、碲化鎘用於製造光電池。
鎘(Cadmium) 化學符號:
Cd 鎘的危害:被鎘污染的食物導致關節炎,神經 痛和全身骨痛,飲食不進,引起肺氣腫 ,腎失調等· 可能含有的組件或用料:包裝件、染料、 電子件 、表面處理、焊料、 塑膠製品 ……
化學符號及英文寫法
第 01 號元素: 氫 [化學符號]H, 讀「輕」, [英文名稱]Hydrogen
第 02 號元素: 氦 [化學符號]He, 讀「亥」, [英文名稱]Helium
第 03 號元素: 鋰 [化學符號]Li, 讀「里」, [英文名稱]Lithium
第 04 號元素: 鈹 [化學符號]Be, 讀「皮」, [英文名稱]Beryllium
第 05 號元素: 硼 [化學符號]B, 讀「朋」, [英文名稱]Boron
第 06 號元素: 碳 [化學符號]C, 讀「炭」, [英文名稱]Carbon
第 07 號元素: 氮 [化學符號]N, 讀「淡」, [英文名稱]Nitrogen
第 08 號元素: 氧 [化學符號]O, 讀「養」, [英文名稱]Oxygen
第 09 號元素: 氟 [化學符號]F, 讀「弗」, [英文名稱]Fluorine
第 10 號元素: 氖 [化學符號]Ne, 讀「乃」, [英文名稱]Neon
第 11 號元素: 鈉 [化學符號]Na, 讀「納」, [英文名稱]Sodium
第 12 號元素: 鎂 [化學符號]Mg, 讀「美」, [英文名稱]Magnesium
第 13 號元素: 鋁 [化學符號]Al, 讀「呂」, [英文名稱]Aluminum
第 14 號元素: 硅 [化學符號]Si, 讀「歸」, [英文名稱]Silicon
第 15 號元素: 磷 [化學符號]P, 讀「鄰」, [英文名稱]Phosphorus
第 16 號元素: 硫 [化學符號]S, 讀「流」, [英文名稱]Sulfur
第 17 號元素: 氯 [化學符號]Cl, 讀「綠」, [英文名稱]Chlorine
第 18 號元素: 氬 [化學符號]Ar,A, 讀「亞」, [英文名稱]Argon
第 19 號元素: 鉀 [化學符號]K, 讀「甲」, [英文名稱]Potassium
第 20 號元素: 鈣 [化學符號]Ca, 讀「丐」, [英文名稱]Calcium
第 21 號元素: 鈧 [化學符號]Sc, 讀「亢」, [英文名稱]Scandium
第 22 號元素: 鈦 [化學符號]Ti, 讀「太」, [英文名稱]Titanium
第 23 號元素: 釩 [化學符號]V, 讀「凡」, [英文名稱]Vanadium
第 24 號元素: 鉻 [化學符號]Cr, 讀「各」, [英文名稱]Chromium
第 25 號元素: 錳 [化學符號]Mn, 讀「猛」, [英文名稱]Manganese
第 26 號元素: 鐵 [化學符號]Fe, 讀「鐵」, [英文名稱]Iron
第 27 號元素: 鈷 [化學符號]Co, 讀「古」, [英文名稱]Cobalt
第 28 號元素: 鎳 [化學符號]Ni, 讀「臬」, [英文名稱]Nickel
第 29 號元素: 銅 [化學符號]Cu, 讀「同」, [英文名稱]Copper
第 30 號元素: 鋅 [化學符號]Zn, 讀「辛」, [英文名稱]Zinc
第 31 號元素: 鎵 [化學符號]Ga, 讀「家」, [英文名稱]Gallium
第 32 號元素: 鍺 [化學符號]Ge, 讀「者」, [英文名稱]Germanium
第 33 號元素: 砷 [化學符號]As, 讀「申」, [英文名稱]Arsenic
第 34 號元素: 硒 [化學符號]Se, 讀「西」, [英文名稱]Selenium
第 35 號元素: 溴 [化學符號]Br, 讀「秀」, [英文名稱]Bromine
第 36 號元素: 氪 [化學符號]Kr, 讀「克」, [英文名稱]Krypton
第 37 號元素: 銣 [化學符號]Rb, 讀「如」, [英文名稱]Rubidium
第 38 號元素: 鍶 [化學符號]Sr, 讀「思」, [英文名稱]Strontium
第 39 號元素: 釔 [化學符號]Y, 讀「乙」, [英文名稱]Yttrium
第 40 號元素: 鋯 [化學符號]Zr, 讀「告」, [英文名稱]Zirconium
第 41 號元素: 鈮 [化學符號]Nb, 讀「尼」, [英文名稱]Niobium
第 42 號元素: 鉬 [化學符號]Mo, 讀「目」, [英文名稱]Molybdenum
第 43 號元素: 礙 [化學符號]Tc, 讀「得」, [英文名稱]Technetium
第 44 號元素: 釕 [化學符號]Ru, 讀「了」, [英文名稱]Ruthenium
第 45 號元素: 銠 [化學符號]Rh, 讀「老」, [英文名稱]Rhodium
第 46 號元素: 鈀 [化學符號]Pd, 讀「巴」, [英文名稱]Palladium
第 47 號元素: 銀 [化學符號]Ag, 讀「銀」, [英文名稱]Silver
第 48 號元素: 鎘 [化學符號]Cd, 讀「隔」, [英文名稱]Cadmium
第 49 號元素: 銦 [化學符號]In, 讀「因」, [英文名稱]Indium
第 50 號元素: 錫 [化學符號]Sn, 讀「西」, [英文名稱]Tin
第 51 號元素: 銻 [化學符號]Sb, 讀「梯」, [英文名稱]Antimony
第 52 號元素: 碲 [化學符號]Te, 讀「帝」, [英文名稱]Tellurium
第 53 號元素: 碘 [化學符號]I, 讀「典」, [英文名稱]Iodine
第 54 號元素: 氙 [化學符號]Xe, 讀「仙」, [英文名稱]Xenon
第 55 號元素: 銫 [化學符號]Cs, 讀「色」, [英文名稱]Cesium
第 56 號元素: 鋇 [化學符號]Ba, 讀「貝」, [英文名稱]Barium
第 58 號元素: 鈰 [化學符號]Ce, 讀「市」, [英文名稱]Cerium
第 59 號元素: 鐠 [化學符號]Pr, 讀「普」, [英文名稱]Praseodymium
第 60 號元素: 釹 [化學符號]Nd, 讀「女」, [英文名稱]Neodymium
第 61 號元素: 鉕 [化學符號]Pm, 讀「頗」, [英文名稱]Promethium
第 62 號元素: 釤 [化學符號]Sm, 讀「衫」, [英文名稱]Samarium
第 63 號元素: 銪 [化學符號]Eu, 讀「有」, [英文名稱]Europium
第 64 號元素: 釓 [化學符號]Gd, 讀「軋」, [英文名稱]Gadolinium
第 65 號元素: 鋱 [化學符號]Tb, 讀「忒」, [英文名稱]Terbium
第 66 號元素: 鏑 [化學符號]Dy, 讀「滴」, [英文名稱]Dysprosium
第 67 號元素: 鈥 [化學符號]Ho, 讀「火」, [英文名稱]Holmium
第 68 號元素: 鉺 [化學符號]Er, 讀「耳」, [英文名稱]Erbium
第 69 號元素: 銩 [化學符號]Tm, 讀「丟」, [英文名稱]Thulium
第 70 號元素: 鐿 [化學符號]Yb, 讀「意」, [英文名稱]Ytterbium
第 71 號元素: 鑥 [化學符號]Lu, 讀「魯」, [英文名稱]Lutetium
第 72 號元素: 鉿 [化學符號]Hf, 讀「哈」, [英文名稱]Hafnium
第 73 號元素: 鉭 [化學符號]Ta, 讀「坦」, [英文名稱]Tantalum
第 74 號元素: 鎢 [化學符號]W, 讀「烏」, [英文名稱]Tungsten
第 75 號元素: 鑭 [化學符號]La, 讀「蘭」, [英文名稱]Lanthanum
第 75 號元素: 錸 [化學符號]Re, 讀「來」, [英文名稱]Rhenium
第 76 號元素: 鋨 [化學符號]Os, 讀「鵝」, [英文名稱]Osmium
第 77 號元素: 銥 [化學符號]Ir, 讀「衣」, [英文名稱]Iridium
第 78 號元素: 鉑 [化學符號]Pt, 讀「「, [英文名稱]Platinum
第 79 號元素: 金 [化學符號]Au, 讀「今」, [英文名稱]Gold
第 80 號元素: 汞 [化學符號]Hg, 讀「拱」, [英文名稱]Mercury
第 81 號元素: 鉈 [化學符號]Tl, 讀「他」, [英文名稱]Thallium
第 82 號元素: 鉛 [化學符號]Pb, 讀「千」, [英文名稱]Lead
第 83 號元素: 鉍 [化學符號]Bi, 讀「必」, [英文名稱]Bismuth
第 84 號元素: 釙 [化學符號]Po, 讀「潑」, [英文名稱]Polonium
第 85 號元素: 砹 [化學符號]At, 讀「艾」, [英文名稱]Astatine
第 86 號元素: 氡 [化學符號]Rn, 讀「冬」, [英文名稱]Radon
第 87 號元素: 鈁 [化學符號]Fr, 讀「方」, [英文名稱]Francium
第 88 號元素: 鐳 [化學符號]Ra, 讀「雷」, [英文名稱]Radium
第 89 號元素: 錒 [化學符號]Ac, 讀「阿」, [英文名稱]Actinium
第 90 號元素: 釷 [化學符號]Th, 讀「土」, [英文名稱]Thorium
第 91 號元素: 鏷 [化學符號]Pa, 讀「仆」, [英文名稱]Protactinium
第 92 號元素: 鈾 [化學符號]U, 讀「由」, [英文名稱]Uranium
第 93 號元素: 鎿 [化學符號]Np, 讀「拿」, [英文名稱]Neptunium
第 94 號元素: 鈈 [化學符號]Pu, 讀「不」, [英文名稱]Plutonium
第 95 號元素: 鎇 [化學符號]Am, 讀「眉」, [英文名稱]Americium
第 96 號元素: 鋦 [化學符號]Cm, 讀「局」, [英文名稱]Curium
第 97 號元素: 錇 [化學符號]Bk, 讀「陪」, [英文名稱]Berkelium
第 98 號元素: 鐦 [化學符號]Cf, 讀「開」, [英文名稱]Californium
第 99 號元素: 鎄 [化學符號]Es, 讀「哀」, [英文名稱]Einsteinium
第 100 號元素: 鐨 [化學符號]Fm, 讀「費」, [英文名稱]Fermium
第 101 號元素: 鍆 [化學符號]Md, 讀「門」, [英文名稱]Mendelevium
第 102 號元素: 鍩 [化學符號]No, 讀「諾」, [英文名稱]Nobelium
第 103 號元素: 鐒 [化學符號]Lw, 讀「勞」, [英文名稱]Lawrencium
第 104 號元素: 鐪 [化學符號]Rf, 讀「盧」, [英文名稱]unnilquadium
第 105 號元素: [化學符號]Db, 讀「杜」, [英文名稱]bnium
第 106 號元素: 釒喜 [化學符號]Sg , 讀」喜「, [英文名稱]
第 107 號元素: 釒波 [化學符號]Bh, 讀"波「, [英文名稱]Bohrium
第 108 號元素: 釒黑 [化學符號]Hs, 讀」黑「, [英文名稱]
第 109 號元素: 釒麥 [化學符號]Mt, 讀"麥",[英文名稱]
第 110 號元素: 鐽 [化學符號]Ds, 讀」達「, [英文名稱]Darmstadtium
第 111 號元素: 釒侖 [化學符號]Rg, , 讀」倫「, [英文名稱]Roentgenium
第 112 號元素: uub(112)
第 113 號元素: uut(113)
第 114 號元素: uuq(114)
第 115 號元素: uup(115)
第 116 號元素: uuh(116)
第 117 號元素: uuo(118未被認可)
好的話加分哦
⑵ 化學界的歷史大事
化 學 大 事 年 表
約50萬年前
「北京人」已知用火
公元前5000~前3000年
中國已開始製作陶器
公元前4000年
中國已知釀酒
公元前3000年
埃及人採集金、銀制飾物
公元前2000年
中國齊家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有鑄紅銅器
公元前1400年
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已知煉鐵
公元前10世紀
埃及人已開始製作玻璃器皿
公元前5世紀~前3世紀
中國提出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
公元前4世紀
希臘德謨克利特提出樸素的原子論
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火、氣、土、水)說
公元前2世紀
中國《神農本草經》成書
中國煉丹術興起
中國西漢時已有利用膽水煉銅的記載
公元60年左右
羅馬老普林尼提出分離金銀的火試金法
公元105年
中國蔡倫監造出良紙
公元2世紀
中國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
約公元360年
中國葛洪著《抱朴子內篇》
公元656~666年
中國頒布葯典《新修本草》
公元808年
中國唐代出版的《太上聖祖金丹秘訣》所載「伏火礬法」乃是原始火葯的配方
公元10世紀
阿拉伯阿維森納著《醫典》
公元1163年
中國吳悞著《丹房須知》中有較完整的蒸餾器圖
公元1450年
德意志B.瓦倫丁發現鉍
公元16世紀
瑞士帕拉采爾蘇斯提出三要素說
公元1556年
德意志G.阿格里科拉的《坤輿格致》出版
公元1596年
中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成書
比利時J. B.van海爾蒙特作「柳樹試驗」
公元1637年
中國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出版,記載了用爐甘石制「倭鉛」(金屬鋅)的方法
公元1661年
英國R.玻意耳的《懷疑派化學家》出版,提出化學元素的科學定義
公元1663年
英國R.玻意耳用植物色素作指示
公元1679年
德意志L.J. von孔克爾發明吹管分析
公元1703年
德意志G.E.施塔爾提出燃素說
公元1729年
法國C.J.日夫魯瓦最早使用容量分析法
公元1750年
法國V.G.弗朗索瓦用指示劑進行酸鹼滴定
公元1751年
瑞典A. F.克龍斯泰德發現鎳
公元1755年
英國J.布萊克發現「固定空氣」(即二氧化碳)
公元1766年
英國H.卡文迪什發現氫
公元1769~1785年
瑞典C.W.舍勒離析了多種有機酸
公元1772年
英國D.盧瑟福發現氮
公元1773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氧
法國G. F.魯伊勒發現脲
公元1774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錳,製得氯
公元1775年
瑞典T.O.貝格曼提出化學親合力論
公元1777年
法國 A.-L.拉瓦錫證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
公元1780年
瑞典T.O.貝格曼的《礦物的濕法分析》出版,提出重量分析法
公元1781年
瑞典C. W.舍勒發現鎢
公元1782年
瑞典P. J.耶爾姆發現鉬
公元1786年
法國A. -L.拉瓦錫發現酒精經氧化轉變成乙酸
公元1790年
英國W.格雷哥爾發現鈦
公元1797年
法國N. -L.沃克蘭發現鉻
公元1798年
法國N. -L.沃克蘭發現鈹
公元1799年
法國 J.-L.普魯斯特提出定比定律
法國 C.-L.貝托萊指出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與參與反應的物質的量有關;化學反應可達到平衡
公元1800年
義大利A.伏打製成電堆
公元1801年
西班牙A. M.Del里奧發現釩
英國C.哈切特發現鈮
公元1802年
瑞典A. G.厄克貝里發現鉭
公元1806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同分異構現象
公元1803年
英國J.道爾頓提出原子學說和倍比定律
英國W.H.渥拉斯頓發現鈀和銠
英國W.亨利提出亨利定律
公元1807年
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鉀和鈉
公元1808年
法國J.-L.蓋-呂薩克提出氣體化合體積定律
法國J.-L.蓋-呂薩克和L.-J.泰納爾分別製得單質硼
英國H.戴維製得金屬鈣、鎂、鍶、鋇
公元1811年
義大利A.阿伏伽德羅提出分子假說
法國B.庫圖瓦發現碘
公元1812年
法國A. -M.安培發現氟
公元1814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提出化學符號和化學方程式書寫規則
公元1817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硒
瑞典J.A.阿弗韋聰發現鋰
公元1819年
法國 P.-L.杜隆和A.T.珀替提出原子熱容定律
法國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發現萘
公元1820年
法國P.-J.佩爾蒂埃分離出奎寧
公元1824年
英國M.波拉尼提出催化反應的吸附理論
瑞典J.J.貝采利烏斯製得單質硅
法國A.J.巴拉爾發現溴
法國J.-L.蓋-呂薩克用容量分析法測定銀
法國S.卡諾提出卡諾定理
公元1825年
英國M.法拉第發現苯
丹麥H.C.奧斯特發現鋁
公元1826年
法國J.-B.-A.杜馬根據蒸氣密度測定原子量
公元1827年
俄國Г.В.奧贊發現釕
公元1828年
德意志F.維勒合成脲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發現釷
公元1829年
德意志J.W.德貝萊納提出「三元素組」的元素分類法
公元1830年
德意志 J.von李比希建立有機物中碳氫定量分析法和提出取代學說
公元1832年
德意志 J.von李比希和F.維勒提出基的概念
公元1833年
英國M.法拉第提出電解定律
法國J.-B.-A.杜馬建立有機物中氮的定量分析法
德意志E.米切利希從苯甲酸脫羧製得苯
公元1834年
德意志F.F.龍格從煤焦油分離出苯胺、喹啉、苯酚
公元1835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提出催化概念
公元1839年
美國C.古德伊爾發明橡膠硫化法
法國J.-B.-A.杜馬提出有機化合物分類的類型論
公元1840年
俄國G.H.蓋斯發現熱總量守恆定律
公元1841年
瑞典J.J.貝采利烏斯的《化學教程》出版
德意志C.R.弗雷澤紐斯的《定性化學分析導論》出版,提出簡明的陽離子系統定性分析法
公元1843年
法國 C.-F.熱拉爾提出同系列概念
公元1845年
德意志C.F.舍恩拜因製得纖維素硝酸酯
公元1847年
德意志 H.von亥姆霍茲提出「力之守恆」,後發展為熱力學第一定律
美國J.W.吉布斯提出熱力學勢概念,後經美國G.N.路易斯改稱自由能
公元1848年
法國L.巴斯德發現酒石酸鹽結晶的旋光性,提出光學活性是由於分子不對稱產生的
英國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和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公元1850年
德意志L.F.威廉密提出動態平衡概念。開創了化學動力學的定量研究
德意志R.克勞修斯根據法國S.卡諾研究成果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公元1852年
英國E.弗蘭克蘭提出原子價概念
德意志A.比爾提出光的吸收定律
公元1853年
法國 C.-F.熱拉爾把有機化合物分為水型、氫型、氯化氫型、氨型四大類型
公元1854年
法國M.貝特洛從甘油和脂肪酸合成脂肪
公元1856年
法國M.貝特洛合成甲烷和乙烯
英國W.H.Jr.珀金合成苯胺紫
公元1857年
德意志F.A.凱庫勒提出碳原子的四價學說
德意志E.施魏策爾發明銅銨纖維
公元1858年
德意志F.A.凱庫勒和英國A.S.庫珀分別提出原子價鍵概念
公元1859年
法國G.普朗忒研製出鉛酸蓄電池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明光譜分析儀
公元1860年
國際化學會議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召開
義大利S.坎尼扎羅確證分子學說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現銫
公元1861年
英國W.克魯克斯發現鉈
德意志R.W.本生和G.R.基爾霍夫發現銣
俄國А.M.布特列洛夫提出化學結構理論
英國T.格雷姆提出膠體概念
公元1862年
法國M.貝特洛合成乙炔
公元1864年
挪威C.M.古爾德貝格和P.瓦格提出質量作用定律
美國J.W.吉布斯用電解分析法測定銅
公元1865年
英國J.A.R.紐蘭茲提出元素八音律
德意志F.A.凱庫勒提出苯的環狀結構學說
德意志P.許岑貝格爾製得纖維素乙酸酯
法國G.勒克朗謝研製出第一隻實用干電池
德意志R.克勞修斯提出熵概念
公元1867年
瑞典A.B.諾貝爾發明達納炸葯
公元1869年
俄國Д.И.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
德意志C.格雷貝等合成茜素
美國J.W.海厄特製成賽璐珞
瑞士J.F.米舍爾發現核酸
公元1873年
俄國А.M.布特列洛夫發現異丁烯的聚合反應
公元1874年
荷蘭J.H.范托夫和法國 J.-A.勒貝爾分別提出立體化學概念和碳的四面體構型學說
公元1875年
德國F.W.G.科爾勞施提出當量電導概念
法國 P.-E.L.de布瓦博德朗發現鎵
公元1876年
美國J.W.布吉斯發現相律
公元1880年
瑞士J.C.G.de馬里尼亞克發現釓
德國A.von拜耳合成靛藍
公元1881年
英國J.J.湯姆孫提出陰極射線是帶負電的粒子流,1897年測定了它的質荷比,並命名為電子
公元1884年
荷蘭J.H.范托夫的《化學動力學研究》出版
公元1886年
德國C.溫克勒爾發現鍺
法國H.穆瓦桑製得單質氟
荷蘭J.H.范托夫建立稀溶液理論
公元1887年
瑞典S.A.阿倫尼烏斯提出電離理論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與荷蘭J.H.范托夫創辦德文《物理化學》雜志
法國 F.-M.拉烏爾提出拉烏爾定律
公元1888年
德國 A.von拜耳提出幾何異構概念
法國 H.-L.勒夏忒列提出勒夏忒列原理
公元1889年
德國W.H.能斯脫提出電極電勢與溶液濃度的關系式
瑞典S.A.阿倫尼烏斯提出活化分子和活化熱概念
公元1890年
德國E.費歇爾合成果糖和葡萄糖
公元1892年
日內瓦國際化學會議確定有機化合物系統命名法
英國C.F.克羅斯和E.J.比萬製成粘膠纖維
公元1893年
瑞士A.韋爾納提出絡合物的配位理論
公元1894年
英國W.拉姆齊和瑞利發現氬
公元1895年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提出催化劑概念
英國W.拉姆齊發現氦
公元1896年
法國H.貝可勒爾發現鈾的放射性
法國P.薩巴蒂埃用鎳為催化劑進行催化氫化反應
公元1898年
法國M.居里和英國G.C.N.施密特分別發現釷鹽的放射性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創建放射化學方法並發現釙和鐳
英國W.拉姆齊和M.W.特拉弗斯發現氖、氪、氙
公元1899年
英國R.B.歐文斯和E.盧瑟福發現氡220
法國A.-L.德比埃爾內發現錒
公元1900年
英國E.盧瑟福和法國M.居里發現鐳輻射由α、β、γ射線組成
德國F.E.多恩發現氡222
美國M.岡伯格發現三苯甲基自由基
公元1901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逸度概念
法國 F.-A.V.格利雅發明格利雅試劑
公元1902年
法國M.居里和P.居里分離出90毫克氯化鐳
德國W.奧斯特瓦爾德對催化下了確切的定義
公元1903年
英國E.盧瑟福和F.索迪提出放射性嬗變理論
公元1906年
俄國M.С.茨維特發明色譜分析法
德國H.費歇爾提出蛋白質的多肽結構並合成分子量為1000的多肽
公元1907年
美國G.N.路易斯提出活度概念
公元1909年
美國L.H.貝克蘭製成酚醛樹脂
德國F.哈伯合成氨試驗成功
公元1910年
俄國C.B.列別捷夫製成丁鈉橡膠
公元1911年
英國E.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模型
公元1912年
奧地利F.普雷格爾建立有機元素微量分析法
德國W.H.能斯脫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德國M.von勞厄發現晶體對X射線的衍射
瑞典G.C.de赫維西和德國F.A.帕內特創立放射性示蹤原子法
德國F.克拉特和A.羅萊特製成聚乙酸乙烯酯
公元1913年
丹麥N.玻爾提出量子力學的氫原子結構理論
英國W.L.布喇格和俄國Г.В.武爾夫分別得出布喇格-武爾夫方程
英國F.索迪提出同位素概念
美國K.法揚斯發現鏷234
英國H.G.J.莫塞萊證實原子序數與原子核內的正電荷數相等
德國M.博登施坦提出化學反應中的鏈反應概念
英國J.J.湯姆孫和F.W.阿斯頓發現氖有穩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
公元1916年
德國W.科塞爾提出電價鍵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共價鍵理論
美國I.朗繆爾導出吸附等溫方程
荷蘭P.德拜和瑞士P.謝樂發明 X射線粉末法
公元1919年
英國F.W.阿斯頓製成質譜儀
英國E.盧瑟福發現人工核反應
公元1920年
德國H.施陶丁格創立高分子線鏈型學說
公元1921年
德國O.哈恩發現同質異能素
公元1922年
捷克斯洛伐克J.海洛夫斯基發明極譜法
公元1923年
丹麥J.N.布倫斯惕提出酸鹼質子理論
美國G.N.路易斯提出路易斯酸鹼理論
英國P.德拜和德國E.休克爾提出強電解質稀溶液靜電理論
公元1924年
德國W.O.赫爾曼和W.黑內爾製成聚乙烯醇
法國 L.-V.德布羅意提出電子等微粒具有波粒二象性假說
公元1925年
美國H.S.泰勒提出催化的活性中心理論
公元1926年
奧地利E.薛定諤提出微粒運動的波動方程
丹麥N.J.布耶魯姆提出離子締合概念
公元1927年
蘇聯H.H.謝苗諾夫和英國C.N.欣謝爾伍德分別提出支鏈反應理論
德國H.戈爾德施米特提出結晶化學規律
公元1928年
印度C.V.喇曼發現喇曼光譜
英國W.H.海特勒、F.W.倫敦和奧
地利E.薛定諤創立分子軌道理論
德國O.P.H.狄爾斯和K.阿爾德發現雙烯合成
公元1929年
英國A.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德國A.F.J.布特南特等分離並闡明性激素結構
公元1930年
英國C.N.欣謝爾伍德提出催化中間化合物理論
公元1931年
美國H.C.尤里發現氘(重氫)
美國L.C.鮑林和J.C.斯萊特提出雜化軌道理論
公元1932年
英國J.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中國化學會成立
公元1933年
美國L.C.鮑林提出共振論
E.春克爾製成丁苯橡膠
公元1934年
法國F.約里奧-居里和I.約里奧-居里發現人工放射性
英國E.W.福西特等製成高壓聚乙烯
英國E.盧瑟福發現氚
W.庫恩提出高分子鏈的統計理論
公元1935年
美國H.艾林、英國J.C.波拉尼和A.G.埃文斯提出反應速率的過渡態理論
美國W.H.卡羅瑟斯製成聚己二醯己二胺
英國B.A.亞當斯和E.L.霍姆斯合成離子交換樹脂
公元1937年
義大利C.佩列爾和美國E.G.塞格雷人工製得鍀
德國O.拜爾製成聚氨酯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軟質聚氯乙烯
公元1938年
德國P.施拉克製成聚己內醯胺
德國O.哈恩等發現鈾的核裂變現象
公元1939年
法國M.佩雷發現鈁
美國P.J.弗洛里提出縮聚反應動力學方程
公元1940年
美國E.M.麥克米倫和P.H.艾貝爾森人工製得鎿
美國G.T.西博格和E.M.麥克米倫等人工製得鈈
美國D.R.科森和E.G.塞格雷等發現砹
蘇聯Г.Н.弗廖羅夫和К.А.彼得扎克發現自發裂變
公元1941年
英國J.R.溫菲爾德和J.T.迪克森製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
公元1942年
義大利E.費密等在美國建成核反應堆
美國P.J.弗洛里和M.L.哈金斯提出高分子溶液理論
公元1943年
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黴菌中析離出鏈黴素
公元1944年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L.O.摩根人工製得鎇
美國G.T.西博格、R.A.詹姆斯和A.吉奧索人工製得鋦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奎寧鹼
美國G.T.西博格建立錒系理論
公元1945年
瑞士G.K.施瓦岑巴赫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進行絡合滴定
S.魯賓研究出扣式電池
美國J.A.馬林斯基和L.E.格倫丁寧等分離出鉕
公元1949年
美國S.G.湯普森、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錇
公元1950年
美國 S.G.湯普森、K.Jr.斯特里特、A.吉奧索和G.T.西博格人工製得鐦
蘇聯В.А.卡爾金提出非晶態高聚物的三個物理狀態(玻璃態、高彈態、粘流態)
公元1952年
美國A.吉奧索等從氫彈試驗後的沉降物中發現鎄和鐨
日本福井謙一提出前線軌道理論
英國A.T.詹姆斯和A.J.P.馬丁發明氣相色譜法
美國L.E.奧格爾提出配位場理論
公元1953年
美國J.D.沃森和英國F.H.C.克里克提出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聯邦德國K.齊格勒發現烷基鋁和四氯化鈦可在常溫常壓下催化乙烯聚合
公元1953~1954年
聯邦德國K.齊格勒和義大利G.納塔發明齊格勒-納塔催化劑
公元1954年
聯邦德國E.G.維蒂希發現維蒂希試劑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番木鱉鹼
義大利 G.納塔等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製成等規聚丙烯
公元1955年
美國A.吉奧索、S.G.湯普森、G.T.西博格等人工製得鍆
英國F.桑格測定了胰島素的一級結構
美國杜邦公司製成聚醯亞胺
澳大利亞A.沃爾什發明原子吸收光譜法
公元1956年
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生產活性染料
公元1957年
英國J.C.肯德魯測定了鯨肌紅蛋白的晶體結構
英國A.凱勒製得聚乙烯單晶並提出高分子鏈的折疊理論
公元1958年
美國A.吉奧索等和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分別人工製得鍩
聯邦德國R.L.穆斯堡爾發現穆斯堡爾譜
美國古德里奇公司製成順式-聚異戊二烯
公元1950~1959年
美國R.B.伍德沃德、英國R.羅賓森、英國J.W.康福思和美國W.S.約翰森等完成膽甾醇、可的松、表雄酮和睾丸酮等的全合成
公元1960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合成葉綠素
美國R.S.耶洛等提出放射免疫分析法
P.B魏斯用分子篩做擇形催化劑·P.B.哈密頓用液相色譜法分離氨基酸
公元1961年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通過12C=12的原子量基準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鐒
美國C.S.馬維爾等製成聚苯並咪唑
公元1962年
英國N.巴利特合成六氟合鉑酸氙
美國R.B.梅里菲爾德發明多肽固相合成法
公元1963年
美國R.G.皮爾孫提出軟硬酸鹼理論
公元1964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4號元素
公元1965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中國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聚苯醚
公元1967年
美國菲利普斯公司製成聚苯硫醚
公元1968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4 號元素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5號元素
公元1969年
比利時I.普里戈金提出耗散結構理論
公元1970年
美國A.吉奧索等人工製得105 號元素
公元1973年
美國R.B.伍德沃德全合成維生素B12
美國杜邦公司合成聚對苯二甲醯對苯二胺
公元1974年
蘇聯Г.Н.弗廖洛夫等和美國A.吉奧索等分別人工製得 106號元素
公元1976年
蘇聯Г. Н. 弗廖洛夫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1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7號元素
公元1982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9號元素
公元1984年
聯邦德國G.明岑貝格等人工製得108號元素
⑶ 在古代是怎麼弄到水銀的
古人得到水銀的方法有兩種:
1、在封口的容器中加入硃砂和碳酸鈉,也就是鹼燒灼,通過管路將汞蒸汽導入到水箱中冷卻凝固,可以得到金屬汞。
2、直接在開口的容器中灼燒硃砂,得到金屬汞。這種方法危險性很大,容易中毒。
(3)蒸餾金屬銫擴展閱讀:
水銀的其他制備方法
在自然界中,汞多以化合物的性質存在,汞親銅和硫,故汞大部分以硫化汞(硃砂)的形式分布。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掌握了硃砂提汞的方法,即在空氣中煅燒,收集蒸發的汞蒸氣並冷凝既得金屬汞。
在空氣流中加熱辰砂,所得蒸氣經冷凝可得汞。
將辰砂在空氣中焙燒或與生石灰共熱得到。
參考資料:網路-水銀(含獲取方法)
⑷ 鹼金屬的硬度,密度,熔點,狀態,顏色,化學性質各是啥!急急急~~~~
鹼金屬(alkali metal)指的是元素周期表ⅠA族元素中所有的金屬元素,目前共計鋰(Li)、鈉(Na)、鉀(K)、銣(Rb)、銫(Cs)、鈁(Fr)六種,前五種存在於自然界,鈁只能由核反應產生。鹼金屬是金屬性很強的元素,其單質也是典型的金屬,表現出較強的導電、導熱性。鹼金屬的單質反應活性高,在自然狀態下只以鹽類存在,鉀、鈉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在生物體中也有重要作用;其餘的則屬於輕稀有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十分稀少
鹼金屬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屬於第IA族的六個金屬元素。 鹼金屬除銫以外都是銀白色的(Cs略帶金色光澤),質軟的,化學性質活潑的金屬,密度小,熔點和沸點都比較低。他們生成化合物的幾乎都是正一價陽離子(在鹼化物中,鹼金屬會以負一價陰離子的方式出現)。鹼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變為離子時最外層一般是8個電子,但鋰離子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電子構型通式為ns1。 因為鹼金屬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所以鹼金屬都能和水發生激烈的反應,生成強鹼性的氫氧化物,並隨相對原子質量增大反應能力越強。在氫氣中,鹼金屬都生成白色粉末狀的氫化物。鹼金屬都可在氯氣中燃燒。由於鹼金屬化學性質都很活潑,為了防止與空氣中的水發生反應,一般將他們放在煤油或石蠟中保存。 氫雖然是第1族元素,但它在普通狀況下是雙原子氣體,不會呈金屬狀態,也不屬於鹼金屬。只有在極端情況下(1.4兆大氣壓力),電子可在不同氫原子之間流動,變成金屬氫。有些在液氨中會形成電子鹽。
地殼
下表為鹼金屬元素在地殼中(不含海洋、大氣)的質量克拉克值,取自《無機化學(第五版)》,2008[1].371 元素 鋰 鈉 鉀 銣 銫
w(%) 0.006% 2.64% 2.60% 0.03% 0.0006%
由表可見,鹼金屬中,鉀、鈉的豐度較大,為常量元素,鋰、銣、銫豐度很小,為微量元素。而海水中,鈉的質量克拉克為1.062%,鉀的質量克拉克為0.038%,鉀、鈉同樣是海水中的常量元素。[2] 礦物學 鹼金屬在自然界的礦物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如下 ·鋰: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 ·鈉:氯化鈉、碳酸鈉、硝酸鈉、芒硝 ·鉀:光鹵石、氯化鉀、鉀長石 ·銣:紅雲母、銣銫礦 ·銫:銣銫礦、銫榴石
人體
鹼金屬在人體中以離子形式存在於體液中,也參與蛋白質的形成。 鹼金屬在人體中的質量分數(%)數據來源:《無機化學(第五版)》,2008.371 元素 鋰 鈉 鉀 銣 銫
鮮重 極微量 0.15% 0.35% 極微量 —
註:數據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以下數據可供核對:氧65%、碳18%、氫10% 人體中元素與地殼元素豐度呈正相關,這是生物鏈的傳遞結果。動物胚胎中鉀與鈉的質量分數相近,有學者認為這是動物源於海生有機體的證據之一。 作用 ·鋰離子:鋰在人腦有特殊作用,研究表明,鋰離子可以引起腎上腺素及神經末梢的胺量降低,能明顯影響神經遞質的量,因為鋰離子具體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楚,故鋰中毒也沒有特效解葯,但碳酸鋰目前被廣泛用於狂躁型抑鬱症的治療(口服:600mg~800mg╱天)。[1] ·鈉離子:人體液的滲透壓平衡主要通過鈉離子和氯離子進行調節,鈉離子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調節神經元軸突膜內外的電荷,鈉離子與鉀離子的濃度差變化是神經沖動傳遞的物質基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攝入(1~2)克鈉鹽,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不要超過5克。[1] ·鉀離子:鉀也參與調節滲透壓與軸突膜內外的電荷,人體中心臟、肝臟、脾臟等器官中鉀比較富集。[1] ·銣元素:銣元素的生理作用目前還在研究中,有多種跡象表明銣與生命過程有關,疑似為微量元素。[3]
編輯本段元素性質
元素 3 Li(鋰) 11Na
(鈉) 19K(鉀) 37Rb(銣) 55Cs(銫) 87Fr(鈁)
熔點/℃ 180.5 97.81 63.65 38.89 28.84 27
沸點/℃ 1347 822.9 774 688 678.4 677
熔沸點變化 降低趨勢
密度(25℃)/g·cm^-3 0.534 0.971 0.856 1.532 1.8785 1.870
密度變化 升高趨勢 反常
導電性 導 體 導 體 導 體 導 體 導 體 導 體
顏 色 銀白色 銀白色 銀白色 銀白色 略帶黃色 紅色
形 態 固 體 固 體 固 體 固 體 固 體 固 體
金屬or非金屬性 金屬性 金屬性 金屬性 金屬性 金屬性 金屬性
價 態 +1 +1 +1 +1 +1 +1
主要氧化物 Li2O Na2O Na2O2 K2O K2O2 復雜 復雜 復雜
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 LiOH NaOH KOH RbOH CsOH FrOH
氣態氫化物 LiH NaH KH RbH CsH FrH
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不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不穩定
周期律性質
主條目:元素周期律 鹼金屬位於ⅠA族,其周期律性質主要表現為 ·自上而下,鹼金屬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每一種鹼金屬元素都是同周期元素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
鋰的特殊性
鋰的反常性 ⅠA族的周期性十分明顯,但鋰還是和同族的其它鹼金屬元素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主要表現在鋰化合物的共價性,這是由鋰的原子半徑過小導致的。 鋰-鎂對角線規則 主條目:對角線規則 元素周期表中,鹼金屬鋰與位於其對角線位置的鹼土金屬鎂(Mg)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這里體現了元素周期表中局部存在的「對角線規則」。鋰與鎂的相似性表現在: ·單質與氧氣作用生成正常氧化物 ·單質可以與氮氣直接化和(和鋰同族的其它鹼金屬單質無此性質) ·氫氧化物為中強鹼,溶解度小,加熱易分解 ·氟化物、碳酸鹽、磷酸鹽難溶於水 ·碳酸鹽受熱易分解 ·氯化物能溶於有機溶劑中(共價性) ·鋰離子、鎂離子的水合能力強 究其原因,鋰-鎂對角線規則可以用周期表中離子半徑的變化來說明,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離子半徑因有效電荷的增加而減少,同族元素自上而下離子半徑因電子層數的增加而增大,鋰與鎂因為處於對角線處,鎂正好在鋰的「右下方」,其離子半徑因周期的遞變規律而減小,又因族的遞變規律而增大,二者抵消後就出現了相似性。[3]
編輯本段單質與離子
物理性質
鹼金屬元素單質(左~右為鋰~銫)
鹼金屬單質皆為具金屬光澤的銀白色金屬,但暴露在空氣中會因氧氣的氧化作用生成氧化物膜使光澤度下降,呈現灰色,鹼金屬單質的密度小於2g·cm^-3,是典型的輕金屬,鋰、鈉、鉀能浮在水上,鋰甚至能浮在煤油中;鹼金屬單質的晶體結構均為體心立方堆積,堆積密度小,莫氏硬度小於2,質軟,導電、導熱性能極佳。鹼金屬單質都能與汞(Hg)形成合金(汞齊)。[1]
化學性質
鹼金屬單質的標准電極電勢很小,具有很強的反應活性,能直接與很多非金屬元素形成離子化合物,與水反應生成氫氣,能還原許多鹽類(比如四氯化鈦),除鋰外,所有鹼金屬單質都不能和氮氣直接化合。 與水反應 2Li+2H2O==2LiOH+H2(g) 2Na+2H2O==2NaOH+H2(g) 2K+2H2O==2KOH+H2(g) 與氧氣反應 4Li(s)+O₂(g)——→2Li2O(s) 2Na(s)+O₂(g)——→Na2O₂(s) M(s)+O₂(g)——→M2O(s)M=K、Rb、Cs 與鹵素(X)反應 2M(s)+X₂(g)——→2MX(s) 與氫氣(H₂)反應 2M(s)+H₂(g)——→2MH(s) 與硫反應 M(s)+S(s)——→M2S(s) 與磷反應 M(s)+P(s)——→M3P(s) 鋰與氮氣反應 6Li(s)+N2(s)——→2Li3N(s) 焰色反應 鹼金屬離子及其揮發性化合物在無色火焰中燃燒時會顯現出獨特的顏色,這可以用來鑒定鹼金屬離子的存在,鋰、銣、銫也是這樣被化學家發現的,電子躍遷可以解釋焰色反應,鹼金屬離子的吸收光譜落在可見光區,因而出現了標志性顏色。 除了鑒定外,焰色反應還可以用於製造焰火和信號彈。 下表給出鹼金屬離子的焰色反應相關表格,波長數據取自《無機化學(第五版)》,2008[1]380 類別 鋰離子 鈉離子 鉀離子 銣離子 銫離子
顏色 紫紅 黃 淡紫 紫 藍
波長/nm 670.8 589.2 766.5 780.0 455.5
熱力學及電化學性質
鹼金屬的相關熱力學及電化學數據見下 數據取自《無機化學(第五版)》,2008[1].375 電子親和能數據取自《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選修)》,2007年[4].24 單位均為標准單位 類別 鋰 鈉 鉀 銣 銫
標准摩爾升華焓 159.37 107.32 89.24 80.88 76.065
標准摩爾水合焓 -535.27 -420.48 -337.64 -312.27 -287.24
離子標准摩爾生成焓(aq) 150.51 188.88 176.62 177.83 170.72
第一電離能(I) 526.41 502.04 425.02 409.22 381.90
電子親和能(E) 59.6 52.9 48.4 46.9 45.5
標准電極電勢E⊕ -3.040 -2.714 -2.936 -2.943 -3.027
由表中可以看出鹼金屬的標准電極電勢都在-3.000V左右,表明其單質很容易失去電子,電離能不斷增加,電子親和能不斷遞減,表明其單質的還原性不斷增強,鋰的標准摩爾水合焓最大,但事實上鋰與水最不易反應,這是因為鋰的標准摩爾升華焓太大,且鋰與水的反應產物氫氧化鋰不溶於水,覆蓋在鋰上,影響了反應。[1]
編輯本段化合物
在鹼金屬元素形成的各類化合物中,鹼金屬陽離子是沒有特別性質的,鹼金屬化合物的性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體現為陰離子的性質。
氧化物
鹼金屬單質與氧氣能生成各種復雜的氧化物 正常氧化物 鹼金屬中,只有鋰可以直接生成氧化物,其它鹼金屬單質的氧化物可以被繼續氧化 4Li(s)+O₂(g)——→2Li2O(s) 鹼金屬的正常氧化物是反磁性物質,都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 M2O(s)+H2O(l)——→MOH(aq) 鹼金屬正常氧化物的相關性質見下,取自《無機化學(第五版)》,2008[1].383 單位均為標准熱力學單位 類別 氧化鋰 氧化鈉 氧化鉀 氧化銣 氧化銫
顏色 白 白 淡黃 亮黃 橙紅
熔點/K 1743.15 1093.15 ~523.15(分解) ~573.15(分解) ~663.15(分解)
標准摩爾生成焓 -597.9 -414.22 -361.5 -339 -345.77
過氧化物 所有鹼金屬都能形成過氧化物,除鋰外,其它鹼金屬可以直接化合得到過氧化物,鹼金屬的過氧化物呈淡黃色 2M(s)+O₂(g)——→M2O₂(s) 過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以過氧陰離子的形式存在,過氧根離子的鍵級為1。過氧化物是強鹼(質子鹼),能與水反應生成鹼性更弱的氫氧化物和過氧化氫,由於反應大量放熱,生成的過氧化氫會迅速分解產生氧氣。 2M2O₂(s)+2H2O(l)——→4MOH(aq)+H2O₂(aq) 2H2O₂(aq)——→2H2O(l)+O₂(g) 過氧化物可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對應的正鹽,若與之反應的酸性氧化物有較強還原性,則有被氧化的可能 M2O₂(s)+2CO₂(g)——→2M2CO₃(s)+O₂(g) M2O₂(s)+2SO₂(g)——→2M2SO₄(s) 過氧化物在熔融狀態下可與某些鉑系元素形成含氧酸鹽 Ru(s)+3M2O₂(l)——→M2RuO₄(s)+2M2O(l) 過氧化物中常見的是過氧化鈉(Na2O₂)和過氧化鉀(K2O₂),它們可用於漂白,熔礦,生氧。 超氧化物 除鋰外,所有鹼金屬元素都有對應的超氧化物,鉀、銣、銫能在空氣中直接化和得到超氧化物,超氧化鉀為淡黃~橙黃色,超氧化銣為棕色,超氧化銫為深黃色。 M(s)+O₂(g)——→MO₂(s) 超氧化物中存在超氧離子,分子軌道表明超氧離子存在一個σ鍵和一個3電子π鍵,鍵級為3/2,有順磁性。 超氧化物能與水反應生成對應氫氧化物,氧氣和過氧化氫,反應大量放熱,過氧化氫分解 2MO₂(s)+2H2O(l)——→2MOH(aq)+H2O₂(l)+O₂(g) 2H2O₂(aq)——→2H2O(l)+O₂(g) 超氧化物能與酸性氧化物反應,類似過氧化物,其中,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的反應被應用於急救空氣背包中 4MO₂(s)+2CO₂(g)——→2M2CO₃(s)+3O₂(g) 超氧化鉀是最為常見的超氧化物 臭氧化物 除鋰外,乾燥的鹼金屬氫氧化物固體與臭氧(O₃)反應,產物在液氨中重結晶可得到臭氧化物晶體 6MOH(s)+4O₃(g)——→4MO₃(s)+2MOH·H2O(s)+O₂(g) 臭氧化物在放置過程中緩慢分解 2MO₃(s)——→2MO₂(s)+O₂(g) 臭氧化物中存在臭氧離子,V型結構,鍵級為1/3,極不穩定,具有順磁性 臭氧化物的其他性質與超氧化物類似,不再贅述。
氫化物
鹼金屬單質在氫氣流中加熱就可獲得對應的氫化物 2M(s)+H₂(g)——→2MH(s) 鹼金屬氫化物中以氫化鋰(LiH)最為穩定,850℃分解 鹼金屬氫化物屬於離子型氫化物,熔沸點高,晶體結構為氯化鈉型,鹼金屬氫化物中存在氫負離子,電解溶於氯化鋰的氫化鋰可以在陽極得到氫氣,這可以證明氫負離子的存在。 鹼金屬氫化物與水劇烈反應放出氫氣 MH(s)+H2O(l)——→MOH(aq)+H₂(g)
氫氧化物
鹼金屬元素的氫氧化物常溫下為白色固體,可溶或易溶於水,溶於水放出大量熱,在空氣中會發生潮解並吸收酸性氣體;除氫氧化鋰外其餘的鹼金屬氫氧化物都屬於強鹼,在水中完全電離。 2MOH(s)+CO₂(g)——→M2CO₃(s)+H2O(l) 2MOH(aq)+2Al(s)+2H2O(l)——→2MAlO₂(aq)+3H₂(g) 2MOH(aq)+Al2O₃(s)——→2MAlO₂(aq)+H2O(l) 3MOH(aq)+FeCl₃(aq)——→Fe(OH)₃(s)+3MCl(l) 鹼金屬氫氧化物中以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最為常見,可用作乾燥劑。
有機金屬化合物
鹼金屬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在有機合成上有重要應用,以下對常見物種簡要介紹其中 烴(烷)基鋰 烴基鋰中存在橋鍵(LI-C-Li),以四聚體的形式存在,烴基鋰中碳-鋰鍵具有共價鍵的特徵,其中丁基鋰具有揮發性,並能進行減壓蒸餾就是一個例子。[5]烴基鋰是強親核試劑,親核能力優於格氏試劑,能引發後者的所有加成反應,並有更高的產率,但立體選擇性差;烴基鋰位阻小,反應時受空間效應的影響小,因此可用烴基鋰合成位阻較大的醇,此外,烴基鋰與銅(Ⅰ)鹵化物可形成二烴基銅鋰,在有機合成上也有重要應用。烴基鋰容易與水反應,制備時要徹底乾燥。[6] 炔基鈉 1-炔烴可與鈉在液氨中生成炔基鈉,炔基鈉是親核試劑,可與鹵代烴反應備制炔的衍生物或增長碳鏈,此外,也可以與醯鹵反應備制炔基酮,但在有機合成中應用較少,其替代品為炔基銅(Ⅰ)化合物。[6]
絡合物
冠醚絡合物 冠醚的中央存在一個特定大小的空腔,可與鹼金屬離子絡合形成絡合物,常見的有 鋰離子:12-冠-4 鈉離子:15-冠-5 鉀離子:18-冠-6 鉀離子與[2.2.2]穴醚形成的絡合物
穴醚絡合物 鹼金屬離子也可與穴醚絡合,生成的絡合物比冠醚絡合物穩定,常見的有 鉀離子:[2.2.2]穴醚 應用 ·表面活性劑(surfactant) ·相轉移催化劑(Phase transfer catatysis PTC) ·分離對應的鹼金屬離子
鹽
鹼金屬的鹽類大多為離子晶體,而且大部分可溶於水,其中不溶的鹽類有 ·鋰鹽:氟化鋰、碳酸鋰、磷酸鋰[1] ·鈉鹽:六亞硝酸合鈷(Ⅲ)酸鈉鉀、醋酸鈾醯鈉、六羥基合錫(Ⅳ)酸鈉[1]、三鈦酸鈉、鉍酸鈉 ·鉀鹽:六亞硝酸合鈷(Ⅲ)酸鈉鉀、高氯酸鉀、四苯基硼(Ⅲ)酸鉀[1] 鹼金屬的鹽類熔沸點較高,下表即為鹼金屬鹽類的熔點,本表取自《無機化學(第五版)》,2008[1].387 單位:m.p./℃
鋰 鈉 鉀 銣 銫
氯化物 613 801 771 715 646
硫酸鹽 859 880 1069 1050 1005
硝酸鹽 ~225 307 333 305 414
碳酸鹽 720 858 901 837 792
從表中還可以觀察到:鋰鹽的沸點明顯偏低,表明鋰鹽表現出一定的共價性 鹵化物 鹼金屬鹵化物中常見的是氯化鈉和氯化鉀,它們大量存在於海水中,電解飽和氯化鈉可以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這是工業製取氫氧化鈉和氯氣的方法。 陽極:2Cl--2e- ——→Cl₂↑ 陰極:2H++2e- ——→H₂↑ 總反應:2NaCl+2H2O——→2NaOH+H₂↑+Cl₂↑ 硫酸鹽 鹼金屬硫酸鹽中以硫酸鈉最為常見,十水合硫酸鈉俗稱芒硝,用於相變儲熱,無水硫酸鈉俗稱元明粉,用於玻璃、陶瓷工業及製取其它鹽類。[1] 硝酸鹽 鹼金屬的硝酸鹽在加強熱時分解為亞硝酸鹽 2MNO₃(s)——→2MNO₂(s)+O₂(g) 硝酸鉀(KNO₃)和硝酸鈉(NaNO₃)是常見的硝酸鹽,可用作氧化劑 碳酸鹽 鹼金屬的碳酸鹽中,碳酸鋰可由含鋰礦物與碳酸鈉反應得到,是製取其它鋰鹽的原料,還可用於狂躁型抑鬱症的治療;碳酸鈉俗名純鹼,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主要由侯氏制鹼法生產。[1] NH₃(g)+H2O(l)+CO₂(g)——→NH4HCO₃(aq) NH4HCO₃(aq)+NaCl(s)——→NH4Cl(aq)+NaHCO₃(s) 2NaHCO₃(s)—△→Na2CO₃(s)+H2O(l)+CO₂↑(g)
⑸ 請各位達人能給我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課程里頭名詞術語 的英漢對照,跪在地上求達人了~~~~!!!
matter 物質
energy 能
vacuum 真空
liquid 液體
fluid 流體
solid 固體
body 物體
mass 質量
weight 重量
density 密度
specific gravity 比重
gravity 重力
velocity 速度
kinetic energy 動能
intensity 強度
friction 磨擦力
pressure 壓力,壓強
to exert a force 施作用力
vector 矢量,向量
work 功
temperature 溫度
heat 熱
conction 傳導
conctor 導體
radiation 輻射
expansion 膨脹
quantum theory 量子論
dynamics, kinetics 動力學
kinematics 運動學
statics 靜力學
torque 轉矩
axis of rotation 轉動軸
moment of inertia 轉動慣量
electric current 電流
electron 電子
proton 質子
positron 陽電子
charge 電荷
positive 正
negative 負
electromotive force 電動勢
electrode 電極
anode 陽極,正極
cathode 陰極,負極
electropositive 電陽性的,電正性的
electronegative 電陰性的,電負性的
magnetism 磁學,磁性
magnetic field 磁場
flux 磁通量
magnetic inction 磁感應
magnet 磁體,磁鐵
electromagnet 電磁體
electromagnetic 電磁的
pole 磁極
coil 線圈
light 光
ray 線,射線
source 源
beam 束,柱,道
diffraction 衍射
reflection 反射
refraction 折射
incident ray 入射線
angle of incidence 入射角
refractive index 折射率
lens 透鏡
image 像
focus, focal point 焦點
focal length 焦距
convergent 全聚的
divergent 發散的
concave 凹
convex 凸
biconcave, concavo-concave 凹凹,雙凹
biconvex, convexo-convex 凸凸,雙凸
mirror 鏡
以上是物理的。
Bunsen burner 本生燈
proct 化學反應產物
flask 燒瓶
apparatus 設備
PH indicator PH值指示劑,氫離子(濃度的)負指數指示劑
matrass 卵形瓶
litmus 石蕊
litmus paper 石蕊試紙
graate, graated flask 量筒,量杯
reagent 試劑
test tube 試管
burette 滴定管
retort 曲頸甑
still 蒸餾釜
cupel 烤缽
crucible pot, melting pot 坩堝
pipette 吸液管
filter 濾管
stirring rod 攪拌棒
element 元素
body 物體
compound 化合物
atom 原子
gram atom 克原子
atomic weight 原子量
atomic number 原子數
atomic mass 原子質量
molecule 分子
electrolyte 電解質
ion 離子
anion 陰離子
cation 陽離子
electron 電子
isotope 同位素
isomer 同分異物現象
polymer 聚合物
symbol 復合
radical 基
structural formula 分子式
valence, valency 價
monovalent 單價
bivalent 二價
halogen 成鹽元素
bond 原子的聚合
mixture 混合
combination 合成作用
compound 合成物
alloy 合金
metal 金屬
metalloid 非金屬
Actinium(Ac) 錒
Aluminium(Al) 鋁
Americium(Am) 鎇
Antimony(Sb) 銻
Argon(Ar) 氬
Arsenic(As) 砷
Astatine(At) 砹
Barium(Ba) 鋇
Berkelium(Bk) 錇
Beryllium(Be) 鈹
Bismuth(Bi) 鉍
Boron(B) 硼
Bromine(Br) 溴
Cadmium(Cd) 鎘
Caesium(Cs) 銫
Calcium(Ca) 鈣
Californium(Cf) 鐦
Carbon(C) 碳
Cerium(Ce) 鈰
Chlorine(Cl) 氯
Chromium(Cr) 鉻
Cobalt(Co) 鈷
Copper(Cu) 銅
Curium(Cm) 鋦
Dysprosium(Dy) 鏑
Einsteinium(Es) 鎄
Erbium(Er) 鉺
Europium(Eu) 銪
Fermium(Fm) 鐨
Fluorine(F) 氟
Francium(Fr) 鈁
Gadolinium(Gd) 釓
Gallium(Ga) 鎵
Germanium(Ge) 鍺
Gold(Au) 金
Hafnium(Hf) 鉿
Helium(He) 氦
Holmium(Ho) 鈥
Hydrogen(H) 氫
Indium(In) 銦
Iodine(I) 碘
Iridium(Ir) 銥
Iron(Fe) 鐵
Krypton(Kr) 氪
Lanthanum(La) 鑭
Lawrencium(Lr) 鐒
Lead(Pb) 鉛
Lithium(Li) 鋰
Lutetium(Lu) 鑥
Magnesium(Mg) 鎂
Manganese(Mn) 錳
Mendelevium(Md) 鍆
Mercury(Hg) 汞
Molybdenum(Mo) 鉬
Neodymium(Nd) 釹
Neon(Ne) 氖
Neptunium(Np) 鎿
Nickel(Ni) 鎳
Niobium(Nb) 鈮
Nitrogen(N) 氮
Nobelium(No) 鍩
Osmium(Os) 鋨
Oxygen(O) 氧
Palladium(Pd) 鈀
Phosphorus(P) 磷
Platinum(Pt) 鉑
Plutonium(Pu) 鈈
Polonium(Po) 釙
Potassium(K) 鉀
Praseodymium(Pr) 鐠
Promethium(Pm) 鉕
Protactinium(Pa) 鏷
Radium(Ra) 鐳
Radon(Rn) 氡
Rhenium(Re) 錸
Rhodium(Rh) 銠
Rubidium(Rb) 銣
Ruthenium(Ru) 釕
Samarium(Sm) 釤
Scandium(Sc) 鈧
Selenium(Se) 硒
Silicon(Si) 硅
Silver(Ag) 銀
Sodium(Na) 鈉
Strontium(Sr) 鍶
Sulphur(S) 鋶
Tantalum(Ta) 鉭
Technetium(Tc) 鍀
Tellurium(Te) 碲
Terbium(Tb) 鋱
Thallium(Tl) 鉈
Thorium(Th) 釷
Tin(Sn) 錫
Thulium(Tm) 銩
Titanium(Ti) 鈦
Tungsten(W) 鎢
Uranium(U) 鈾
Vanadium(V) 釩
Xenon(Xe) 氙
Ytterbium(Yb) 鐿
Yttrium(Y) 釔
Zinc(Zn) 鋅
Zirconium(Zr) 鋯
organic chemistry 有機化學
inorganic chemistry 無機化學
derivative 衍生物
series 系列
acid 酸
hydrochloric acid 鹽酸
sulphuric acid 硫酸
nitric acid 硝酸
aqua fortis 王水
fatty acid 脂肪酸
organic acid 有機酸
hydrosulphuric acid 氫硫酸
hydrogen sulfide 氫化硫
alkali 鹼,強鹼
ammonia 氨
base 鹼
hydrate 水合物
hydroxide 氫氧化物,羥化物
hydracid 氫酸
hydrocarbon 碳氫化合物,羥
anhydride 酐
alkaloid 生物鹼
aldehyde 醛
oxide 氧化物
phosphate 磷酸鹽
acetate 醋酸鹽
methane 甲烷,沼氣
butane 丁烷
salt 鹽
potassium carbonate 碳酸鉀
soda 蘇打
sodium carbonate 碳酸鈉
caustic potash 苛性鉀
caustic soda 苛性鈉
ester 酯
gel 凝膠體
analysis 分解
fractionation 分餾
endothermic reaction 吸熱反應
exothermic reaction 放熱反應
precipitation 沉澱
to precipitate 沉澱
to distil, to distill 蒸餾
distillation 蒸餾
to calcine 煅燒
to oxidize 氧化
alkalinization 鹼化
to oxygenate, to oxidize 脫氧,氧化
to neutralize 中和
to hydrogenate 氫化
to hydrate 水合,水化
to dehydrate 脫水
fermentation 發酵
solution 溶解
combustion 燃燒
fusion, melting 熔解
alkalinity 鹼性
isomerism, isomery 同分異物現象
hydrolysis 水解
electrolysis 電解
electrode 電極
anode 陽極,正極
cathode 陰極,負極
catalyst 催化劑
catalysis 催化作用
oxidization, oxidation 氧化
recer 還原劑
dissolution 分解
synthesis 合成
reversible 可逆的
以上是化學。
head 頭
throat 喉嚨, 咽喉
armpit hair 腋毛
nipple 乳頭
chest 胸部
pit 胸口
navel 肚臍
abdomen 腹部
private parts 陰部
thigh 大腿
neck 脖子
shoulder 肩
back 背
waist 腰
hip 臀部
buttock 屁股
skull 顱骨, 頭蓋骨
collarbone 鎖骨
rib 肋骨
backbone 脊骨, 脊柱
shoulder joint 肩關節
shoulder blade 肩胛骨
breastbone 胸骨
elbow joint 肘關節
pelvis 骨盆
kneecap 膝蓋骨
bone 骨
skeleton 骨骼
sinew 腱
muscle 肌肉
joint 關節
blood vessel 血管
vein 靜脈
artery 動脈
capillary 毛細血管
nerve 神經
spinal marrow 脊髓
brain 腦
respiration 呼吸
windpipe 氣管
lung 肺
heart 心臟
diaphragm 隔膜
exhale 呼出
inhale 呼入
internal organs 內臟
gullet 食管
stomach 胃
liver 肝臟
gall bladder 膽囊
pancreas 胰腺
spleen 脾
odenum 12指腸
small intestine 小腸
large intestine 大腸
blind gut 盲腸
vermiform appendix 闌尾
rectum 直腸
anus 肛門
bite 咬
chew 咀嚼
knead 揉捏
swallow 咽下
digest 消化
absord 吸收
discharge 排泄
excrement 糞便
kidney 腎臟
bladder 膀胱
penis 陰莖
testicles 睾丸
scroticles 陰囊
urine 尿道
ovary 卵巢
womb 子宮
vagina 陰道
pine 松
cerdar 雪松類
larch 落葉松
juniper 杜松
cone 松果
cypress 柏樹
bamboo 竹
box 黃楊
poplar 白楊
cottonwood 三角葉楊
osier 紫皮柳樹
willow 垂柳
birch 白樺
maple 楓樹
sequoia 紅杉
fir 冷杉
hemlock spruce 鐵杉
spruce 雲杉
yew 紫杉
eucalytus 桉樹
locust 洋槐
wattle 金合歡樹
camphor tree 樟樹
rosewood 紫檀
ebony 烏檀
sandalwood 檀香木
satinwood 椴木
linden 椴樹
rowan 歐洲山梨
teak 柚木樹
elm 榆木樹
oak 橡樹
acorn 橡樹果
sycamore 美國梧桐
ginkgo 銀杏樹
holly 冬青
coco 椰樹
date 棗椰樹
hickory 山核桃樹
plane tree 懸鈴樹
beech 山毛櫸
horse chestnut 七葉樹
blackthorn 黑刺李
baobab 猴麵包樹
elder 接骨木
myrtle 桃金娘科植物
cycad 蘇鐵
oil palm 油棕櫚樹
treetop 樹梢
branch 樹枝
twig 小樹枝
bough 大樹枝
knot 樹節
trunk 樹干
leaf 樹葉
sprout 新芽
sapling 樹苗
stump 樹樁
root 樹根
root hair 根毛
taproot 主根
bark 樹皮
resin 樹脂
pith 木髓
cambium 形成層
ring 年輪
wood 木材
rose 玫瑰花
tulip 鬱金香
balsam 鳳仙花
canna 美人蕉
lily 百合花
jasmine 茉莉
sweet pea 香豌豆花
sunflower 向日葵
geranium 大竺葵
morning-glory 牽牛花
cosmos 大波斯菊
pansy 三色堇
poppy 罌粟花
marigold 金盞花
carnation 麝香石竹
amaryllis 孤挺花
dahlia 大麗花
pink 石竹花
crocus 番紅花
iris 蝴蝶花
hyacinth 風信花
daffodil 黃水仙
chrysanthemum 菊
marguerite, daisy 雛菊
gladiolus 劍蘭
cantury plant 龍舌蘭
magnolia 木蘭
yucca 絲蘭
orchid 蘭花
freesia 小蒼蘭
cyclamen 仙客來
begonia 秋海棠
anemone 銀蓮花
wisteria 柴藤
redbud 紫荊
dogwood 山茱萸
hawthorn 山楂
camellia 山茶
hydrangea 八仙花
hibiscus 木槿
peony 芍葯
azalea 杜鵑
rhododendron 杜鵑花
daphne 瑞香
gardenia 梔子
lilac 紫丁香
night-blooming cereus 仙人掌
apple 蘋果
pear 梨
orange 桔子
quince 柑橘
apricot 杏
plum 洋李
pistil 雌蕊
ovary 子房
petal 花瓣
anther 花葯
stamen 雄蕊
nectar gland 蜜腺
sepal 萼片
stalk 花柄
pollen 花粉
snake 蛇
adder, viper 蝰蛇
boa 王蛇
cobra 眼鏡蛇
copperhead 美洲腹蛇
coral snake 銀環蛇
grass snake 草蛇
moccasin 嗜魚蛇
python 蟒蛇
rattlesnake 響尾蛇
lizard 蜥蜴
tuatara 古蜥蜴
chameleon 變色龍,避役
iguana 鬣蜥
wall lizard 壁虎
salamander, triton, newt 蠑螈
giant salamander 娃娃魚, 鯢
crocodile 鱷魚, 非洲鱷
alligator 短吻鱷, 美洲鱷
caiman, cayman 凱門鱷
gavial 印度鱷
turtle 龜
tortoise 玳瑁
sea turtle 海龜
frog 青蛙
bullfrog 牛蛙
toad 蟾蜍
carp 鯉魚
crucian 鯽魚
chub 鰱魚
eel 鰻魚
herring 青魚, 鯡
mullet 烏魚, 黑魚
perch 鱸魚
pike 梭子魚
salmon 鮭魚
trout 鱒魚
anchovy 鳳尾魚
anglerfish 安康魚
cod 鱈魚
hake 無須鱈
mackerel 鯖,鮐
plaice 鰈
red mullet, surmullet 羊魚
ray 鰩魚
sardine 沙丁魚
sailfish 旗魚
sea bream 海鯛
sea horse 海馬
shark 鯊魚
skipjack 鰹魚
sole 舌鰨
swordfish 劍魚
sturgeon 鱘魚
sunfish 翻車魚
tarpon 大海鰱
tunny, tuna 金槍魚
turbot 大菱鮃
whiting 小無須鱈
ant 螞蟻
queen ant 蟻後
male ant 雄蟻
termite 蟻
white ant 白蟻
worker ant 工蟻
bee, honeybees 蜜蜂
bumble bee 大黃蜂
drone 雄蜂
queen bee 蜂王
wasp 黃蜂, 胡蜂
beetle 甲蟲, 金龜子
Japanese beetle 日本金龜子
fly 蒼蠅
horsefly, gadfly 廄蠅,牛虻
flea 跳蚤
silverfish 蠹蟲
louse, lice 虱子, 白虱
spider 蜘蛛
mosquito 蚊
anopheles 按蚊,瘧蚊
wiggler 孑孓
ladybird 瓢蟲
glowworm, firefly 螢火蟲
cicada 蟬
dragonfly 蜻蜓
cricket 蟋蟀
locust 蝗蟲
grasshopper 蚱蜢
praying mantis 螳螂
caterpillar 毛蟲
centipede 蜈蚣
butterfly 蝴蝶
sulphur butterfly 白蝴蝶
cabbage butterfly 紋白蝶
pale clouded yellow 紋黃蝶
swallowtail 鳳尾蝶
moth 蛾
silkworm moth 蠶蛾
bedbug, bug 臭蟲
stink bug 椿象
cockroach 蟑螂
tarantula 多毛毒蜘蛛
scorpion 蠍子
snail 蝸牛
cuttloefish 烏賊
squid 槍烏賊,魷魚
octopus 章魚
clam 蚌
cockle 鳥蛤
mussel 淡菜,貽貝
oyster 牡蠣
scallop 扇貝
sea urchin 海膽
prawn 蝦
crayfish 小龍蝦, 喇蛄
lobster 龍蝦
shrimp 對蝦
large prawn 大對蝦
Norway lobster 蟬蝦
spiny lobster, rock lobster 大螯蝦
crab 蟹
hermit crab 寄居蟹
spider crab 蜘蛛蟹
earthworm 蚯蚓, 地龍
leech 螞蝗, 水蛭
tapeworm 絛蟲
trichina 旋毛蟲
以上是生物。
⑹ 高中化學 常見物質總結(性質,製法(工業&實驗室),用途)
高中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3、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氮氣。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5、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
6、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活動性最強的金屬是鉀。
7、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CH4。
9、相同條件下密度最小的氣體是氫氣。
10、導電性最強的金屬是銀。
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1、化學變化中一定有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2、金屬常溫下不一定都是固體(如Hg是液態的),非金屬不一定都是氣體或固體注意:金屬、非金屬是指單質,不能與物質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團一定是帶電荷的離子,但原子團不一定是酸根;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團。
4、緩慢氧化不一定會引起自燃。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會有中子。
(6)蒸餾金屬銫擴展閱讀:
高中化學常見白色物質
1、光亮的銀白色:純鐵、銀鏡。
2、白煙:氨氣分別與氯化氫、溴化氫氣體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銨晶體。
3、白霧:氯化氫、溴化氫氣體遇到水蒸氣。
高中化學常見紅色物質
1、紫紅色:鋰的焰色。
2、洋紅色:Sr的焰色。
3、磚紅色:Ca的焰色。
褐色物質
1、褐色:溴苯中溶解了溴。
2、黑褐色:煤焦油。
⑺ 世界上所有的物質中有那些是有毒的化學元素
你應該知道元素周期表吧,凡是質數數大於60的應該都有毒的。
包括重金屬元素和放射性元素!
⑻ 能不能讓鹼金屬得電子。(可以通過任何手段)
鹼土金屬元素就是第二主族(AII族)元素,它們包括:鈹,鎂,鈣,鍶,鋇,鐳。 鹼金屬元素就是第一主族(AI族)除去氫元素,包括:鋰,鈉,鉀,銣,銫,鈁。
金屬是由金屬原子構成的。而原子還可以細分包括帶正電的部分,和帶負點的電子。如果在金屬兩端載入了電動勢之後,電子就會出現方向性的移動,因為電動勢造成的場相對正電對電子的束縛更大,因此造成了電子的移動。電子移動就形成了電流,就是我們常說的導電。
鹼金屬不能得電子,鹼金屬具有強還原性,只能失電子。如果你說的是離子,則可以通過電解熔融狀態的鹼金屬鹽製得
⑼ 水銀和蒸餾水是一個意思嗎
完全不一樣的物質。
一、水銀:
汞是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專稱水銀。還有「白澒屬、奼女、澒、神膠、元水、鉛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靈液、活寶、子明」等別稱。元素符號Hg,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溫常壓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從嚴格的意義上說,鎵(符號Ga,31號元素)和銫(符號Cs,55號元素)在室溫下(29.76℃和28.44℃)也呈液態)。汞是銀白色閃亮的重質液體,化學性質穩定,不溶於酸也不溶於鹼。汞常溫下即可蒸發,汞蒸氣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劇毒(慢性)。汞使用的歷史很悠久,用途很廣泛。[1] 在中世紀煉金術中與硫磺、鹽共稱煉金術神聖三元素。
二、蒸餾水
蒸餾水就是將水蒸餾、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簡單地說就是水沸騰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⑽ 銣和銫的測定
火焰發射光譜法
方法提要
銣、銫在低溫火焰中即可激發,可分別在波長780.0nm和852.1nm處測量其發射強度。
本法適用於地下水中銣、銫含量的測定。最佳測定范圍為0.02~2.0mg/L。
其他鹼金屬有增感作用,故應控制試樣與標准溶液中鉀、鈉含量一致。
儀器
火焰分光光度計或具發射方式的原子吸收光譜儀。
試劑
氯化鉀溶液ρ(K)=25mg/mL見81.26.2。
氯化鈉溶液ρ(Na)=25mg/mL見81.26.2。
銣標准儲備溶液ρ(Rb)=1.00mg/mL稱取0.3537g已在105℃烘至恆量的光譜純氯化銣(RbCl)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定容於250mL容量瓶中。
銣標准溶液ρ(Rb)=25.0μg/mL用水逐級稀釋銣標准儲備溶液配製。
銫標准儲備溶液ρ(Cs)=1.00mg/mL稱取0.3167g已在105℃烘至恆量的光譜純氯化銫(CsCl)溶於少量蒸餾水中,定容於250mL容量瓶中。
銫標准溶液ρ(Cs)=25.0μg/mL用水逐級稀釋銫標准儲備溶液配製。
校準曲線
分別吸取含Rb、Cs0μg、0.5μg、1.0μg…50μg的Rb標准溶液和Cs標准溶液於一系列25mL容量瓶中,加2.5mLKCl溶液、2mLNaCl溶液,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配製成混合標准溶液。分別用火焰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光譜儀的發射方式,用不發亮的氧化性火焰,測量高度7.5mm,選擇波長Rb780.0nm和Cs852.1nm,測量其發射強度,繪制校準曲線。
分析步驟
取20.0mL水樣於25mL容量瓶中,根據其中鉀、鈉的含量,分別補加氯化鉀溶液及氯化鈉溶液,至最終試液中分別含有2500mg/LK和2000mg/LNa,加水至刻度。
在與繪制校準曲線相同的儀器條件下測得水樣中銣、銫的濃度(mg/L)。分析結果乘以稀釋倍數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