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白酒蒸餾
① 是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
白酒
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
② 白酒的二次蒸餾方法
二次蒸餾技術方法
1、用傳統小型白酒釀酒設備蒸酒時火燒得太大,將酒糟燒糊了,從而導致釀出來的酒有糊鍋味。zd
2、因操作不當而導致酒醅酸味太重,蒸餾出來的中低度白酒酸味重。
3、生料味重。做生料酒時,選擇不不合格的生料酒麴發酵,或發酵管理沒做到味而導致釀出來的酒生料味重。
4、中低度酒升度或者想讓我們釀出來的酒口感更醇正。
(2)傳統白酒蒸餾擴展閱讀:
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復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制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
蒸餾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轉化為糖的澱粉等物質。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和玉米、高粱、稻米、麥類馬鈴薯等。百糖和澱粉經酵母發酵後產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酵液加熱至兩者沸點之間,就可從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質。
③ 我國古代白酒製作過程
《禮記·月令》中提到了用曲造酒的六點注意事項:「秫稻必齊,曲粟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要求造酒用的穀物必須成熟,投曲必須及時,浸煮時必須保持清潔。
造酒用的水質必須要好,器皿必須用優良的陶器,火候必須適宜,這其實也是對我國古代釀酒技術的科學總結。漢代由於制曲技術的發展,可以利用不同的穀物制曲,從而增加了酒的品種。
北魏的《齊民要術》專門講了制曲釀酒的方法,列舉的12種制曲法中,有兩種是碎塊的散曲,有10種是餅狀曲,這些餅曲至今仍是釀造高粱酒最常用的曲。唐宋時期,制曲技術進一步發展,酒的品種更多了。北宋時還出現了一部論述造酒的專著——《北山酒經》。
(3)傳統白酒蒸餾擴展閱讀:
歷史淵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雲:「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宋人張表臣在《珊瑚鉤詩話》中說:「中古之時,未知曲櫱,杜康肇造,爰作酒醴,可為酒後,秫酒名也。」杜康,作為中國的酒祖,歷代受人敬仰。杜康酒,五糧液,作為歷史名酒,歷代文人騷客暢飲著它,寫下了汗牛充棟的錦綉文章、不朽詩篇。
酒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它的發明者,共推儀狄、杜康。晉人江統說:「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儀狄,大禹時代人;杜康,據說就是夏代國王少康。而杜康之名又盛於儀狄,故儀狄之名則彰而不顯。撥開塵封於酒史上的重重迷霧,最早的酒產生於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則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古人的記載,酒的發明也相當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飯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飯自然發酵,散發出一種芬芳的氣味,並流出一種液體,杜康取而飲之,感覺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啟發,發明了酒。
④ 白酒釀造工藝流程(詳細一點,講明各步驟)
白酒釀造大多是固態發酵,其主要產物是乙醇。經檢測分析,白酒中除了大部分是乙醇和水外,還含有占總量2%左右的其他香味物質。由於這些香味物質在九中種類的多少和相互比例不同,才使白酒有別於酒精,並形成不同的風格特點。
1、原料及其配比釀制釀酒的原料是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他們的質量比例有很嚴格的要求。配料時按先多後少原則依次運到辦料場地,不得配錯各種糧食比例。
(4)傳統白酒蒸餾擴展閱讀:
白酒處理技術:
陳釀法:貯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壇陳釀效果好。
勾兌:這是決定酒質的重要環節,以往都是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傅擔任這項工作。現在利用計算機的勾兌技術也正在研究發展之中。
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藝白酒)的研究:現在能夠生產混合香酯。這是以硫酸為催化劑,將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級脂肪酸合成相應的高級脂肪酸酯.然後蒸餾分餾,凈化處理後,進行毒性實驗,證明無毒,可供食用,於是進一步製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為調香劑加入到一般質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質量。
酒香氣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氣成分極為復雜,除了酒精(乙醇)之外,還含有數百種化學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為四大類:醇類物質、酯類物質、酸類物質和醛酮類物質。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體香氣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氣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約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較低。瀘香型白酒中,主體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適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較高。
⑤ 傳統白酒蒸餾時、蓋盤後幾分鍾必需流酒
蓋上盤蓋後到流酒之間的時間大約2~5分鍾。這主要是冷卻器的冷凝管道長短、蒸酒時候的蒸汽壓力、開啟的閥門大小決定的。
這個沒有統一標准,不要時間太長就好。
⑥ 傳統蒸餾米酒怎麼製作
米酒又稱甜酒,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食品,已有兩千多年的食用歷史,有很高的食用和葯用價值,是百姓喜愛的一種營養保健食品。
上佳米酒色白汁清,蜜香濃郁、香甜可口,食後開胃提神。米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滋陰補腎及潤肺之功效,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
將米酒兌清水燒沸,加糖,冷卻後加冰塊可做清涼飲料。在許多佳餚(如火鍋)中,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據史書記載,東漢醫聖張仲景曾用米酒配伍中葯,為老百姓防治瘟疫(如流感)。病後、產婦或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
米酒的製作十分簡單,很適於家庭製作。現將米酒的家庭製作方法,介紹如下:
一、製作米酒來源華夏酒報的原料、使用量
1. 米(以糯米也稱酒米為最好),2kg-2.5kg糯米(大米)。
2. 製作米酒專用的米酒麴,用8g米酒麴。
二、製作方法
1. 將米淘洗干凈放入清水淹沒浸泡16—24小時(冬天略長),將糯米浸泡至用手碾即碎為好。(大米不用浸泡)。沒有吃完的米飯也可以,就是效果稍差。
2. 將浸泡好的米瀝干水後,蒸熟。
&nb文章來源華夏酒報sp; 3. 用冷開水將蒸熟後的米飯攤干沖洗降溫至30℃左右。做到米粒之間不粘連為好。
4. 將蒸熟的糯米撒曲拌勻,裝入容器中抹平。容器中間搭窩留一圓孔,容器封口,放在30℃左右溫暖地方發酵24—36小時,有酒香味即可食用。
⑦ 蒸餾白酒到底應該多少度最好
白酒俗稱燒酒,是一種高濃度的酒精飲料,一般為50~65度。根據所用糖化、發酵菌種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它可分為大麴酒、小曲酒、麩曲酒三大類,其中麩曲酒又可分為固態發酵酒與液態發酵酒二種。 原料配方 凡含有澱粉和糖類的原料均可釀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釀制出的白酒風味各不相同。糧食類的高粱、玉米、大麥;薯類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廢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麩皮、淘米水、澱粉渣、甘薯拐子、甜菜頭尾等,均可作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櫻子等,也可作為代用原料。 我國傳統的白酒釀造工藝為固態發酵法,在發酵時需添加一些輔料,以調整澱粉濃度,保持酒醅的松軟度,保持漿水。常用的輔料有稻殼、谷糠、玉米芯、高粱殼、花生皮等。 酒麴、酒母 除了原料和輔料之外,還需要有酒麴。以澱粉原料生產白酒時,澱粉需要經過多種澱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進行發酵的糖,這樣才能為酵母所利用,這一過程稱之為糖化,所用的糖化劑稱為曲(或酒麴、糖化曲)。曲是以含澱粉為主的原料做培養基,培養多種黴菌,積累大量澱粉酶,是一種粗製的酶制劑。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麴(生產名酒、優質酒用),小曲(生產小曲酒用)和麩曲(生產麩曲白酒用)。生產中使用最廣的是麩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轉化為酒精等物質,即稱之為酒精發酵,這一過程所用的發酵劑稱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質為培養基,將酵母菌經過相當純粹的擴大培養,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養液。生產上多用大缸酒母。
⑧ 白酒發酵到蒸餾過程。出酒率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謝謝啦
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
1、生料酒麴的質量
毫無疑問,生料酒麴的質量,是出酒率高低的關健。質量好的生料酒麴,能將原料內的澱粉和糖全部發酵為酒精,出酒率自然就高。更深一層次說,質量好的生料酒麴,不僅能水解原料中的支鏈澱粉,還能水解原料中的直鏈澱粉,甚至還能將原料中的纖維素水解並發酵成為酒精。
2、釀酒原料澱粉和糖份的含量
毫無疑問,釀酒原料的澱粉和糖份含量高者,其出酒率自然就高,例如大米的澱粉含量為74%,玉米的澱粉含量為62%,自然採用大米釀酒,其出酒率當然就比玉米的出酒率高。
但是,大米是粳米還是秈米,玉米是黃玉米還是白玉米;是早稻還是晚稻都有區別,都會影響到出酒率。還有,大米是老米還是新米,是碎米還是顆飽滿者,對出酒率也有一定的影響,更不需說霉的病的原料了。
3、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
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是指原料內所含的澱粉沒有完全轉化為糖,糖沒完全發酵為酒精,其殘余澱粉、殘余糖還很多。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有很多因素影響和制約,下面還將論及這里即不多述。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不僅直接影響到出酒率,而且在蒸餾時還會造成焦鍋、煳鍋和淤鍋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產生,不僅是出酒率問題而是廢品問題。
4、原料在發酵時由於密封不嚴而產酸
在發酵時由於密封不嚴,外界空氣大量進入發酵容器,同時空氣中的雜菌也隨之進入。尤其是從空氣中進入發酵容器的醋酸菌大量繁殖而造成醪液的酸敗。眾人皆知,發酵醪液的酒精成分即是醋酸菌的營養。醋酸菌吸收酒精營養後大量繁殖從而使酒變為醋。酸敗的發酵醪液不但出酒率不高,而且其酒質也很差。
5、蒸酒設備的影響
傳統的甑桶在蒸餾酒醅時,其酒醅就能起到濃縮酒精的作用,但用於液態醪液的蒸餾卻沒有濃縮酒精的機制,而且對醪液內的酒精成份還不能充分的提取。換句話說,採用傳統的甑桶來蒸餾生料發酵醪液,不僅50度以上的高度酒得酒率不高,酒尾過多過長,而且不能將醪液內的酒精分子提盡而影響出酒率。
6、工藝和機械的損失
釀酒原料在粉碎、發酵、蒸餾和搬運的過程中,必然造成機械的、人工的損失。其損失的大小對出酒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專家計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損耗率約為5%左右,如果操作不當和人為的疏忽大意,這種損耗率更高,當然也就體現在出酒率上了。所以,為了保持和提高出酒率,應將釀酒原料的損耗降到最低限度。
⑨ 蒸餾酒與糧食酒的區別
蒸餾酒與糧食酒原料不同,製作工藝不同。
1、原料不同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
純糧酒,是一種全部使用糧食釀制的酒。純糧固態發酵工藝,根據「高梁香、玉米甜、大米凈、小麥躁、糯米綿、大麥沖」等特點,選用高梁、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為主要釀酒原料。
2、製作工藝不同。
糧食酒是用小麥、小麥大麴,在大缸中液體發酵,用回沙技術,蒸餾的酒,被稱為真正的純糧酒,此酒未加任何香精香料,蒸餾出來即可飲用。
蒸餾酒,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熱,由於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得到蒸餾酒。
(9)傳統白酒蒸餾擴展閱讀: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酒、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純糧酒
網路——蒸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