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剂原理
⑴ 洗衣粉和肥皂去污原理有什么不同
肥皂是脂肪酸与碱(苛性钠)在一定温度下经煮炼(中和)并脱去甘油而成,其PH值一般在9左右,呈弱碱性.而洗衣粉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纯碱/碱缓冲剂(硅酸钠)和软水剂(五钠等),其PH值均在11以上,碱性较强.故二者均为碱性洗涤材料。
主要成分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式:C12H25-(C6H4)-SO3Na,而不是苯磺酸钠:(C6H5)-SO3Na,其他的还有生物酶、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白剂、香精等。(碱性因为是强碱弱酸盐C12H25-(C6H4)-SO3Na)
合成洗衣粉是粉状(或颗粒状)洗涤剂,这种洗涤剂是用表面活性与助剂配成粘稠的料浆,然后用喷雾干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制造的一种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种化学物质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使洗涤去污效果更为理想。这些表面活性剂也可直接用来作为洗涤剂使用,但是洗涤去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较高。因此,配制洗衣粉时还要加入一些助洗剂和辅助剂,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贮存、使用都比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剂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盐助剂
(1)磷酸盐。有正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及三聚酸钠,洗衣粉中应用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多价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能将不溶解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变成可溶性的复合离子,如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螯合,使它们不致沉积到织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涤剂活性物的洗涤效能。三聚磷酸钠还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净作用。由于三聚磷酸钠含6个结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使成品干爽,便于包装,不致产生粉尘、吸潮、粘结等不良现象。
(2)硅酸钠。与其他助剂使用时能起到互相协调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对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抑制洗衣粉中磷酸盐对洗衣机金属表面的腐蚀。硅酸钠的水溶液在洗涤过程中对溶液中的污垢和固体微粒具有悬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硅酸钠水溶液经水解,能产生氢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这种缓冲作用可节约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3)纯碱。能将脂肪污垢皂化而将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过量,以免洗涤时损伤织物。
(4)硫酸钠。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剂,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也可降低洗涤剂活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发挥洗涤作用。
(5)过氧酸盐。主要是利用它放出来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为去污斑剂,可除去铁锈等斑迹。洗衣粉中常用的是过硼酸钠NaBO3·nH2O(n=1,4),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机物助剂
(1)羧甲基纤维素。它是用棉短绒先与碱液反应,生成碱性纤维素,然后与一氯醋酸钠的乙溶液经醚化反应,生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在洗涤剂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质点周围及织物的表面上,由于它带有多量负电荷,在静电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质点很好的悬浮,分散在溶液中、不会再沉积到织物上。
(2)荧光增白剂。它是一种微黄色带有荧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纤维上,而不会立即被水冲掉。这种染料吸附后能增加被洗织物的光泽,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鲜艳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还常中有料浆调节剂,即甲苯磺酸钠,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酶制剂。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制剂,加入洗衣粉中可对相应的污垢进行生化反应,如脂肪酶可使油脂类污垢分解;淀粉酶可分解淀粉类污垢。使用酶制剂进行洗涤可以缩短洗涤时间,延长织物寿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碱性蛋白酶,这对洗涤人体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进了一定数量的漂白剂,例如过硼酸钠、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俗名固态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国内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过碳酸钠。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热水洗涤时可放出活性氧,对织物及衣服上的污迹产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洁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温下洗涤带色的衣服,这样会对带色部位产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变旧。如在冷水中洗涤时漂白剂不发挥作用。
含氧彩漂洗衣粉有两种类型:一种色彩漂粉是单纯的含氧漂白剂,基去污力不大,可作漂白洗后织物用;另一种是色彩漂粉和洗衣粉混合后制成的。这种彩漂洗衣粉,不仅可氧化衣服上的污垢,而且不损原来的颜色,使本来的色彩更加鲜艳,还能除茶锈、汗迹、血咖啡渍等难洗的污垢
⑵ 洗衣粉的成分及去油污原理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很好的去污作用,使用又很方便,
较好的洗衣粉其主要成分有:织物纤维防垢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污垢悬浮剂、酶、荧光剂及香料等;较差的洗衣粉常含有磷、铝、碱等有害成分。表面活性剂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使洗衣粉有可溶、乳化、浸透、洁净、杀菌、柔化、起泡、防止衣物静电等功能。
原理和肥皂一样.
洗衣服要用肥皂,这是常识。可是肥皂是怎样去污的呢?化学家把高级脂肪酸的盐类,称作肥皂。我们日常用的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肪酸的钠盐,也叫钠肥皂。肥皂的分子有个特点,分子的一端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具有亲油性。如果衣服沾有油污,把它浸湿,擦上肥皂,轻轻揉搓,肥皂分手中的亲油部分会同油污“抱成一团”,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外表亲水的微小“胶团”。这样,油污被肥皂和水包围起来,渐渐地从衣服上溶解到水中,再经过清水漂洗,油污连同肥皂分子一起被水清洗掉。在洗衣服的时候,轻轻地揉搓,可以帮助肥皂分子同油污更好地接触,增加了把油污从衣服上“捉下来”的机会,使油污和衣服纤维间的附着力越来越小,最后跟着肥皂分子到水里去了。同时揉搓的时候,空气也来帮忙,它使肥皂液出现许多泡沫,把肥皂液“膨胀”了,增加了肥皂液的表面积和表面张力,好像孙悟空变成了许多孙悟空,把油污灰尘和汗水等脏物,统统地从衣服上“抓下来”,同水一起漂去,衣服自然就干净了。
合成洗涤剂是根据肥皂去污原理合成的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的物质.它分固态的洗衣粉和液态的洗涤剂两大类.它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或烷基磺酸钠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配比和添加剂,可以制得不同性能、不同用途、不同品种的合成洗涤剂.例如在洗衣粉中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物的去污能力.
⑶ 硬水转化软水原理
软水和硬水的原理是肥皂水的主要成份是硬脂酸钠,硬水含钙镁离子多,和肥皂水反专应生成硬脂酸钙属和硬脂酸镁沉淀,而软水含钙镁离子少,不会产生沉淀,所以能用肥皂水检验软水、硬水。
取一杯热水倒入肥皂水。水面上出现泡沫的为软水,水面上出现浮渣的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也可以用烧杯加热,在杯壁留下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为硬水是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物质的水,加热后,这些可溶性的钙镁物质转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质,沉淀杂质多的是硬水,杂质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3)软水剂原理扩展阅读:
硬水变为软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用石灰、纯碱等软水剂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沉淀法。
2、对硬水进行加热的煮沸法。
3、使用泡沸石、水化硅酸钠铝进行的离子交换法。
4、电渗析法:用直流电源作动力,使水中的离子选择性地透过离子交换膜而获得软水。
5、石灰—纯碱法:暂时硬度加入石灰就可以完全消除。
⑷ 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的主要成分;他们的去污原理;为何 洗衣服会伤手……
成分:
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跟烧碱皂化反应藕生成的脂肪酸钠,也就是皂基。
2、洗衣粉专的主要成分有属三大类:表面活性剂、软水剂、抗再沉积剂,其他还有增白剂和香精。
3、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剂,但是不是单一的,是多种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符合液体。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剂作用,渗透、扩散、乳化、增溶。
⑸ 洗衣粉去污原理
不知道是谁告诉你的,叫他老师打他屁股
肥皂是脂肪酸与碱(苛性钠)在一定温度下经煮炼(中和)并脱去甘油而成,其PH值一般在9左右,呈弱碱性.而洗衣粉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纯碱/碱缓冲剂(硅酸钠)和软水剂(五钠等),其PH值均在11以上,碱性较强.故二者均为碱性洗涤材料。
主要成分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式:C12H25-(C6H4)-SO3Na,而不是苯磺酸钠:(C6H5)-SO3Na,其他的还有生物酶、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白剂、香精等。(碱性因为是强碱弱酸盐C12H25-(C6H4)-SO3Na)
合成洗衣粉是粉状(或颗粒状)洗涤剂,这种洗涤剂是用表面活性与助剂配成粘稠的料浆,然后用喷雾干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制造的一种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种化学物质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使洗涤去污效果更为理想。这些表面活性剂也可直接用来作为洗涤剂使用,但是洗涤去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较高。因此,配制洗衣粉时还要加入一些助洗剂和辅助剂,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贮存、使用都比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剂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盐助剂
(1)磷酸盐。有正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及三聚酸钠,洗衣粉中应用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多价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能将不溶解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变成可溶性的复合离子,如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螯合,使它们不致沉积到织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涤剂活性物的洗涤效能。三聚磷酸钠还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净作用。由于三聚磷酸钠含6个结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使成品干爽,便于包装,不致产生粉尘、吸潮、粘结等不良现象。
(2)硅酸钠。与其他助剂使用时能起到互相协调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对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抑制洗衣粉中磷酸盐对洗衣机金属表面的腐蚀。硅酸钠的水溶液在洗涤过程中对溶液中的污垢和固体微粒具有悬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硅酸钠水溶液经水解,能产生氢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这种缓冲作用可节约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3)纯碱。能将脂肪污垢皂化而将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过量,以免洗涤时损伤织物。
(4)硫酸钠。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剂,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也可降低洗涤剂活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发挥洗涤作用。
(5)过氧酸盐。主要是利用它放出来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为去污斑剂,可除去铁锈等斑迹。洗衣粉中常用的是过硼酸钠NaBO3·nH2O(n=1,4),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机物助剂
(1)羧甲基纤维素。它是用棉短绒先与碱液反应,生成碱性纤维素,然后与一氯醋酸钠的乙溶液经醚化反应,生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在洗涤剂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质点周围及织物的表面上,由于它带有多量负电荷,在静电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质点很好的悬浮,分散在溶液中、不会再沉积到织物上。
(2)荧光增白剂。它是一种微黄色带有荧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纤维上,而不会立即被水冲掉。这种染料吸附后能增加被洗织物的光泽,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鲜艳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还常中有料浆调节剂,即甲苯磺酸钠,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酶制剂。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制剂,加入洗衣粉中可对相应的污垢进行生化反应,如脂肪酶可使油脂类污垢分解;淀粉酶可分解淀粉类污垢。使用酶制剂进行洗涤可以缩短洗涤时间,延长织物寿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碱性蛋白酶,这对洗涤人体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进了一定数量的漂白剂,例如过硼酸钠、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俗名固态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国内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过碳酸钠。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热水洗涤时可放出活性氧,对织物及衣服上的污迹产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洁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温下洗涤带色的衣服,这样会对带色部位产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变旧。如在冷水中洗涤时漂白剂不发挥作用。
含氧彩漂洗衣粉有两种类型:一种色彩漂粉是单纯的含氧漂白剂,基去污力不大,可作漂白洗后织物用;另一种是色彩漂粉和洗衣粉混合后制成的。这种彩漂洗衣粉,不仅可氧化衣服上的污垢,而且不损原来的颜色,使本来的色彩更加鲜艳,还能除茶锈、汗迹、血咖啡渍等难洗的污垢
⑹ 电解粉的生成原理电解粉是怎能样制成的,有什么用途
纯净的电解粉外观为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味涩。易溶于水。用电解沉积法制得的内粉末。相容对密度(25℃)2.532。熔点851℃。比热容1.042J/(g·℃)(20℃)。易溶于水,在35.4℃其溶解度最大,每100g水中可溶解49.7g碳酸钠(0℃时为7.0g,100℃为45.5g)。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其水溶液水解呈碱性,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并放出二氧化碳。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电液粉易溶于水,呈强碱性,都能提供Na+离子。
高、低压液态软起动柜(水阻柜)配制液体电阻。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 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
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在工业用途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
⑺ 肥皂、洗衣粉、洗衣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去污原理是什么
成分:
1、肥皂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跟烧碱皂化反应藕生成的脂肪酸钠版,也就是皂基。
2、洗权衣粉的主要成分有三大类:表面活性剂、软水剂、抗再沉积剂,其他还有增白剂和香精。
3、洗衣液的主要成分就是表面活性剂,但是不是单一的,是多种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符合液体。
去污原理:表面活性剂作用,渗透、扩散、乳化、增溶。
⑻ 洗衣粉的成分及去油污原理
肥皂是脂肪酸与碱(苛性钠)在一定温度下经煮炼(中和)并脱去甘油而成,其PH值一般在9左右,呈弱碱性.而洗衣粉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纯碱/碱缓冲剂(硅酸钠)和软水剂(五钠等),其PH值均在11以上,碱性较强.故二者均为碱性洗涤材料。
主要成分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子式:C12H25-(C6H4)-SO3Na,而不是苯磺酸钠:(C6H5)-SO3Na,其他的还有生物酶、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白剂、香精等。(碱性因为是强碱弱酸盐C12H25-(C6H4)-SO3Na)
合成洗衣粉是粉状(或颗粒状)洗涤剂,这种洗涤剂是用表面活性与助剂配成粘稠的料浆,然后用喷雾干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制造的一种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种化学物质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使洗涤去污效果更为理想。这些表面活性剂也可直接用来作为洗涤剂使用,但是洗涤去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较高。因此,配制洗衣粉时还要加入一些助洗剂和辅助剂,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贮存、使用都比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剂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盐助剂
(1)磷酸盐。有正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及三聚酸钠,洗衣粉中应用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中多价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能将不溶解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变成可溶性的复合离子,如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螯合,使它们不致沉积到织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涤剂活性物的洗涤效能。三聚磷酸钠还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净作用。由于三聚磷酸钠含6个结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使成品干爽,便于包装,不致产生粉尘、吸潮、粘结等不良现象。
(2)硅酸钠。与其他助剂使用时能起到互相协调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对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抑制洗衣粉中磷酸盐对洗衣机金属表面的腐蚀。硅酸钠的水溶液在洗涤过程中对溶液中的污垢和固体微粒具有悬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硅酸钠水溶液经水解,能产生氢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这种缓冲作用可节约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3)纯碱。能将脂肪污垢皂化而将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过量,以免洗涤时损伤织物。
(4)硫酸钠。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剂,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也可降低洗涤剂活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发挥洗涤作用。
(5)过氧酸盐。主要是利用它放出来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为去污斑剂,可除去铁锈等斑迹。洗衣粉中常用的是过硼酸钠NaBO3·nH2O(n=1,4),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机物助剂
(1)羧甲基纤维素。它是用棉短绒先与碱液反应,生成碱性纤维素,然后与一氯醋酸钠的乙溶液经醚化反应,生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在洗涤剂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质点周围及织物的表面上,由于它带有多量负电荷,在静电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质点很好的悬浮,分散在溶液中、不会再沉积到织物上。
(2)荧光增白剂。它是一种微黄色带有荧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纤维上,而不会立即被水冲掉。这种染料吸附后能增加被洗织物的光泽,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鲜艳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还常中有料浆调节剂,即甲苯磺酸钠,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酶制剂。酶制剂是一种生物制剂,加入洗衣粉中可对相应的污垢进行生化反应,如脂肪酶可使油脂类污垢分解;淀粉酶可分解淀粉类污垢。使用酶制剂进行洗涤可以缩短洗涤时间,延长织物寿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碱性蛋白酶,这对洗涤人体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进了一定数量的漂白剂,例如过硼酸钠、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俗名固态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国内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过碳酸钠。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热水洗涤时可放出活性氧,对织物及衣服上的污迹产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洁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温下洗涤带色的衣服,这样会对带色部位产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变旧。如在冷水中洗涤时漂白剂不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