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中引用文件名软水
⑴ 当公文中引用其他文件时,引文的来源应放在什么地方
在尾注里……
⑵ 撰写公文时标题中需要提到别的文件名怎么办
公文标题全名称引用比较简单,只需把公文标题全部文字用书名号引起版,是联合行文的权,在联合行文的机关间加上顿号即可。
在引用公文标题时,有时只需要引用原公文标题中的主题作为标题,这主要用于以通知的形式发出的条例、规定、决定、意见、规划、纲要、方案等文种。如“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选编》334 页),引用时就省略了制发文种“通知”。
⑶ 公文中引用中有再引用用什么符号
双引号和单引号,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⑷ 公文中引用相关文件,需要标注发文字号,是否还需要写上以下简称《办法》或者《方案》
如果你下面还要继续用这个标题,可以写上去。
⑸ 行文中引用文件用什么标点符号
行文中引用文抄件用下划线;袭以英文输入情况下点击“Shift”,“_”。
1、键盘上“0”数字后边的按键。
2、用SHIFT键加上"-" 就可以在键盘上打出。
3、在英文输入状态下才能成"_",在中文输入状态下是“—”。
4、下划线大家经常接触到的一般用在名字的输入中,(只可以输入数字,字母,下划线)而在一些文档(如WORD)中,下划线常被用作增强注意。而在网页中,可以链接的文字(超链接)下面一般都有下划线。
(5)公文中引用文件名软水扩展阅读:
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例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已不是为了给人照明,而是表示一种交通规则。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
⑹ 公文中引用上级《通知》或《方案》等时,文件的文号应该在文件前,还是在文件之后
公文中复引用上级制《通知》或《方案》等时,文件的文号应该在文件之后。
通知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公文。通知的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构成。
(一)标题。主要有三种形式:(1)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如《日照大学科技园工委关于召开总结表彰大会的通知》。(2)事由+文种,如,《关于放暑假的通知》。(3)特殊情况下形成的通知,标题要注明性质,在文种前加上“紧急”、“补充”、“联合”、“转发”、“批转”、“印发”等字样。如《关于加强园区安全稳定工作的紧急通知》。
(二)主送机关。定格写。
(三)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构成:开头,用一自然段简明交待通知形成的缘由和根据;主体,简要叙述通知的事项;结尾,另起段写明通知执行要求,常用“特此通知”、“以上通知,望认真执行”、“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等习惯用语。
(四)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如果标题中已注明发文机关,则只写发文时间即可。
⑺ 引用公文直接采用文号时,是否要在文号上加引号
没有直接引用发文字号。
引用公文应当包括“标题”和“发文字号”两个要素,发内文字号要紧跟标题之容后,用括号将发文字号起来。
引用时候应当严格依次进行,做到完整、准确、规范,不能随意增加或删减。发文字号是用括号,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其他符号。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
(7)公文中引用文件名软水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第一,要准确。必须保证所引用的内容准确无误。做到完全吻合,连标点符号都要一致。
第二,要完整。要注意保持所引用内容的完整性,使之能够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切忌断章取义,随意肢解原文。
第三,要得体。引用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无论是从思路上还是语气方面都要对接好,过渡好,天衣无缝,切忌牵强附会。
第四,要适“度”。要选择最能阐明或增强公文的主旨、观点、依据等的语句、语段加以引用,不在多,而在精准。
⑻ 公文里的正文,引用别的文件,两个以上,书名号之间需要加逗号么
书名号之间不加逗号。应该是根据《xx市航道管理处关于开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专XX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属开展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8)公文中引用文件名软水扩展阅读:
公文常见错误: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错误)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正确)
⑼ 公文撰写中如引用了相关文件内容,应予注明,注明的方式是
先注文件标题,后注发文字号。
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注意几点:
条理要清楚。公文内容要有主有次,有纲有目,层次分明,中心突出,一目了然。文字要精炼,篇幅要简短。
遣词用句要准确。公文要讲究提法、分寸,措词用语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论理要合符逻辑。公文的观点要明确,概念要准确,切忌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产生岐义,耽误工作。
造句要合符文法,通俗易懂,并注意修辞。不要随便生造一些难解其意的缩略语,对涉及一些平时用简称的单位应使用全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顺序号。
详细、准确地写明请示事由。不仅应在标题上写清,还要在在正文里写明请示什么问题,为什么要向上级请求。请示事项要专题专文,以便上级及时答复。
明确提出本单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供上级参考。意见要写得有理有据,必要时可引证有关的现行政策、规定条文。如本单位意见分歧,要分别陈述不同意见的内容,并加以分析比较,还可提出倾向性的意见,供上级权衡、批复。
具体提出对上级的要求。包括希望按某个最佳方案批示;由于时间限制,或事态严重,希望上级尽快答复,甚至务请在什么时限内答复;提请上级批复时需要注意或强调的问题,否则可能引起什么不良后果;在上级正式批复前,建议上级同意暂先按什么原则进行工作;等等。
向上级提出上述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及时、准确的批复,但行文中切勿使用要挟的言辞。
⑽ 正文中如引用公文是否必须标发文字号
引用的对象如果是正式的发文(包括其附件,例如印发通知后的规定),一般都有发文字号的,应当标引出来。
当然,引用的对象也可能不是正式行文,就没有发文字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