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纯水检测方法
1. 纯化水不挥发物检测操作方法
在2010版药典总有相关的规定及操作方法:
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ml,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
2. 纯水和超纯水的pH值该如何检测
1、搅拌速度:PH值反映的是H+的活度,(H+)而不是H+的浓度[H+],其关系为(H+)=f×[H+]。F为H+的活度系数。它是由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总浓度决定而不只决定于被测离子的浓度。在理论纯水中活度系数f等于1,但只要有其它离子存在,活度系数就要改变,PH值也就会改变。即PH值受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的影响,总离子浓度变化,PH值就要改变。由于复合电极液接界很靠近PH敏感玻璃球泡,从液接界渗漏出的盐桥溶液首先聚集在敏感球泡周围,改变了其附近的总离子浓度,由上述原因可知,使用测量值只是敏感球泡附近的被改变了PH值,不能反映其真实的PH值。虽然采用搅拌或摇动烧杯的方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但实践证明,搅拌速度不同,测试的值也会不一样,同时搅拌或摇动又会加速CO2的溶解,所以也不可取。 2、高浓度3mol/L的Kcl:由于纯水中离子浓度非常低,而参比电极盐桥溶液选中高浓度3mol/L的Kcl,相互之间的浓度差较大,与它在普通溶液中的情况差别很大。在纯水会加大盐桥溶液的渗透速度,促使盐桥的损耗,从而加速了K+和CL-的浓度的降低。引起液接界电位的变化和不稳定,而Ag/AgCl参比电极本身的电位取决于CL-的浓度。CL-浓度发生了变化,其参比电极自身电位也会随之变化,于是就使得示值漂移,特别是不能补充内参比液的复合电极更会如此。 3、Kcl浓度的降低:为了保证复合电极的pH零电位,盐桥必须采用高浓度的Kcl,同时为了防止Ag/AgCl镀层被高浓度的Kcl溶解,在盐桥中又必须添加粉末状的AgCl,使盐桥溶液被AgCl饱和。但是根据上述第1条所述,由于盐桥溶液中Kcl浓度的降低,又使原本溶解在其中的AgCl过饱和而沉淀,从而堵塞液接界。 4、易受污染:纯水很容易受到污染,在烧杯中敞开测量,很容易受到CO2吸收的影响,PH值会不停地往下降,有关国际标准规定测量必须在一个特殊的装置中密闭中进行,但在一般实验室中难于实行。
3. 纯水吸光度怎么检测,纯水 微生物 检测方法
【】纯水吸光度怎么检测,操作方法:
以空比色皿为参比,以比色皿内注入需要测定的纯水,在给定的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4. 内镜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有哪些
4.1消毒内镜采样
4.1.1采样方法:
4.1.1.1监测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
4.1.1.2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缓冲液,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用15ml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及时送检。
4.1.2 菌落计数:将送检液用漩涡器充分振荡,取0.5ml,加入2只直径90mm无菌平皿,每个平皿分别加入已经熔化的45℃-48℃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于35℃培养48小时后计数。
4.1.3 计算:两平皿平均菌落数×20
4.2灭菌内镜及附件
4.2.1腹腔镜、宫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脑室镜等。
4.2.2 内镜附件: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
4.2.3采样地点:生物安全柜、手术室、无菌室等。
4.2.4采样方法:用无菌棉拭子涂抹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及时送检,2小时内检测
4.3致病菌检测:将送检液用漩涡器充分震荡,取0.2ml分别接种90mm血平皿、中国兰血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35℃培养48小时,观察有无病菌生长。
4.4增菌:SCDLP(金葡、铜绿假单胞)、 葡萄糖肉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SF(亚硒酸盐增菌液)、GN(志贺氏增菌液)、乳糖胆盐发酵管。
4.5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5. 结果判定
5.1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5.2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5.3 内镜结构复杂,关节多、孔道细长 (2--6英尺,直径 几毫米),
5.4.使用时, 易沾挂血液、黏液、组织、排泄物等。
5.5.胃镜在应用后,可有105-1010cfu/mL的生物负载。
5.6.支气管镜在清洗前, 平均负载为6.4×104cfu/mL。
5. 2010年版药典纯化水在线检测项目检哪几项呀
2010年版的药典纯化水指标没有明确在线监测的项目,一般在我们正常生产中,我们根据药典规定的可以在线的PH、电导率做监测,定期的实验室检查时必不可少的。
6. 如何进行水质检测
自来水是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因此人们往往顾名思义,以为自来水是自来的。其实,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工艺流程由自来水职工制造出来的。首先必须把源水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入库(清水库),再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最终分流到用户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所以自来水并非自来。
确定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及防止二次污染的能力。
过去家庭使用井水、河水一般是使用明矾沉淀水体中的泥沙,现在水厂一般都是大规模生产自来水,使用明矾成本高、效果不好,因此,水厂使用的沉淀药剂一般都是三氯化铁或聚合氯化铝,尽管这些都是化学药品,但在水体中溶解、浠释,与泥沙共沉淀后剩余微量铁、铝元素、对人体无害,尽可放心饮用。
放出的自来水有白色气泡,尤其以早晨第一次放水时最为时显,这是因为自来水管中渗进了空气,空气溶解在水中,形成微小的气泡,放水时就与自来水一起流出来,当你把水放置一会后,这此气泡就会自行消失。
引起黄水的原因是因为自来水管管材不符合要求。现在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劣质镀锌管,劣质镀锌管容易内部锈蚀使水质受到污染。用户在发现水管放出黄水时要多放一会儿,使黄水流净。用户在安装室内自来水管时,一定要请教内行,不要被劣质管材坑害了。现在有城市已禁止使用镀锌管作自来水水管,并以塑料管、不锈钢管来替代镀锌管。
自来水管里有空气,水管中的压力又较大,空气与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一起流动,就会碰撞自来水管管壁,发出咚咚声。消除这种声音只要把水多放一会儿就行了。
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各类蓄水设备要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方可从事清洗消毒工作。清洗消毒人,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1)水质发黄原因有两个。一是从用户总表后第一个阀门至用户家中的镀锌管道因长年使用或管材质量问题造成锈蚀而形成的自来水二次污染。这种现象在早晨尤为突出。二是使用二次供水设施水的用户,因产权单位未按规定定期清刷、清毒水池及水箱,容易造成自来水的二次污染。(2)水质发浑主要是因道路上的供水管道,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突发性爆管事故引起的。在抢修过程中带入泥沙可能造成局部、短时出现浑水现象。遇此情况放净浑水后即可恢复正常。(3)水质发白是自来水中溶入了气体,经压力作用分解成微小气泡,看起来水为乳白色,待静止数分钟后,气泡会自行消失,水质变清,这种现象不会影响水质。
7. 消毒内镜清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要求是
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微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少于5条。
检测方法: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送检。实验室检测建议采用滤膜过滤法,合格标准菌落总数≤20CFU/件。
(7)内镜室纯水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生物监测方法的建立是以环境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根据监测生物系统的结构水平、监测指示及分析技术等,可以将生物监测的基本方法大致分为四大类,即生态学方法、生理学方法、毒理学方法及生物化学成分分析法。
生物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一些对环境污染物敏感的植物,可以快速、廉价地了解环境污染状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早期生物监测方法主要通过观察生物群落的数量、形态变化和习性进行定性分析。
如利用细菌总数和粪便污染指标细菌监测水质。艾姆斯试验用于检测物质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水质监测或霉菌检测物质,通过确定藻类在水中的数量。
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互支持的学科,环境监测生物监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派生的一系列高效和准确的监测技术,如基因工程、电泳分离和净化技术、PCR技术和DNA探针技术,酶蛋白标记、免疫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生物毒性试验、单细胞电泳技术等。
8. 1、常用的纯水的检验方法有哪几种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化学化工、冶金版、宇航权、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不过近年来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9. 试举出三种分析实验室所用水的纯化方法。 求高手解答。谢谢~
可以查阅分析实验用水标准GB6682-2008里面介绍得有;
不过现在主要还是用膜法过滤和离回子交换工艺;答
单级RO膜过滤可达到三级水标准,双级可达到二级水标准(对源水也是有要求的),要达到一级水就需RO膜过滤再加盟离子交换器过滤就行了
10. 有谁能跟我说一下内镜消毒液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求大神指导!
清洗步骤、方法及要点包括:
一、水洗
(一)将内镜放入清洗槽内:
1、在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同时将操作部清洗干净;
2、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和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洗净刷头上的污物;
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
4、全管道灌流器接50毫升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
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
(二)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三)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使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清洗后并擦干。
(四)清洗纱布应当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方式,清洗刷应当一用一消毒。
二、酶洗
(一)多酶洗液的配置和浸泡时间按照产品说明书。
(二)将擦干后的内镜置于酶洗槽中,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毫升,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含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
(三)擦干后的附件、各类按钮和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附件还需在超声清洗器内清洗5~10分钟。
(四)多酶洗液应当每清洗1条内镜后更换。
三、清洗
(一)多酶洗液浸泡后的内镜,用水枪或者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以去除管道内的多酶洗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
(二)用50毫升的注射器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以免稀释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