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器的效期
❶ 软水器的再生周期是怎样计算的
软水器从再生完全至下一次失效的产水量,该值与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树专脂填充量、原水的属硬度及软化器的工作状况有关。该值需在运行中监测。一般的估算方法如下:
周期产水量(m3)=有效树脂填充量(L)×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L)÷全硬度(mg/L CaCO3)×50
再生周期=周期产水量÷额定出水量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L)为定值1.2mol/L
你的这个控制器选型不正确,因为它的每个交换周期只有六个小时左右,最好你可以调整配置,选用一用一备的工作方式.
❷ 软化水树脂保质期是多久
注意:
温度1-25度最佳
湿度要保持
树脂温度高了会发红,发粘,发臭
很短时间就会失效
树脂要保持湿度,不能失去水分。
日期没有特定的说能保存多长时间,都是根据自身的用量与厂家定货
❸ 软水器再生周期一般是怎么计算的
看是时间型,还是流量型的。
❹ 纯化水设备软化树脂的更换周期是多久
一般情况下,若使用的是国产树脂,那树脂的寿命一般为一年左右,即一年更回换一答次;若使用进口的树脂,优质的树脂可用1.5年至2年左右,使用时间比国产树脂要久。
但在实际使用中,还是要根据处理水的水质决定,若是原水硬度太大,树脂运行超负荷,则需增加树脂更换频率,那如何判断树脂是否需要更换呢?
最简便的方法便是观察出水情况,若是经软化后水的硬度仍在3PPM以上,且产水量明显减少,则表明软水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已失效,需要更换。
以上就是软水器中树脂的使用周期与树脂需要更换的情况。因此,判断树脂是否需要更换,应根据实际的产水情况决定,各地水质硬度不一,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若是发现树脂再生后,产水效果仍然很差,则需即时更换树脂
❺ 软水机设置再生周期
现今世抄界大部分地袭区采用美式算法,其单位也是国际通行的,包括中国。即使各国单位不同,相互间也是可以转换的!
根据美式软水机算法:再生周期(L)=树脂量(L)X1000(mmol/L)/原水硬度(mmol/L)
其中:1000 mmol/L为单位数值交换效率,原水硬度1mmol/L=40mg/L
根据你提供的参数:再生周期=30X1000/(300/40)=4000L
也就是在硬度为300mg/L的时候,你的软水机树脂处理4吨水就会饱和,就需要再生了!
但是普通软水机因设备(单罐设备)在再生时无法提供软化水,反而会出自来水甚至是盐水,所以单纯的以过水量来设置的话就必然会面临设备在你用水的时候再生,所以市面上的产品一般都设置为“流量延时型”的控制方式。但依然会面临在树脂饱和后不及时冲洗出自来水的情况,依然会导致后置管道、涉水电器产生水垢!
美国Kinetico水处理系统-拥有世界领先的无电双罐全自动软水机,避免了上述问题,全时段24小时不间断供应软水!
❻ 怡口软水机里面的树脂是长期有效的嘛如果要更换的话大概多长时间要换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10年以上。且进水浊度越低,更换周期越长
❼ 软化水设备再生需要多长时间
软化器再生程序的启动主要从软化器床型来确定,以固定床逆流再生工艺启动再生程内序时所耗用时间约一个容半小时至两小时(其中包括反洗、正洗等程序),相对而言,同等逆流再生工艺的新型浮动床再生程序的启动,其所耗时间就只需一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同时也包括了正、反洗工艺在内)。当然也有外部因素的从在,比方,原水压力和流速的问题也会影响设备启动再生工艺效果的好坏…。一杰水质
❽ 软水器的再生周期计算
软水器从再生完来全至下一次失效自的产水量,该值与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树脂填充量、原水的硬度及软化器的工作状况有关。该值需在运行中监测。一般的估算方法如下:
周期产水量(m3)=有效树脂填充量(L)×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L)÷全硬度(mg/L CaCO3)×50
再生周期=周期产水量÷额定出水量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L)为定值1.2mol/L
你的这个控制器选型不正确,因为它的每个交换周期只有六个小时左右,最好你可以调整配置,选用一用一备的工作方式.
❾ 软化水设备多长时间吸盐一次
全自动软化水设备具有性能好、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工业等各方面回,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答好评,成为了当今水处理行业的热门产品,但如果对该设备操作不当,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使用设备前对其进行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❿ 如何计算软水设备再生周期
软水器从再生完全至下一次失效的产水量,该值与树脂的工作交换回容量、树脂填充量、原水的答硬度及软化器的工作状况有关。该值需在运行中监测。一般的估算方法如下:
周期产水量(m3)=有效树脂填充量(L)×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L)÷全硬度(mg/L CaCO3)×50
再生周期=周期产水量÷额定出水量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L)为定值1.2mol/L
你的这个控制器选型不正确,因为它的每个交换周期只有六个小时左右,最好你可以调整配置,选用一用一备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