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软水性聚氨酯配方及工艺
㈠ 水性聚氨酯一般采用什么工艺制备合成革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水性聚氨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涂料、油墨、胶粘剂、皮革涂饰剂、人造革、手套润滑剂等方面。以皮革涂饰剂为例:涂饰是皮革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增加皮革的美观和耐用性能,提高档次,增加花色品种、扩大使用范围。其中聚氨酯类涂饰剂的成膜性能好、遮盖力强、粘结牢固,涂层的物理性能优异,可大大提高成革的等级,为此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关注。
㈡ 十种常用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有哪些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之一,
它适用于热敏温度低于(60
—
80)
℃常温交联固化的高、中档木器(家具等),
高档建筑装饰、高级汽车、飞机及航天器材等的中涂和表面涂装。
㈢ 有没有水性聚氨酯的 配方
1、改性三聚体交联剂产品可由TDI 、IPDI 、MD I 和XDI 等异氰酸酯制造。
其芳香族NCO 反应温度在(120—150) ℃ ,脂肪族NCO 反应温度在(150—200) ℃。它的最大优点是无黄变, 水白透明, 较适用于羧酸型等水性聚氨酯的常温交联剂。为增强综合性能, 需采用两个NCO 基团活性不同的二异氰酸酯,并要将反应中产生的端NCO 用多元醇- 羧酸反应掉, 以利于胺中和及产物的水溶性。由于其熔点高,反应需分阶段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有机膦催化剂及120 ℃ 以上温度, 异氰酸酯可发生自缩聚反应,生成三聚体化合物。其催化剂中戊杂环膦化氢是最有效的, 反应温度低, 收率可达90 % , 再用三聚催化法促进反应完全, 并对残基进行封闭。
产品配方:NCO :多元醇羧酸( 物质的量比) 为6:1:1.43。
工艺步骤: 多元醇- 羧酸溶液制备, 按配方将新戊二醇、苯偏三甲酸酐、DMPA 、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 ℃ , 完成溶解后, 升温至148 ℃ 回流脱水至透明后, 过滤出料备用。亚胺预聚体的制备: 按配方将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 升温至148 ℃ 回流脱水后, 加入10 % 磷酸( 甲苯) 液降温至120 ℃ , 通入氮气, 将TD I 、IPDI 加入单体滴加釜, 在2 . 5h 内完成滴加后, 升温至130 ℃ 反应1h , 将10 % 戊杂环膦化氢液加入滴加釜, 开始缓慢滴加, 不断观察物料反应情况, 防止爆聚, 滴完在130℃ 反应2h 、140 ℃ 1h 、145 ℃ 30min , 降温至70 ℃ , 将多元醇- 羧酸液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滴完在70 ℃ 反应(2—3) h , 检测NCO 转化率达96 % , 加入10 % 醋酸锂液, 此时有两种工艺: 一是降温至25 ℃ , 静置7d ; 二是升温至(80—90) ℃ 反应(2—3) h , 测游离TD I 在0.3% 以下, 加入10 % 对甲苯磺酸甲酯液、10 % 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85 ℃ 反应20min , 抽真空脱出2/3量的有机溶剂, 再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为50 % , 降温至50 ℃ 加入50 % 三乙胺水溶液、N-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 H 值至8.5 , 升温到60 ℃ 反应至透明, 降温到40 ℃ 出料。
2、改性HDI 缩二脲交联剂
产品配方:
NCO:H2O = 3:1.1, NCO:OH =6:1, 理论NCO 含量= 15.9 % , 采用分阶段聚合反应、中和法。
工艺步骤: 多元醇- 羧酸溶液的制备, 按配方将新戊二醇、偏苯三甲酸酐、DMPA 、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 升温至80℃ 溶解均匀, 再升温至148 ℃ 回流脱水至透明无水后, 降温至40 ℃ 出料备用。HDI 预聚体制备: 按配方将己二异氰酸酯、二甲苯加入反应釜, 通入氮气, 升温至65 ℃ , 加入10 % 磷酸(甲苯) 液搅匀, 将去离子水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 反应自放热, 控制自升温在80 ℃ 以下, 完成滴加后, 升温至90 ℃反应1h 、120 ℃ 2h 、130 ℃ 1h , 降温至70 ℃ , 再将多元醇- 羧酸液进入滴加釜开始滴加,滴完后在70 ℃ 反应(2 —3) h 、80 ℃ 1h , 测游离HDI<0.2 % , 抽真空脱出有机溶剂,加入亲水溶剂, 调节固含量50 % , 降温至50 ℃ 加入50 % 三乙胺水溶液, 调p H 值8.4 , 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 降温到40 ℃ 过滤出料。
3、 改性TD I 三聚体交联剂
产品配方:
NCO:OH ( 物质的量比) 为6:1, 采用三聚催化反应、终止反应、残基封闭法及分阶段反应。
工艺步骤: 多元醇- 羧酸液的制备, 按配方将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偏苯三甲酸酐、DM - PA、醋酸丁酯、二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 升温至80 ℃ 溶解均匀, 再将其升温至148 ℃ 回流脱水至透明, 降温到40 ℃过滤出料备用。
三聚体制备: 按配方将二甲苯、甲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148 ℃ 回流脱完水后, 降温至120 ℃,加入10 %磷酸锂液搅匀, 通氮气, 将TDI 加入单体滴加釜开始滴加, 3h 滴加完后, 保温120 ℃ 反应2h 、130 ℃ 1h, 降温至65 ℃ , 将多元醇- 羧酸液进入滴加釜开始滴加, 反应自放热, 控温在75 ℃ 以下, 滴完, 80 ℃保温2h , 取样测游离TDI<0.9 % , 加入10 % 磷酸甲苯液升温至85 ℃ 反应2h ( 或降至25℃ 静置7d) , 检测游离TDI<0.2 % , 加入10 % 硫酸二甲酯液、10 % 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90℃反应15min , 抽真空脱出有机溶剂, 加入亲水溶剂调节固含量至50 % , 降温至50 ℃ 加入50 %三乙胺水溶液、N - 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 H 值为8 . 4 , 升温到60 ℃ 反应至透明, 降温至40 ℃ 出料。
4、TD I/ TMP 加成、改性物交联剂
产品配方:
NCO:OH ( 物质的量比) 为3:1 , 采用三聚催化反应、终止反应、残基封闭法。工艺步骤: 多元醇- 羧酸溶液的制备, 按配方将TMP 、新戊二醇、苯偏三甲酸酐、DMPA、醋酸丁酯加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 ℃ 溶解均匀, 升温到140 ℃ 回流脱水至透明, 降温至40 ℃ , 过滤出料备用。
加成物制备: 按配方将醋酸丁酯、甲苯进入反应釜搅拌升温至140 ℃ 回流脱水后, 降温到60 ℃ 加入TDI ,通入氮气, 将多元醇- 羧酸溶液加入滴加釜开始滴加, 反应自放热, 滴加要缓慢, 控温在70 ℃ 以下滴完, 加入10%磷酸甲苯液, 70 ℃ 反应(4—5) h 。检测NCO 含量达13.1 % , 游离TDI在12.5 % ,加入10 % 三正丁基膦液搅匀, 升温至85 ℃ 反应(2—3) h( 或降温至25 ℃ , 静置7d),取样检测游离TDI<0.2 % , 加入10 % 苯甲酰氯液、10% 二甲基吡唑液升温至90 ℃ ,反应15min , 抽真空减压, 脱出有机溶剂, 加入亲水溶剂, 调节固含量50% , 降温至50 ℃ 加入50% 三乙胺水溶液、N-甲苯二乙醇胺调节p H 值为8.5 , 升温到60℃ 反应至透明, 降温至40℃ 过滤出料。
5、XDI/TMP 加成改性物, NCO 交联剂
产品配方:
NCO:OH ( 物质的量比) = 9:1 , 采用三聚催化、终止、残基封闭法。
工艺步骤: 参照第四的工艺步骤进行。
6、改性TD I 醇解油, NCO 交联剂
产品配方:
油度86.4 % , K 值= 0.93 , 醇超量R = 1.17 , NCO:1OH ( 物质的量比) = 3:( 含蓖麻油中羟基), 采用三聚催化、终止、残基封闭法。
工艺步骤: 按配方将TD I 、蓖麻油、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 升温至120℃ 加入环烷酸钙, 搅拌、升温至240℃ ,醇解反应(2—3) h , 取样测试其透明度, 合格后降温至180℃ , 加入苯偏三甲酸酐、DMPA 反应40min ,降温至120℃ 加入甲苯稀释, 升温到134℃ 回流脱水, 水脱尽后, 降温至60℃ , 开始滴加TDI , 2h滴完, 加入10% 磷酸甲苯液搅匀, 升温至70℃ 反应(3—4)h , 测试NCO 含量在12% 、游离TDI 在9.5 % , 加入10% 烷基膦液搅匀, 升温至80℃ 反应(2—3)h( 或降温至25℃静放7d) , 测试游离TDI<0.3% , 加入10% 苯甲酰氯液、10% 二甲基吡唑液搅匀升温至90℃反应15min , 抽真空减压脱出全部甲苯, 加入亲水溶剂, 调整固体含量为50% , 降温至50℃ 加入三乙胺、N -甲苯二乙醇胺, 调整p H 值为8.5 , 升温至60℃ 反应到透明, 降温至40℃ 过滤, 出料。
7、水性聚酯聚氨酯
产品配方( 甲组分): OH ∶ NCO ( 物质的量比) = 1.5:1 , K 值= 1.02 ,醇超量R = 1.18。
工艺步骤: 按配方将新戊二醇、己二酸、苯偏三甲酸酐、DMPA 加入反应釜, 通入CO2 气, 升温至120℃ ,加入钛酸四异丙基酯, 搅拌升温至180 ℃ , 反应2h 后, 每隔30min 取样测试其酸值, 直至达到79mg KOH/ g , 羟值达到79.5 , 降温至130℃ 加入二甲苯, 升温至150℃ 回流脱水, 脱尽后, 抽真空回收二甲苯,降温至80 ℃ 加入丙酮进行稀释, 保温在60℃ ,1.5h 滴加TDI , 滴完加入10% 磷酸( 甲苯)液搅匀, 升温至70℃ 反应(4—5)h , 测试游离TDI<0.2% , 加入50% 苯酚( 甲苯)液升温至80℃ 反应15min , 再升温至90℃ , 蒸馏出1/2 投料量的丙酮, 70℃保温备用。在另一个装有快速搅拌的反应釜中, 加入N- 甲苯二乙醇胺、三乙胺、乙二胺、去离子水开动快速搅拌, 将上述保温在70℃ 的物料, 缓慢加入反应釜, 在60℃ 进行中和反应透明后, 升温至70℃ , 抽真空减压, 蒸馏出余下的全部丙酮,降温至40℃ , 过滤, 出料。
8、水性豆油酸聚酯聚氨酯
产品配方( 甲组分): OH ∶ NCO ( 物质的量比) =1:1.5 , 树脂K 值= 1.019 ,醇超量R= 1.3 、r =1.5 , 油度56%。
工艺步骤: 按配方将豆油脂肪酸、蓖麻油脂肪酸、季戊四醇、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 通入CO 2 气, 升温至120℃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进行搅拌, 升温至220℃ , 反应3h , 降温至180℃ 加入间苯二甲酸、苯偏三甲酸酐、DMPA在180℃ 下反应2h 后, 每隔30min 取样测试其酸值, 直至达到75mg KOH/g , 羟值为80 ,降温至120 ℃ 加入甲苯, 升温至132℃ 回流脱水, 脱尽后, 降温至65℃ 加入10% 苯酚甲苯液搅匀,将TDI 加入单体滴加釜, 开始滴加,1.5h 滴完后, 升温至70℃ 反应4h , 80℃ lh , 测试游离TDI 在0.2 % , 加入50% 苯酚( 甲苯) 液搅匀, 升温至90℃ 反应15min , 进行真空减压脱出2/3 的甲苯, 加入异丁醇降温至50℃ , 加入三乙胺、二甲苯乙醇胺及1/3 的去离子水, 调整p H 值为8.6 ,升温到60℃ 反应至透明, 抽真空脱出全部甲苯, 加入余下的去离子水, 调整固含量50% , 过滤, 出料。
9、水性菜油醇酸聚氨酯
产品配方( 甲组分): OH ∶ NCO ( 物质的量比) =1:1.5 , 树脂K 值=1.01 ,醇超量R= 1.314 , r= 1.499 , 油度= 55.2% , 理论NCO 含量= 228% 。
工艺步骤: 按配方将菜籽( 色拉) 油、蓖麻油脂肪酸、TMP 、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 通入CO2 气, 升温至120℃ 加入环烷酸锂搅拌, 升温至230℃ 反应(2 ~ 3)h , 测试醇解透明合格后, 降温至180℃ ,加入苯二甲酸酐、苯偏三甲酸酐、DMPA , 在180℃ 反应2h 后, 每隔30min , 测试一次酸值,直至达到70mg KOH/ g 为止, 然后降温至110℃ 加入甲苯, 升温至132℃ 脱水, 将水脱尽后, 降温至65℃ 加入10% 磷酸( 甲苯) 液搅匀, 将TDI 加入单体滴加釜, 开始滴加, 滴完后升温至70℃ 反应(4—5) h ,80℃ 1h , 测试游离TDI 达到0.2 % , 加入50% 苯酚( 甲苯) 液, 升温至90℃反应15min , 抽真空脱出1/3 的甲苯, 加入异丙醇, 降温至50℃ 加入N - 二甲基乙醇胺、三乙胺, 及1/2 的去离子水, 调整p H 值为8.6 , 升温到60℃ 反应至透明, 抽真空脱出全部甲苯, 加入余下的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50% , 过滤, 出料。
10、水性蓖麻油醇酸聚氨酯
产品配方(甲组分): OH∶NCO ( 物质的量比) =1:1.5 , 树脂K 值=0197 , 醇超量R= 1.23, r= 1.36, 油度=5514% , 理论NCO 含量= 2.3% 。
工艺步骤: 按配方将蓖麻油、甘油(95%) 、新戊二醇加入反应釜, 通入CO2 气, 升温至120℃加入一氧化铅搅拌, 升温至230℃, 反应(2-3) h , 测试其醇解透明合格后, 降温至180℃加入苯二甲酸酐、苯偏三甲酸酐、DMPA 、松香二元醇, 在180℃ 反应2h 后, 每隔30min 测试酸值,直至达到80mg KOH/g 为止, 然后降温至110℃ 加入甲苯, 升温到128 回流脱水, 脱尽后, 加入10%磷酸甲苯液降温至65℃, 用1.5h 滴完TDI , 升温至70℃反应4h , 80℃1h , 测试其游离TDI达到0.2 % , 加入50% 苯酚(甲苯) 液, 升温至95 反应15min , 抽真空脱出1/ 2 量的甲苯,加入异丙醇, 降温至50 加入一乙醇胺、三乙胺及1/2 量的去离子水, 调整p H 值为8.6 ,升温到60℃反应至透明, 抽真空脱出全部甲苯, 加入余下的去离子水, 过滤, 出料。
㈣ 求聚氨酯白料配方及配方原理
一、双组分聚氨酯特点:
1.
模量适中,弹性高,延伸率大,耐老化、耐低温、耐水、耐酸碱腐蚀、耐疲劳性能好。
2.
与水泥、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等建材有很强的粘结力。
3.
本产品无溶剂,不含焦油、沥青,无污染、无毒,可用于饮用水池、游泳池的密封防水。
4.
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时只需将a、b两组份按规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5.
固化速度较快,对于工期进度要求快的工程,可优先选用。
6.
可根据用户要求制成各种颜色与不同档次产品。
7.
调整两种组份的比例,也可作粘合剂或防水材料使用。
二、
双组分聚氨酯组成
:
聚氨酯密封膏属双组分反应固化型,有a、b两组份组成。a组分为无色或浅黄色粘稠状聚氨酯预聚体,b组分为固化剂与助剂等混合脱水而成的黑色膏状体或液体,按使用要求可有非下垂型和自流平型。主要应用于桥梁、地下室、游泳池、储水池、水坝、隧洞、地铁等各种工程中。
三:双组分聚氨酯技术指标
执行标准:jc482—1992
测试项目
性能指标
外观
a组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b组
黑色膏状体或液体
试用期,h
≥3
密度
≥1.5
表干时间,h
≥48
恢复率,%
≥100
低温柔性(℃)
-30
流变性
下垂度(n)型
≤2mm
拉伸粘接性
最大拉伸强度,mpa
≥0.200
最大拉伸率,%
≥200
四、双组分聚氨酯施工方法
:
1)
基层处理:用钢丝刷、棉纱等工具清理基层的浮浆皮、尘土等,若有油污需用有机溶剂擦洗干净,嵌填前保持基层表面干燥、洁净。
2)
填塞衬垫材料:缝腔内要求填充作为衬垫材料的泡漠塑料,以保证嵌填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3)
嵌填双组份聚氨酯:按产品a:b=1:1.5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嵌缝枪或用腻子刀自下而上,或由前到后进行嵌填;嵌填要求饱满,尽量防止气泡及孔洞的形成;嵌填完成后,要在密封膏表干前,用腻子刀刮出平面或弧面并将多余的密封材料刮去。
4)
为了得到更好的界面粘接效果,可以使用适当的底涂剂。
五、双组分聚氨酯施工注意事项
:
1)
适用期:双组分聚氨酯甲、乙组分混合后,混合料逐渐变稠,超过适用期就不能使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对密封膏的固化起相当大的作用,气温越高适用期越短,气温过低时固化速度变慢,施工温度以5℃~
35℃为宜。
2)
使用时,密封材料的宽深比例要适当。
3)
双组分聚氨酯贮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宜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特别要注意包装桶密封完好,有效期一年。
㈤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
今天为大家举例的是关于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的工艺以及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配方和选择注意事项,由此入手可以得知,首先的话,在操作聚胺脂防水涂料的过程中,应该先进行基层的处理,通过涂抹涂料来保证表面光滑,另外的话,在选择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时候,应该参考它们的成分比例之间搭配进行了解,综合性能优越,丰满度高,硬度和耐磨性能都比较不错的聚氨脂涂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信赖的一款产品,那么有兴趣的消费者朋友们不妨参考下文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1、基层处理:基屋必须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油污。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旧屋面应把原破裂、起鼓防水层及尘土除净,低凹破损处修平,防漏处先进行堵漏处理,基层要平整,不得有明水。水落口、分格缝等特殊部位应先进行柔性密封处理;涂刷程序一般先阴阳角,再垂直面,最后再大面积施工。
2、涂抹涂料:施工采用滚、刮、刷的方法均可,宜采用薄层多次涂布法,每次涂刷不能太厚,一般分为3-4次涂刷,总厚度达1.5-2.0cm。待先涂层干燥成膜后方涂后一遍涂料。薄弱环节宜加铺胎体增强材料。
3、每道涂层表干后,应作施工质量检查,如出现漏涂及起鼓,就给予修补。
二、聚氨酯防水涂料配方
乳液100公斤水300公斤消泡剂0.5公斤防腐剂1公斤。分散机300转搅拌20分钟均匀。粉料组成部分:425号水泥50公斤200目石英石30公斤80目石英石20公斤。干粉搅拌机搅拌30分钟。配比:按液料:粉料=1:2.77组合。搅拌均匀施工即可,不应太稠,也不应太稀,如太稠或太稀可调整乳液厂家,水泥和石英石的比例和石英石的目数。
水性聚氨酯涂料,其综合性能优越,丰满度高,漆膜硬度可达到?1.5-2H?,耐磨性能甚至超过油性漆,使用寿命、色彩调配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为水性漆中的高级产品,该?技术在全球只有少数几家专业公司掌握。在国内只有东莞鼎源实业有限公司率先完成了该核心技术的本土化,并拥有国家发明专利。
另外,有一类是以丙烯酸为主要成分的水性木器漆,主要特点是附着力好,不会加深木器的颜色,但耐磨及抗化学性较差,漆膜硬度较软,铅笔法则试为?HB?,丰满度较差,综合性能一般,施工易产生缺陷。因其成本较低且技术含量不高,是大部分水性漆企业推向市场的主要产品。这也是形成大多数人认为水性漆不好的原因所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
上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以及配方和材质比例之间的搭配,由此入手可以得知合适合理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指的都是水性聚氨酯涂料,它们综合性能优越,丰满度高,硬度和耐磨性能都比油漆更胜一筹,而且使用寿命和色彩调配方面具有人性化特征,比如说可以帮助美化墙面表面,又可以帮助进一步的提升墙面的寿命,有兴趣的消费者朋友们就综合上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通过小编的举例,对比实际得出靠谱的方案,相信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㈥ 水性聚氨酯怎么做
GPU水性聚氨酯砂浆地坪系统,是一种四组份的水性聚氨酯砂浆地坪材料,其复合物具备有回机高分子答和无机混凝土材料的所有优点,如具备优良的抗化学腐蚀,抗重冲击和热冲击性能等。适用于各种特殊性能要求的严苛环境中。
典型性能:特别耐磨,耐潮湿及防滑,耐严苛化学品腐蚀,耐重载及强冲击,环保无污染,使用寿命长达20年以上,耐-40℃~130℃高低温,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坚固耐用洁净之地面场所。
应用场所: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屠宰/重防腐/高湿高温等极端工作环境下之地面处理,和所有须耐磨/洁净/耐化学品等车间/仓库/停车库/试验室等地面,具有传统地坪涂料如环氧/金刚砂/双组份聚氨酯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目前全球地坪应用综和性能最好的地坪产品。
㈦ 水性聚氨酯配方计算
晚上好,先无恶意的吐槽一下吧,配方都是钱没人会给点儿网络不值钱的分数就给你大方写出来的,水性PU各家各厂都是商业机密。但你既然问了,简单分析下,具体的还要靠你自己多多试验,另外你里面少材料了,有些材料本身就是错误的。
IPDI是固化剂;
PCD和DMCA还有K24一组,乙二胺扩链要之前加;
加三乙胺会导致不耐黄变。
不要分数了,你公式配料里就有问题,网络估计没人会告诉你的,建议你去小木虫问问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㈧ 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生产流程 工艺 设备 谁能告诉我。
防水涂料生产需要的设备一般卧式砂磨机、高速分散机、制浆罐、调漆罐、真空吸料系统、液体计量器、半自动灌装机、等构成。建议购置涂料成套设备。
㈨ 求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配方。。粘鞋材的。。。
你问的这个问题算是企业核心机密了。
鞋胶的主要成分就是树脂。其核心技术是磺酸盐的中间体。
水性鞋胶目前国内用的树脂大多数来自拜耳的U-54,国内有相当多的公司这些年一直在模仿,但真正能有所突破的也就两三家,如广州东方树脂和安庆中大化学。南光的水性鞋胶很有名,但他的树脂也是买的拜耳。
所以这个配方肯定是不会有人告诉你的,告诉你的肯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