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在4度
❶ 为什么水在4度时最重
水具有反常膨胀现象
一般物质由于温度影响,其体积为热胀冷缩。但也有少数热缩冷胀的物质,如水、锑、铋、液态铁等,在某种条件下恰好与上面的情况相反。实验证明,对0℃的水加热到4℃时,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因此,水在4℃时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湖泊里水的表面,当冬季气温下降时,若水温在4℃以上时,上层的水冷却,体积缩小,密度变大,于是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暖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当水温降到4℃以下时,上层的水反而膨胀,密度减小,于是冷水层停留在上面继续冷却,一直到温度下降到0℃时,上面的冷水层结成了冰为止。以上阶段热的交换主要形式是对流。当冰封水面之后,水的冷却就完全依靠水的热传导方式来进行热传递。由于水的导热性能很差,因此湖底的水温仍保持在4℃左右。这种水的反常膨胀特性,保证了水中的动植物,能在寒冷季节内生存下来。这里还应注意到,冰在冷却时与一般物质相同,也是缩小的。受热则膨胀,只有在0℃到4℃的范围内的水才显示出反常膨胀的现象来。
❷ 水的密度在4度时是多少
水在4摄氏度时的水密度是最大的,是1.0*10的三次幂千克每立方米。
❸ 水在4摄氏度下是什么状态的
0摄氏度是冰水混合物,大于或等于100摄氏度是水蒸气,在0---100摄氏度之间是液态
❹ 纯水在四摄氏度是的密度为___,读作____,表示的含义____
纯水在四摄氏度是的密度为_1g/cm3__,读作_一克每立方厘米___,表示的含义__每1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1克。__
❺ 水在4摄氏度时的物理现象叫什么
水在从0℃到4℃之间,有一个物理现象叫“反常膨胀”。
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的体积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小。相反,它也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膨胀。水的这一现象,使得大量的鱼类,可以在冬天寒冷去的季节下得以存活。
水的蒸发是以离子态进行的,即使纯水中也有一部分水分子会分离成正负离子——酸性的氢离子和碱性的氢氧离子,它们分别带正电和负电。
水以够溶解盐,就是因为正负离子分别和氯离子和钠离子凑对的缘故,说勾引可能更恰当,因为它们的结合不稳固,旋合旋离,离是常态,合却很短暂,随机的。不同的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只有温度降低时结合才会越来越牢固,盐才会析出。
(5)纯水在4度扩展阅读:
水的性质:
(1)水具有极强的溶解力。
水分子是一种极性分子,它对无机物和极性有机物有良好的溶解作用。溶解状态下的物质可以在人体内顺利的输送,在相应的组织中进行代谢。水还能溶解血管壁上沉积的杂物,使血管恢复弹性,对预防动脉硬化起到一定作用。人服用的药物经水充分溶解,才能被吸收而发挥疗效。
(2)水具有强的渗透力。
水分子通过与人体内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可以渗入人体组织及细胞,这样可以带进养分、排出废物,实现体内新陈代谢。
❻ 为什么水在4度时密度最高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虽然这一现象仅仅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造成的,但对于水的这种特性,人们至今仍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物质研究所研究员三岛修和铃木芳治通过实验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两种非晶态冰之间存在不连续性转移。在低温情况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态。这项研究不仅首次解释了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的现象,而且在生态系统、水溶液系统等与水有关的领域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多年来,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一直在进行水的非晶态多样性研究。水通常在摄氏零度时结冰。但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称作过冷却水。当过冷却水到达临界点以下时就会分离出两种状态,既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与此相对应,也存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非晶态冰。由于水在低温时易于结冰,也由于没有非晶态冰之间互相转移的现存理论,水的非晶态多样性学说存在很多争论。其中之一就是两种密度的非晶态水是否会发生连续转移。
日本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观察了高密度非晶态冰(HDA)向低密度非晶态冰( LDA)变化的过程。发现 H DA在零下158摄氏度以下时整体均一膨胀,在零下158摄氏度时随着不均一的体积变化迅速向 L DA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两种成分共存状态,随着时间推移, H DA和LDA逐渐分离。研究证实,低温下两种水之间的转移是不连续的。
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揭开水领域各种问题的重大突破,将对今后过冷却水等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将带动对同温层中的云的研究及在冰点下活动的动植物细胞内存在的过冷却水的研究。如果今后能够控制这两种水的临界点,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结晶,对人类控制地球环境和开发生物冷却保存技术极有价值。
❼ 水在4度时为什么体积最大拜托了各位 谢谢
分子排列方式在此时达到最紧密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虽然这一现象仅仅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造成的,但对于水的这种特性,人们至今仍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日本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在低温条件下两种非晶态冰之间存在不连续性转移。在低温情况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态。这项研究不仅首次解释了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的现象,而且在生态系统、水溶液系统等与水有关的领域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该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多年来,科学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一直在进行水的非晶态多样性研究。水通常在摄氏零度时结冰。但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也可保持液体状态,称作过冷却水。当过冷却水到达临界点以下时就会分离出两种状态,既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与此相对应,也存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非晶态冰。由于水在低温时易于结冰,也由于没有非晶态冰之间互相转移的现存理论,水的非晶态多样性学说存在很多争论。其中之一就是两种密度的非晶态水是否会发生连续转移。 日本科学家的这项研究,观察了高密度非晶态冰(HDA)向低密度非晶态冰( LDA)变化的过程。发现 H DA在零下158摄氏度以下时整体均一膨胀,在零下158摄氏度时随着不均一的体积变化迅速向 L DA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两种成分共存状态,随着时间推移, H DA和LDA逐渐分离。研究证实,低温下两种水之间的转移是不连续的。 科学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揭开水领域各种问题的重大突破,将对今后过冷却水等研究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将带动对同温层中的云的研究及在冰点下活动的动植物细胞内存在的过冷却水的研究。如果今后能够控制这两种水的临界点,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结晶,对人类控制地球环境和开发生物冷却保存技术极有价值 密度最大,当同等质量,体积就最大了。。。
❽ 4摄氏度纯水的密度是多少
气压好想也有影响阿时在常压下吗
在常压下4度时水的密度为1000Kg/m^3
水的密度随气压增高而增大
❾ 4摄氏度的水
氢键头都清楚了,再来说中间(也就是4度到结冰这一段),温度降到4度时,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快要发生相转变了(变成冰),这是的水虽然还没有结晶,但分子已经具有一定的有序性了(接近冰了),所以体积会变大。
❿ 为什么纯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
这是科学家通过实验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