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水制备流程
⑴ 为什么要制备去离子水制取去离子水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去离子水复(deionized
water),又被称为纯水或制高纯水。传统工艺是阴阳床+混床,现在通用工艺是ro反渗透+混床,更先进的是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edi(电去离子)。先通过ro反渗透膜脱除水中99%以上的杂质(包括金属盐类),再用这种水质去做超纯去离子水,这时离子交换树脂在含有少量电解质溶液中进行,即可比较彻底去除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而且使用时间和寿命都会明显增长,水质可达到很高的纯度,离子交换是目前制备高纯水工艺流程中不可替代的手段。
在工业生产及实验室的实验中,如果涉及到使用水的工艺都被使用了去离子水,那么,许多参数会更接近设计或理想数据,产品质量将变得易于控制。
东莞市大禹水处理,偶这有卖
⑵ 纯净水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什么
第一级预处理系统:采用石英沙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μ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品牌自动控制阀,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设备配备有自我维护系统,降低维护费用。
第二级预处理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氨值及农药污染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污染物。自动过滤控制系统,采用进口品牌自动控制阀,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
第三级预处理系统:采用优质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水垢)并可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品牌自动软水器,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
第四级预处理系统:采用双级5μm孔径精密过滤器(0.25吨以下为单级)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化,保证RO系统安全的进水要求。
净水设备主机: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去除钙、镁、铅、汞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降低水的硬度,脱盐率98%以上,生产出达到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菌系统:采用紫外线杀菌器或臭氧发生器(根据不同的类型确定)提高保质期。 为提高效果,应使臭氧与水充分混合,并将浓度调整到最佳比。
一次冲洗:采用不锈钢半自动冲瓶机对瓶子的内、外壁进行清洗,清洗的水量可调。
二次冲洗(水源为纯净水):可采用不锈钢半自动冲瓶机对瓶子的内、外壁进行清洗,清洗的水量可调。
灌装机:采用全自动常压灌装机进行灌装,可适应较轻重量的瓶子,降低用户的成本,并且灌装量准确、 易操作。
采用全自动打码机自动将生产日期打印在瓶盖上,节省人力,准确卫生。
旋盖:采用配备磁旋头的旋盖机进行旋盖,旋盖的质量好,对瓶盖的适应性强。
粘标签:可采用全自动粘标或手工粘标签。
打捆或装箱。
⑶ 关于纯化水制备的一些流程、知识 越详细越好
1.蒸馏法,按蒸馏器皿可分为玻璃、石英蒸馏器,金属材质的有铜、不锈钢和白金蒸馏器等。按蒸馏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馏法。此外,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杂质,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预先加入一些高锰酸钾可除去易氧化物;加入少许磷酸可除去三价铁;加入少许不挥发酸可制取无氨水等。蒸馏水可以满足普通分析实验室的用水要求。由于很难排除二氧化碳的溶入。所以水的电阻率是很低的,达不到MΩ级。不能满足许多新技术的需要。
2.离子交换法,主要有两种制备方式:
A. 复床式,即按阳床—阴床—阳床—阴床—混合床的方式连接并生产去离子水;早期多采用这种方式,便于树脂再生。
B. 混床式(2-5级串联不等),混床去离子的效果好。但再生不方便。
离子交换法可以获得十几MΩ的去离子水。但有机物无法去掉,TOC和COD值往往比原水还高。这是因为树脂不好,或是树脂的预处理不彻底,树脂中所含的低聚物、单体、添加剂等没有除尽,或树脂不稳定,不断地释放出分解产物。这一切都将以TOC或COD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当自来水的COD值为2mg/L时,经过去离子处理得到的去离子水的COD值常在5-10mg/L之间。当然,在使用好树脂时会得到好结果,否则就无法制备超纯水了。
3.电渗析法,产生于1950年[4],由于其能耗低,常作为离子交换法的前处理步骤。它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分别选择性的允许阴阳离子透过,使一部分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去,从而使一部分水纯化,另一部分水浓缩。这就是电渗析的原理。电渗析是常用的脱盐技术之一。产出水的纯度能满足一写工业用水的需要。例如,用电阻率为1.6KΩ·cm(25°C)的原水可以获得1.03MΩ·cm(25°C)的产出水。换言之,原水的总硬度为77mg/L时产出水的总硬度则为∽10mg/L.
4.反渗透法,目前它是一种应用最广的脱盐技术。反渗透膜虽在1977年 就有了,但其规模化生产和广泛用于脱盐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反渗透膜能去除无机盐、有机物(分子量>500)、细菌、热源、病毒、悬浊物(粒径>0.1μm)等。产出水的电阻率能较原水的电阻率升高近10倍。
⑷ 纯水的制取工艺有哪些
纯水的制取工艺:
1.反渗透过滤系统
反渗透是实验室纯水机最常用的过滤方法,它的过滤优点版和缺点,我们权已经介绍过很多次了,比如在讲时就给大家介绍过。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去除所有类型的污染物(颗粒,胶体和溶解的无机物),日常维护比较少。而缺点是由于RO膜的紧密孔隙度限制了其流速,因此纯水的制取量相比较其他方法来说比较少,而且制取成本较高。
2.紫外线辐射制取纯水
优点是有效消毒处理,将有机化合物(185nm和254nm)氧化为<5ppb TOC。
缺点是会降低水质的电阻率,不会去除颗粒,胶体或离子。
3.蒸馏制取纯水
蒸馏制取该方法的基础是在蒸汽相中随后冷凝而转移水。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将水转化为蒸汽所需的电力维护成本非常高。此外,在蒸汽形成过程中与水分子一起,其他溶质可以根据其挥发性进入蒸汽,最终溶解到制取的纯水中。
4.去离子交换
优点是能够有效去除溶解于水中的有害离子,比如重金属离子,而且制取的超纯水电阻率接近18兆欧。缺点是无法去除不溶于水的矿物质,而且纯水制取成本较高。因此多与反渗透配合使用。
⑸ 水厂制备纯净水的工艺流程中,离子交换器的反应原理,和臭氧消毒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对预处理水进行深度软化是离子交换的核心原理,臭氧消毒是使用氧化原理消除有害细菌,对水进行增氧使水的口感更好
⑹ 超纯水制备原理是什么
超纯水制备系统,制备超纯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即初步吸附过滤阶段、反参透净化阶段和树脂离子交换阶段。超纯水制备在设备生产操作过程中需先检查整个设备有无异象,各连接管之间是否封闭,谨防滴漏,在检查完设备之后打开原水(自来水)阀,开启总电源开关,然后逐步开启原水泵,高压泵;开启后停留在机器旁听查一小段时间看设备运行有无异常,需观察设备蜂房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进、反参透设备出口水的压力,需保证每个过滤设备进出口水压差在一定范围内(<0.1MPa),同时需要控制RO进水、中段、浓水的压力在要求范围内,控制RO产水流量、RO回流流量、RO浓水流量并使RO产水的电导率小于20uS/cm。需装用超纯水时开启增压泵,打开第一个出水阀,其中需控制好混床进出水压力及精密过滤器压力及混床出水的压力在要求范围内,以保证出水的电阻率大于10MΩ·cm。在此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纯水槽中的存水情况,严禁抽空!同时为防止存水过多导致水质变差,影响混床树脂寿命,村水箱中的水需控制在浮漂以下。使用完毕后续关闭好总电源,关闭原水进水阀和超纯水出水阀,防止自来水和空气倒流回过滤设备内损坏设备。
超纯水,是一般工艺很难达到的程度,采用预处理、反渗透技术、超纯化处理以及后级处理四大步骤,多级过滤、高性能离子交换单元、超滤过滤器、紫外灯、除TOC装置等多种处理方法,电阻率方可达18.2MΩ*cm(25℃)。其中初步吸附过滤阶段包括蜂房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蜂房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大于10um的凝聚胶体和悬浮颗粒活性炭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活性炭利用本身良好的吸附作用将水中的余下氯气和小分子有机物截留在滤芯,随滤芯带走压缩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比活性炭更强的吸附作用更深度的从原水中除去余下氯气和小分子有机物,保证反参透水质要求保安过滤器同
⑺ 纯化水设备的工艺流程
纯化水设备用复途:
1、实验室检验检制测,器具清洗,试剂配置
2、 卫生用品,防护用品生产用水,用于生产车间内的器具清洗。清洁、洗手等
3、 用于医院供应室,腔镜中心,检验中心,血透室等区域纯化水供应
纯净水设备用途
1、原水处理,净化水质
2、食品饮料生产用水
3、公司、学校、酒店直饮水
设备工艺流程:
水源进水 —— 原水缓存水箱自动进水控制装置 —— 原水无菌储水箱 —— 原水增压泵 —— 多介质过滤器 —— 活性炭过滤器 —— 软化水装置 —— 5微米精密过滤器 —— 反渗透纯化水机组 —— 产水无菌储水箱 —— 紫外线灭,菌装置 —— 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用水点 —— 循环回水经紫外线灭菌
⑻ 纯水制取的原理和过程是怎样的需要哪些部件
纯水的制取的原理和过程这个很简单,就是制作一些蒸馏水,把水蒸出来就是纯净的水了。
⑼ 制备纯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1.蒸馏法,按蒸馏器皿可分为玻璃、石英蒸馏器,金属材质的有铜、不锈钢和白金蒸馏器等。按蒸馏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馏法。此外,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杂质,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预先加入一些高锰酸钾可除去易氧化物;加入少许磷酸可除去三价铁;加入少许不挥发酸可制取无氨水等。蒸馏水可以满足普通分析实验室的用水要求。由于很难排除二氧化碳的溶入。所以水的电阻率是很低的,达不到MΩ级。不能满足许多新技术的需要。
2.离子交换法,主要有两种制备方式:
A. 复床式,即按阳床—阴床—阳床—阴床—混合床的方式连接并生产去离子水;早期多采用这种方式,便于树脂再生。
B. 混床式(2-5级串联不等),混床去离子的效果好。但再生不方便。
离子交换法可以获得十几MΩ的去离子水。但有机物无法去掉,TOC和COD值往往比原水还高。这是因为树脂不好,或是树脂的预处理不彻底,树脂中所含的低聚物、单体、添加剂等没有除尽,或树脂不稳定,不断地释放出分解产物。这一切都将以TOC或COD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当自来水的COD值为2mg/L时,经过去离子处理得到的去离子水的COD值常在5-10mg/L之间。当然,在使用好树脂时会得到好结果,否则就无法制备超纯水了。
3.电渗析法,产生于1950年[4],由于其能耗低,常作为离子交换法的前处理步骤。它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分别选择性的允许阴阳离子透过,使一部分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迁移到另一部分水中去,从而使一部分水纯化,另一部分水浓缩。这就是电渗析的原理。电渗析是常用的脱盐技术之一。产出水的纯度能满足一写工业用水的需要。例如,用电阻率为1.6KΩ·cm(25°C)的原水可以获得1.03MΩ·cm(25°C)的产出水。换言之,原水的总硬度为77mg/L时产出水的总硬度则为∽10mg/L.
4.反渗透法,目前它是一种应用最广的脱盐技术。反渗透膜虽在1977年 就有了,但其规模化生产和广泛用于脱盐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反渗透膜能去除无机盐、有机物(分子量>500)、细菌、热源、病毒、悬浊物(粒径>0.1μm)等。产出水的电阻率能较原水的电阻率升高近10倍。
⑽ 简述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化水的过程
离子交换法制备纯化水的过程分下列几种:
1、纯化水的制取的最早方法就是离专子交换,他起源于属60年代左右,一般采取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离子交换树脂(阴树脂和阳树脂2:1),这种方法需要浪费大量的酸和碱再生树脂现在被淘汰了.
2、电渗析(ED)+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离子交换树脂(阴树脂和阳树脂2:1),这是80年代制造纯化水的方法,原理就是通过电渗析预脱盐来减少树脂转型再生的酸碱使用量.
3、反渗透(RO)+混合离子交换树脂(阴树脂和阳树脂2:1),这是90年代流行的制造纯化水的方法,反渗透与电渗析相比脱盐率更高,操作更简便.
总结:离子交换法来制备纯化水应该是老工艺了,他的优点就是出水水质好,投资较少.缺点就是由污染,运行费用高.由于树脂本身就是有机物化学合成,他的破碎率较难控制或者一般厂家难以设计高标准的工艺,在新版GMP对TOC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慢慢被双级反渗透工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