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软水的密度
① 20摄氏度水的密度是多少啊
19.9 0.9982269
20.0 0.9982063
20.1 0.9981856
g cm–3
② 20%的食盐水的密度
浓度为20%的食盐水,温度为10℃时的密度为1.15 g/ml
浓度为10%时,回10℃时密度答为1.07 g/ml
浓度为15%时,10℃时密度为1.11 g/ml
浓度为20%时,10℃时密度为1.15 g/ml
浓度为23%时,10℃时密度为1.18 g/ml
③ 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水的密度在.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比热容:4.186kJ/(kg·℃)
临界温度:374.2℃
导热率: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
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
(3)20软水的密度扩展阅读:
密度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7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④ 20度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水是无色无味液体,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盖。水在空气版中权含量虽少,但却是空气的重要组分。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3)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3)小,因而冰会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4)20软水的密度扩展阅读:
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气体和尘埃经过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凝聚后的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进一步增大生长而形成原始地球。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
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或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
⑤ 4度水与20度的水的密度分别是多少谢谢大家!急!!!
我觉得排水法本身就很难做得很精确,密度差一点不如排水量不准的误差。
不过这是专个问题,大家继续查属啊。
7-19更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工程热力学》附表1里有这个数:20度饱和水的比容为0.0010017m3/kg,自己计算一下,可知其密度为998.3kg/m3
故我们可知,水的密度如果按1来计算,误差仅为千分之一左右。考虑一下你的仪器,有千分之一的精确度么?
⑥ 水的密度表18,20,1度时水的密度分别是多少
1000kg/m3
⑦ 20度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水是无色无味液体,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盖。水在专空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属空气的重要组分。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3)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3)小,因而冰会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7)20软水的密度扩展阅读:
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气体和尘埃经过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凝聚后的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进一步增大生长而形成原始地球。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
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或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
⑧ 21度水的密度,粘度是多少。。。
21℃下水的密度为0.997×10³kg/m³,水的粘度为1.002mPa·s。
计算公式:τ=ηdv/dx=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1、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2、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³kg/m³,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³kg/m³,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³kg/m³。
水密度随温度变化,温度高于3.982℃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8)20软水的密度扩展阅读
粘度的测定有许多方法,如转桶法、落球法、阻尼振动法、杯式粘度计法、毛细管法等等。对于粘度较小的流体,如水、乙醇、四氯化碳等,常用毛细管粘度计测量。
而对粘度较大流体,如蓖麻油、变压器油、机油、甘油等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常用落球法测定;对于粘度为0.1~100Pa·s范围的液体,也可用转筒法进行测定。实验室测定粘度的原理一般大都是由斯托克斯公式和泊肃叶公式导出有关粘滞系数的表达式,求得粘滞系数。
粘度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性质与温度,温度升高,粘度将迅速减小。因此,要测定粘度,必须准确地控制温度的变化才有意义。
粘度参数的测定,对于预测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输送性以及产品在使用时的操作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印刷、医药、石油、汽车等诸多行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⑨ 20摄氏度时水的密度多大
20℃时。水是液态的。所以密度为。1.0X10千克/米,或者l克/厘米。
⑩ 水在20摄氏度时的密度是多少
在4℃时,水的密度为什么最大?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解释. 我们知道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这是因为液态的水在凝固成冰的时候,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每个分子都被四个分子所包围,形成一个结晶四面体.这种排列方式是比较松散的,使得冰晶体中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于液态水中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液态水中,分子的排列比较混乱,不像冰中的分子那样,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分子在液态中的运动虽然比在冰中更自由,但分子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在冰中更小,所以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 用X射线研究液态水的结构时,发现液态水中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非常微小的冰的晶体.根据推算,在接近0它的水里,约包含着0.6%的这种微晶体.当温度逐渐升高时,这种微晶体逐渐地被破坏,由于这种微晶体具有较小的密度,所以微晶体的被破坏就会引起密度的增加.因此,在水中有两种使密度改变的效应:①使密度变小的效应.当温度升高的时候,水分子的热运动更剧烈了,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了i因而引起密度的减小.②使密度变大的效应.当温度升高时,水中的微晶体逐渐地被破坏,引起密度的增大.在4C以上,水的温度升高时,第十种效应占优势,水的密度减小,体积增大.在4℃以下,水的温度升高时,第二种效应占优势,水的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因此,水在4℃的时候,密度最大,这就是水的:密度反常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