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水墨作品
❶ 请问纯水墨山水画徐汉志老师的作品多钱一平尺升值空间有多大
画家徐汉志2001年后的纯水墨山水,价格应不低于1800平尺;10年之后画风大变个性鲜明;既继承海派画精专髓且颇有八大山属人、石涛风骨;是既长安画派崔振宽以及何加林老师之后非画院派的草根画家。是中国山水轻烟画派创始人。徐汉志的画也不能一味看尺幅大小,我一收藏哥们有他一幅《秋山论道图》不到四平尺目前有人给他36000都没出让。好像16年之后作品更是难结善缘,多流向广东、福建一带。希望能帮到你。
❷ 什么是水墨画
在中国画众多的门类品种中,有一种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成的画,因为它不同于设色的彩画,被称作水墨画。齐白石的水墨虾子据传说,这一种画法产生于唐代,到了宋代时趋于成熟,在元代时大大兴盛起来,明、清时代盛行不衰,直至近、现代仍然在发展。
唐代水墨画的作品,今已无存,但当时的诗人对这种画法有过描写。欧阳炯的《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中称道“天教水墨画罗汉”,可以想见出这种水墨画作品的酣畅意境。宋代的水墨画也具有很大影响,以致有的诗人在观赏自然风光时,也以水墨画的意境来加以描写,范成大在《虎牙滩》诗中就曾形容“倾崖溜雨色,惨淡水墨画”。
水墨画使用的材料虽然极其简单,但它的技法却在发展过程要求越来越高。当这种画在唐代刚一出现时,就有人加以总结,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里就说到:“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意思是说,虽然并不施加色彩,但以水调墨出现的深、浅、浓、淡等不同层次的墨色,可以把画面上的形象充分地表示出来。宋代的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也指出过“墨以分其阴阳”,也指出在水墨画中运用墨色表现物体形象的重要。水墨画在元代以前主要是绘在绢上,表现技法受到一定的限制。自元代起,画家们更多的是采用宣纸来作画,由于纸对水与墨的吸收性能优于绢,也就难以掌握,因而它的技法要求比以前更高了,除了以笔墨勾勒与晕染外,又有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出现。因画家喜好的风格不同,水墨画有的偏于雅淡,有的偏于浓厚,既能细描精绘成卷,也能率意挥洒成图,因此水墨画成为中国画坛上的重要画体。
明清时代的水墨画发展迅速,产生了像徐渭、八大山人以及“扬州画派”等许多著名的画家。近代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对于水墨画技法的运用达到了绝妙的境地,尽管他们各自选择的题材不同,黄宾虹的水墨山水和齐白石的水墨虾子、小鸡等等,表现在画面上的景物都有着生活的气息,深受人们的喜爱。
❸ 水墨画与国画有什么区别
1、水墨画仅仅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水墨画是国画的一种,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回形式。一般指用答水和墨所作之画。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
2、历史起源不同。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水墨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3、体现内涵不一样。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水墨画的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❹ 如何评价水墨作品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後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在中国画中,以中国画特有的材料之一,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别有一番韵味称为“墨韵”。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1)拼音:shuǐ mò huà 张东林《太行苏醒》[1]
(2)词义: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也称国画,[2]中国画。
(3)英文:Chinese Brush Painting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后人宗之。
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结构,是组成中国画体系的元素之一。从物理的角度,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❺ 水墨画著名作家
1.黄宾虹
黄宾虹,原名懋质,因生于农历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讳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质,字朴存。用别号甚多,以宾虹为最。祖籍安徽歙县西乡潭渡村,生于浙江金华。
黄宾虹一生跨越两个世纪,两种时代,最终以中国画大师名世。而重要的是他的思考和实践,有着深刻的世纪之变的印记。在社会激变而产生的精神文化困境以及艺术发展的诸多难题面前,黄宾虹谨守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从探索民族文化源头入手,以“浑厚华滋”即健康和平的生存理想和淳厚振拔的精神重塑为艺术创造的美学指归,数十年孜孜埋头苦干。所以,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绘画则集中体现了他对艺术史传统的深层热忱和洞察。体现了他对中国画发展前景的独特见解和创造。这一创造的意义更在于为中国画史进入现代竖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同时,他的创造精神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分质朴而伟大的中国知识分子艺术家在时代激流中执着、智慧的一生。
“画品之高,根于人品”,黄宾虹一生勤劳谦虚,诲人不倦。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当他九十寿辰之际,华东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优秀画家”的称号。宾虹大师逝世之时嘱其家属,将其收藏的古今名画2283件,铜器、瓷器、玉器及他自己的数千件作品全部赠给国家,足见先生热爱祖国之忱。
2.齐白石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微之间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齐璜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在艺术上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对这四绝,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
3.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他非常喜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古典绘画,废寝忘食的悉心临摹。1927年回国后。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抗战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4.张大千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的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裁长补短密不可分。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于非厂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张大千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蜀人张大千” 。生于1901年,卒于1984年,四川内江人。 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 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波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拜别了师傅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1932年举家移居苏州网狮园,潜心作画。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 1948年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78年定居台湾,1984年4月病逝台湾。享年84岁。现在他生前台湾居住的“摩耶精舍”建为“张大千纪念馆”。
5.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青年时酷爱绘画、书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攻读东方美术史,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建国后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擅画山水、人物。崇尚创新,建树良多,创造出用笔有直有根、有折有圆、粗细、轻重、虚实变化万干的山石鼓法——抱石鼓。人物画受陈老莲影响而又能脱变运用,自成一格。用笔洗炼,着重气韵,达到搞洒入神的效果。他的画法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线条纵逸挺秀,设色沉浑质丽,善于把水、墨、色融为一体。意境深道,绘出神仙般画幅,令人陶醉。著作尤丰,有《傅抱石美术文集》等数十种著作行世。影响至为深远
6.潘天寿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灵岩的磅礴山势,烂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 ,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7.林凤鸣
林凤鸣,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凤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8.吴冠中
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起初他学工科,因一次机缘参观了当时由画家林风眠主持的杭州艺专,便立即被五彩缤纷的艺术美迷住了,下决心改行从艺,奉献终生。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杭州艺专。大学毕业后,吴冠中于1946年考取留法公费,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于是他毅然回国,到中央美院任教,后来又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他志在将中西艺术结合在一起,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他的精神正可用他的一本书名来概括,那就是"要艺术不要命"。
吴冠中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最近几年他的画风有所变化,在一批反映黄土高原的作品中多用粗线,自成一种意境。最近,他获得?quot;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
大英博物馆在1992年3月26日到5月10日推出一项前所未有的展览--吴冠中个展,展出44幅作品,作品是他1970年以来所创作的油画、水墨及素描。此次展出号称"前所未有",是由于吴冠中个人在欧洲的第一次个展,更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画家所办的展览。因此这次个展,不仅对吴冠中而言是他绘画生涯的再一次突破,也意味着东西艺术交流的向前发展。 吴冠中说,我的画是将西画的优点表现在中国画之中。我画的点和线,每一笔都包括了体面的结构关系。画中的点和线,不管是大点小点、长线短线,在运用上是严格的,都不是随便乱摆上去的,有时一点不能多也不能少,点子多了对画面无补,我都想办法将他遮掉。对线的长短也是如此,都不是随便画上去的,要恰到好处。
9.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它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既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❻ 水墨的专辑曲目
01 问花 03:53
02 雪也白不过她 05:29
03 竹叶青青 05:08
04 阿依莎娜o妮亚 04:42
05 康美之恋 04:37
06 断桥问 04:28
07 水墨 04:41
08 红楼无梦 04:25
09 君心知我 04:23
10 柳妹 04.01
11 红楼无梦 细述版04:45
1.问花
花,是自古以来被中国人借喻最多的自然植物。
它的色彩,她的媚态,它的香气都被人们赋予了极其美好的感觉。
借问花之语,表达内心的情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优雅。
歌词:花儿落在记忆的梦里 想问你在哪里 窗外蔷薇温柔的呼吸 风吹过难忘记
月儿透着慌乱的思绪 梦见你多美丽 满天飞舞秋季的雨滴 洒去两依依
花儿醉蝶儿飞 心儿美在思念谁 云儿睡怕心碎 梦几回你才回
2.雪也白不过她
极其平常的花——茉莉花,从中国走到了世界,从世界回到了中国。从普契尼的图兰朵公主到kennyG的名曲,她的芬芳已经蔓延在全世界。
品着家乡的香茶,随着天籁的声音……
想家的醉,醉在心里。思乡的泪,泪在心里。
歌词:过去的好时光
点点的茉莉花
那纯洁和美丽依然开放在窗台下
续一壶清泉水 泡上一杯淡淡的茶
那月下的皎洁芬芳雪也白不过她
谁和月色慢慢离去
带走淡淡的相思雨
那清晨的风吹开丝丝情绪 飘落的泪花又撒在襟下
啊 今夜你冷吗 我在想
想着他我的家
再苦再累也不怕
谁和月色慢慢离去 带走淡淡的相思雨
那清晨的风吹开丝丝情绪 飘落的泪花又撒在襟下
啊 今夜你冷吗
我在想 想着他我的家
再苦再累也不怕
过去的好时光 点点的茉莉花
那纯洁和美丽依然开放在窗台下
续一壶清泉水
泡上一杯淡淡的茶
那月下的皎洁芬芳雪也白不过她
看那芬芳茉莉花 啊 雪也白不过她
3.竹叶青青
老祖屋、大青竹、八仙桌、老酒壶,姥姥给妈妈、妈妈给女儿讲往事……多么动人的一幅画面。
歌中描绘了几代人的经历,讴歌了中国人勤劳思家的品德。也从一个侧面赞扬了山西商道所奉承的诚实、吃苦的精神。
歌曲后部更化用了中国古代诗人杜牧的名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寄托了歌者浓浓的思乡情。
歌词:常常听 妈妈说 说起她的老祖屋 屋正前方是一片大青竹 竹叶青青好舒服
童年的腊月初 妈妈曾在这里学走路
姥姥牵小小的手 指着弯弯的路
教妈妈听远远脚步
常常听 妈妈说 说起她的老祖屋 屋正当中是一张八仙桌
桌面有把老酒壶
每年的四月五 妈妈回首往事一幕幕
姥姥说清清的酒 兑上浓浓的醋 想亲亲想切切的心 被紧紧锁住
出远门的人你呀从来不说苦 等你的人对你最在乎
不必怕春雨 漫天湿漉漉
遮不住这一条回家的路
牧童吹的笛轻轻催啊催归途 想你的人倒满酒一壶
不必再打听 酒家何处有 它藏在这竹叶青青处
4.阿依莎娜尼雅
世界以和为贵。每人以诚相待,以笑迎客。一幅和谐画面展现在大家面前。一句吉祥的问候“阿依莎娜尼雅!”包含了最深的祝福。人类需要和平!人类渴望和平!
歌词:千山万水名字很遥远
祖先手上写着谁的寓言
你和我的名字都属于东方
在这寂静夜晚美丽的上演
一张蓝蓝的天空有星星点点
一片灿烂表情守着风清月圆
世界从这里开始年轻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哟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哟
心地纯和 美好不变
千万张笑容都有未来从前
纯厚眼神里写着恒久格言
只要你一转身就会见到我
一张微笑的脸温和而鲜艳
心像蓝蓝的天空哪需要谎言
歌谣万般流传温暖快乐尊严
世界从这里开始年轻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哟
阿依莎娜尼雅 阿依莎娜哟
心地纯和 美好不变
5.康美之恋(广告歌曲)
歌词: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
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
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与乐。
一条路千山万水,两颗心无怨无悔。
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
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与乐。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
两颗心长相伴,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
康美情长相恋,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一条路海角天涯,两颗心相依相伴。
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
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与乐。
一条路千山万水,两颗心无怨无悔。
风吹不走誓言,雨打不湿浪漫。
意济苍生苦与痛,情牵天下喜与乐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
两颗心长相伴,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
康美情长相恋,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
两颗心长相伴,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明月清风相思,丽日百草也多情。
康美情长相恋,你我写下爱的神话。
6.断桥问
雷锋塔下,断桥堤畔,孕育了中国千年的爱情传说《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多少年来中国人被这些动人的传说所感动。以至一代一代,代代相传。西子湖畔的月影,苏堤岸边的垂柳,有永远断不了、问不完的情爱……诗云:天地尽数有情事,世间满目无奈人。
歌词:举起半杯清茶舞秋风
秋风独舞 南屏晚钟
长桥十八次相送 你侬我侬
今生粱祝如何相逢
斟满一觚浊酒映明月
明月羞映
断桥残雪
雷锋千百年相约 进也退也
此情许白怎能忘却
天地间多少有情事无奈人
问 一声 你到底忍不忍
忍不住的时候
梁兄请开口
英台这就跟你走
天地间多少有情事无奈人
问 一声
你到底等不等
等不完的日子 娘子别放弃
许仙永远守着你
7.水墨
水墨,指不着色彩,纯以水和墨点染的绘画法。乃中国画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始于唐,成于五代。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水晕墨章时便“墨即是色”,墨之浓淡变化就是色之层次变化。
只识水墨,故不言丹青。那是因,水墨即如你我:晕开了……我中有你,宠爱着……你中有我。
七大家,三幅画,唐诗三百首三段爱,宋词一片歌中埋。怎不能叹:
宣纸再薄也可承厚水墨。
大千何沉却难容小你我
歌词:秋露寒 孤枕清清床前明月光
举头望月度关山 悲鸿雁未返
悲不禁哭长城 奴家嫌命长
小孟姜何处话凄凉
秋池涨
难舍依依追问归期盼
巴山夜雨板桥荡 一泓抱石岸
抱不紧虞美人 霸王不渡江
揭西窗入梦忽还乡
惹得泪千行
水晕开了墨就好像你宠爱着我
焦浓重淡清一抹 假比真的多
单薄的宣纸承担千年的水墨
大千沉沉却容不下
小小的你我
秋草黄 愁满萋萋野火烧不断
春风吹兮侵远芳 古道青藤缠
缠不尽恨离离
隐隐帝女香
驸马爷生死渺茫茫 怎能不思量
8.红楼无梦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借家族争斗,男欢女爱,官场做戏等生活状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没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封建统治思想等进行了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对后人来说,是一部学习中国文学,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发展的好教材。歌曲从另外的角度重读了这本教材。
歌词:摘了一点红开在月楼中 芬芳袭人前事滴滴浓
撒了一襟泪坠落花丛中
泪水本不该相送 落花已成冢
红楼空空谁也看不懂
鸳鸯谱把鸳鸯分了西东
红楼空空谁也看不懂 糊涂人偏爱了糊涂虫
画了一窗月剪了一丝风 风月矫情此生芸芸众
睡了一整夜醉了一个冬
酒入愁肠情更忧 醒了心更痛
放下一条心还上一段情
玉莲拂手后来冥冥中
都云我的痴难解我的意 满纸荒唐言红楼 辛酸泪溅红
抬头看碧瓦疏松 柳絮片片红
9.君心知我
中国人对君的称谓由来几千年。时境变迁,“君”已经是对尊者,对好友,对有信誉的人的一种尊称。人一生在世,难得有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君心知我,人生有幸。
歌词:一望天无边 盼断南归雁
寂寞梧桐落窗前
秋思更无眠
与君话离别 不觉已三年
孤独情仇寄书签 不知谁鸿雁
君心从来最知我 要的并不多
君心暖暖贴着我 从此不再寂寞
10.柳妹
柳妹,是指身子柔曼如柳的姑娘。在春江雨绿惹人愁的三月,可趁着酒兴从镇江(亦名京口)古渡登船前往扬州,比古人醉琼花于瘦西湖。
昔,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以贯通南粮北运,而扬州是运河的名邑便成为南北交通枢纽,籍漕运之利富甲江南。明清以来,这里更是盐商巨贾,文人墨客所钟情的瘦西湖。传说炀帝下扬州志满意得之际,敕封两岸的杨柳国姓——杨,从此便有了杨柳。
惜,修运河、建东郡、西寻张掖、三征高丽同在十余年间进行,终因用民过重,国力耗尽而亡。
虽说弊在当时,却功在千秋!正是:世人皆宠瘦西湖,焉惜杨柳西湖瘦!
歌词:春雨满江绿成愁 落花渡口临独舟
敢问客官何所去
三月琼花醉扬州
传说炀帝开金口 敕封柳妹杨姓讴
世人皆宠瘦西湖 焉惜杨柳西湖瘦
❼ 纯天然的一副水墨画
匿名
我也要 学习C#
❽ 尹天石的传统水墨作品代表作赏析
《独爱幽居》
尹天石传统水墨作品
136x68cm
创作年代2013
《和光同尘》
尹天石传统水墨作品
68x68cm
创作年代2013
《林泉高致》
尹天石传统水墨作品
136x68cm
创作年代2013
❾ 纯用墨水不着彩色的国画叫什么
这种画称为水墨画,墨在中国画中就是黑色。中国画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说,即黑、白版、浓、淡、权干、湿六种效果。墨的方法是为了体现绘画的丰富变化,“笔为骨,墨为肉”。所以墨法可以说是一种用水的方法。根据水的多少,我们分为焦、浓、重、淡、清五个变化阶梯。因为墨有新、旧、陈、变,又把墨质分为新、焦、宿、退、埃五种质。由于墨色的不同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墨的变化形象,可分为枯、干、润、湿、漓五种感觉。
❿ 有哪些高清无水印的中国风水墨画分享一下
我提供一张纯水墨,无设色的山水画,尺幅太大手机拍的稍有变形,但主体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