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过滤的洗脱顺序
『壹』 凝胶过滤法分离蛋白质时,从层析柱上先被洗脱下来的是
答案A
用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蛋白质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专法,与蛋白质分子属的带电状况无关.在进行凝胶过滤柱层析过程中,比凝胶网眼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网眼内,被排阻在凝胶颗粒之外.比凝胶网眼小的颗粒可以进入网眼内,分子越小进入网眼的机会越多,因此不同大小的分子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所经的路程距离不同,大分子物质经过的距离短而先被洗出,小分子物质经过的距离长,后被洗脱,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贰』 若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时哪一种蛋白质先被洗脱下来
血红蛋白先被洗脱下来
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67000,肌红蛋白的分子量是17000
凝胶过滤法分离原理是分子量越大的蛋白在流动相中的速度越快,所以会先被洗脱下来。
『叁』 凝胶过滤法提取蛋白质的洗脱图谱为什么只出现一个峰值阿
分子筛层析通常要加入大于150毫摩的Nacl来防止蛋白质聚集沉淀的,你的平衡液中有吗?版可能聚集而沉淀在权柱子上了。
你跑完一个柱体积了吗?两个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大吗?若是不大,若果你的柱子分辨率不高的话,可能都在一个峰里面了。
『肆』 凝胶过滤层析里为了完全分开两种组分,样品为什么一定不能大于洗脱体积之差
凝胶层析操作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1)层析柱的选择层析柱大小主要是根据样品量的多少以及对分辨率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一般来讲,主要是层析柱的长度对分辨率影响较大,长的层析柱分辨率要比短的高;但层析柱长度不能过长,否则会引起柱子不均一、流速过慢等实验上的一些困难。一般柱长度不超过100cm,为得到高分辨率,可以将柱子串联使用。层析柱的直径和长度比一般在1:25-1:100之间。用于分组分离的凝胶柱,如脱盐柱由于对分辨率要求较低,所以一般比较短。 (2)凝胶柱的鉴定凝胶柱的填装情况将直接影响分离效果,关于填装的方法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对填装好的凝胶柱的鉴定。凝胶柱填装后用肉眼观察应均匀、无纹路、无气泡。另外通常可以采用一种有色的物质,如蓝色葡聚糖-2000、血红蛋白等上柱,观察有色区带在柱中的洗脱行为以检测凝胶柱的均匀程度。如果色带狭窄、平整、均匀下降,则表明柱中的凝胶填装情况较好,可以使用;如果色带弥散、歪曲,则需重新装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为了防止新凝胶柱对样品的吸附,可以用一些物质预先过柱,以消除吸附。 (3)洗脱液的选择由于凝胶层析的分离原理是分子筛作用,它不象其它层析分离方式主要依赖于溶剂强度和选择性的改变来进行分离,在凝胶层析中流动相只是起运载工具的作用,一般不依赖于流动相性质和组成的改变来提高分辨率,改变洗脱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组分与固定相的吸附等相互作用,所以和其它层析方法相比,凝胶层析洗脱液的选择不那么严格。由于凝胶层析的分离机理简单以及凝胶稳定工作的pH 范围较广,所以洗脱液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待分离样品,一般来说只要能溶解被洗脱物质并不使其变性的缓冲液都可以用于凝胶层析。为了防止凝胶可能有吸附作用,一般洗脱液都含有一定浓度的盐。 (4)加样量关于加样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要尽量快速、均匀。另外加样量对实验结果也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加样过多,会造成洗脱峰的重叠,影响分离效果;加样过少,提纯后各组分量少、浓度较低,实验效率低。加样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而定:凝胶柱较大,当然加样量就可以较大;样品中各组分分子量差异较大,加样量也可以较大;一般分级分离时加样体积约为凝胶柱床体积的1%-5%左右,而分组分离时加样体积可以较大,一般约为凝胶柱床体积的10%-25%。如果有条件可以首先以较小的加样量先进行一次分析,根据洗脱峰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加样量。设要分离的两个组分的洗脱体积分别为Ve1和Ve2,那么加样量不能超过(Ve1-Ve2)。实际由于样品扩散,所以加样量应小于这个值。从洗脱峰上看,如果所要的各个组分的洗脱峰分得很开,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适当增加加样量;如果各个组分的洗脱峰只是刚好分开或没有完全分开,则不能再加大加样量,甚至要减小加样量。另外加样前要注意,样品中的不溶物必须在上样前去掉,以免污染凝胶柱。样品的粘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 (5)洗脱速度洗脱速度也会影响凝胶层析的分离效果,一般洗脱速度要恒定而且合适。保持洗脱速度恒定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恒流泵,另一种是恒压重力洗脱。洗脱速度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柱长、凝胶种类、颗粒大小等,一般来讲,洗脱速度慢一些样品可以与凝胶基质充分平衡,分离效果好。但洗脱速度过慢会造成样品扩散加剧、区带变宽,反而会降低分辨率,而且实验时间会大大延长;所以实验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洗脱速度,可以通过进行预备实验来选择洗脱速度。一般凝胶的流速是2-10 cm/hr,市售的凝胶一般会提供一个建议流速,可供参考。总之,凝胶层析的各种条件,包括凝胶类型、层析柱大小、洗脱液、上样量、洗脱速度等等,都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来选择。例如样品中各个组分差异较小,则实验要求凝胶层析要有较高的分辨率,提高分辨率的选择应主要包括:选择包括各个待分离组分但分离范围尽量小一些的凝胶,选择颗粒小的凝胶,选择分辨率高的凝胶类型,选择较长、直径较大的层析柱、减少加样量、降低洗脱速度等等。
『伍』 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
D.马肝过氧化氢酶(Mr:247500)
『陆』 凝胶过滤法提取蛋白质的洗脱图谱为什么只出现一个峰值阿本来应该是有两个的
我是做了两次实验才成功,第一次只得到一个峰,第二次得到了两个峰。回
原因我总结有如下几点:答
1)、每支管收集的溶液量不一致,误差较大,导致只有一个吸收峰。
2)、可能是流速过快,小分子物质来不及扩散,与大分子物质一起被洗脱出来;或者是流速过慢,层析时间过长,小分子物质追上了大分子物质一起被洗脱出来。
3)、也可能是未能及时去接被洗脱出来的物质,有些成分已流出,只接到了后面流出来的物质,则为一个峰。
4)、样品未洗脱完全就终止了反应,小分子物质还停留在层析柱内,所以只收集到一种物质,只得到了一个峰。
【希望能帮到广大查询此问题的朋友们,因为我是被做实验报告讨论题给逼出来的。^_^】
『柒』 凝胶过滤时发现目的蛋白的洗脱时间延迟,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最大的可能就是该目的蛋白和填料间有离子或疏水相互作用
可以通过降低盐离子浓度,最小化疏水相互作用
通过加入适量去污剂或有机溶剂,如5%异丙醇,增加盐浓度(如150mM氯化钠)最小化离子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