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法分离物质的原理
Ⅰ 以下是生活中分离物质的方法,其中不符合过滤原理的是()A.将浮在菜汤表面的油用勺子去除B.厨房里
过滤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方法.
A、菜汤和油都是液体,将浮在专菜汤表属面的油用勺子去除,不符合过滤原理,故正确;
B、厨房里用漏勺捞锅里的水饺,是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符合过滤原理,故错误;
C、将装有茶叶的一次性小纸袋从茶水中取出,是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符合过滤原理,故错误;
D、将浑浊湖水通过细沙石得到澄清水,符合过滤原理,故错误.
故选A.
Ⅱ 什么用过滤的方法把容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滤只能去除没有溶解的物质,比如絮凝物,比如沉淀
去除溶解的物质一般只能用化学方法,萃取,或者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不溶解的物质再过滤,物理方法应用范围较窄,比如低温蒸馏糖水,得到纯净水
Ⅲ 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是什么
过滤: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或没有溶解掉的固体 跟 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内过滤器:滤纸+漏斗容】
①过滤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或漏斗架、烧杯 、 漏斗 、玻璃棒。【后三个均为玻璃仪器】
②操作注意事项:过滤要求是“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和漏斗内壁紧贴,不留气泡【扩大接触面,加快过滤速度】;滤纸边缘要 低于 漏斗边缘,液面要 低于 滤纸边缘;烧杯轻靠在玻璃棒(中下部)【防止混合物未经过滤而直接留下造成滤液浑浊】,玻璃棒轻靠在三层 滤纸一边【避免损坏滤纸】,漏斗尖端轻靠在 烧杯内壁 【防止滤液溅出;加快过滤速度】。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 引流 。
Ⅳ 哪对物质可透过过滤法分离
a沙子和水
过滤分离适用于不溶解的固体和和液体,bc都是不互溶的液体,d糖会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不能用过滤分离
Ⅳ 资料上看到的,分离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用的是过滤方法,原理是什么
(1)加入过量铁粉后能够使得固体和液体分离开的方法就是过滤.②中根据金属活动性版顺序,过权量铁粉与氯化铁,氯化铜发生化学反应;故填:Fe+CuCl2=FeCl2+Cu;
(2)过量铁粉与氯化铜反应,所以滤渣的成份有多余的铁和化学反应生成的铜;故为铁、铜(或Fe、Cu);
(3)加入盐酸后,盐酸只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当不再产生气泡时说明铁已经反应完毕.故加入适量稀盐酸的标志是:不再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HCl=FeCl2+H2↑;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Cu、FeCl2.
故答案为:(1)过滤、Fe+CuCl2=FeCl2+Cu;(2)铁、铜(或Fe、Cu);(3)不再产生气泡、Fe+2HCl=FeCl2+H2↑;(4)Cu、FeCl2.
Ⅵ 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凝胶过滤层析又称为排阻层析或分子筛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及固定相(凝胶)具有分子筛的特点,将被分离物质各成分按分子大小分开,达到分离的目的。层析柱中的填料是某些惰性的多孔网状结构物质,多是交联的聚糖(如葡聚糖或琼脂糖)类物质,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流下时路程较长,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下来的路程短,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
Ⅶ 过滤法和沉淀法的区别是不是一个是将液体与液体之间分开,一个是将液体与固体之间分开
首先你的看法是不对的,两者都是固液的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有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淀,所以沉淀只是将沉淀的固体去除,而过滤是去去除液体中颗粒较大的不能通过沉淀去除的固体。两者一般是结合使用的。
Ⅷ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X)
应该用加热蒸发,结晶的方法。
Ⅸ 常见的物质除杂、分离方法总结
物质的分离是把原混合物中各成份一一分开,并恢复原样品。物质的提纯(除杂)就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某物质,其基本方法有:
一、 物理方法
1、 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或提纯。
2、 结晶法:适用于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和提纯。具体方法有两种。
① 降温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② 蒸发结晶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固体物质的分离或提纯。
二、 化学方法:
1、 原则:
①“不增、不减、易分”:
不增即最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是除杂结果不应使所需物质减少;
易分是加入试剂后,使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和水等与所需物质易于分离。
②先除杂后干燥。
2、 方法:(以下括号里的均为杂质)
① 吸收法:如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
② 沉淀法:如氯化钾中混有氯化镁可加氢氧化钾溶液,再过滤;
③ 溶解法:如铜中混有氧化铜可加入过量的盐酸,再过滤;
④ 转化法:如铜中混有锌可加硫酸铜溶液再过滤;
⑤ 气化法:如氯化钠中混有碳酸钠可加入过量盐酸,再蒸发结晶;
⑥ 加热法:如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可高温灼烧;
⑦ 综合法:当含有多种成分的杂质时,分离提纯往往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三、知识解析: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提纯)从内容上看,它包含着常见酸、碱、盐及其他重要物质的性质及特殊化学反应的知识;从过程上看,它是一个原理确定、试剂选择与实验方案确定、操作实施的过程。其考查点和趋势是:
1、 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根据除杂质的原则,自选或从题给试剂中选出除杂试剂。判断题给试剂的正误等。
2、 考查物质提纯的实验设计。根据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设计正确的实验方案。
3、 考查评价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方案。对题给试、步骤、操作、效果等进行评价、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4、 除去混合物中杂质,不仅要考虑反应原理正确可行,而且要考虑实际操作简便易行,同时还要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和药品、能源的节约等其它问题。
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
根据物质和杂质的化学性质,采用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杂质分离除去,从而保留一种较为纯净的成分,这一过程叫做物质的提纯,又叫除杂。这里就初中化学常用的5种化学除杂方法,结合一些中考题逐一浅析如下:
一、吸收法
若气态混合物中的杂质气体能够被某种试剂吸收,则可采用吸收法除杂。让气体混合物通过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
例1 若CO中混有少量CO2,欲除去CO2将混合气体通过( )溶液。
分析
CO2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而CO不能溶于水也不跟碱反应。所以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二、沉淀法
往混合溶液(若混合物为固态,则应先制成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杂质通过反应以沉淀析出,然后经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纯净物的溶液。
例2 要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铁杂质,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分析
本题只能选加氢氧化钡溶液,跟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沉淀。但若选其余物质,均易在除杂过程中引入新的杂质。
三、气化法
通过把混合物加热或加入试剂,使其中杂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气体而逸出。
例3 除掉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适量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银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分析
本题除去杂质碳酸钠,可考虑加入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把杂质变成CO2气体逸出。但要注意加入的酸只能是盐酸,否则又会产生新的钠盐杂质。
四、互变法
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欲除去的杂质转变为纯净物,这样不仅除了杂质,且增加了纯净物的量,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是诸多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例4 欲除去KNO3溶液里的KOH杂质,可加入适量的_____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 除去硝酸钾中混有KOH杂质,实质上是除去OH-离子,所以可选加酸溶液,与之发生中和反应,即可把杂质变为硝酸钾,但只能选用硝酸,而不能用其它酸,否则,除去了OH -,却引进了新的杂质。
五、置换法
利用金属跟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使所加试剂跟杂质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将杂质除去或转变为纯净物。
例5 要除去后边括号中的杂质,填写选用试剂的分子式:Cu(Zn)
分析 可根据Cu和Zn金属活动性的不同,Cu不跟酸溶液反应,而Zn能溶于酸,故可加入盐酸与稀硫酸。又因为锌比铜活泼,故也可加入铜盐溶液,也可使锌置换出铜而溶解。
练习:
1.除去下列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KOH K2CO3 Ca(OH)2溶液、过滤
B.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D.CuO KNO3 水、过滤(2003年中考题)
2.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 )
A.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3.CO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CO2,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
A.灼热的CuO、浓H2SO4 B.浓H2SO4、灼热的CuO
C.浓H2SO4、NaOH溶液 D.NaOH溶液、浓H2SO4
4.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A.铜粉和铁粉 B.蔗糖和泥沙 C.水和植物油 D.氯化钠和硝酸钾
5.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铁屑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钾溶液
6.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Cu2+,该废液Ph<4,对人畜及农作物都十分有害,下列方法能回收铜并能消除危害的是( )
A.加入过量的烧碱,再过滤灼烧 B.加入过量的石灰粉末后过滤
C.加入足量铁粉再加适量的熟石灰 D.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过滤
7.将含有N2、CO、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1KOH溶液、2灼热的氧化铜、3浓硫酸后,剩余气体是( )
A.N2 B.CO2和N2 C.H2和CO D.H2和N2
8.欲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请将除去杂质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氯化钾(碳酸钾) 。
氯化锌(氯化铜) 。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
(l)CO(CO2) ;
(2)KCl(KCIO3) ;
(3)KNO3(KCl) ;
(4)NaCl(Na2CO3) ;
(5)FeSO4(CuSO4) ;
(6)NaOH(Ca(OH)2) ;
(7)Cu(NO3)2(CuSO4) ;
二、物质的签别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
(l)BaCI2 NaCI K2CO3
(2)NaNO3 MgCI2 (NH4)2SO4
(3)CaCI2 NaNO3 H2SO4
(4)NaCI H2SO4 Ca(OH)2
Ⅹ 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
A、过滤是利用过滤层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来的操作,相当于筛选.A项理解回正确,故不选答A;
B、蒸发是利用加热使溶剂分子从溶液中扩散到空气中的操作.B项理解正确,故不选B;
C、蒸馏是先在加热条件下把液体变成蒸气,液体的分子扩散形成气体;然后再使用降温的方法使气体的分子凝结成液体.C项理解正确,故不选C;
D、结晶是利用温度变化或溶剂的减小而溶质的溶解度变小而析出的操作过程,过程中溶质的溶解性不变.D项理解错误,故可选D.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