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氯离子产用什么过滤
㈠ 水质试验中氯化物试验用的铬酸钾用什么过滤
【】水质试验中氯化物试验用的铬酸钾指示剂溶液,一般不用过滤。
㈡ 超滤害怕氯离子吗
不害怕,超滤对氯复离子有一定制去除效果,其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有着不可替代作用。超滤膜材质有一定耐氧化性(PVDF,PVC),但超滤虽然有去除水中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的作用,但过滤液中的颗粒、胶体或溶质大分子会通过物理吸附、化学作用或机械截获在超滤膜表面或在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的堵塞。所以,超滤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进行反洗和加强反洗,来去除膜表面的污染。要对膜进行清洗,氯离子会影响膜的时候寿命。
㈢ 实验室用含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的水制取纯水、采用的方法是过滤蒸馏萃取还是蒸发,为什么
采用的方法复只能是蒸制发,因为蒸发时水变成水蒸气,冷凝变成蒸馏水近似是纯净水,而钙离子、镁离子会以氯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镁,氯化镁的结晶水合物等固体存留于最后的水垢中
过滤不可以的,因为过滤只适用于不溶水的固体和水的分离,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都存于水中
萃取就更不可以了,你可以看看萃取的定义就明白了
㈣ 目前用于过滤方面的材料,哪种材料耐氯离子腐蚀的效果最好316L除外,我需要比其耐腐蚀性更好的材料。
题主所说“过来滤方面的材料”不是自很具体,滤液是什么?使用温度?过滤物性质(尺寸)?
所选材料考不考虑成本?
如果温度较低(小于80℃),可以考虑高分子材料,免于考虑氯离子腐蚀问题。
题主要求抗氯离子腐蚀性能优于316L的金属材料,成本就不可避免的高了,比如镍基合金、纯铬等。
还要考虑这种材料加工成什么形式的过滤件,滤网?滤芯?
请题主详细说明情况,再做讨论。
㈤ 氯离子能透过钠滤膜吗
可以抄,会接近全部袭透过。
纳滤膜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部分精密生产的还可以控制在100以下。而如果截留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氯离子的盐溶液截留率大致在5%到10%(数据为预估的)
㈥ 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排放对氯离子含量有无要求
1、脱氮问题
垃圾渗滤液处理常用的脱氮工艺有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氨吹脱回及膜法、脱氮答等工艺,但因各种工艺的局限性,影响渗滤液的处理效果。高浓度的氨氮不但使运行成本剧增,而且也影响渗滤液的处理效果。
2、降低能耗
目前国内渗滤液处理工程高昂的能耗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去甚远,降低渗滤液处理能耗依然是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
3、二次污染的妥善解决
浓缩液的处理、臭气排放、污泥填埋需要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达标处理。
㈦ 如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氯离子,过滤,洗涤,干燥
除去抄胶体中的离子,可以采用渗袭析的方法。
渗析是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利用膜对溶质的选择透过性,实现不同性质溶质的分离。依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利用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分子或离子的方法。利用渗析可提纯胶体。
原理:
一种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操作,利用膜对溶质的选择透过性,实现不同性质溶质的分离。操作时,膜的一侧流过料液,另一侧流过接受液,料液中的渗析组力透过膜而进入接受液中。部分地除去渗析组分的料液称为渗析液,接纳渗析组分的液体称为扩散液。
根据所用的膜,有两种类型的渗析:
①中性膜渗析。膜上不带电荷,按溶质粒径作选择,小分子能够透过膜上微孔而得到分离。这是最早开发的膜分离操作,曾在粘胶纤维工业中用于回收碱液。但中性膜渗析与超过滤相比,由于超过滤不仅能分离出小分子,且对料液有浓缩作用,所以中性膜渗析原有的工业应用都被超过滤替代。渗析现在主要用于人工肾;
②离子交换膜渗析。膜上带有电荷,按离子的电荷性质作选择,阳离子交换膜易透过碱、阴离子交换膜易透过酸(见电渗析)。应用于废酸回收、溶液脱酸和碱液精制等方面。
㈧ 反渗透膜能除氯离子吗
氯离子是可以透过反渗透膜的,而且对于反渗透膜没有影响。但是余氯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ClO-、HClO、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网络
具有氧化性会对聚酰胺膜造成巨大影响,所以需要严格控制。
RO及NF进水中的游离氯要降到0.05ppm以下,才能达到聚酰胺复合膜的要求。
【除氯的预处理方法有两种,粒状活性炭吸附和使用还原性药剂如亚硫酸钠。在小系统(50-00gpm)中一般用活性碳过滤器,投资成本比较合理。推荐使用酸洗处理过的优质活性炭,去除硬度、金属离子,细粉含量要非常低,否则会造成对膜的污染。新安装的碳滤料一定要充分淋洗,直到碳粉被完全除去为止,一般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我们不能依靠5μm的保安过滤器来保护反渗透膜不受碳粉的污染。
碳过滤器的好处是可以除去会造成膜污染的有机物,对于所有进水的处理比添加药剂更为可靠。但其缺点是碳会成为微生物的饲料,在碳过滤器中孳生细菌,其结果是造成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
亚硫酸氢钠(SBS)是较大型RO装置选用的典型还原剂。
将固体偏亚硫酸氢钠溶解在水中配制成溶液,商品偏亚硫酸氢钠的纯度为97.5-99%,干燥储存期6个月。BS
溶液在空气中不稳定,会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推荐2%的溶液的使用期为3-7天, 10%以下的溶液使用期为7-14天。从理论上讲,1.47ppm的SBS(或0.70ppm偏亚硫酸氢钠)能够还原1.0ppm的氯。
设计时考虑到工业苦咸水系统的安全系数,设定SBS的添加量为每1.0ppm氯1.8-3.0ppm。SBS的注入口要在膜元件的上游,设置距离要保证在进入膜元件有29秒的反应时间。推荐使用适当的在线搅拌装置(静态搅拌器)。
SBS脱氯反应:
Na2S2O5 (偏亚硫酸钠)+ H2O =2 NaHSO3 (亚硫酸氢钠) ·
NaHSO3 + HOCl =NaHSO4 (硫酸氢钠) + HCl (盐酸)·
NaHSO3 + Cl2 + H2O =NaHSO4 + 2 HCl
采用SBS脱氯的好处是在大系统中比碳过滤器的投资较少,反应副产物及残余SBS易于被RO脱除。
SBS
脱氯的缺点是需要人工混合小体积的药剂,在脱氯系统没有设计足够的监测控制仪器时增加了氯对膜的威胁,而且在少数情况下进水中存在硫还原菌(SBR),亚硫酸会成为细菌营养帮助细菌的繁殖。SBR通常在浅层井水厌氧环境下有发现,硫化氢(H2S)作为SBR的代谢产物会同时存在。
㈨ 纳滤能去除氯离子吗
氯离子直径小于1nm,过滤不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