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净水方式 » 过滤草履虫的方法

过滤草履虫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1-03-21 23:39:44

过滤草履虫的网用多少目的网好呢

过滤?一般实验用草履虫都是用桶直接在水塘里打水,然后挑一些水草、枯叶之版类的可能附着草履虫权的扩培后镜检,然后再挑一些健康的个体再次扩培。
如果是做水生浮游生物检测的话可以用800-1000目的绢网做成捞网。
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⑵ 草履虫怎么分离出来

1.取样,稀释,放在培养皿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用吸管抽取看到的草履虫。2.也可以用离心的方法分离。

⑶ 培养草履虫的方法

我是学生物的,原来养小型鱼繁殖时都是自己培养草履虫作为开口粮,刚看到鱼友讲述培养经历感觉不够完整,回想一下把自己所学与大家分享
1、培养液
取2个大号可乐瓶剪去上部做成30cm高的敞口瓶,找些稻草(菜市场捆菜的就行)剪成20CM长40根,稻草洗净放锅里煮开晾凉,每瓶放20根稻草加入稻草汤将将沫过稻草,再加5CM的自来水OK
2、自然培养
保持水温20-25度10天左右自然繁殖出草履虫,13天的时候达到繁殖高峰水面出现一层白膜,分一些到新的培养液里继续培养可以保持供给
3、取种培养
(原种)自然水域或小河沟里找些水面漂游白膜的(10度以下无法取种)用小瓶取一些带点水做种液
(分离)牛肉挤些汁滴在玻璃板上一大滴,旁边滴一大滴种液,用针将两滴液体连出一条线,草履虫会跑到牛肉汁那边
(取种)将两滴间的连线用纸巾截断,用吸管吸取牛肉汁就可以当种放入培养液了
4、提纯
取种培养会带入很多其他种类的原生物、单细胞生物和变形虫等,所以需要提纯,培养5天后取水面靠近瓶壁的液体放入新的培养液,5天后再重复操作一次就能得到大量纯净的草履虫了
5、喂养
每天用纱布包一小块熟鸡蛋黄在培养液里涮涮或每瓶每天加两滴牛奶即可让草履虫吃饱
6、开口粮
小鱼出生至卵黄缩小后就可以喂了,喂食5天后草履虫的营养就不足以满足小鱼了所以最好改用其他饲料

毕业十几年了,就记得这些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⑷ 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水体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可以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水体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因为大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个体微小,需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所以需从水体随机取样检测。

⑸ 草履虫培养方法

草履虫的培养方法
一、草履虫(Paramecium)

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的纤毛纲,是一类体型较大的原生动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又容易采集和培养,是观察研究原生动物的好材料。草履虫种类很多,其中体型最大和最常见的是大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1.采集

草履虫通常生活在水流速度不大的水沟、池塘和稻田中,大多积聚在有机质丰富,光线充足的水面附近。当水温在14~22℃时,繁殖最旺盛,数目最多、草履虫的这些习性,是确定采集地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1)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水沟和池塘是草履虫的主要生活场所。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到水质没有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的池水往往含有许多草履虫。为了更有把握,可在不同地点多采几瓶。采集后,广口瓶内要放置少许水草,瓶口不要加盖,以免草履虫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回到实验室后,要把盛有池水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地方,使瓶中的革履虫迅速繁殖。三五天以后,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如果看到水中有许多小白点在不停地游动,很可能就是草履虫。这时,用吸管吸取一滴带有小白点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在视野中会看到各种微小生物。如果发现有象倒置的草鞋一样的小动物,不停地螺旋运动,那就是草履虫,采集就成功了。

(2)到稻田采集草履虫。在稻田灌水期间,寻找田中的旧稻茬,用广口瓶在稻茬附近取水,随后放进几根旧稻草。这样的水中往往会有许多草履虫。返回实验室后,放在温暖明亮处,三五天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存在。

(3)从新鲜稻草上采集草履虫。当环境变得干旱或寒冷时,草履虫能向身体表面分泌一层蛋白质的薄膜,虫体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这种状态叫作包囊。在稻田水抽干时,草履虫便形成许多包囊,附着在稻草近根部的几节茎上。因此,可选取新鲜稻草近根部的几节,剪成3~4厘米长的小段,放入广口瓶中,注入清水,放在明亮温暖处,一周以后,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有草履虫。

2.配制培养液

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细菌。为了培养繁殖草履虫,必须配制含有大量细菌的培养液。培养液的配制方法通常有以下两种。

(1)稻草培养液。取新鲜洁净的稻草,去掉上端和基部的几节,将中部稻茎剪成3~4厘米长的小段,按1克稻草加清水100毫升的比例,将稻草和清水放入大烧杯中,加热煮沸10~15分钟,当液体呈现黄褐色时停止加热。这样的液体,由于加热煮沸,只留下了细菌芽孢,其它生物已均被杀死,为培养草履虫创造了良好条件。为了防止空气中其它原生动物的包囊落入和蚊虫产卵,烧杯口要用双层纱布包严。然后放置在温暖明亮处进行细菌繁殖。

经过3~4天,稻草中的枯草杆菌的芽孢开始萌发,并依靠稻草液中的丰富养料迅速繁殖,液体逐渐混浊,等到大量细菌在液体表面形成了一层灰白色薄膜时,稻草培养液便制成了。由于草履虫喜欢微碱性环境,如果培养液呈酸性,可用1%碳酸氢钠调至微碱性,但pH值不能大于7.5。

(2)麦粒培养液。将5克麦粒(大麦、小麦均可)放入1000毫升清水中,加热煮沸,煮到麦粒胀大裂开为止。然后在温暖明亮处放置3~4天,便制成了麦粒培养液,此时培养液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细菌。

3.接种

接种是指将采集来的草履虫转移到培养液的过程。接种草履虫时必须提纯,否则会混入其它小动物。这不但会影响草履虫的纯度,而且一旦混入草履虫的天敌水轮虫(Rotaria),将会使培养液中草履虫的数量急剧下降。

接种时,先将含有草履虫的水液吸到表面皿中,再将表面皿置于低倍显微镜或解剖镜下检查,发现有草履虫后,用口径不大于0.2毫米的微吸管,将表面皿中草履虫逐个吸出,接种到培养液的广口瓶中进行繁殖。

如果要培养纯系的草履虫,可按上述方法,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从表面皿中吸出一个草履虫,放入盛有少量培养液的凹玻片中,上面再覆盖一片凹玻片,用以防止培养液干燥。待草履虫经过横分裂达到20~30个个体时,移到培养液的广口瓶中进行繁殖。

4.培养

(1)将接种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的广口瓶,放在温暖明亮处进行培养,培养液的容器口要用纱布包严。大约1周后,就会有大量草履虫出现。

(2)如果是长期培养,就要定期更新培养液。这是因为随着虫体大量繁殖,培养液中营养逐渐减少,而虫体排出代谢物却又不断增加,这就会引起草履虫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每隔3天左右须更新一次培养液。更新时,用吸管从广口瓶底部吸去培养液及沉淀物,每次要吸去一半培养液,加入等量新鲜培养液。这样可使草履虫长期得到保存。

⑹ 如何抓草履虫哪里都有吗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怎么抓,不过可以培养
养殖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必需的一种饵料。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其方法是: 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可将此水倒入培养液中。将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体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大约0.5小时后分裂。
纯化
取普通多孔水浴锅一只,在锅内安装一只暖棒(恒温加热器,温度范围16~32℃),加水、通电、调温至25℃;同时安放50ml、1000ml烧杯各一只,内盛自来水2/3左右。将野外采集的草履虫液在水浴锅中放置一周左右,取上层含有草履虫的澄清液数滴移入50mL小烧杯内培养。一周后,小烧杯内水面与杯壁相接处,就会有较多的草履虫,用细滴管沿杯壁取数滴移入1000ml烧杯中培养。经过1~5次转移培养,就能获得较纯的草履虫,即使有少量其他原生动物,也会被迅速繁殖起来的草履虫种群所抑制。若大量需用草履虫,可在塑料桶内安装暖棒调温至25℃,从上述培养液中取数滴于桶中培养,2周后即能繁殖出大量草履虫。

⑺ 怎样从草履虫的自然水样中提取草履虫

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的池塘、缓流的小沟、小河以及居民区附近的水沟中。大草履虫是原生动物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约180~300微米,用肉眼观察含有大量草履虫的液体,可以看到很多针尖状发亮的白色小点在浮动,这些白点就是草履虫。大草履虫身体内充满了细胞质,在水中前进时,它不停地摆动口沟里的纤毛,鼓起水涡,摄取水里的细菌或其它有机物,食物由胞口和胞咽而进入细胞质,形成食物泡。
草履虫是鱼幼苗生长所需的一种饵料。但其不易被发现,也很难捕捉,因此为补充其不足,应当人工饲养。其方法是:
取干稻草切成小段,直接浸泡于水中或煮后浸泡,用稻草浸出液作培养液。然后将浸过的稻草与水放进玻璃容器内,水占2/3以上,置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再到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去取种源,那里的水质应比捞红虫的坑塘水质清。舀回一桶水,取部分水体装入无色透明的小瓶内,对阳光细心观察,可见有白色小点悬浮于水中。如果看不见小白点,应用力搅动桶水,再取中央部位的水装入小瓶,对准光线看有无小白点。如见有小白点悬浮水中飘忽不定,可将此水倒入培养液中。将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1个星期后便可发现有草履虫的幼体了。喂其煮熟的牛肉汁或牛奶(不能过多,会导致水体混浊),大约0.5小时后分裂。[9]

⑻ 怎么养殖草履虫

草履虫习性喜光,一般生活在湖泊、坑塘里.在腐殖质丰富的场所及干草浸出液中繁殖尤为旺盛,生活适宜温度为22~28℃.采集草履虫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用玻璃瓶或试管从水流滞缓、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河沟处取一些水样,对着阳光,见瓶(或管)内有白色小点在水中游动,可能即是草履虫,带回镜检确证之后即可作为种源;二是取隔年的新鲜稻草,切取近根部浸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缸内.由于草履虫在水稻田干涸时往往以包囊形式附着在稻草根部,因此经一段时间培养之后,除去培养缸液面呈灰白色的细菌菌落薄膜,可见上层培养液中有许多白色小点在游动,这可能就是草履虫,吸少许在显微镜下镜检,确证后可作为种源.
采集到种源后就可根据它的食性等制造培养基,来进行增殖培养.一般最传统的方法是稻草液培养,即取干净稻草用剪刀剪成3厘米长小段,按每100毫升水加1克稻草的比例,煮沸约10~15分钟,冷却后过滤,用滴管直接滴入原草履虫液,置于温暖有光线处,在适宜温度(24~28℃)下,约一周左右即可得大量草履虫.另外也可用酵母液培养和牛奶液培养.酵母液培养:取2克干酵母粉,用少量清水调成糊状,加清水250毫升,待几小时后接种草履虫,盖上瓶盖,适宜温度下一周左右可出现大量呈暗灰色的草履虫,体色的变化与它的食物有关.牛奶液培养:取一匙脱脂奶粉,用少量清水拌成糊状,然后注入500毫升开水,充分搅拌均匀,冷却后接种上草履虫,保持适宜温度,2~3日后培养液中草履虫大多处于分裂生殖状态,5日内虫体达到高峰.用此培养液培养的草履虫个体大,在显微镜下能清楚看到细胞质、食物泡,大核、小核等结构通常也能看到.此方法有利实验观察.
但无论用哪种培养液培养都应注意,如果培养液pH超出草履虫生长最适范围(6.5~7.5),就必须进行调节,偏酸则加碳酸氢钠来调节,偏碱则用食用米醋来调节.若想长期保持草履虫的种群.必须定期更换培养液.可采取再接种或倒掉下层培养液后加新培养液的方法.
草履虫的培养可为实验提供材料,另外还可做为金鱼的饵料.

⑼ 让绿色草履虫变成透明草履虫并且让他存活的方法怎么样

给它喂食无色的食物就可以了,草履虫本身就是无色透明的。它吃了绿色的东西,色素在食物泡里会让它看起来是绿色的。

⑽ 草履虫生殖方式

草履虫繁殖方式是通过细胞分裂,草履虫的生殖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小核先进行有丝分裂,大核再进行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一分为二,最后虫体从中部横断,成为2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2个草履虫口沟对口沟粘合在一起,粘合处细胞膜溶解,两个虫体的细胞质相通,小核离开大核,分裂2次形成4个核,其中3个解体,大核逐渐消失。

然后两虫体互换其雄核,并与对方雌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作用。此后两虫体分开,接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结果原接合的两亲本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新形成的8个草履虫都有一大核,一小核。

(10)过滤草履虫的方法扩展阅读:

草履虫的呼吸作用主要通过体表进行,由体表的表膜吸取水中的氧气,将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大草履虫有2个细胞核,大核与营养有关,小核与生殖有关。

草履虫吞噬营养,有较复杂的消化细胞器。由虫体近前端开始有一条口沟,斜着伸向身体中部,口沟末端的与表膜相连处形成胞口,下面连着漏斗形的胞咽。

食物通过口沟处纤毛摆动而进入胞口,在胞咽下端积聚成下泡,被细胞质包裹而胀大,形成食物泡,在固定的路径中流动,与溶酶体融合后进行消化。最后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身体后部的胞肛排出虫体外。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