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泵速率超滤率之比
㈠ 单纯超滤的程序监测
1、打开设备开关,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机器自检。
2、正确无菌操作,按顺序依次安装管路,连接透析器或血滤器,注意应将透析器或血滤器的滤出液出口在上端,以避免滤器膜外室中产生气体。
3、连接预冲液袋,预冲液推荐选择可用于静脉输入的袋装生理盐水1000ml,进行密闭式预冲,尽量避免使用瓶装生理盐水做预冲液,以减少开口。对于临床上有高凝倾向的患者,推荐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浸泡管路和滤器30 分钟,肝素生理盐水浓度一般为4%(配制方法为:生理盐水500ml 加入普通肝素20mg),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肝素生理盐水浸泡过的管路和滤器,在上机前应给予不少于500ml 的生理盐水冲洗。
4、打开血泵开关,进行预冲,要求血泵速度小于180ml/min,依次将动脉壶、肝素管、滤器和静脉壶等部位的气体排净,确保整个管路系统充满液体,调节动静脉壶液面在2/3 处。预冲液体量按照不同透析器或滤器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如无特殊要求,不应少于800ml 生理盐水。
5、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要求设置超滤量、超滤时间;通常超滤率设定为1~2 L/h,但可依据实际临床情况进行调整。首次超滤量原则上不超过3L。
6、严格无菌操作,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并给予抗凝药物。
7、调整血流量,血流量由50ml/min 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缓慢提升血流量至150ml~200ml/min,并依据临床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血流量与超滤率一般为4:1,当血流量过低不能满足超滤率要求时,机器将会报警。
8、完成目标超滤量后,将血流量调整至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回血后下机,结束单纯超滤治疗。 1、单纯超滤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循环状态指标,有条件的医院推荐监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情况,依据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调整超滤率。
2、单纯超滤过程中注意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以及滤器的凝血情况,有条件的医院推荐监测凝血参数,动态调整抗凝药物用量,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100ml 冲洗滤器。
㈡ 血液透析机传感器种类
温度传感器。血液透析机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透析用浓缩液和透析用水经过透析液供给系统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通过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引出的病人血液进行溶质弥散、渗透和超滤作用;作用后的病人血液通过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返回病人体内,同时透析用后的液体作为废液由透析液供给系统排出;不断循环往复,完成整个透析过程
㈢ 血液过滤对身体有害吗
无害,血液过滤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情况,根据个人体质不同所达到的回效果也是不同的答。
血液过滤可以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有一定效果,可减少冠心病及心梗的发生及死亡,血液过滤也可以有效过滤体内无法排出体外的毒素。
在血管通路中持续补充一定量的置换液,与血液充分混合,再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超滤,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和毒素的目的。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
比如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排除尿素氮与肌酐的能力下降,这些毒素就会在人体血液中聚集,从而对人体造成明显的毒害作用。这时通过血液过滤的方法,可以把过多的尿素氮和肌酐排出体外,从而达到缓解中毒、恢复健康的目的。
(3)血泵速率超滤率之比扩展阅读:
与此同时补充置换液,置换液输入量由液体出入平衡决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病情需要确定置换液摄入量后,由输液泵匀速泵入。置换液补充量(ml/h)=同期超滤量-补液量+其他途径液体丢失量。
为确保有效的溶质清除率及滤器的使用寿命,血液滤过过程中应行抗凝,目前有多种抗凝剂可供选择,以肝素最为常用,其他方法包括非肝素抗凝、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具体抗凝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㈣ 超滤与透析的区别
一、原理不同
超滤:超滤是血液通过机器泵或者血压流经体外滤器,在人工肾小球跨膜压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通过对流的方式获得超滤液。
透析:透析依靠半透膜进行弥散和渗透。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就是驱动溶质移动的原动力,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平衡膜向浓度低的一侧(弥散作用),水分子移向渗透浓度高的一侧(渗透作用)。
二、使用的膜不同
超滤:超滤膜的孔径在0.05 um–1 nm之间,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三、装置不同
超滤:超滤装置一般由若干超滤组件构成。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装置是血液透析器。
(4)血泵速率超滤率之比扩展阅读
超滤的操作影响因素:料液流速、操作压力、温度、运行周期、进料浓度、料液的与处理、膜的清洗。
操作温度主要取决于所处理的物料的化学、物理性质。由于高温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传质效率,提高透过通量,因此应在允许的最高温度下进行操作。
超滤膜透过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关系取决于膜和凝胶层的性质。超滤过程为凝胶化模型,膜透过通量与压力无关,这时的通量称为临界透过通量。
㈤ 透析过程中透析机不断报警,提示跨膜压高,调节流量比起作用,请问该怎么解决
发生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比较多,按概率来算,依次考虑,滤器凝血,血流量过低,超滤率过高,压力传感器故障等原因。
㈥ 血液过滤是什么收费贵吗
血液滤过(HF)是指来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不使用自透析液,而是在血管通路中持续补充一定量的置换液,与血液充分混合,再以相同的速度进行超滤,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和毒素的目的。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
收费比透析略贵一点,但如果碰上重症病人或需要床旁做(不能移动),但又没单机水处理的医院,则只能做床旁血滤(CRRT),CRRT贵不说(一次三四千)一般还不能报,只有极个别省份可以,好像浙江。贵就贵在这进口管路和透析器上。
㈦ 血透机的历史和结构
有关血透机的结构原理:
血透是借助血液透析机,从患者的血管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借助不同技术原理制作的装置,完成对血液中的溶质和水的传递,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定容定量,准确进行脱水,满足不同病人不同治疗的需要。其缺点是对设备和人员有严格的要求,病人需定期往返于医院。血管条件差、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患者,对血透治疗的耐受性差。
1、电导度
电导度实际上是测量导体导电能力的一个参数,应用在血液透析机上是将透析液作为导体,通过电导度传感器间接地反映透析液的离子浓度。
影响电导度的因素:
(1)、A、B液配比是否正确;
(2)、流量是否稳定;
(3)、器灵敏度漂移及显示差错;
(4)、零配件损坏。
2、温度
透析机是使用加热器给透析液加温,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控制温度保持恒温。透析液的温度设置一般为35度~39度之间。
影响温度的因素:
(1)、进水温度;
(2)、供水不足或透析液流量不稳
(3)、加热器损坏;
(4)、传感器损坏或工作点漂移。
3、漏血
漏血检测是利用测量透析液管路里的透光强度来实现的。光束穿过透析废液照射到感光管上,如果废液里混有血液,则透光减弱,光电效应改变后引发报警,实现监测目的。
(1)、透析器破膜;
(2)、透析液中有空气;
(3)、光路之间被废液污染;
(4)、灯泡、感光管损坏、老化或电路工作点漂移。
4、血泵
血泵的工作是提供一个体外循环的动力,血透机是通过泵头的转动带动滚轮挤压泵管,推动动脉血流向透析器,实现体外循环。
影响血泵工作的因素:
(1)、体外循环系统报警;
(2)、血泵门未关严或泵管移动导致泵卡住;
(3)、滚轮污染后血泵运动受阻;
(4)、血泵间隙设置不正确。
(5)、泵零件损坏。
5、空气检测
空气检测是建立在超声波原理基础上的,超声波在液体和固体内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内快,因此在静脉血液管路的两侧分别安装上超生波发射器和接受器来捕捉经过静脉管路的气泡。
影响空气检测的因素:
(1)、血路管安装位置不妥或变形;
(2)、透析器内部除气不足;
(3)、血流提速过快或高血流速度使动脉压过低;
(4)、动脉穿刺的位置欠佳。
6、跨膜压
跨膜压是指透析器半透膜血液侧和透析液侧的压力差。是用压力传感器测量静脉压力和透析压力的方法经过计算而来。
TMP=(Bi+Bo)/2 —(Di+Do)/2
其中:Bi=透析器血液入口处压力
Bo=透析器血液出口处压力
Di=透析液入口压力
Do=透析液出口压力
影响跨膜压的因素:
(1)、静脉压;
(2)、透析器的选择;
(3)、超滤率及时间的设置;
(4)、透析器内产生气堵现象;
(5)、抗凝不足;
(6)、透析液侧压力传感器损坏。
有关血透机的历史请向有关医疗器械行家咨询。
㈧ 血液透析机应用的是什么原理为什么透析前后要称体重
血液透析机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专血泵、肝素泵、动属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透析用浓缩液和透析用水经过透析液供给系统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通过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引出的病人血液进行溶质弥散、渗透和超滤作用;作用后的病人血液通过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返回病人体内,同时透析用后的液体作为废液由透析液供给系统排出;不断循环往复,完成整个透析过程。
㈨ 血液透析机的结构原理
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内。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容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透析用浓缩液和透析用水经过透析液供给系统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通过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引出的病人血液进行溶质弥散、渗透和超滤作用;作用后的病人血液通过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返回病人体内,同时透析用后的液体作为废液由透析液供给系统排出;不断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完成整个透析过程。如图1所示:1-2代表的是血路;3-5-7表示透析液在配置好后准备透析或者透析液不正确时,透析液处于旁路未通过透析器的情况;3-6-7表示正常透析时,透析液流经透析器的路线;6表示进行单超时的情况。
㈩ 血液净化的其他几种方法
主要技术: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脉管滤过血液灌流置换疗法腹膜透析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系将患者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利用半渗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渗透,扩散与超滤作用,达到清除代谢产物及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方法:动静脉通道的制备及其类型透析前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端血液引入透析器,经透析作用,使血液净化。然后将净化了的血液再由静脉端回输体内。
①动静脉保留插管法。一般选用足背动脉和内踝大隐静脉插管;亦可采用Seldinger扩张性导管穿刺股动、静脉。适用于急性药物中毒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紧急透析者。
②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的头静脉,用两根硅橡胶管分别插入动、静脉的向心端,行皮肤外连接,形成体外分流。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需作长期透析者。
③动、静脉外瘘。可选用桡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作侧侧或端侧吻合;亦可用钛制轮钉(孔径为2.0~2.5mm)行吻合术。吻合两周后,即可在静脉动脉化处作穿刺,以供血液透析用。适用于长期透析者。
④锁骨下静脉导管法。将双腔导管插入锁骨下静脉,血经外套管侧孔吸出,流经透析器后,再由内管回输体内。
2、血液滤过
HF是依照肾小球滤过功能而设计的一种模拟装置。HF设备由血液滤过器、血泵、负压吸引装置三部分组成。
方法
1.建立动静脉血管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血液滤过器装置:常用有聚丙烯腈膜多层小平板滤过器(如RP6滤过器)、聚砜膜空心纤维滤过器(如DiafilterTM30Amico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滤过器(如FiltryzerB1型、GambroMF202型)等。
3.将患者的动静脉端分别与血液滤过器动静脉管道连接,依靠血泵和滤过器静脉管道夹子使滤过器血液侧产生13.33~26.66kpa(100~200mmHg)正压,调节负压装置,使负压达到26.66kpa,便可获得60~100ml/分滤过液,与此同时补充置换液。如每次要求去除体内1000ml液体,则滤出液总量减去1000ml,即为置换液的输入量。
4.置换液的组成及输入方法:由Na+140mmol/L、k+2.0mmol/L、Ca++1.85mmol/L、Mg++0.75~1.0mmol/L、Cl-105~110mmol/L、乳酸根33.75mmol/L配成。可由滤过器动脉管道内输入(前稀释型)或静脉管道内输入(后稀释型)。
5.根据患者病情,HF2~3次/周,4~5小时/次。[1]
3、脉管滤过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CAVH),CAVH是利用动静脉压正常压力梯度差,连续性地使血液通过小型滤过器,以达到血液滤过的作用。其特点为:低滤过率,不需用血液滤过机和补充大量置换液。特别适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现场救护。
方法
1.建立动、静脉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滤过器:常用的有聚砜膜血液滤过器,聚胺膜血液滤过器等。
3.将患者的动、静脉端分别与血液滤过器的动、静脉管道相连接,收集超滤液的容器置于病床最低处,使其负压为392.15Pa(40cmH2O),便可获得滤出液300~500ml/小时。
4、血液灌流
HP是将患者动脉血引入储有吸附材料的血液灌流装置,通过接触血液使其中的毒物、代谢产物被吸附而净化,然后再回输体内。
方法
1.建立动、静脉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血液灌流装置由灌流罐、吸附剂、微囊膜组成。用于临床的主要有白蛋白火棉胶包裹活性炭、丙烯酸水凝胶包裹活性炭和醋酸纤维包裹活性炭等。活性炭通常是8~14目的椰壳炭。
3.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液灌流装置的动、静脉管道相连接,利用血泵维持血液流速200ml/分左右。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3小时,直至临床症状好转。
5、置换疗法
血浆置换疗法(PlasmaExchangetherapy,PE)
PE系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交换装置,将分离出的血浆弃去,并补回一定量的血浆,藉以清除患者血浆中抗体,激活免疫反应的介质和免疫复合物。
方法
1.建立血管通道及肝素化法,同血透。
2.血浆分离装置:多采用醋酸纤维素膜、聚甲基丙烯酸甲脂膜或聚砜膜所制成的空心纤维型分离器。膜面积为0.4~0.6m2,孔径0.2~0.6μm,最大截流分子量为300道尔顿。
3.将患者的动、静脉分别与血浆分离器动、静脉管道连接,调整血泵速度与负压,维持血液流速200ml/分,控制超滤血浆量30~60ml/分,装置时间为90~120分钟,2次/周,每次超滤血浆总量为4升左右。从血浆滤过器静脉端回输4%人体白蛋白林格氏液3.8升(即20%白蛋白400~800ml,其余为复方氯化钠溶液)。
6、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根据多南膜平衡原理,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方法
1。腹膜透析法选择①紧急腹膜透析。短期内作整日持续性透析。多作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急性药物中毒的抢救措施。②间歇腹膜透析。每周透析5~7日,每日用透析液6000~10000ml,分4~8次输入腹腔内,每次留置1~2小时,每日透析10~12小时。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明显体液潴留者。③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每周透析5~7日,每日透析4~5次,每次用透析液1500~2000ml,输入腹腔,每3~4小时更换1次,夜间1次可留置腹腔内10~12小时。在腹腔灌入透析液后,夹紧输液管,并将原盛透析液袋摺起放入腰间口袋内,放液时取出,置于低处,让透析液从腹腔内通过腹膜透析管流出,然后再换新的腹膜透析液袋。患者在透析时不需卧床,病人可自由活动。④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CPD)。系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自动循环腹膜透析机。患者在夜间睡眠时,腹腔内留置的腹膜透析管端与自动循环腹膜透析机连接,用6~8升透析液持续透析9~10小时,清晨在腹腔内存留2升透析液,脱离机器,整个白天(10~14小时)不更换透析液,白天患者可自由活动。
2.腹膜透析管常用的有单毛套(cuff)、双毛套及无毛套等三种硅橡胶腹膜透析管。
3.置管方法用套管针在脐与趾骨联合线上1/3处穿刺,然后通过套针将透析管送入腹腔直肠膀胱窝中,或手术分层切开腹膜,将腹膜透析管插入直肠膀胱窝中,即可行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需作长期腹膜透析者,可在腹壁下作一隧道,并用带毛套的腹膜透析管通过隧道穿出皮肤外,以助固定。
4.透析液的配方透析液可临时自行配置或使用商品化透析液。
临时透析液配方:5%葡萄糖液500ml,生理盐水1000ml,5%碳酸氢钠100ml,5%氯化钙12ml,渗透压359.4mmol/L。
上海长征制药厂透析配方:氯化钠5.5g,氯化钙0.3g,氯化镁0.15g,醋酸钠5.0g,偏焦亚硫酸钠0.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渗透压374.3mmol/L。
5.透析注意事项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有无伤口渗漏:记录透析液输入及流出量(若流出量<输入量,应暂停透析寻找原因);观察流出液的色泽及澄清度,并做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蛋白定量;遇有腹膜炎迹象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