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过滤
① 类似于“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的诗词是什么
1、与君共此时,一杯何以酣?
2、举目天若白,千杯又何妨。
3、花间一壶酒,醉步两行诗。
4、秋水年复日,千樽亦不足。
5、佳人如有约,何惧三尺寒。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
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
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
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这是一首乐府诗。此诗一起先照应题目,从北方苦寒着笔。这正是古乐府通常使用的手法,这样的
开头有时甚至与主题无关,只是作为起兴。
但这首《北风行》还略有不同,它对北风雨雪的着力渲染,倒不只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
托主题的作用。
② 说明古诗特别注意遣词用字,可以体现炼字的诗句还有(
可以体现炼字的诗句有:
1、题李凝幽居
【作者】贾岛
【朝代】唐
【原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炼字赏析】
首联“敲”字,次联“绿”字,三联“闹”字都用得传神而奇妙。
2、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朝代】宋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炼字赏析】
一“醉”字用的精妙。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诗句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3、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炼字赏析】
用清泉流淌反衬“空山”的清幽。前一句写诗人所见:朗照的秋月,在松林间仿佛被过滤了似的,分外皎洁,投下了斑驳陆离的光影,境界显得更加宁静。后一句写诗人所闻:山泉格外清澈明净,它在山石上潺潺流淌,似乎还能听到它的叮咚的流水声。
4、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朝代】唐
【原文】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炼字赏析】
尽:都。着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5、玉楼春·春景
【作者】宋祁 【
【朝代】宋
【原文】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
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
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炼字赏析】
春意”是只可感知,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
这一“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③ 关于受益匪浅或获益良多的诗句有什么
1、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译文: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2、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唐代:黄檗禅师《上堂开示颂》
译文:梅花要不是经受住一次次风霜摧折之苦,哪会有素馨沁人的花香。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代: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译文: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4、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唐代:皮日休《读书》
译文: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5、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代:杜甫《柏学士茅屋》
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④ 古诗词.名人名篇.带意思.5首左右.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天净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饮酒·其五》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七步诗》
朝代:两汉
作者:曹植
【原文】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
⑤ 诗词谜语大全及答案
1、七仙女爱上董永(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只羡鸳鸯不羡仙(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身为仙女的七仙女不奢求天上的生活,却喜欢人间似鸳鸯的眷侣生活。诗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可形象解析此谜面,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2、一人自驾游(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寂寞开无主(一个人的自驾游,说明旅途中很寂寞,很茫然,诗句“寂寞开无主”可形象解释此谜面,该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3、安息香(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春眠不觉晓(从谜面上看,可引申为:睡觉睡得格外安稳、香甜,诗句“春眠不觉晓”的意思为: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与谜面意思相近,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4、古都之首花如锦(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长安回望绣成堆(长安是西安的古称,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骊山遍植花木如锦绣,诗句“长安回望绣成堆”描写的正是此番景象,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
5、淡然看四季(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管他春夏与秋冬(淡然:常用义为淡泊,不趋名利,不去管任何东西。四季分为:春夏秋冬,诗句“管他春夏与秋冬”可形象解析此谜面,该句出自鲁迅的《自嘲》)
⑥ 保护眼睛的古代诗歌
保护眼睛的诗歌:
1、宋·陆游《高秋亭》
三日山中醉复醒,径归回首愧山灵。从今惜取观书眼,长看天西万叠青。
译文:在山中三日行至秋风亭,以酒当水来解渴,二人醉了又醒、醒了再喝,一直喝到酒壶底朝天。面对这山峦秋色,他既兴奋又感慨,认为过去终日伏案看书,却辜负了成都西陲的大邑美景,且萌发今后要把观书的目光移来观赏这方绿水青山的念头。
2、《病眼花》唐·白居易
大窠罗绮看才辨,小字文书见便愁。必若不能分黑白,却应无悔复无尤。
译文:大的文字和图案看到才能辨认,小字的书写看见就愁恼。想必如果不能分清楚黑色和白色,现在后悔也弥补不了之前的过错了。
3、《眼暗》唐·白居易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
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译文:当年勤奋读书不知疲倦,不善保护自己的眼睛而患了眼疾,损伤眼睛的就是自己。现在后悔已经晚了,夜晚视物都如同灯将灭那样灰暗,早晨照镜子时常怀疑镜子尚未打磨。千方百计四处求医但是都没有治好,只好学习僧侣那样闭目修炼了。
4、《新安吏》唐·杜甫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译文:不要白白地把眼哭瞎了,收起你满脸的泪水吧。(因为)即使把眼泪哭干了,哭得眼睛都烂到颅骨的骨头里,那狠心的上天最后也不会发善心的。
5、《木兰花慢》宋·朱敦儒
休把霜髯老眼,等闲清泪空流。
译文:千万不要等到鬓角斑白,老眼昏花,闲时还暗自流泪(才知道保护眼睛)。
⑦ 十首古诗词,附带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赞同1| 评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那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句解: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多娇。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山雪。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默默地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⑧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两诗句何解
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诗人屡遭贬谪,历尽坎坷,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坚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洗清罪名。后两句也可以用来比喻做学问要精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
⑨ 抗击疫情的古诗词
抗击疫情诗词诗精选1
神州万里肺炎虐,武汉孤城生计辛。
几问事由无定断,但知人性是成因。
何由罪首归蝙蝠?其实祸端从口唇。
病毒莫能分善恶,贪嗔未已害纯仁。
幽魂那处申冤债?病骨何时复健身?
但哭病摧无老少,可怜命去失疏亲。
恨多妄子良心没,记未当年非典湮。
美味从来为美害,常人由此悖常伦!
悠悠铁笔刑名录,窃窃私声野鬼邻。
唯有斑斑青史泪,至今痕在白冠巾!
抗击疫情诗词诗精选2
又逢庚子贺新春,防控通知与日新。
已恨妖魔收死士,更怜麻木惜乡人。
贪玩偷聚还邀赌,放胆拜年犹会亲。
引向园门看墙报,招生广告似鱼鳞。
抗击疫情诗词诗精选3
突如其来的疫情
成为将士迎难攻坚的出征令
甚至来不及
与家人说一声再见
新春的祝愿和祈福只能深藏在心底
毅然离家而去
只为了身后的夜晚更加安宁
瘦弱身子勇敢一挺
在冬日的寒风中那么伟岸
如同一座座不可攻破的堡垒
困难不曾少有
但今天的又让我们刻骨铭心
当勇敢的令人敬仰的战士
还是被人唾弃的逃兵
抉择只有奋勇前进
因为党和政府
如同太阳般给我们信心和力量
与14亿众志成城的同胞一道
大力践踏每一个阻挡进步的宵小
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寰宇中自由绽放
戴上口罩
预防的不只是病毒
过滤的还有
深藏在我们心底的胆怯和懦弱
心存侥幸固然不好
除了放纵自己的自私
还有对老人、小孩等无辜且孱弱生命的戕害
接力好行为与好习惯
过坎,闯关
做白衣天使等抗疫英雄的坚强后盾
守护好家园的
另一种方式是宅家
“滴答”一声虽微不足道
多一分一秒可能心急如焚
殊不知坚持是一种贡献
减轻战疫斗争的负担
何尝不是在坚守小家的繁荣和大家的昌盛
幸福的涟漪已在天边荡起
挺起中国人五千年不屈的脊梁
迎接永远属于华夏民族胜利的明天
抗击疫情诗词诗精选4
四方疫动网联传,惊恐时闻沸水煎。
雷令隔离防扩散,风行决策有英贤。
客邀婉拒安家坐,屏视微聊迎拜年。
不惧乌云遮盖眼,气冲霄疾照晴天。
抗击疫情诗词诗精选5
众志成城抗肺炎,
华夏儿女齐动员。
生命责任重泰山,
党员干部冲在前。
举国上下渡难关,
白衣战士入龙潭。
火神雷神极速建,
神兵悬壶保平安。
⑩ 求十首古诗词,要有翻译
1、《滁州西涧》韦应物 (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2、《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向远方的青山。
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
4、《逢入京使》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5、《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6、《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7、《鸟鸣涧》王维(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
8、《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
9、《竹石》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10、《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