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纹理过滤
㈠ 贴图过滤是什么贴图过滤高,中,低有什么区别
简介
当材质被贴到屏幕所显示的一个3D模型上时,材质处理器必须决定哪个图素要贴在哪个像素的位置。由于材质是2D图片,而模型是3D物件,所以通常图素的范围与像素范围不会是恰好相同的。此时要解决这个像素的贴图问题,就得用插补处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个过程就叫做TextureMapInterpolation(材质影响过滤处理)。
编辑本段详解
插补处理的方式的方式共分四种:“近邻取样”、“双线过滤”、“三线过滤”以及“各向异性过滤”。
1.近邻取样
Nearest Neighbor (近邻取样)又被称为Point sampling(点取样),是一种较简单材质影像插补的处理方式。会使用包含像素最多部分的图素来贴图。换句话说就是哪一个图素占到最多的像素,就用那个图素来贴图。这种处理方式因为速度比较快,常被用于早期3D游戏开发,不过材质的品质较差。
2.双线过滤
Bilinear Interpolation (双线过滤)这是一种较好的材质影像插补的处理方式,会先找出最接近像素的四个图素,然后在它们之间作差补效果,最后产生的结果才会被贴到像素的位置上,这样不会看到“马赛克”现象。这种处理方式较适用于有一定景深的静态影像,不过无法提供最佳品质。其最大问题在于,当三维物体变得非常小时,一种被称为Depth Aliasing artifacts(深度赝样锯齿),也不适用于移动中的物件。
3.三线过滤
Trilinear Interpolation (三线过滤)是一种更复杂材质影像插补处理方式,会用到相当多的材质影像,而每张的大小恰好会是另一张的四分之一。例如有一张材质影像是512×512个图素,第二张就会是256×256个图素,第三张就会是128×128个图素等等,总之最小的一张是1×1。凭借这些多重解析度的材质影像,当遇到景深极大的场景时(如飞行模拟),就能提供高品质的贴图效果。一个“双线过滤”需要三次混合,而“三线过滤”就得作七次混合处理,所以每个像素就需要多用21/3倍以上的计算时间。还需要两倍大的存储器时钟带宽。但是“三线过滤”可以提供最高的贴图品质,会去除材质的“闪烁”效果。对于需要动态物体或景深很大的场景应用方面而言,只有“三线过滤”才能提供可接受的材质品质。
4.各向异性过滤
Anisotropic Interpolation(各向异性过滤) 在取样时候,会取8个甚至更多的像素来加以处理,所得到的质量最好。 2-sided (双面) 在进行着色渲染时,由于物体一般都是部分面向摄像机的,因此为了加快渲染速度,计算时常忽略物体内部的细节。当然这对于实体来说,不影响最终的渲染结果;但是,如果该物体时透明时,缺陷就会暴露无遗,所以选择计算双面后,程序自动把物体法线相反的面(即物体内部)也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完整的图象。
㈡ VRay位图过滤贴图、颜色贴图如何做
一、VRay位图过滤贴图
[U偏移]— 沿着U偏移位图。
[V偏移]— 沿着V偏移信图。
[翻转回U]— 沿着U向翻转位图答。
[翻转V]—沿着V向翻转位图。
[通道]— 指定贴图的贴图通道。
二、VRay颜色贴图
[红]— 设置VRAY颜色贴图的红色通道。
[绿]— 设置VRAY颜色贴图的绿色通道。
[蓝]— 设置VRAY颜色贴图的蓝色通道。
[倍增器]— 设置VRAY颜色的整体参数。
[通道]— 设置VRAY颜色贴图的通道数。
[颜色]— 设置VRAY颜色贴图的具体颜色。
要想知道更多材质贴图的秘诀,可以找智点道
㈢ 游戏中的材质过滤是什么意思
双线性是一个最基本的3D技术,现在几乎所有的加速卡和游戏都支持这种过滤效果。当一个纹理由小变大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马赛克”现象,而过滤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它是通过在原材质中对不同像素间利用差值算法的柔化处理来平滑图像的。其工作是以目标纹理的像素点为中心,对该点附近的4个像素颜色值求平均,然后再将这个平均颜色值贴至目标图像素的位置上。通过使用双线性过滤,虽然不同像素间的过渡更加圆滑,但经过双线性处理后的图像会显得有些模糊.
三线性过滤就是用来减轻或消除不同组合等级纹理过渡时出现的组合交叠现象。它必须结合双线性过滤和组合式处理映射一并使用。三线性过滤通过使用双线性过滤从两个最为相近的LOD等级纹理中取样来获得新的像素值,从而使两个不同深度等级的纹理过渡能够更为平滑。也因为如此,三线性过滤必须使用两次的双线性过滤,也就是必须计算2x4=8个像素的值。对于许多3D加速开来说,这会需要它们两个时钟周期的计算时间。
非等方性滤镜功能是个特别的滤镜技巧,它能大幅度改善材质在广大视角表面上的显示品质(像是遥望一片沿著走道的大墙壁等)。双线或三线式材质滤镜之所以在此无法发挥应有效果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实际像素所占的面积,比4或8次取样图素都来的高,而双线或三线式材质滤镜却都使用这些取样图素来计算像素的色彩。而非等方性滤镜则是沿著表面的斜率作16次双线或三线式取样,并以结果计算像素的色彩。
㈣ NIVDA显卡的控制面板里3D设置怎么设定最好(包括像材质过滤,抽取之类的)
一般默认的就行,具体设置还要看你独显的性能,好的话可以相对设置高些~
里面还有个“使用我的优先选择,侧重于”你可以选择性能,质量,或平衡
具体设置如下:
“一致性纹理锁”,该选项就选“使用硬件”;
“三重缓冲”,该选项在开启垂直同步后有效,一般建议“关”;
“各向异性过滤”,该选项对于游戏画质有明显提高,按照自己显卡等级选择倍数,建议低端显卡选4x,中端显卡选8x,高端显卡选16x;
“垂直同步”,该选项可以消除图像“横移”,但是对硬件要求很高,一般建议“强行关闭”;
“多显示器/混合GPU加速”,该选项只有在使用多个显示设备时有效,一般保持默认“多显示器性能模式”即可;
“平滑处理-模式”,该选项是选择是否要在驱动中强行控制游戏反锯齿,若游戏本身有AA选项,则可选择“应用程序控制的”;若希望在驱动中强行设置,则应选“替换任何应用程序设置”;
“平滑处理-灰度纠正”,该选项开启后可以让AA效果更佳,性能下降很少,一般建议“开”;
“平滑处理-设置”,该选项只有当选择了“替换任何应用程序设置”才能调节,2x、4x、8xQ、16xQ为MS取样,8x、16x为CS取样;其中MS取样性能下降比较大,CS取样在效果和性能上取得平衡点;此选项自己按照显卡性能选择;
“平滑处理-透明度”,该选项就是设置透明反锯齿模式,透明反锯齿模式可以实现非边缘AA,效果更佳;多重取样性能较高、画质稍弱,超级取样性能较低、画质较好,请根据对游戏画面要求选择;
“强制成为mipmaps”,该选项就选“无”;
“扩展限制”,该选项就选“关”;
“纹理过滤-各向异性采样优化”,该选项确定是否使用优化算法进行各向异性过滤,选择“开”可以提高一点点性能、损失一点点画质,选择“关”则可以保证最高画质;
“纹理过滤-负LOD偏移”,该选项就选“锁定”;
“纹理过滤-质量”,该选项可一步式控制其它“纹理过滤”选项,追求画质一般推荐“高质量”;
“纹理过滤-三线性过滤”,该选项效果类似于“各向异性过滤优化”,可按照自己对画面要求进行选择。
㈤ 魔兽世界视频设置
在整个渲染过程中 CPU是处于源头位置 如果CPU性能相对薄弱 在复杂场合已经非常繁忙时
将大大降低对几何数据进行“几何设定”的工作的效率! 在这个时候
在丧失数据来源的情况下 再强大的图形卡都无法取得好的FPS 多数时间都在等待CPU
在CPU偏弱 而图形卡缺偏强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提高图像设置 改善效果 反正降效果也不改善FPS
关于CPU对FPS的影响 请参见 最后一贴引用的老贴
WOW CPU瓶颈严重 > 显卡瓶颈
至少 多数情况下 任何中端显卡(700-1K)都够用
而中高端CPU 1K左右的CPU 默认频率也不过勉强满足RAID要求而已
首先是显示栏
分辨率
这个也就是通常说的解析度 1024x768 个规格是通常17英寸CRT的常用分辨率
它意味着在画面上你的图形卡需要绘制宽度1024位个像素 高度位768个像素 的图画
用前者 乘以 后者 可以得出你的图形卡每帧需要处理多少个像素
像素 是计算机图形的最基本单位,所有看到的图像 都由这样叫做"像素"的色点按照程序控制排列
并呈现出具体图像.
那么很显然 这个数字越大 每帧包含的像素越多 那么你的图形卡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些渲染动作
那么 每秒内渲染帧数=FramePerSecond 也就是FPS 自然就更低
这个数字 是决定你图形卡工作量的最基本参数
一台17英寸CRT显示器 的标准分辨率 1024x768 每帧 78万个像素
而一台22英寸宽屏LCD显示 标准分辨率为1680x1050 每帧 176万个像素
那么后者 维持同样FPS的条件下 需要前者2.25倍的性能才能够实现
所以 必须要了解自己的需要使用到的分辨率 不要盲从于WOW对显卡要求很低的说法
推荐分辨率 无 根据自身显示设备决定
多重采样
其实在这个设置 是 色深/z缓存精度/多重采样的混合选项
色深由于wow目前只仅使用用24bit高色彩
除非是古董级别GeForce2 mx400(2000年的东西)级别或者更早以外 不需要考虑16位色
那样只会降低色阶过渡的流畅性 无意义的损失画面表现
Z-缓存精度 涉及到光栅渲染知识的过多细节 这里简化说一下
低精度的Z缓存 会让图形卡判断几何体之间的空间遮蔽关系变得更模糊 ,几何体连接的地方会出现更多的锯齿状失真 这个随着距离视点越远 这个效应越严重
通常24bit Z 也是无损的 所以不需要过多考虑这个
24位色深24位Z缓存 是基本选项 无需更改
接下来是重头戏 采样次数
WOW支持的是一种叫做多重采样的全屏幕反锯齿渲染技术 也就是常说的MSAA 简称AA
由于3D渲染 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几何结构构成 从3D几何数据映射到2D图像的过程中不可能提供无穷的细节 来满足最终图像显示的解析度 通常有三角形构成的物体 最后渲染出来 一条斜线 往往最后得到的是由一条又一条细小的线段阶梯状排列构成的一条线 而这个阶梯状 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锯齿 事实上很形象
而反锯齿技术 就是为了尽可能遮掩这个现象的技术
这个技术简单的描述 就是对构成这个斜线的线段及其附近的像素 周围几个点的色彩进行采样
将这个像素的色彩信息值进行平均运算 然后得出与周围色彩过渡近似的色彩 去填充那样突兀的锯齿状
最后看到的斜线 一眼看过去 就变得顺滑流畅.当然实际算法上比这个复杂得多 只是简单的描述
采样次数 越多 最后得到的结果越顺滑 过渡越流畅 锯齿的可察觉程度就越小
开启多重采样 可以 显著的改善图像质量使画面更圆润 更自然 但是 要享受 就要付代价
1x =不开启多重采样锯齿 从2x -8x 根据具体图形卡特性 都会在这个选单中出现
采样次数越高 图形卡就需要做更多的动作 消耗更多的资源.同时 多重采样随着采样次数的提高
也需要更多的显存空间来作为后台缓冲
计算多重采样需要付出的显存
后台缓存 = 像素 * 采样次数 * (像素色深 + Z缓存精度)
前台缓存 = 像素 * 像素色深
总共消耗 = 后台缓存 + 前台缓存
那么一个1920x1200 8次多重采样 在WOW就需要118M显存 来完成对1帧的渲染...
同时在作这个操作的时候给显卡渲染后端/显存带宽带来极大的压力
显卡渲染后端的性能(包括数量)/显存带宽/显存容量 共同决定其AA能力
如果在高分辨率下 开启多重采样(MSAA) 那么对于显卡本身渲染管线或者渲染后端的数量 以及显存容量 显存带宽都会有很高的要求
对于低端产品 基本没有能力在开启多重采样的情况下流畅运行 9550/6600le/7100/7300gs/8400gs
低端产品 部描述了
对于中端产品 通常只能适应1280x1024 /1440x900 4次采样的能力 7300gt/7600gt/8600/1650gt/2600pro
要求 8管线/ROP渲染后端 128bit显存位宽 具备128M以上高速显存
对于中高端产品 通常能承受1680x1050 4次采样 1950gt/7900系列 (6800/x800 16管版本)
需要12-16渲染管线/ROP渲染后端 128bit显存位宽 具备256M以上高速显存
对于高端产品 能够承受1920x1200 4x/8x 采样
基本需要16甚至更多的 渲染后端 需要至少256bit 显存位宽 512M以上高速显存
基本上 分辨率 结合 多重采样内的设置基本上是硬指标 没有多少灵活"优化"的余地
刷新率/垂直同步刷新/三倍缓冲
这个取决于显示设备的工作参数
其意义是显示末端设备 每秒更新图像的次数
而实际上图形卡输出的FPS往往和显示设备不一致
其中就会造成一个时差 有一定几率 你会在屏幕中发现破裂的帧 这个帧混合着上一帧和下一帧的内容
如果在高速移动中 每帧的内容都在不断变化 那么这个破裂就会比较明显
通常这个在低分辨率 帧不是很大的时候不明显,对于高分辨率的用户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撕裂现象
当然 这是瞬间的图像。
而垂直同步刷新 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每渲染完的帧必须和显示设备同步输出 这样就避免了破裂
但是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
每秒输出的最大帧数 =当前刷新率 对于喜欢看数字的人可能会不爽 但是可以说 更高的数字没有意义
另外每帧渲染的内容都不同 所需要的周期也不同 额外的等待动作 意味着必须牺牲一定的性能。
而三倍缓冲 则是允许图形卡预先渲染更多的帧 作为准备输出的内容 来缓解这个问题的方案
所以 当你需要开启垂直同步刷新的时候 请务必钩上三倍缓冲。
关闭垂直同步刷新 自然是最大化的获得FPS
窗口模式/最大化
窗口模式 是许多玩家为了游戏中更便捷的切换到qq 网页常开启的选项
但是 我不得不说 这个选项WINXP以及更早的操作系统下 慎用
通常这个模式比全屏模式有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在开启多重采样的情况下 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ATi 表现为不是激活窗口 FPS剧烈下降 NV则有出现使用输入法的时候前后台缓冲混淆 导致画面错误
另外还有很多不是很典型的渲染错误案例
这个原因 基本上是Windows平台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个问题在Vista下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细节就不多陈述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窗口模式中 如果钩上最大化 等于以你的桌面分辨率为准 渲染此窗口
那么部分机器较差的朋友本来想通过降低分辨率 提高FPS的时候 又钩上最大化的话 那么就没有意义
硬件指针/修正延迟
硬件指针 意思是硬件光标加速 也就是游戏中的鼠标光标
为了避免FPS过低的时候光标和画面一起渲染 导致 鼠标移动不顺畅 造成影响操作的存在
另外 游戏中忽然丢失鼠标 可以尝试开/关这个项目 来解决 (这属于不确定因素)
修正延迟 是修正视觉与网络信号传输的差距 模糊猜测的动作 这个基本钩上
基本这两个不影响性能 所以不做标明
世界外观
这是一个综合选单
如其所表述 这里的设置 关系到对 WOW世界环境的表现力
远景显示
这个设置 直接影响你的系统 渲染场景的最大范围
包括单位进入多少范围开始被渲染 等
这个范围越大 你的系统渲染的东西越多
最大远景 对于战斗中 更早的发现目标 和farm中更远的发现自己的目标都有很大好处
但是这个“蛋糕”可不好啃
这里对于CPU 内存 显卡 甚至磁盘性能 都有一定要求
属于综合型负载
通常平台比较强劲的系统才会拉到最大 一般
推荐P4系列2ghz以下 以及1.5Ghz左右的K7系统 512M内存 的系统通常开低
P4 2Ghz 以上 K7 1.5ghz以上 底端A64以及底端core2 1G内存的系统开中等
P43Ghz 以及中高端A64/CORE 平台 1.5G内存以上的系统 开高无妨
Vista系统则需要更高的内存
地形细节
这个牵涉到WOW 图形引擎的地形渲染系统
开低可以降低 世界模型的几何复杂度 一定程度上释放CPU的几何计算压力
对于底端机器 建议开低
主流机器大可开高
基本上这个对性能影响很有限 除非低端平台 能省点算点
法术细节
这是一个图形/系统平台 性能倾向的综合选项
高法书细节 对于魔法的视觉特征表现得更完整 raid时候通常为了能从动作 和魔法效果上更准确知道目标的行为 通常会建议开高
本来简单的魔法效果 赏析悦目 又不是很复杂 自然是开启好 也不会消耗过多的资源。
但是 在单位众多的情况下大量单位 释放魔法的时候 对于整体系统的压力就会大大提高
简单的例子 一群法系 aoe 下雨 ,辅助集体buff 以及战斗混乱的场面 这个选项开高将给你的系统带来不小的负担。
一个很难取舍的选项 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尽量开启吧。
环境细节
这个会影响到 你对环境渲染的完整度
就拿泰xx森林来说 开启这个选项
你在视觉范围内能够看到更多的植物模型 灌木 以及不影响移动的小石块等几何物体
基本上 对于主流平台 不会有太大压力
追求细节的人开启 自然能更好的体验游戏中的气氛
这个选项会小幅度提高CPU/显卡的压力
这两方面比较薄弱的平台 可以考虑关闭
地表景观密度/地表景观范围
这是一个纯粹的图形卡倚重的选项
透过VertexShader的支持 在地表绘制出更复杂的地貌
比如草皮 和一些细小物件的密集程度 以及 在多少距离内被渲染
超出某个距离则被忽略 它和上面最大的区别是 这些东西完全是GPU完成的 所以数量基数更大
泰罗卡森林 以及xx沼泽 等很多地方 通过这样的技术来表现地貌特色
对于环境细节的表现 这2个选项影响比较大 追求品质的话 推荐开启 毕竟既然表现森林 那么看起来
它最好就要像森林
基本上 WOW并没有实现过于复杂的地貌效果 通常 中高端GPU完全可以开满这个选项
GPU稍差则可以适当降低选项 这个选项 修改后立刻可以看到区别
可以自己测试对fps影响 如果你的GPU足够 那么 你将看不到FPS严重衰减
基本上能够满足40+fps 让我们更多的享受质量吧 毕竟这个不是射击游戏
这个基本上是依赖GPU的高级可编程部分 Shader性能
对于后期的中段 7600gt/8600系列/2600系列 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完全可以开启
降低景观范围
这个 稍微好 比关密度好
但是 能开满当然最好了 不然你能很明显看到植被是忽然蹦出来的
全开满都有这个效应 关了就更明显了 (没办法 减少运算量)
材质分辨率
这个就是纹理材质质量 纹理是什么?啊。。
这个世界物体的外表特征 等都是靠纹理贴图来完成 游戏中人物 看起来是石头 是木头 都是靠纹理
那么纹理分辨率影响什么
很简单 开高纹理分辨率 你将看到更细腻的物体特质
比如你装备上的纹路 比如地上的石板路 甚至你的脸蛋
高纹理材质 需要更多的占据系统内存 和显存
wow的材质本身并不算复杂 但是到了TBC 纹理细腻程度又进一步提升
不过对于显卡来说 〉64M显存的产品 基本都可以开高 不会明显影响性能
但是 个别复杂场景除外~
现阶段 基本推荐〉512M内存 和〉=9550级别的图形卡开高
基本显卡压力很小很小
玩WOW 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机器很少了
材质过滤
通常纹理过滤方案 主流是双线形过滤 和三线性过滤
曾经的老版本中 有独立的三线性过滤得选项
这种过滤技术 直接影响纹理远近之间过渡得自然程度
由于三线性过滤从1998年开始有硬件支持 到现在已经有了这么多年的历史
所以2.3将三线性过滤提升到了系统预定过滤方式 基本上三线性过滤早就无损的 对于拥有4个TMU纹理映射单元的GPU来说 基本不存在问题 现即使是最底端的产品 也不少于4个TMU
而2.3的材质过滤 实际上是 一个高级过滤 “各项异性过滤”的选单 也就是常说的AF
AF技术可以非常明显的改善纹理质量 但是需要付出的是数倍以及数十倍 三线性过滤的采样次数
这个选项 关闭=使用老式三线性过滤 而拉满 应该=8xAF(估计)
这个技术的存在 对于图形卡的TMU单元来说 有新的要求
对于大部分4管线4TMU 的图形卡 这个选项会造成不小的性能下降
对于8管线8TMU的产品 通常开一半会是不错的选择
部分高频率8TMU产品可以考虑开满
对于TMU比较多的产品 从中得益会比较大 具体参数可以参考自己使用的图形卡的技术指标
另外 这个受到分辨率牵连,高分辨率的情况下 TMU的压力会加大
基本上能开启尽量开启 和关闭会有很大不同 当然 马虎的人可能不会注意纹理清晰度的问题
天气强度
用来开启天气的表现
需要图形卡性能作为支持 图形卡趋向 但是压力并不算大
基本上中端产品都有能力开启 这里就不过多陈述
特殊效果
里面3个成员 都是吃GPU的重头
底端产品关闭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这里基本上是WOW PixelShader 高级特性应用的主要体现
PixelShader 数量较多 或者是构架先进的产品 能够轻松胜任这个工作
毕竟wow Shader主要是基于DX8 的SM1.X
中高端产品 根据分辨率来调整 分辨率直接影响开启后的压力
高光效果/全屏幕范光效果
它们通常是并存的
高光效果以前的版本就存在 但是到了TBC以后作了进一步强化
TBC之后 许多金属质感的装备 会有光的折射 表现出其质感
能量舰中 也大量出现折射 和高光效果 这都是1.xx版本中不曾存在的
游戏中基本沙粒 地表对光的反射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同时 也通过光学特制 表现出物体的凹凸感 BUMP技术 也好是pixelshader的普遍应用
这里 是TBC图形卡要求提高的主要原因
死亡效果
死亡后 泛白光 这个也是属于高级pixelShader渲染的杰作
事实上它本质上和上面没有太多不同 只是渲染算逻辑不同
硬件要求也类似 我就不过于累赘了
不过 这个效果可能不单纯只是死亡时候有用 可能把类似渲染都归为这一类别
基本上这3个项目本质上没有不同
多数情况下 通常分辨率1024x768 1280x1024 1440x900 这样分辨率
中端图形卡 乃至于中底端图形卡都有能力开启这3个选项 对性能要求并不算高
基本7300gt 6600gt级别 完全可以胜任 毕竟是DX8的东西
分辨率高了 是另外的问题
其他
角色阴影
是否渲染玩家单位阴影的操作 基本上属于简单的shadow map
WOW中没有用到复杂的阴影渲染技术 基本上还是quake3(1999)年代的东西
这个项目并不会消耗多少图形卡资源 属于轻量负载
而且开启有一个好处 在单位进入你渲染范围的时候 往往阴影比模型先出现!
HOHO...
世界层次细节
这是一套最早在“升刚”的一个FPS游戏中成熟利用的技术
对不同距离的的单位 使用不同细节的模型 到了一定距离 就用简单的模型来渲染单位 来减少渲染压力
开启这个以后 可以一定程度降低CPU/图形卡的压力
正如其描述所说
底端平台 中端建议打开 提高点FPS 基本不影响效果。高端平台就随意了
㈥ 极品飞车垂直同步,纹理过滤抗锯齿都是什么意思'
垂直同步说简单了就是限定帧数.纹理过滤.是材质的精细度.抗锯齿俗称狗牙.车辆.场景边缘的圆滑度.
㈦ 游戏中材质过滤选项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双线性是一个最根本的3D技巧如今几乎所有的3D加快卡和游戏都支撑这种过滤后果当一个纹来由小变大年夜时就会弗成避免的出现马赛克 现象而过滤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它是经由过程在原材质中对不合像素间应用差值算法的柔化处理来腻滑图像的其工作是以目标纹理的像素点为中间对该点邻近的4个像素色彩值求平均然后再将这个平均色彩值贴至目标图像素的地位上经由过程应用双线性过滤固然不合像素间的过渡加倍油滑但经由双线性处理后的图像会显得有些模糊.三线性过滤就是用来减轻或清除不合组合等级纹理过渡时出现的组合交叠现象它必须结合双线性过滤和组合式处理映射一并应用三线性过滤经由过程应用双线性过滤从两个最为邻近的LOD等级纹理中取样来获得新的像素值从而使两个不合深度等级的纹理过渡可以或许更为腻滑也因为如斯三线性过滤必须应用两次的双线性过滤也就是必须计算2x4=8个像素的值对于很多3D加快开来说这会须要它们两个时钟周期的计算时光非等方性滤镜功能是个特别的滤镜技能它能大年夜幅度改良材质在广大年夜视角外面上的显示品质像是遥望一片沿著走道的大年夜墙壁等双线或三线式材质滤镜之所以在此无法发挥应有后果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实际像素所占的面积比4或8次取样图素都来的高而双线或三线式材质滤镜却都应用这些取样图素来计算像素的色彩而非等方性滤镜则是沿著外面的斜率作16次双线或三线式取样并以结果计算像素的色彩参考文献:以上材料均为本人互联网上汇集
㈧ 使命召唤7材质过滤和贴图质量设置为自动代表什么
就是根据电脑自动调整
㈨ 游戏中的材质过滤是什么意思
材质过滤就是:让游戏画面,更加细腻,更加逼真。
传统的双线性和三专线性过滤技术都是属指“Isotropy”(各向同性)的,其各方向上矢量值是一致的,就像正方形和正方体。三线性过滤原理同双线性过滤一样,都是将相邻像素及彼此之间的相对关系都记忆下来,然后在视角改变的时候绘制出来。只不过三线性过滤的采集范围更大,计算更精确,画面更细腻。
非等方性就是各向异性过滤 (Anisotropic Filtering ):各向异性过滤是最新型的过滤方法,它需要对映射点周围方形8个或更多的像素进行取样,获得平均值后映射到像素点上。
对于许多3D加速卡来说,采用8个以上像素取样的各向异性过滤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比三线性过滤需要更多的像素填充率。但是对于3D游戏来说,各向异性过滤则是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因为它可以使画面更加逼真,自然处理起来也比三线性过滤会更慢。当然画面也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