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的步骤
1. 过滤的操作(全过程)
操作复要领
要做到“一贴、二制低、三靠”。
一贴
即使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 (防止气泡减慢过滤速度。)
二低
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过滤不净。)
三靠
1.倾倒时盛过滤液的烧杯杯口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 过滤的步骤
过滤是将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种工艺。其基本原理: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悬浮液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可渗性介质(过滤介质),固体颗粒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液体和固体的分离。
1)实现过滤具备的两个条件:
①具有实现分离过程所必需的设备;
②过滤介质两侧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差(推动力)。
2)常用的过滤方法可分为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加压过滤和离心过滤几种。
重力压力差由料浆液柱高度形成;真空过滤的推动力为真空源。
3)过滤具有特点:从本质上看,过滤是多相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过程。
①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属于极慢流动,即渗流流动。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宏观的流体力学因素,二是微观物理化学因素。
②悬浮液中的固体粒五是连续不断地沉积在介质内部孔隙中或介质表面上的,因而在过滤过程中过滤阻力不断增加。
4)过滤的分类: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滤饼过滤应用表面过滤机,深层过滤时,固体粒子被截留于介质内部的孔隙中。
5)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
①滤饼过滤通常浓度较高的悬浮液,其体积浓度常高于1%。如果在料浆中添加絮凝剂,一些低浓度的悬浮液也可采用滤饼过滤。
②深层过滤多从很稀的悬浮液中分离出微细固体颗粒,故通常用于液体的净化。在效率相近的情况下,深层过滤器的起始压力一般比表面过滤机高,且随着所收集的颗粒增多其压力降会逐渐增高。
6)过滤的目的:在于回收有价值的固相,或为获得有价值的液相;或两者兼而收之或两者均作为废物丢弃。
1、不可压缩滤饼的过滤过程
(1)不可压缩滤饼的过滤过程
不可压缩滤饼:过滤时,流过滤饼的液体通过表面的运量传给固体颗粒的一个曳应力,该力通过点接触的颗粒向前传递并沿流动方向逐渐积累。若滤饼结构在此累积的曳应力的作用下颗粒不相互错动,滤饼的孔隙度不产生变化,则称这种滤饼为不可压缩滤饼。
工业上可压缩滤饼的原因:①料浆中实际上很少存在的单个颗粒,而常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聚团,聚团界面承受不了液体的曳应力而使滤饼变形;②-10μm颗粒表面几乎均有盐膜,盐膜在流体作用下会产生变形;③固体颗粒在凝聚剂或絮凝剂作用下形成的凝聚体或絮团仅具很小的抗剪切性能,在液体作用下极易产生形变。
3. 过滤的详细步骤(固液分开)
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回,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答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总之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4. 化学实验中过滤的基本步骤
一贴
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1.滤纸边缘回低于答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1.盛混合物的烧杯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紧靠滤纸三层处。
3.漏斗下端关口紧靠烧杯内壁。 注意事项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源自网络 不要分
5. 过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规程
第一步:打开泵阀门和溢流阀门,然后启动泵,开始进液,当从上视镜I看到有大量液体流动时,说明罐内已满。
第二步:打开循环阀门,关闭溢流阀门(如果压力过高或上升过快,溢流阀门可以适当开启一点,减小罐内的压力),开始循环。
第三步:当从视镜Ⅱ看到液体变清时,打开清液阀门,关闭循环阀门,开始过滤。
第四步:当过滤一段时间后,罐内压力达到4公斤时(即压力表显示为4公斤时),启动空压机(空压机压力不能超过8公斤),停止油泵,关闭泵阀门,打开空气阀门(罐内压力不超过4公斤)。当从视镜Ⅱ中看到液体混浊时,打开循环阀门,关闭清液阀门。
第五步:当从视镜Ⅱ中看到没有大量液体时,打开排液阀门(开启1/3即行),当从视镜Ⅲ看到没有液体时,关闭排液阀门。
第六步:打开蒸汽阀门和排气阀门,关闭空气阀门和循环阀门,持续吹饼30分钟左右。(可以稍微延长,使饼中的含油量降低)。
第七步:关闭蒸汽阀门,打开空气阀门,关闭排气阀门,当压力表显示有半公斤压力时,打开排污阀门,将污油排净,当污油排净时关闭空气阀门。
第八步:当确定罐内没有压力时,即压力表指示为零时,打开蝶阀,启动振动体(振动体每次最长振动时间不能超过10S)开始排渣。
第九步:关闭所有阀门,准备下次过滤。
注意事项:①过滤机最高工作压力不能超过4.5公斤。
②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50°
③空压机压力不能超过8公斤。
6. 过滤操作的详细过程
过滤操作要求“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即使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防止气泡减慢过滤速度。)
二低
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液体过滤不净。)
三靠
1、倾倒时烧杯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6)过滤的步骤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4、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这两句点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
5、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6、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的底端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7. 请问过滤的步骤是什么
1、溶解复
2、如果杂质是沉淀制的话,直接过滤
3、如果杂质溶解,则选用合适的试剂将其沉淀,过滤
过滤操作的注意点:
一贴:
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
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
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
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
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
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
8. 过滤的步骤为哪三步
一贴:抄滤纸紧贴漏斗袭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9. 化学实验过滤时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回(或气体答)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 。
过滤利用的原理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基本步骤: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注意事项
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10. 化学实验过滤具体步骤
用玻璃棒攒取蒸馏水将滤纸边沿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壁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回液体的固答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