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过滤
⑴ 化学-什么是过滤
什么是过滤:利用介质滤除水中杂质的方法
什么是蒸发: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内变过程
仪器:玻璃棒容,蒸发皿,漏斗,滤纸,小烧杯
注意:蒸发操作时要注意:加热时不要将溶液蒸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析出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过滤注意:
一贴,滤纸要贴紧漏斗
二低,滤纸顶低于漏斗口,水面低于滤纸顶部。
三靠,玻璃棒贴紧烧杯,漏斗的三层滤纸出,漏斗低端靠着烧杯壁
望采纳 如有不懂欢迎追问
⑵ 化学各种过滤方法举例..!谢谢.
液体+液体 加试剂生成沉淀 然后再过滤 氯化钠中出去硫酸钠,加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同时还生成氯化钠,记得一定不要有新物质生成!!!
固体+液体 直接过滤
⑶ 化学实验室中水的过滤:一贴二低三靠指什么
一贴抄二低三靠是实验室袭水的过滤时的注意事项总结:
一、一贴: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
二、二低:
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三靠
1、倾倒时烧杯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化学过滤扩展阅读:
过滤的影响因素:
溶液的温度、黏度、过滤时的压力、过滤器的孔隙大小和沉淀物的状态都会影响过滤的速度。热的溶液比冷的溶液易过滤。溶液的黏度越大,过滤越慢。减压过滤比常压过滤快。过滤器的孔隙要选择适当,太大会透过沉淀;太小则易被沉淀堵塞,使过滤难以进行。
沉淀若呈胶状时,必须先加热一段时间来破坏它,否则它要透过滤纸。总之,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选用不同的过滤方法。
⑷ 化学实验过滤具体步骤
用玻璃棒攒取蒸馏水将滤纸边沿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壁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回液体的固答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⑸ 化学实验中过滤的方法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紧靠: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 。
(5)化学过滤扩展阅读:
一、注意事项
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二、常见过滤设备
1、板框压滤机
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占地面积小,操作压强高,过滤面积大,适于粘细物料,滤渣含湿量低,缺点是间歇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滤布损失快。
2、厢式压滤机
与板框压滤机相似,但机件少,单位过滤面积的造价低 15% 左右,密封面可靠,但滤布安装与清洗麻烦,滤布损失快,操作成本高,大多数用于大处理量的生产中。
3、膜过滤
用金属丝,滤布,滤纸,纱线,微孔塑料,微孔陶瓷等多种材料制成的滤芯,固定在管板上,装入耐压桶体内,过滤面积在 3 -30m2,工作压力在0.2Mpa. 过滤精度为〉0.1um 的精过滤或超精过滤,小批量生产用。
⑹ 化学的过滤主要有那些物质
化学中杂质的去除方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与物质不相同状态的东西,比如物质为气体,那把杂质反应成固体或者液体可以分离,比如物质为液体,那就把杂质变成沉淀或者气体,如果物质为固体,那就把杂质变成气体或者液体过滤分离。具体情况具体定,但原则是加的新物质不与原物质反应,只和杂质反应。
除杂题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气体的除杂(净化):
1.
气体除杂的原则:
(1)
不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
2.
气体的除杂方法:
试剂
除去的气体杂质
有关方程式
水
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
/
强碱溶液(NaOH)
酸性气体,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
O2
2Cu+O2====2CuO
灼热的氧化铜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注意的问题:
(1)
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2)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3)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例:
CO2除杂SO2
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2NaHCO3+SO2=CO2+H2O+Na2SO3
SO2除杂CO2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KMnO4+5SO2+2H2O=2MnSO4+
K2SO4+2H2SO4
⑺ 化学正确过滤图片
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内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容的泥沙
实验仪器
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含铁圈)、滤纸。
操作要领
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即使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残留气泡。
二低
1.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1.倾倒时烧杯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⑻ 化学实验中过滤的基本步骤
一贴
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1.滤纸边缘回低于答漏斗边缘。
2.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1.盛混合物的烧杯紧靠玻璃棒。
2.玻璃棒下端紧靠滤纸三层处。
3.漏斗下端关口紧靠烧杯内壁。 注意事项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源自网络 不要分
⑼ 化学实验过滤时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回(或气体答)透过介质,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从而使固体及其他物质与液体(或气体)分离的操作 。
过滤利用的原理是:利用颗粒大小不同,进行分离。
基本步骤: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注意事项
1、烧杯中的混合物在过滤前应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进行过滤。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显浑浊,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溶液变得透明为止。
3、过滤器中的沉淀的洗涤方法:用烧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2~3次。
⑽ 过滤的作用 初中化学
分离溶液与不溶于该溶液的难溶物质(多为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