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去色还是阴离子去色
Ⅰ 离子色谱法中阴离子体系与阳离子体系的 区别
阳离来子是指原子由于外源界作用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原子半径越大的原子其失电子能力越强,金属性也就越强。 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钫(Fr)。
阴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的吸引作用从外界吸引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或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半径越小的原子其吸收电子的能力也就越强,就越容易形成阴离子,非金属性就越强。 非金属性最强元素是氟。
要是光不知道阴阳离子的意义,那有个最简单的方法---看加减号,正为阳,负为阴.
如果想知道元素对应的阴阳离子,那就需要靠元素周期表的知识了,一般说来,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通常形成阳离子(就是带正号的),大于4的通常形成阴离子(也就是带负号的),还有一个规律,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也就决定了该元素的化合价,就是正号或者负号前的数.
Ⅱ 简单离子是指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简单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称作离子。带正电的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称为阴离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原子核外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只能排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金属元素,如:钾K,钙Ca等)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如:硼B,碳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一般为稀有气体(氦除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性质也很稳定)。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如第一层是最外层,则为2个,若是氢离子,则没有外层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一样,人们可以用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离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当然,在书写离子结构的时候需要注意离子核外电子一般为8电子(或2电子)的稳定结构。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Ⅲ 阳离子pam和阴离子pam的区别是什么
阳离子pam和阴离子pam它们都是聚丙烯酰胺絮凝剂,阳离子阴离子是聚丙烯酰胺的两个型号,它们都是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阳离子pam主要应用于工业上的固液分离过程,包括沉降、澄清、浓缩及污泥脱水等工艺,应用的主要行业有:城市污水处理、造纸工业、食品加工业、石化工业、冶金工业、选矿工业、染色工业和制糖工业及各种工业的废水处理。
阴离子pam主要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絮凝沉降,沉淀澄清处理,如钢铁厂废水,电镀厂废水,冶金废水,洗煤废水等污水处理、污泥脱水等。还可用于饮用水澄清和净化处理。由于其分子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它能通过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粒子,使粒子间架桥或通过电荷中和使粒子凝聚形成大的絮凝物,故可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
Ⅳ 失去电子形成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因为电子带负电荷
Ⅳ 什么是阳离子,什么是阴离子
失去电子带正电荷的是阳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荷的是阴离子,
如钠原子失电子,带正电荷,所以钠离子Na+是阳离子;
氯原子得电子,带负电荷,所以氯离子Cl-是阴离子。
Ⅵ 怎样判断元素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显正价,是阳离子;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显负价,是阴离子。
Ⅶ 用于测定蛋白大分子的离子色谱柱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色谱柱
高效色谱柱可以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色谱方式进行分析和分离生物分子的。在任何一种离子交换模式下,产品既有甲基丙烯酸基体,又有硅胶基体的色谱柱。蛋白质、多肽、DNA和寡核苷酸衍生出来的RNA以及其它的核酸片断是TSK-GE阴离子交换分析和分离的典型样品。
我公司提供分析柱(4.6和7.5mm内径)和半制备柱(21.5和55mm内径)。颗粒范围从快速质量控制和工艺检测的2μm到工艺规模分离的20μm大型颗粒。由于阴离子交换柱是基于聚苯烯基体材料,他们最适合用于分析小分子量的糖类氨基酸类、核酸碱基,以及小的备选药物。
TSK-GEL 离子交换色谱柱特性及优点
TSK-GEL 阳离子交换色谱柱特点:
TSKgel BioAssist S 色谱柱具有独特的孔结构和结合特性,对中到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结合容量。
BioAssist 色谱柱有内径为4.6mm或者10mm的PEEK 材质,也有分析,半制备和制备应用的玻璃柱和不锈钢柱。
TSKgel CM-3SW 色谱柱具有小孔径和较大的表面积,对小到中等分子量的蛋白质的结合量近似为TSKgel CM-5PW色谱柱的两倍。
TSKgel SP-5PW有内径为2mm的色谱柱,可应用于LC-MS分析。
Ⅷ 如何鉴别阴离子 和 阳离子
鉴别Ag+用硝酸酸化氯化钠溶液
Ag+ +Cl-======AgCl↓
鉴别Pb2+用硫化钠溶液,产生黑色沉淀
Pb2+ +S2-=========PbS↓
鉴别Hg2+加少量KI溶液生成橘红色HgI2沉淀,然后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Hg2+ +2I-============HgI2↓
HgI2 +2I-================【HgI4】2-
鉴别Cu2+用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Cu2+ +2OH-==============Cu(OH)2↓
鉴别Bi3+用“马希法”。先把Bi3+ 转化为Bi2O3(如果是非氧化性酸根离子,则不必转化)。用盐酸,锌,Bi2O3混合,生成气体进行加热,得到亮棕色的”铋镜”,即可检验出铋的存在
Bi3+ +3OH-============Bi(OH)3↓
2Bi(OH)3======加热=====Bi2O3+3H2O
Bi2O3+6Zn+12HCl====2BiH3↑+6ZnCl2+3H2O
2BiH3==加热==2Bi(铋镜)+3H2
鉴别Ba2+,先用盐酸滴入待测液,如果没有产生沉淀和气体,再滴入Na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有Ba2+
Ba2+ +SO42-========BaSO4↓
鉴别Fe3+用KSCN溶液,生成红色溶液证明有Fe3+.
Fe3+ + 3SCN-===========Fe(SCN)3
鉴别Fe2+用氯水,KSCN溶液,生成红色溶液证明有Fe2+.
2FeCl2+Cl2===============2FeCl3
鉴别Cr3+加入稀硫酸和PbO2,生成橙色溶液,然后加入乙醇,生成绿色溶液
3PbO2 + 2Cr3+ + 3SO42- + H2O == 3PbSO4 + Cr2O72- +2H+
3CH3CH2OH + 2Cr2O7 2- +16 H+======4Cr3+ + 3CH3COOH + 11H2O
鉴别Mg2+用Na2CO3沉淀Mg2+后生成MgCO3,然后过滤洗涤,另取试管再加少量水,滴入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
Mg2+ +2OH-==============Mg(OH)2↓
鉴别NH4+,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生成刺激性气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 +OH-====加热=== NH3↑+H2O
鉴别Na+,用铂丝沾取原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火焰呈黄色
鉴别Ca2+,用碳酸钠混合生成白色沉淀,通入过量CO2,沉淀溶解。
Ca2+ +CO32-================CaCO3↓
CaCO3+H2O+CO2================Ca(HCO3)2
鉴别 Al3+,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更准确),加入盐酸,直到沉淀刚好溶解,然后加热Na2CO3溶液,生成大量气泡,白色胶状沉淀】
Al3+ +3OH-===========Al(OH)3↓
Al(OH)3+OH-==========AlO2- +2H2O
溶解沉淀
AlO2 - +H+ +H2O==============Al(OH)3↓
Al(OH)3+3H+=================Al3+ +3H2O
2Al3+ +3CO32- +3H2O===============2Al(OH)3↓+3CO2↑
鉴别CO32- ,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过量气体使浑浊石灰水又变澄清。
CO32- +2H+ ==========H2O +CO2 ↑
Ca(OH)2+CO2============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
鉴别HCO3-,加入ZnSO4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过量气体使浑浊石灰水又变澄清。
Zn2+ + 2HCO32-===========ZnCO3↓+CO2↑+H2O
CO32- +2H+ ==========H2O +CO2 ↑
Ca(OH)2+CO2============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
鉴别SO32- ,加入盐酸,生成无色刺激性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品红溶液,溶液又变成红色。
SO32- +2H+==================SO2↑+H2O
鉴别 SO42-,先加入盐酸,没有沉淀气体生成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含有SO42-。
Ba2+ +SO42-=========BaSO4↓
鉴别S2O32-,加入盐酸,生成黄色沉淀,生成无色刺激性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品红溶液,溶液又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含有S2O32-。
S2O32- +2H+========S↓+SO2↑+H2O
鉴别NO2-,把原溶液滴入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然后加入铜片,生成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说明原溶液含有NO2-。
5NO2- + 2MnO4- + 6H+==========5NO3- + 2Mn2+ +3H2O
2NO3- +3Cu +8H+============3Cu2+ + 2NO↑ +4H2O
2NO+O2 ==========2NO2
鉴别NO3-,把原溶液滴入稀硫酸,然后加入铜片,生成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说明原溶液含有NO3-。
2NO3- +3Cu +8H+============3Cu2+ + 2NO↑ +4H2O
2NO+O2 ==========2NO2
鉴别I-,把原溶液滴入稀硫酸,加入H2O2溶液,然后加入淀粉溶液,生成溶液变成蓝色,证明原溶液含有I-。
2I- +2H+ +H2O2==========I2 + 2H2O
鉴别Br-,把原溶液滴入氯水,然后加入CCl4溶液,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变成橙色,证明原溶液含有I-。
2Br- +Cl2========Br2+2Cl-
鉴别Cl-,加入硝酸酸化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有Cl- 。
Ag+ +Cl- ======AgCl↓
Ⅸ 铬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
单核铬离子当然是阳离子(金属无负价),有+2、+3价;
但含铬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如专:CrO4(2-)、[Cr(OH)4] -
参考:Cr(2+)[二价属铬离子]:蓝色离子
Cr(OH)4 (-)[四氢氧化铬离子]:亮绿色离子
CrO4(2-)[铬酸根离子]:橙黄色离子
Cr(3+)[三价铬离子]:紫色离子
CrO2(-)[二氧化铬离子]:绿色离子
Cr2O7(2-)[重铬酸根离子]:橙红色离子
Ⅹ 怎么判断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
金属性较强的元抄素显正价袭,是阳离子;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显负价,是阴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就是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就是阴离子。失去电子的离子就是阳离子,得到电子的就是阴离子。
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10)阳离子去色还是阴离子去色扩展阅读:
离子电荷对于离子的性质以及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是同一种元素,当形成不同电荷的离子时,由它们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原子或离子的绝对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并非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而通常说的离子半径是指离子的有效半径,它是通过各种结构分析实验测定两个异号离子A和B所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的核间距d求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