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净水方式 » 过滤器理论

过滤器理论

发布时间: 2020-12-22 01:29:46

『壹』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

一、主题思想不同

1、过滤器理论主题思想: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过滤机制设置在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一些信息会经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处理,而其他信息则会被屏蔽在机制之外而完全丢失。

2、衰减理论主题思想:当信息通过衰减器时,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能够通过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而不被注意和不被追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的被阻断,只是其强度减弱而出现衰减。

二、提出理论的人不同

1、过滤器理论:布罗德班特提出。

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提出。



(1)过滤器理论扩展阅读:

过滤器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神经系统的过滤功能以“全或无”为特征。传递的信息是完全传递的,不传递的信息是完全丢失的。布罗德班特设想的过滤机制位于语义分析之前,并与狭长的瓶口进行了比较。

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而另一种水由于瓶颈狭窄而进入瓶子。通道容量是有限的,但不在瓶内,所以有时被称为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这一理论是基于感觉特征来选择信息,根据“全或无”的原则,它是在感知层面上的一种选择,因此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贰』 过滤器理论的实验依据是什么

你说的来过滤器理论,指的是源心理学认知加工的过滤器理论吧。
过滤器理论是由布罗德本特提出来的,指我们的注意是一个过滤器,会选择一部分信息用于认知加工,另一部分就阻断掉。
布罗德本特采用的是双耳分听任务,来证明过滤器理论。就是让被试左右耳听不同的内容,接着把被试分为两组,每组都是重复两只耳朵听到的内容。但第一组没有时间顺序,就是左耳听到123,右耳听到456,那结果就是123456,任意排布都算对.而第二组有时间顺序,就是先听到的数字要写前面。
结果第一组正确率远高于第二组。布罗德本特对此的解释是,第一组由于没有顺序要求,那只需要转移一次注意力,先听左耳,再听右耳,所以正确率高。而第二组,由于有顺序要求,那每听一个数字,注意都得转移一次。比如左耳听到1,右耳听到2,左耳又听到3,那就是123。所以正确率比较低。
不过莫里的“鸡尾酒效应”,证明过滤器理论有严重缺陷。不过作为早期的心理认知理论,还是对心理认知领域,有很大贡献的。

『叁』 布罗德本特的过滤理论

纳德·布罗德本特 [Donald Eric Broadbent 1926.05.06-1993.04.19],英国认知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1970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他主张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注意、感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他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在 1958 年最早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和“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1977 年提出了隐学习研究范式之一的复杂系统控制任务务(Complex System Control Procere)。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1958)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布罗德本特 1954 完成的双耳分听实验: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

右耳:4,9,3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

他原估计能达到 95% 的准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 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 20%。他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布罗德本特就读于曼彻斯特学院和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他早期的目标在于自然科学,然而,当他在皇家空军服兵役时,他开始对人 - 机关系产生兴趣,并注重于这种独特的体系。于是,他回到剑桥大学攻读心理学,成为 F.巴特莱特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应用心理学部门,并在那里工作了 25 年。

主要著作:
知觉与交流
决定和压力
行为
捍卫经验心理学

『肆』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不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答:A过滤器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持(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虑器理论(filter theory)。

『伍』 注意的选择和分配理论有什么区别

注意的选择理论有四个,一般以前三个为主:
(1)过滤器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滤器理论(filter theory)。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人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布罗德本特把这种过滤机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人瓶内,而另一部分水由于瓶颈狭小,通道容量有限,而留在瓶外了。这种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衰减理论
过滤器理论得到了某些实验事实的支持,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论并不完善。例如,在双耳分听的研究中,有研究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Gray,1960)。
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斯曼(Trels。an,1964)提出了衰减理论。衰减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特瑞斯曼的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种理论又有共同的地方:①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等人(Deutsch et al,1963)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另外一种观点:后期选择理论,后由诺尔曼(Norman,1968)加以完善。这种理论认为,所有输人的信息在进人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人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期选择理论有时也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4)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多阶段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是: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由于强调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
注意的认知理论之注意分配理论
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陆』 滤芯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精密过滤器内装线绕蜂房式滤芯或熔喷滤芯,用于饮用水、生活用水、电子、印染、纺织、环保等行业的生产用水过滤、酒精过滤、药业过滤、酸碱过滤、反渗透RO膜前保安过滤,通量大、耗材成本低、外表抛光或亚光,内表面酸洗钝化处理。进出口、排污管道配自动控制阀、控制器、可自动反冲冼。
二、主要技术参数: 1、 工作压力:0.05MPa-0.6MPa 2、 工作温度:5℃-40℃(特殊温度可定做) 3、 滤芯接口:平压式、插入式 4、 过滤精度:3μm-100μm 5、滤芯数量:1芯-180芯 6、 滤芯长度:10”-50”
7、 单台流量:0.1 m³/h -300 m³/h 8、 筒体材质:304、316L、Q235衬胶
三、精密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精密过滤器是采用成型的滤材,原液通过滤材,滤渣留在滤材壁上,滤液透过滤材流出,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 成型的滤材有:滤布、滤网、滤片、烧结滤管、线绕滤芯、熔喷滤芯、微孔滤芯及多功能滤芯。因滤材的不同,过滤孔径也不相同。精密过滤是介于砂滤(粗滤)与超滤之间的一种过滤,过滤孔径一般在0.1-120μm范围。同种形式的滤材,按外形尺寸又分为不同的规格。线绕滤芯(又称蜂房滤芯)有两种:一种是聚丙烯纤维-聚丙稀骨架滤芯,最高使用温度60℃;另一种是脱脂棉纤维-不锈钢骨架滤芯,最高使用温度120℃。 四、精密过滤器特征 1.材质及结构 圆柱形壳体,304、316L不锈钢,可选炭钢及树脂壳体;配以单支或多支滤芯。 2、规 格 滤芯数量:单支或多支滤芯。 滤芯长度:单节、二节、三节、四节(每10″为一节); 滤芯安装形式:国际通用平压式、卡入式和插入式;
筒体与底座联接方式:快开型、法兰型; 介质进、出口连接方式:快开型、螺纹型、和法兰型; 可过滤介质:液体、气体。 3.性能特点 (1)过滤精度高,滤芯孔径均匀; (2)过滤阻力小,通量大、截污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3)滤芯材料洁净度高,对过滤介质无污染; (4)耐酸、碱等化学溶剂; (5)强度大,耐高温,滤芯不易变形; (6)价格低廉,运行费用低,易于清洗,滤芯可更换。 五、精密过滤器的作用 精密过滤器常设置在压力过滤器之后,用于去除液体中细小微粒,以满足后续工序对进水的要求。有时也设置在全套水处理系统未端,来防止细小微粒进入成品水常用的滤芯有以下几种规格:0.1、 0.2、 0.5、 0.8 、1、 2 、3、 5 、10 、20、 30 、50 、75 、100、120μm,精密过滤器常作为电渗析、离子交换、反渗透、超滤等装置的保安过滤器使用。

『柒』 RC滤波器和LC滤波器的区别

RC滤波器和LC滤波器的区别如下:

1、体积的区别:

与LC滤波器相比,RC滤波器更容易小型化或集成化,LC的相对体积也相对较大。

2、有无耗损的区别:

RC过滤器有磨损,LC过滤器理论上可以不磨损。

3、电路的区别:

低频电路采用RC,高频电路一般采用LC滤波器。

4、特点不同:

RC滤波器中的电阻消耗了部分直流电压,而R值不可能很大,这是用于小电流、低要求的电路中。钢筋混凝土体积小,成本低。滤波效果不如LC电路,LC滤波主要是电感电阻小,直流损耗小。交流电感高,滤波效果好。缺点是体积大、重量重、成本高。用于要求高的电源电路。

『捌』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图式理论,反应选择理论 有哪些异同

现在市面上最为常见的鱼池水处理设备有:
1.西普鱼池过滤系统
利用专水泵把水流依次引属入杀菌设备----除藻设备---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增氧
分析:功能齐全、节能静音室外鱼池比较适用。
2.滴流箱
利用水泵把水流打入箱体,放入细菌载体来分解水体杂质。可放置过滤棉、陶瓷环、桃太郎石等。
分析:培菌效果好、流动充氧好,因扬程较大造成功耗大、噪音大、清洗麻烦。
3.过滤桶
原理同滴流相同,水流引入桶内,过滤后排出。
分析:培菌甚微、流动充氧一般,功耗小、噪音低、清洗麻烦。
4.过滤箱
同过滤桶基本相同。
5.泳池砂缸
砂缸用于泳池主要利用石英砂,现在有一部分放在鱼池用的会在里面放些塑料环,可实现反冲洗,但过一段时间需整个拆开清洗和更换滤材。

『玖』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

1、过滤器模型,选择性注意的基础是对输入刺激的物理属性的粗略分析;衰减模型则认为版,前注意分析权更为复杂,甚至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过滤器理论中的过滤器是“全或无”的工作方式;而衰减模型认为是衰减的方式,未选择的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只是关小或阻抑.
相同之处
1、两模型的根本出发点相同: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
2、过滤器的位置相同: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
3、过滤器的作用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具有知觉性质.
因此,二者并称为知觉选择模型.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