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油过滤
1. 菜籽油如何过滤能达到清澈透亮效果!
(1)色泽鉴别 进行菜籽的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按大豆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菜籽油——呈黄色至棕色。
次质菜籽油——呈棕红色至棕褐色。
劣质菜籽油——呈褐色。
(2)透明度鉴别
进行菜籽油透明度的感官鉴别时,可按大豆透明度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菜籽油——清澈透明。
次质菜籽油——微混浊,有微量悬浮物。
劣质菜籽油——液体极混浊。
(3)水分含量鉴别
进行菜籽油水分含量的感官鉴别时,可按照大豆油水分含量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菜籽油——水分含量不超过0.2%。
次质菜籽油——水分含量超过0.2%。
(4)杂质和沉淀物鉴别
进行菜籽油杂质和沉淀的感官鉴别时,可按照大豆油杂质和沉淀物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菜籽油——无沉淀物或有微量沉淀物,杂质含量不超过0.2%,加热至280℃油色不变,且无沉淀物析出。
次质菜籽油——有沉淀物及悬浮物,其杂质含量超过0.2%,加热至280℃油色变深且有沉淀物析出。
劣质菜籽油——有大量悬浮物及沉淀物,加热至280℃时,油色变黑,并有多量沉淀物析出。
(5)气味鉴别
进行菜籽油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按照大豆油气味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菜籽油——具有菜籽油固有的气味。
次质菜籽油——菜籽油固有的气味平淡或微有异味。
劣质菜籽油——有霉味、焦味、干草味或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6)滋味鉴别
感官鉴别菜籽油滋味的滋味时,可用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少许油样在漱口后的舌头上,进行试尝。
良质菜籽油——具有菜籽油特有的辛辣滋味,无任何异味。
次质菜籽油——菜籽油固有的滋味平淡或略有异味。
劣质菜籽油——有苦味、焦味、酸味等不良滋味
2. 怎么过滤食用油
起酥油就是氢化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对发育中的孩子和人体的大脑神经细胞造成专损害。而属反复炸过的油里面更是含有各种有害的聚合物,所以是毒上加毒。
但是,现状是餐饮或食品加工业离不开氢化油,同时不可能也不现实把油做到只用一遍,所以给楼主提供几个方法滤油:
1)白纱布过滤。
2)白萝卜切片戳孔放油里炸,吸附污物,使油变清(萝卜取出洗净可再用)。
3)鸡蛋壳放入油中静置,无须加热,利用碳酸钙吸附。
3. 现榨的菜油加什么东西过滤
现榨的菜油,过滤时不需要加任何东西,只需要把油稍微加热,即可过滤。加热的目的是让油粘性降低,易与过滤!
4. 废菜油如何过滤
用滤油纸搭配滤油粉来过滤
或者单用滤油纸也可以
要热油来过滤的
陶保
”恋恋小吧
我们一直都用他的来过滤
过滤后透彻很多
希望可以帮到你
5. 手工过滤菜籽油的最佳方法
压榨取油是广大农村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小型制油工艺,但是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术才能提高出油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操作技术如下:
一、清理
原料菜籽先用振动筛过筛,除去大杂和小杂。如有必要除去菜籽料中的并肩泥,可用卧龙铁辊筒过碾,再用淌筛除去被碾碎的泥灰。最后料中含杂量要求不超过0.5%,并须严防料中夹带铁类杂质进入榨油机。
二、破皮
利用小轧辊机进行碾轧,使菜籽粒破皮。要求破皮既不脱落,又不致粉碎,呈“开口笑”状,破皮率不低于85%;粉末度不超过5%,操作中喂料要均匀,流量适当,碾轧辊的间距调节适当。
三、加水
菜籽料放入平底锅内,边搅动边加入一些热水,水量加到料中含水量的13%-15%为止。
四、炒料
榨油坊设备多用平底锅 (亦可用圆筒炒籽锅,效果良好),炒料的最终料温为120℃-132℃,炒出熟料用手握料不露油、有弹性、松手即散,熟度均匀不夹生。炒后熟料残余水分为2%左右。同时要保证入榨油机的料温为120℃-125℃。
五、压榨
榨膛预热正常后,即可开始正式投熟料,并调节出饼厚度为1.25-2.5毫米。压榨的效果好坏,可以随机判定炒料是否合格。所以压榨操作要勤观察、勤检查、勤调整。为了尽量提高压榨的出油率,榨饼宜调得偏薄一些,但要求出饼中不得冒青烟和焦糊,干饼残油控制在5%-6%之间。
六、毛油处理
榨出的毛油进入油池,先经沉淀除去固体杂质,如要求进一步除杂,则需要配置一台过滤机,可得到清油。
6. 菜籽油怎么过滤澄清
、热榨:菜籽一清理—炒籽一压榨—过滤—成品菜籽油;
操作专说明:菜籽选用规格属30目/英寸的筛网进行筛选,使菜籽含杂质小于0.5%,然后于进行软化,软化后菜籽含水份9%左右,再进行蒸炒,蒸炒使油料温度达110—120度,其水份含量l—1.5%左右,便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如利用圆筒炒锅,菜籽经清选去杂后可以直接进入圆筒炒锅进入平底炒锅都可以。但在炒籽时加入2—3%的水,炒到110一120度时,即可以出锅压榨。热榨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用两块木板擦菜籽,若壳仁分离,仁成深黄色为合适,若仁成粉则太干,若壳与仁不分离则太湿。
2、冷榨:菜籽—清理—压榨—过滤—成品菜籽油;
操作说明:冷榨时将菜籽清理去杂,就不需要用炒锅进行炒料,冷榨时菜籽含水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出油效率,所以判断油料的干湿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入榨前菜籽含水份控制在5—8%,用土法判断菜籽含水份高低,可以用指甲挤一下菜籽若有响声,并分成两片,有油挤出为含水份合适,若成粉装则含水份少太干,若成扁状,则含水分高太湿。
7. 食用油怎样过滤
食用油目前常见两种生产工艺是压榨法和浸出法;浸出法生产工艺用咱的过滤机较少,目前主回要针对压榨法进行答介绍。食用油压榨法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环节会用到过滤装置;一是机榨毛油,即通过螺旋榨油机压榨出来的毛油;二是食用油精炼过程中白土脱色过滤;三是食用油灌装之前过滤;前两个阶段主要用到的是自动排渣过滤机,第三个阶段主要是用袋式过滤机。食用油具体生产工艺如下:原料(花生、菜籽、大豆、葵花籽等)—筛选除杂—加热翻炒-螺旋榨油机压榨-毛油过滤-水洗-碱炼-白土脱色-过滤-脱臭-过滤-灌装-成品油。
过去用的是老式板框过滤机,因为是敞开露天式过滤,使产品易再次污染,色度不纯正,影响产品品质,后期大大降低了卖相。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给客户推荐了用于脱去颜色的白土或活性炭脱色剂分离出来的一款精密高效过滤设备解决了客户出现的问题.
8. 压榨菜籽油怎样过滤
1、热榨:菜籽一清理—炒籽一压榨—过滤—成品菜籽油;
操作说明专:菜籽选用规属格30目/英寸的筛网进行筛选,使菜籽含杂质小于0.5%,然后于进行软化,软化后菜籽含水份9%左右,再进行蒸炒,蒸炒使油料温度达110—120度,其水份含量l—1.5%左右,便可以进入榨油机进行压榨。如利用圆筒炒锅,菜籽经清选去杂后可以直接进入圆筒炒锅进入平底炒锅都可以。但在炒籽时加入2—3%的水,炒到110一120度时,即可以出锅压榨。热榨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菜籽是否炒好。用两块木板擦菜籽,若壳仁分离,仁成深黄色为合适,若仁成粉则太干,若壳与仁不分离则太湿。
2、冷榨:菜籽—清理—压榨—过滤—成品菜籽油;
操作说明:冷榨时将菜籽清理去杂,就不需要用炒锅进行炒料,冷榨时菜籽含水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出油效率,所以判断油料的干湿是非常关键的,一般入榨前菜籽含水份控制在5—8%,用土法判断菜籽含水份高低,可以用指甲挤一下菜籽若有响声,并分成两片,有油挤出为含水份合适,若成粉装则含水份少太干,若成扁状,则含水分高太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