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桶背滤
1. 背滤好还是外置过滤桶
外置过滤 相对地耗用更多空间,如果没有特殊的好处;市场上生存不了!
2. 鱼缸背滤 侧滤 怎么弄的 原理是什么最好给上张图来看看
侧滤者,鱼缸一侧的过滤也!呵呵,有点比较白痴的解释!但确实是这么回事。它利用的就是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实际利用中,鱼缸中的水位调整到一定的程度后,开动侧滤中的水泵,水泵就会把滤桶里的水抽到鱼缸中,鱼缸中的水位上升,水流就会通过侧滤的下吸通道和上溢通道流回到滤桶里,水流能带走鱼便、剩余的鱼食、油膜等鱼缸中常见的垃圾到滤桶里,滤桶里的过滤棉能过滤出大块的垃圾,玻璃环、生化球等生化滤材能培养硝化菌,分解鱼缸中的亚硝酸盐和氨,以达到水质清澈、减少换水量之目的!
侧滤制作很简单,因为有上溢和下吸的能力,上溢,能过滤水面油膜,并且不断撕裂水面,提高水中溶氧;下吸,能把鱼缸底部的鱼便等垃圾抽到滤棉上;并且侧滤能提供足够大的空间盛放玻璃环等生化滤材,培养强大的的硝化系统,给心爱的鱼儿一个安逸的家,所以深受鱼友喜爱。但是除了老手造缸能直接在缸里粘侧滤之外,大多数侧滤是鱼友了解了侧滤的效能后,后来的加的,一般的成品鱼缸都是用上滤或者外置滤桶,几乎没有见过自带侧滤的成品缸。为什么呢?因为侧滤对于新手来说确实不如上滤好操作,并且侧滤有一个致命弱点:容易缺水!要知道,开泵循环的情况下,在鱼缸中缺少的每一滴水,都是先从滤桶里的水量减少的,所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鱼缸失水,都会引起侧滤滤桶里的水分减少,减少多了,只有一个后果----水泵烧掉!因此隔几天就要往滤筒里添加水分。据此:在加侧滤以前先要考虑明白--你是否经常好几天不着家?如果是这样,ok,你就不用往下看了---免用!
好了,下面就是侧滤的基本原理平面图
外加滤桶制作如下:
由于侧滤占用缸内地盘,所以小缸不适合,建议在70cm到1.5米之内的缸使用较好。再小的缸推荐用上滤,再大的推荐用底缸过滤。
侧滤的大小视你的鱼缸而定,一般宽度达到鱼缸宽度的一半即可,可以等边,也可以不等边,例如50cm宽的鱼缸,你可以造的滤桶大小为宽25cm,长可以为25cm,也可以30cm。但是原则上不要宽于30cm,否则影响下吸的力度!大小可以灵活掌握,不用太死板,40cm宽的缸也可以造25cm宽的侧滤的。1号玻璃和2号玻璃之间的缝隙为1cm,太窄太宽,下吸的效果都不好,这个不太好掌握,好好做个实验再动手造。3号玻璃和2号玻璃上端等高,这样造出来的滤桶能保证上溢和下吸都有!1号玻璃距离缸底2cm即可,太高也会影响下吸。
至于滤桶的高度,视鱼缸的高度和水位而定,我喜欢鱼缸水满满的,所以我造的滤桶低于缸口5cm----滤桶的高度就是鱼缸里水面的高度。
至于侧滤玻璃的厚度,因为滤桶里有部分水和大量玻璃环,所以滤桶玻璃承受的压力并不大,所以玻璃后以5mm为宜,太厚浪费,太薄容易破----我曾经捏破一个用3mm玻璃造的滤桶。
造出来的滤桶是这样的---这是上溢和下吸口不在一个面上的情况。
上下缺口粘挡鱼栅即可搞定!
这个是上溢和下吸在一个面上的情况
1号玻璃最好和2号玻璃上端等高,这样造出来的滤桶能保证上溢和下吸都有!有些鱼友造的滤桶2号玻璃上端低于1号玻璃1cm到2cm,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只要你的泵的劲头够大,完全可以这样做。要是泵的劲头较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只有下吸,没有上溢。
我的经验是:先造落差2cm的,然后加泵实验,要是只有下吸没有上溢,就用塑料片把这个2cm补起来。大伙可以看看我下面的缸,都是这样做的。要是泵够劲,除了有了上溢以外,你会发现---下吸的力道会更强!
ok,滤桶的胶干透以后就可以进缸了,进缸以前先要安装好管道和水泵,加满玻璃环----否则水的浮力是很大的。如果玻璃环少的话,也要小心,一旦滤桶里的水位降得太低,滤桶就会浮起来滴!
后加的滤桶介绍至此。另外还要提醒鱼友一句:后加的滤桶多少会和缸壁有点空隙,这样就有可能藏垃圾,所以要常围着鱼缸转转。养小型鱼更要注意:以免小鱼钻进去挤死!
喜欢自己造缸的朋友可以参照上面的平面图在鱼缸里粘上侧滤。好处是用玻璃少,不用担心滤桶滤桶漂浮的问题。 下图是鱼缸中造侧滤的情况--只需要3块玻璃。
侧滤的变化还有很多,常见的就是全侧滤、角滤和背滤。如果你的缸够窄(30cm以内),可以考虑全侧滤,这是我目前用的全侧滤。我的这个缸正好30cm宽,放在后阳台上的。
至于角滤,也很简单,在鱼缸的一角站两块玻璃即可搞定。保证角滤的宽度不要宽于35cm,以保证上溢下吸,两块玻璃之间以1cm为好,两块玻璃上端平齐。角滤的好处是外形美观,不太影响鱼缸观瞻。 下面是我最早鱼缸的角滤和四角侧滤的对比图
角滤,养金鱼呢
至于背滤,只是侧滤的变化版而已,原理和侧滤是一样的,保证下吸、上溢口宽度不超过30cm,怎么造就看你自己了。小虫不飞曾经整理了一个关于背滤的帖子http://tieba..com/f?kz=534465910网上很多转载,可以找找看看。
关于滤桶的遮光问题,我的看法是有合适的材料可以遮光,没有合适的也可以不用遮光---顶多见光的玻璃环不大起作用了,并且外面的玻璃环会给里面的玻璃环遮光的!我最近造的滤桶都是不遮光的,至于养硝化的效果,我看还是很不错滴!
由于侧滤的缺水问题算是比较致命的,所以这里提供一个解救的办法,但也就是解一时,不能解一世!
前几天被一个伙计将了一军,呵呵,说我上面这个图示不正确,我马上就做了一个模型,看看到底是正确不正确,管用不管用!?
3. 水族箱外置过滤桶与下部过滤个有什么优缺点
外置过滤桶,效能比上过滤好,不过还是没有下部过滤强大,清洗比较难,吸污能力没回有下过滤好,答不过在一个不能改底滤或者上滤不够的情况下,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下部过滤槽,维护方便,可以改造成干湿分离,或者在压力实在大的时候加气泡石提高过滤槽的过滤能力,比过滤桶使用方便。
4. 鱼缸过滤背滤原理是什么
鱼缸的过滤是为了让水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是为了培养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是以水中的氨为食物的,而鱼类生活分泌的粘液,拉的便便都会产生氨,需要消化细菌去分解。
滤材,硝化细菌的生存除了食物以外还需要附作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滤材,滤材的作用也很多。滤棉一般是过滤水中的杂质之类的,也满适合硝化细菌的生存(物理过滤),一般使用一段时间滤棉会变色脏可以适当的洗下(用清水冲下就好);滤环、石英球、过滤棒等等(生物过滤)这些物质都是多孔的当然是很小的微孔,利于硝化细菌的附作,环还有打散水流的作用(让水流流过更多的地方)所以环不能码放的很整齐,随手放着就OK。
为什么不说活性炭,因为在实际养鱼过程中活性炭其实很少被使用到,水发昏白茫茫的看不清楚不是用活性炭一吸清亮了水就好了,消化系统建立完善了水自然就清了,所以活性炭用的很少,当然也可以用下。
背滤只是把过滤放在鱼缸内部占用鱼缸的内部空间,背滤优点过滤空间大能安放滤材的体积就大,水泵扬程损失小;缺点,清洗不方便,不能单独从鱼缸拿出,整体基本无法清洗除非是翻缸,滤材如果未装包拿出也不方便。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优缺点暂时没想到,大体来说就那些的优缺点。
背滤在海缸中使用的很多,主要是海缸需要一个大空间安放蛋白质分离器(简称蛋分)所以海缸使用背滤的比较多,草缸和鱼缸使用的相对较少了,美观上背滤还是相对的较差(海缸有珊瑚挡着没啥感觉的)。养鱼大多是上滤,养草是用桶的多(草需要CO2)
5. 背过滤鱼缸。底部鱼粪便过滤不了。怎么办
有以下三个办法
1、物理方法
换水,用软管按照虹吸原理将水中赃物带水一起吸出,然后补进水质相同或尽量相近的水。一般换去旧水的三分之一或一半,非必要情况不要使用“全换水”。也可以在鱼缸里装上电动过滤设备,接上电源,可以自动工作,过滤去水中大颗粒杂物,需及时清洗过滤材料。(海绵布等)
2、生物方法
在鱼缸里铺上底砂(大理石,黑晶沙,河沙或仙土等),然后种植一定量的水生植物,在鱼类放养密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底砂和水草可以沉淀吸附鱼类排泄物,水环境中的有益菌可以分解鱼类排泄物,水草可再次吸收利用有益菌的分解产物。如果鱼缸放养密度较大可以结合物理过滤的方法。
3、使用气动海绵过滤器
海绵在进行少量物理吸附过滤的情况下,还为有益菌提供了栖息场所,分解水中有机物,适合喜欢安静的鱼类,低密度的饲养。
(5)过滤桶背滤扩展阅读
鱼缸过滤的方式
1、壁挂式瀑布过滤器。成本低,但这种过滤器体积一般都较小,上面配的过滤棉自然也是小,过滤效果自然是强不了。多见于30CM以下长度的鱼缸用,因为小鱼缸往往没有更好的选择。
2、壁挂式滤桶。过滤效果比瀑布好多了,但价格已经上来了,40-60厘米的缸往往比价适宜。
3、小型内置过滤器。一般兼具过滤和增氧两种功能,抽鱼粪便的能力很差,唯一的好处就是不占用鱼缸外部空间。另,有些成品的鱼缸会自带这种过滤。
4、独立滤桶。过滤效果很好,一般40CM以上长度的缸就比较容易购买到合适型号的滤桶。另,加CO2的草缸必须用滤桶,否则CO2易逃逸;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滤桶的强项是过滤的很细,但是养那些能吃能拉的鱼也要用滤桶的话统必须很大(过滤功率不用太大)。
5、上过滤,有些成品鱼缸采用这种设计,缸内有过滤器和上滤盒。结构简单,过滤效果也比较好,维护起来也方便。控制进水口离缸底的距离在5毫米以内可以较容易的吸起缸底杂物。
6、多层上过滤,上过滤的增强版,过滤效果是倍增的,因为多层过滤盒不光可以放过滤棉还可以放滤材培养硝化细菌。缺点是多层过滤盒摆在鱼缸上面,比较影响美观。
7、侧滤(背滤同理),做侧滤的鱼缸一般不会太小,因为要将鱼缸的一侧隔出一小块区域,再把这块区域细分为沉淀区、净水区等两三个区域,过滤的效果还不错,缺点就是占用了缸内的空间以及过滤棉必须勤换,否则一旦棉变得不透水就可能造成水泵空转。
8、底滤,必须是有地柜的鱼缸,一般认为底滤是兼具过滤能力强、易维护和美观等多个优点的。一般养中大型的观赏鱼底滤绝对是首选,唯一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的就是加CO2的草缸。
6. 鱼缸过滤,60*45*45的鱼缸,打算养20条鹦鹉,用什么过滤,滴流,背滤,滤桶,请讲明优缺点
缸太小了,鹦鹉鱼会长到手掌左右大,建议减小密度
使用滤筒过滤比较好
7. 准备开个草缸,但不知是上滤桶好还是背滤好
您好,其实上滤和背滤的功能是一样的,我们考虑到整个景观的美观度,建议使用背滤。
8. 60的缸,是弄背滤好,还是买创星过滤桶好
海缸做背滤,草缸用滤桶。
9. 背滤式鱼缸的滤材怎么放置
第一级放置抄生化棉,要选孔径大小合适强度高弹性高的为好;
第二级放置净水石;
第三级放置黄化煤或水草砂;第四级放置生化球,该级的容量大,生化球的数量尽可能多,但尽量采用滴流过滤。
化学过滤级,放置活性炭、吸氧石、沸石、清水树脂等化学性吸附滤出,该类滤出的吸附效果一般只有三个月到期一定要换。
(9)过滤桶背滤扩展阅读:
在选择鱼缸的时候,同时还要配备各种设备,给鱼缸购买过滤器就是为了保持鱼缸里面水质的质量,这样鱼才能活得更长久一些,而且在观赏的时候也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鱼。
首先水族箱里面的水是很容易浑浊的,主要是因为是死水,再加上鱼的排泄物,还有一些鱼饵等等,这些都会导致水变得不好,用这种过滤系统,将可以改变水质,水族箱也会变得更完美一些。鱼缸背滤原理就是把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让水质变得更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