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网理论
⑴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的异同
一、主题思想不同
1、过滤器理论主题思想: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过滤机制设置在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一些信息会经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处理,而其他信息则会被屏蔽在机制之外而完全丢失。
2、衰减理论主题思想:当信息通过衰减器时,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能够通过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而不被注意和不被追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的被阻断,只是其强度减弱而出现衰减。
二、提出理论的人不同
1、过滤器理论:布罗德班特提出。
2、衰减理论:特瑞斯曼提出。
(1)过滤网理论扩展阅读:
过滤器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神经系统的过滤功能以“全或无”为特征。传递的信息是完全传递的,不传递的信息是完全丢失的。布罗德班特设想的过滤机制位于语义分析之前,并与狭长的瓶口进行了比较。
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入瓶内,而另一种水由于瓶颈狭窄而进入瓶子。通道容量是有限的,但不在瓶内,所以有时被称为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这一理论是基于感觉特征来选择信息,根据“全或无”的原则,它是在感知层面上的一种选择,因此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⑵ 净水器过滤原理
第一级:PP棉:去除自来水中各种可见物/灰尘及杂质。
第二、三级:前置活性炭:部分低配净水器第三级也为PP棉,炭去除氯和有机杂质。还能吸收水中有机化合物产生的异味、颜色和气味。
第四级:超滤或反渗透膜:膜能够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及孢子等物质。
第五级:后置活性炭装置:进一步改善口感,去除异味。
(2)过滤网理论扩展阅读:
净水器的滤芯功能:
1、聚丙烯喷溶滤芯(PPF)
滤芯功能:去除水中泥沙,铁锈,水藻等固体物质。
2、软化树脂滤芯
滤芯功能:软化滤芯吸附原水中的重金属和多余的钙,镁等阳离子,软化硬水,阴离子交换树脂只能交换阴离子,不能交换阳离子。
3、颗粒活性炭滤芯(UDF)
滤芯功能:去除水中余氯,异味,及固体杂质
4、压缩活性炭滤芯(CTO)
滤芯功能:进一步去除水中余氯,异味,及固体杂质。
5、超滤膜滤(UF)
滤芯功能:去除水中泥沙、铁锈、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
6、麦饭石陶瓷球滤芯
滤芯功能:麦饭石陶瓷球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散发的启动波和人体细胞的启动波是同一种波动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净水器
⑶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图式理论,反应选择理论 有哪些异同
现在市面上最为常见的鱼池水处理设备有:
1.西普鱼池过滤系统
利用专水泵把水流依次引属入杀菌设备----除藻设备---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增氧
分析:功能齐全、节能静音室外鱼池比较适用。
2.滴流箱
利用水泵把水流打入箱体,放入细菌载体来分解水体杂质。可放置过滤棉、陶瓷环、桃太郎石等。
分析:培菌效果好、流动充氧好,因扬程较大造成功耗大、噪音大、清洗麻烦。
3.过滤桶
原理同滴流相同,水流引入桶内,过滤后排出。
分析:培菌甚微、流动充氧一般,功耗小、噪音低、清洗麻烦。
4.过滤箱
同过滤桶基本相同。
5.泳池砂缸
砂缸用于泳池主要利用石英砂,现在有一部分放在鱼池用的会在里面放些塑料环,可实现反冲洗,但过一段时间需整个拆开清洗和更换滤材。
⑷ 过滤器理论的实验依据是什么
你说的来过滤器理论,指的是源心理学认知加工的过滤器理论吧。
过滤器理论是由布罗德本特提出来的,指我们的注意是一个过滤器,会选择一部分信息用于认知加工,另一部分就阻断掉。
布罗德本特采用的是双耳分听任务,来证明过滤器理论。就是让被试左右耳听不同的内容,接着把被试分为两组,每组都是重复两只耳朵听到的内容。但第一组没有时间顺序,就是左耳听到123,右耳听到456,那结果就是123456,任意排布都算对.而第二组有时间顺序,就是先听到的数字要写前面。
结果第一组正确率远高于第二组。布罗德本特对此的解释是,第一组由于没有顺序要求,那只需要转移一次注意力,先听左耳,再听右耳,所以正确率高。而第二组,由于有顺序要求,那每听一个数字,注意都得转移一次。比如左耳听到1,右耳听到2,左耳又听到3,那就是123。所以正确率比较低。
不过莫里的“鸡尾酒效应”,证明过滤器理论有严重缺陷。不过作为早期的心理认知理论,还是对心理认知领域,有很大贡献的。
⑸ 整个口罩,中间的过滤网是重中之重,它究竟是何材料
不同的口罩使用的材料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口罩会根据用途的不同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或者是采用其他材料。通常口罩过滤网的主要材料是熔喷布,同时熔喷布还能够用来制作防护服、卫生巾、保温布等,用途非常广泛。它的生产过程比较独特,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所以现在这类材料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情况。
3、普通棉布口罩
普通面部口罩中间的过滤网其实就是棉布,主要是用来防止冷空气进入口鼻和阻挡灰尘的,理论上无法阻挡病毒的侵入。不过在非典时期,医务人员自制的十六层棉纱布口罩同样起到了不错的防护效果。
熔喷布能够防止飞沫传播病毒,在如今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工作中,大家都无法离开这类过滤网制作的口罩,尤其是一线的工作人员。
⑹ 谁知道苏联心理学家维塔斯机(Vygotsky)的“影响过滤器”理论以及具体举例
你这个“影响过滤器” 有 尤里的“心灵控制器”牛逼 ?
⑺ 布罗德本特的过滤理论
纳德·布罗德本特 [Donald Eric Broadbent 1926.05.06-1993.04.19],英国认知心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1970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他主张用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注意、感觉和记忆等认知过程。他在双耳同时分听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模型”,为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在 1958 年最早提出“工作记忆”的概念和“注意是资源有限的加工系统的工作结果”的想法,他所提出的注意过滤器模型也体现了这种思想;1977 年提出了隐学习研究范式之一的复杂系统控制任务务(Complex System Control Procere)。
过滤器模型(filter model,1958)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这种过滤器体现着注意的选择功能。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注意的过滤器模型”。
布罗德本特 1954 完成的双耳分听实验: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
右耳:4,9,3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息;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对地再现。
他原估计能达到 95% 的准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 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准确率为 20%。他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模型。因为这种过滤器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它到达高级分析水平的通道只有一条,因而,Welford(1959)称之为“单通道模型”。
布罗德本特就读于曼彻斯特学院和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他早期的目标在于自然科学,然而,当他在皇家空军服兵役时,他开始对人 - 机关系产生兴趣,并注重于这种独特的体系。于是,他回到剑桥大学攻读心理学,成为 F.巴特莱特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应用心理学部门,并在那里工作了 25 年。
主要著作:
知觉与交流
决定和压力
行为
捍卫经验心理学
⑻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不罗德本特提出了解释注意选择功能() A过滤器理论 B衰减理论
答:A过滤器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持(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虑器理论(filter theory)。
⑼ 初效中效高效过滤网有什么差别
1、高效过滤器主要用于捕集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采用超细玻璃纤维内纸作容滤料,胶版纸、铝膜等材料作分割板,与木框铝合金胶合而成。
2、中效过滤器用于捕集1-55μm 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 采用特殊无纺布或玻璃纤维 ,可反复清洗。
3、初效过滤器主要用于过滤 5μm 以上尘埃粒子。材料有无纺布、尼龙网。
⑽ 过滤器模型与聚焦理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乙酸乙烯酯在复60℃下进行本体聚合,制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I]=0.206×10-3mol·L-1,f=0.8,并假定无链转移反应,全部歧化终止。求聚合产物的聚合度。可采用如下数据:kd=1.16×10-5s-1,kp=3.7×103L·mol-1·s-1,kt=7.4×107L·mol-1·s-1,[M]=10.86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