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净水方式 » 过滤器设计规范

过滤器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 2021-01-03 21:06:39

1. 炼油及化工工艺设计中,过滤器设置安全阀的原则多大尺寸的过滤器必须设置安全阀是否有相关标准谢谢!

属于特种设备的过滤器,一般应安装安全阀。

2. 车间净化四原则

车间净化四原则,湖南纯臻净化工程为您解答!
车间净化四要素:
净化车间是个受控环境,想要建造一个净化车间就要达到诸多的受控部分,例如温度、湿度、压力、风量、洁净度、照度、噪音等等;本文就净化车间受控环境设计中的四大要素做简要概述。

一、换气次数:
净化车间设计中通过空气置换原理来达到洁净粒子受控的目的,所以换气次数(风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所能达到的洁净度等级。
1.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净化车间
2.室内人员少、热源少时,宜采用下限值。
二、气流组织及气流流型的设计,分为单向流、非单向流、混合流其定义为:
a)气流流型: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设计。
b)单向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横断面上风速一致的气流
c)垂直单向流:与水平面垂直的单向流;
d)水平单向流:与水平面平行的单向流;
设计净化车间的气流流型要满足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其中洁净等级要求为1~4级时,应采用垂直单向流。
三、过滤器

要达到要求的洁净度,过滤、拦截、吸附粒子是必不可少的,高效空气过滤器在净化车间应用中也是必须的。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filter),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微米粒子的捕集效率在99.99%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50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ULPA(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filter),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0.1~0.2微米粒子的捕集效率在99.999%以上级气流阻力在280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四、压差
压差是设计能保证净化车间不被外部污染入侵,例如正压的净化车间其压力实在高于相邻的非洁净区,那么非洁净区的污染就不会通过缝隙等方式入侵净化车间。同理,在负压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实验室内的有害物质也不会通过缝隙等渗透方式污染相邻区域。

3. 洁净室达到洁净度要求的必要条件

洁净室要获得良好的洁净效果,不仅要着重采取合理的空调净化措施,而且也要求工艺、建筑及其他专业采取相应的措施:不但要有合理的设计,而且还要精心的符合规范的施工安装,以及正确的使用洁净室和科学的维护管理。为使洁净室获得良好的效果,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从不同的角度作过阐述。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很难做到理想地配合,而且设计者很难把握施工安装质量以及使用和管理情况,尤其后者。就洁净室净化措施而言,许多设计者,或者还有施工方,往往对其必要条件未予足够重视,造成洁净效果不理想。本文仅就洁净室净化措施中达到洁净度要求的四个必要条件简要论述。

一、送风洁净度

要保证送风洁净度符合要求,关键是净化系统末级过滤器的性能和安装。

净化系统末级过滤器一般采用高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按我国标准[1]规定高效过滤器效率分四档:A类为≥99.9%,B类为≥99.9%,C类为≥99.999%,D类为(对≥0.1μ m粒子)≥99.999%(亦称超高效过滤器);亚高效过滤器[2]为(对≥0.5μm粒子)95~99.9%。效率越高,过滤器的价格也越贵。所以选择过滤器时应本着既要满足送风洁净度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从洁净度要求考虑,以低级别洁净室选用低性能过滤器、高级别洁净室选用高性能过滤器为原则。一般说来:100万级可选用高中效过滤器;低于1万级可选用亚高效或A类高效过滤器;1万~100级选用B类过滤器;100~1级选用C类过滤器。这里每个洁净度级别似乎都有两类过滤器可供选择,选择高性能的还是低性能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环境污染严重,或室内排风比例很大,或该洁净室特别重要,需要较大安全系数,在这些或其中之一情况下,均要选择高一类过滤器;反之可选择较低性能过滤器。对0.1μm粒子要求控制的洁净室,不论控制的粒子浓度高低均要选择D类过滤器。以上所述仅从过滤器角度出发,实际上要选择好过滤器还要全面考虑洁净室特性、过滤器特性和净化系统特性[3]。

要保证送风洁净度,仅有合格的过滤器是不够的,还要保证:a.运输、安装过程不损坏过滤器;b.安装严密。要做到第a,则要求施工安装人员训练有素,既要有安装净化系统方面的知识,又要具备较熟练的安装技能,否则将难以保证不损坏过滤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其次,安装严密性问题,主要取决于安装结构型式优劣,设计手册[4]一般推荐:对于单个过滤器采用明装型式,这样即便发生渗漏,也不致漏到室内;采用成品高效送风口,严密性也比较容易得到保证。对于多个过滤器的风□,近几年常采用液槽密封和负压密封。液槽密封必须保证液槽接缝严密和整体框架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负压密封就是使过滤器与静压箱和框架接缝的外周边处于负压状态,与明装型式一样即使渗漏也不会漏到室内。实际上只要做到安装框架平整,过滤器端面与安装框架接触均匀,任何安装型式使过滤器达到安装严密性要求应该说是不难的。

二、气流组织

洁净室的气流组织与一般空调房间有所不同,它要求将最干净的空气首先送到操作部位,它的作用在于限制和减少对加工物的污染。为此,在设计气流组织时应考虑这些原则:尽量减少涡流,避免将工作区以外的污染带入工作区;尽量防止灰尘的二次飞扬以减少灰尘对工件的污染机会;工作区的气流要尽量均匀,且其风速要满足工艺和卫生要求,当气流向回风口流动时要使空气中的灰尘能有效的带走。根据不同的洁净度要求,选择不同的送、回风方式。

不同的气流组织,各有其特点和范围:

1) 垂直单向流:均可获得均匀向下气流,便于工艺设备布置,自净能力强,可简化人身净化设施等共同设施等共同优点外,四种送风方式还有其各自优缺点:满布高效过滤器具有阻力低、更换过滤器周期长等优点,但顶棚结构复杂,造价高;侧布高效过滤器顶送、全孔板顶送与满布高效过滤器顶送的优缺点相反,其中全孔板顶送在系统非连续运行时,孔板内表面易积尘,维护不好,对洁净度有些影响;密集散流器顶送,因需要一段混和层,所以只适用于4m以上高大洁净室,其特点与全孔板顶送相仿;对于相对两侧格栅的板和相对两侧墙下部均匀布置回风口的回风方式仅适用两侧净间距小于6m的洁净室;单侧墙下部布回风口仅适用对墙间距较小(如≤<2~3m)的洁净室。

2) 水平单向流:只在第一工作区达到100级洁净度,当空气流向另一侧的过程中含尘浓度逐渐升高,所以仅适用于同一房间工艺过程有不同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室;送风墙局部布高效过滤器较满布水平送可减少高效过滤器用量,节约初投资,但局部区域有涡流。

3) 乱流型气流:孔板顶送和密集散流器顶送的特点与前述相同:侧送的优点易于管道布置,无需技术夹层,造价低,有利于旧厂房改造,缺点是工作区风速较大,下风侧比上风侧含尘浓度高;高效过滤器风口顶送具有系统简单、高效过滤器后无管道、洁净气流直接送达工作区等优点,但洁净气流扩散缓慢,工作区气流较均匀;不过当均匀地布置多个风口或采用带扩散板地高效过滤器风口时,也可使得工作区气流较均匀;但在系统非连续运行地情况下,扩散板易积尘。

以上论述均属于较理想状态,也是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或设计手册所推荐。实际工程中或受限于客观条件,或由于设计者地主观原因而未设计好气流组织,常见的有:垂直单向流采取相邻两侧墙下部回风,局部百级采用上送上回(即局部送风口下未加下垂围帘),乱流型洁净室采用高效过滤器风口顶送上回或单侧下回(对墙间距较大)等,这些气流组织方式经实测,其洁净度大多数都达不到设计要求。由于现行规范[6]规定空态或静态验收,个别的这类洁净室在空态或静态下勉强达到设计的洁净度级别,但抗污染干扰能力很低,一旦洁净室进入工作状态就达不到要求。正确的气流组织局部区域应设围帘下垂至工作区高度,10万级也不应采用上送上回。还有目前大多数工厂生产的带扩散板的高效送风口,其扩散板都只是装饰性孔板而不起扩散气流作用,请设计者和用户要特别注意。

三、送风量或风速

足够的通风换气量是为了稀释和排除室内污染空气,根据不同的洁净度要求,当洁净室净高较高时,适当增加换气次数。其中,100万级洁净室的通风量是按高中效净化系统考虑[7],其余均按高效净化系统考虑;当10万级洁净室高效过滤器集中布置在机房或系统末端采用亚高效过滤器时,可适当提高换气次数10-20%。

对于上述通风量推荐数值笔者认为:单向流洁净室通过房间截面风速偏低,乱流型洁净室是有较充分安全系数的推荐值。垂直单向流≥0.25m/s,水平单向流≥0.35m/s,在空态或静态下检测洁净度,虽然能达到要求,但抗污染能力较差,一旦室内进入工作状态,洁净度就可能达不到要求,这类实例已不属于个别;同时,我国通风机系列中尚未有较适合净化系统用的风机,一般设计者又往往对系统空气阻力未作准确计算,或未注意到所选用的风机是否处于特性曲线上比较有利的工作点,使得系统在投入运行后不久,风量或风速就达不到设计值。美国联邦标准(FS209A~B)在1987年10月27日之前一直这样规定:单向流洁净室通过洁净室截面的气流速度通常保持在9Oft/min(0.45m/s),在整个房间无干扰的条件下,其速度不均匀度在士20%以内,气流速度任何明显的下降都会增加自净时间和工作位置之间污染影响的可能性(1987年10月FS209C颁布之后对含尘浓度以外的所有参数指标均未作规定)。为此,笔者认为宜适当提高目前国内对单向流速度的设计值,我们单位在实际工程中照此做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乱流型洁净室是有较充分安全系数的推荐值,但许多设计者仍不放心,在做具体设计时将10万级洁净室通风量加大到20~25次/h,1万级加大到30~40次/h,1000级加大到60~70次/h,这样做不仅加大了设备容量、加大了初投资,也增加了日后维护管理费用,实际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在编制我国空气洁净技术措施[7]时曾调查测定了国内100多个洁净室,许多洁净室还是在动态下检测的,结果表明:10万级≥10次/h、1万≥20次/h、1000级≥50次/h通风量即可满足要求。美国联邦标准(FS2O9A~B)规定:非单向流洁净室(10万级、1万级),室高8~l2ft(2.44~3.66m),通常考虑全室至少每3分钟换气一次(即20次/h)。因此,设计规范的规定[6]已经考虑了较大的富裕系数,设计者完全可以放心地按照表1通风量地推荐值选用。

四、静压差

洁净室维持一定的正压是保证洁净室不受或少受污染、以维持设计洁净度等级必不可少地条件之一。即便是负压洁净室,它也必须有不低于它洁净度级别地相邻房间或套间维持一定地正压,负压洁净室的洁净度才能得以维持。

洁净室正压值是指门窗全部关闭状态下,室内静压大于室外静压的数值。它是通过净化系统送风量大于回风量和排风量的方法来达到。为了保证洁净室正压值,送风、回风和排风机最好联锁,系统开启时先启动送风机,再启动回风机和排风机;系统关闭时先关排风机,再关回风机和送风机,以防止洁净室在系统开启和关闭时受到污染。

维持洁净室正压所需的风量主要根据维护结构密闭性好坏来确定。我国洁净室建设初期由于围护结构密闭性较差,要维持≥5Pa的正压就要2~6次/h送风量;目前维护结构密闭性已大为提高,维持同样的正压只要1~2次/h送风量;维持≥1OPa也只要2~3次/h送风量。

我国设计规范[6]规定: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之间的静压差应不小于0.5mmH2O(~5Pa),洁净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不小于1.OmmH2O(~l0Pa)。笔者认为该值似偏低,原因有三:1.正压是表示洁净室抑制通过门窗缝隙污染室内空气的能力,或在短时间打开门窗时使渗入室内的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能力,正压大小表示抑制污染能力的强弱,当然不是正压越大越好(后面将谈到)。2.正压所需的风量有限,5Pa正压与10Pa正压所需风量仅差约1次/h,何乐而不为呢?显然正压值低限取l0Pa更优越些。3.美国联邦标准(FS209A~B)规定:当所有出入口关闭时,洁净室与任何相邻的低洁净度区域之间的最低正压差为0.05英寸水柱(12.5Pa),这数值已被许多国家采用。

但洁净室的正压值并非越大越好,根据本单位30多年实际工程检测表明:当正压值≥30Pa时,开门就比较困难,关门稍不留意,砰一声!吓人一跳;当正压值≥50~70Pa时,门窗缝隙就会发出哨音,体弱者或有某种不适应症者不适感觉。可是国内和国外许多国家的有关规范或标准均未规定正压的上限值,这样的结果许多单位都只求下限值满足要求,而不管上限值达到多少,在笔者遇到的实际洁净室中正压值有高达100Pa以上,造成很不好的效果。实际上调整正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完全可能的。曾有文献介绍东欧某国将正压值规定为1-3mmH20(约10~30Pa),笔者认为这个范围是比较合适的。

对于一个洁净室来说,以上四个必要条件必须同时得到满足,才能保证洁净度达到要求并具备应有的抗污染干扰能力。

4. 建筑图纸符号大全

@表示钢筋间距
Φ表示钢筋型号,CAD快捷键一览
创建三维阵列 3A
创建三维面 3F
在三维空间创建由直线段组成的多段线 3P
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将某对象与其他对象对齐 AL
加载 AutoLISP、ADS 和 ARX 应用程序 AP
创建圆弧 A
计算对象或定义区域的面积和周长 AA
创建按指定方式排列的多重对象拷贝 AR
执行外部数据库命令的管理功能 AAD
输出选择对象的链接信息 AEX
管理对象和外部数据库之间的链接 ALI
显示并编辑表数据并创建链接和选择集 ARO
从链接到文字选择集和图形选择集的行中创建选择集 ASE
执行结构查询语言 (SQL) 语句 ASQ 创建属性定义 -AT 改变不依赖于块定义的属性信息 -ATE 用图案填充封闭区域 H或BH 根据选定对象创建块定义 -B 用对话框定义块 B 用封闭区域创建面域或多段线 BO (使用命令行)用封闭区域创建面域或多段线 -BO 部分删除对象或把对象分解为两部分 BR 给对象加倒角 CHA 修改现有对象的特性 -CH 根据圆心和直径或半径绘制圆 C 复制对象 CO或CP 创建属性定义 AT 编辑单个块的可变属性 ATE 修改对象的颜色、图层、线型和厚度 CH 设置新对象的颜色 COL 编辑文字和属性定义 ED 显示夹点并设置颜色 GR 创建并修改标注样式 D 插入块或另一图形 I 控制现有对象的特性 MO 修改对象名称 REN 设置绘图辅助工具 RM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 SE 管理已定义的用户坐标系 UC 选择预置用户坐标系 UCP 控制坐标和角度的显示格式及精度 UN 创建和恢复视图 V 设置三维观察方向 VP 创建对齐线性标注 DAL或DIMALI 创建角度标注 DAN或DIMANG 从前一个或选择的标注的第一尺寸界线处连续标注 DBA或DIMBASE 创建圆和圆弧的圆心标记或中心线 DCE 从前一个或选择的标注的第二尺寸界线处连续标注 DCO或DIMCONT 创建圆和圆弧的直径标注 DDI或 DIMDIA 编辑标注 DED或DIMED 创建线性尺寸标注 DLI或DIMLIN 创建坐标点标注 DOR或DIMORD 替换标注系统变量 DOV或DIMOVER 创建圆和圆弧的半径尺寸标注 DRA或DIMRAD 在命令行创建和修改标注样式 DST或DIMSTY 移动和旋转标注文字 DIMTED 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DI 将点对象或块沿对象的长度或周长等间隔排列 DIV 绘制填充的圆和环 DO 修改图像和其他对象的显示顺序 DR 打开鸟瞰视图窗口 AV 输入文字时在屏幕上显示 DT 定义平行投影或透视视图 DV 创建椭圆或椭圆弧 EL 从图形删除对象 E 将组合对象分解为对象组件 X 以其他文件格式保存对象 EXP 延伸对象到另一对象 EX 通过拉伸现有二维对象来创建三维实体 EXT 给对象加圆角 F 创建根据特性选择有关对象时用到的过滤器列表 FI 创建对象的命名选择集 G 使用命令行创建选择集 -G 用图案填充一块指定边界的区域 -H 修改现有的图案填充对象 HE 重生成三维模型时不显示隐藏线 HI 以多种格式向 AutoCAD 图形文件中插入图像 IM 使用命令行插入图像 -IM 控制选定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褪色度 IAD 向当前图形中定义并附着新的图像对象 IAT 为单个图像对象创建新剪切边界 ICL 向 AutoCAD 输入3DS/DXF/EPS /SAT/WMF等文件 IMP 将命名块或图形插入到当前图形中 -I 插入链接或嵌入对象 IO 找出两个或多个三维实体的干涉区并用公用部分创建三维组合实体 INF 从两个或多个实体或面域的交集创建组合实体或面域 IN 管理图层 LA 在命令行上执行 LAYER 命令 -LA 创建一条引出线将注释与一个几何特征相连 LE或LEAD 拉长对象 L 创建、加载和设置线型 LT 使用命令行创建、加载和设置线型 -LT 显示选定对象的数据库信息 LI或LS 设置线型比例因子 LTS 把某一对象的特性复制到其他若干对象 MA 将点对象或块按指定的间距放置 ME 创建对象的镜像副本 MI 创建多线 ML 在指定方向上按指定距离移动对象 M 从图纸空间切换到模型空间视口 MS 创建多行文字 T或MT 使用命令行创建多行文字 -T 创建浮动视口和打开现有的浮动视口 MV 创建对象的等距线,如同心圆、平行线和平行曲线 O 设置运行对象捕捉模式并修改靶框大小 OS 使用命令行设置运行对象捕捉模式并修改靶框大小 -OS 移动显示在当前视口的图形 P 使用命令行移动视口 -P 插入剪贴板数据并控制数据格式 PA 编辑多段线和三维多边形网格 PE 创建二维多段线 PL 将图形打印到绘图仪、打印机或文件 PLOT 创建点对象 PO 创建用多段线表示的正多边形 POL 自定义 AutoCAD 系统参数的设置 PR 显示打印图形的效果 PRE 从模型空间视口切换到图纸空间 PS 删除数据库中未用的命名对象,例如块或图层 PU 退出 AutoCAD EXIT 绘制矩形多段线 REC 刷新显示当前视口 R 刷新显示所有视口 RA 重生成图形并刷新显示当前视口 RE 重新生成图形并刷新所有视口 REA 从选择的一组现有对象中创建面域对象 REG 修改对象名 -REN 创建三维线框或实体模型的具有真实感的渲染图像 RR 沿轴旋转二维对象以创建实体 REV 绕基点旋转对象 RO 设置渲染系统配置 RPR 在 X、Y 和 Z 方向等比例放大或缩小对象 SC 从脚本文件执行一系列命令 SCR 用剖切平面和实体截交创建面域 SEC 列出系统变量并修改变量值 SET 显示当前视口图形的着色图像 SHA 用平面剖切一组实体 SL 规定光标按指定的间距移动 SN 创建二维填充多边形 SO 检查图形中文字的拼写 SP 创建二次或三次样条曲线 SPL 编辑样条曲线对象 SPE 移动或拉伸对象 S 创建命名样式 ST 用差集创建组合面域或实体 SU 校准、配置、打开和关闭已安装的数字化仪 TA 设置当前三维实体的厚度 TH 控制对图纸空间的访问以及控制视口的行为 TI 创建形位公差标注 TOL 显示、隐藏和自定义工具栏 TO 创建圆环形实体 TOR 用其他对象定义的剪切边修剪对象 TR 通过并运算创建组合面域或实体 UNI 设置坐标和角度的显示格式和精度 -UN 保存和恢复已命名的视图 -V 设置图形的三维直观图的查看方向 -VP 将块对象写入新图形文件 W 创建三维实体使其倾斜面尖端沿 X 轴正向 WE 将一个外部参照附加到当前图形中 XA 将外部参照依赖符号绑定到图形 XB 使用命令行执行XBINDW命令 -XB 定义外部参照或块剪裁边界,并且设置前剪裁面和后剪裁面 XC 创建无限长的直线,称为参照线 XL 控制图形中的外部参照 XR 使用命令行执行XREF命令 -XR 放大或缩小当前视口对象的外观尺寸 Z

5. 壳管冷凝器和蒸发器进水口加装过滤器有相关设计规范吗

大多数时候是需要安装水过滤器的,尤其是开放式的水系统,比如与冷却塔连接专使用的开式冷却水系统属。
壳管式冷凝器和蒸发器内部是换热铜管,如果水系统管路当中的水质很差,不增加水过滤器,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壳管换热器内部结垢、积於严重,最终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变得很差,严重了还会造成机组异常保护性停机甚至损坏。
在空调产品安装相关的国家标准里面有明确规定。

6. 多介质过滤器有没有设计标准名字命名标准等相关标准

每个产品都是有标准的,只是过滤器不太涉及,不好意思啦。

7. 压缩空气过滤器有什么作用

压缩空气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从气源出来的压缩空气中含有过量的水汽和油滴,同时还有固体杂质,如铁锈、沙粒、管道密封剂等,这些会损坏活塞密封环,堵塞元器件上的小排气孔,缩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或使之失效.空气过滤器的作用就是将压缩空气中的液态水、液态油滴分离出来,并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固体杂质,但不能除去气态的水和油.
空气过滤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过滤精度:
1、指允许通过的杂质颗粒的最大直径。影响过滤精度的关键是滤芯,可根据后面元器件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芯,使其达到相应的过滤精度。
流量特性2、指在一定的进口压力下,通过过滤器的空气流量与过滤器两端压力降之间的关系曲线,实际使用时,最好在压力损失小于0.03MPa的范围内选用。在空气过滤器中,影响流量特性的主要是本体和滤芯。
分水效率3、指分离出来的水分与进气口空气中所含水分之比.一般要求空气过滤器的分水效率不小于80%.影响分水效率的主要是导流板。
4、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能够达到标准的洁净空气,一般通风用过滤器就是针对空气中的不同粒径的粉尘粒子进行捕捉,吸附,使空气质量提高,化学过滤器除了吸附灰尘之外主要还可以吸附气味,通常用于生物制药、医院、机场航站楼、人居环境等地方。一般通风用的过滤器用途就比较广泛了,微电子行业、涂装行业、食品饮料业等等都有需要。也就是说,过滤器只是一个手段,为了达到洁净的目标。
5、总而言之,空气过滤器主要是除掉空气中的机械杂质,如灰尘、粉尘等。

8. 游泳池标准水温是多少

游泳池水温应保持在27~28°c。应有过滤和消毒设备,以保持池水清洁。

游泳专池是人们从事游泳运动的场地,属人们可以在里面活动或进行比赛。多数游泳池建在地面,根据水温可分为一般游泳池和温水游泳池。游泳池游泳运动专门场所。分室内、室外两种。正式比赛用池为长50米、宽至少21米、水深1.8米以上;供游泳、跳水和水球综合使用的池,水深1.3~3.5米;设10米跳台的池,水深应为5米。

(8)过滤器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游泳池池水水质标准”规定游泳池水浑浊度不得超过5度。游泳池水因泥沙、粘土、藻类、微生物及某些有机物引起水质混浊,为降低池水的浑浊度,必须对池水进行混凝处理,即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将水中小颗粒的浑浊物进行吸附,使其凝聚成大的颗粒,最后产生沉淀,沉淀物通过过滤器排出池外。

9. 标准游泳池造价

泳池设计及成本分析

1、 泳池水量的确定:
1) 由设计部提供园建图:泳池实际面积X原设计水深=泳池水容积
2) 设计规范要求:
⑴、人数确定 :A、设计游泳总人数按该地区总人口数的10%计,深水区活动人数按在水中人数的1/4计,浅水区按在水中人数的3/4计。

游泳池水面面积指标
泳池类别 比赛池 跳水池 游泳跳水合用池 公共池 训练池 儿童池 幼儿池 水球池
面积指标(m2/人) 10 3~5 10 2~5 2~5 2 2 25~42
⑵、泳池水深确定
类别 水深
最浅端 最深端 池长度(m) 池宽度(m) 备注
公共池 1.8~2.0 2.0~2.2 50,25 25,21,12.5,10
儿童池 0.6~0.8 1.0~1.2 形状及尺寸由设计定
幼儿池 0.3~0.4 0.4~0.6
⑶泳池容积:
泳池设计面积X设计水深=设计泳池容积
2、 泳池水循环周期的确定:
1) 决定循环周期的因素:
⑴游泳池的使有用性质;
⑵游泳人数;
⑶游泳池容积和水表面面积;
⑷游泳池开施时间;
⑸水净化设备运行方式和时间;
⑹环境状况。
2) 泳池循环次数和周期表
泳池循环次数和周期表7.1-7
泳池类别 循环次数n(次/天) 循环周期T(小时) 泳池类别 循环次数n(次/天) 循环周期T(小时)
比赛池、训练池 4~2.5 6~10 公共池 4~3 6~8
跳水池、私用泳池 3~2 8~12 儿童池 6~4 4~6
跳水泳池合建池 3~2.4 8~10 幼儿池 24~12 1~2
3、 泳池过滤器过滤面积确定
(1) 目前改进型设备滤速一般为:25~35m3/h;
(2) 过滤面积=循环流量÷滤速
4、 泳池过滤设备选择:
1) 过滤砂缸选择:目前游泳池专用过滤器有顶部进水方式和侧面进水方式两种。
过滤器直径﹤1.2米时采用顶部进水方式;
过滤器直径>1.2米时采用侧面进水方式。
侧面进水方式的设备造价要比顶部进水方式的贵很多。
所以,在设备房面积足够的话,从经济角度出发,应优先选用顶部进水方式的过滤器。
过滤器数量 =所需过滤面积÷单个过滤器面积
2) 过滤泵选择:由循环流量及扬程确定;冲洗与循环合用时,不得少于2台。由于游泳池水处理技术比较成熟,设备厂家已经开发出游泳池过滤专用水泵。我们可以对照所需的流量及扬程进行泵的选择。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