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分离钴和铬方程式
Ⅰ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原理是什么
离子交换是用一种称为离子交换树脂的物质来进行的。离子交换树脂遇水内溶液时,能够从水溶容液中吸着某种(类)离子,而把本身所具有的另外一种相同电荷符号的离子等摩尔量地交换到溶液中去,这种现象称为离子交换。 希望有用
Ⅱ 在离子交换法分离镍和钴实验中,树脂为什么始终要浸泡在溶液之中
我们与有研院合作的镍钴分离达到了预期效果,树脂为什么始终要浸泡在版溶液之中的问题,问得比较权含糊,你是指浸泡在什么溶液之中?如果长时间置放在设备中,树脂就会丢失水分的,干树脂是不具备离子交换的能力,同时也会滋生一些细菌和微生物导致污染树脂,所以如果设备运行后长时间停用,则应对树脂进行再生后,最佳方法是采用盐水浸泡,而不是用你镍钴溶液浸泡,否则树脂依然还会被污染。
Ⅲ 离子交换分离法包括哪几个过程
【1】树脂的选择与处理;
【2】装柱过程;
【3】交换过程;
【4】洗脱过程;
Ⅳ 离子交换分离法
将含有镍的9mol/LHCl溶液,流经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由于铁、钴、铜、锌、内铋等金属离子在盐容酸溶液中形成相应的配阴离子,而被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中。镍在此条件下不形成配阴离子,因而不被树脂所吸附,仍留在溶液中,由此可与上述金属离子得到分离。与镍一起进入溶液的有碱金属,碱土金属以及钛、钒、锰等。
AG50W阳离子交换树脂从6mol/LHCl-丙酮介质中吸附分离镍,镍的分配系数可达227。在同一条件下,易形成氯配阴离子的一些元素分配系数在1以下,而铁、钴、铜、锌、镉、汞、铅、铋、锰、钼、钒、镓、铟、铀等的分配系数不超过4;因此,镍可与上述元素得到完全分离。
Ⅳ 铬离子,铁离子,锰离子,锌离子,钴离子,镍离子与适量和过量氨水的反应方程式
会先形成氢氧化钴沉淀,然后继续加入氨水沉淀溶解,会形成[Co(NH3)6]2+,即六氨合钴络离子。
Fe2++2NH3.H2O===2NH4++Fe(OH)2
Fe3++3NH3.H2O===3NH4++Fe(OH)3
Co2++6NH3.H2O===[Co(NH3)6]2++6H2O
Co3++6NH3.H2O===[Co(NH3)6]3++6H2O
Ni2++6NH3.H2O===[Ni(NH3)6]2++6H2O
Cu++2NH3.H2O===[Cu(NH3)2]++2H2O
Cu2++2NH3.H2O===[Cu(NH3)2]2++2H2O
(5)离子交换法分离钴和铬方程式扩展阅读:
氨水中存在以下化学平衡:
NH3+H2O⇌NH3·H2O
NH3·H2O⇌NH4++OHˉ(可逆反应)电离常数:K=1.8×10-5(25℃)
因此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而成铵离子NH4+和氢氧根离子OH-,故呈弱碱性。
氨水具有碱的通性:
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室中常用此法检验NH3的存在。
②能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浓氨水与挥发性酸(如浓盐酸和浓硝酸)相遇会产生白烟。
Ⅵ 分离方法
分离铝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氢氧化铵、苯甲酸铵、氢氧化钠等沉淀分离、离子交换分离以及萃取分离等,其中以铜铁试剂-三氯甲烷萃取法对于从大量铁、钛中分离铝的效果较好。
用氢氧化铵沉淀铝可使铝与硼、镁、碱金属、碱土金属,及一定量的镍、锰分离,沉淀的酸度为pH5~7。为了更好地控制沉淀的条件,常采用尿素或六次甲基四胺等弱氨性试剂,但铁、钛以及很多金属离子与铝同时沉淀,不能分开。因此,用这种方法分离铝必须和其他分离手段并用时方有效。
苯甲酸铵使铝沉淀,可与钴、镍、钒、锰和锌等元素分离,但铁(Ⅲ)也同时沉淀。为了防止铁(Ⅲ)沉淀,测铝溶液中应先加入次亚硫酸钠还原铁,再加苯甲酸铵沉淀铝。这样,大量铁虽可除去,但仍有少量铁(Ⅱ)很快地氧化为铁(Ⅲ)夹杂在铝沉淀中。因此必须将苯甲酸铝沉淀用酸溶解,在还原剂存在下,反复沉淀多次,才能使铁与铝完全分离。用苯甲酸铵沉淀铝,酸度应在pH3.8左右,加入次亚硫酸钠的量,以溶液中铁的颜色消失并过量0.2~0.3g为宜。
用氢氧化钠分离铝是沿用已久的方法,但分离并不很完全。为了减低氢氧化物沉淀对铝的吸附,通常在大量氯化钠存在下,小体积沉淀铁、钛等元素。即使如此,微克量的铝也难免不被吸附,特别是镁、镍、钙的氢氧化物沉淀对铝的吸附较大。分离方法是:将含铝的盐酸溶液,加热蒸发至体积为1~2mL,冷却,加入15gNaCl,搅拌均匀。加入10mL500g/LNaOH溶液,再搅匀后,加水稀释至60~70mL,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洗液(250mL水中含2gNaCl、5gNaOH)充分洗涤沉淀,滤液酸化后测铝。
铜铁试剂又称亚硝基苯胲铵,在无机酸溶液中与很多金属离子包括铁(Ⅲ)、钛(Ⅳ)、钒(Ⅴ)、铀(Ⅳ)和锡(Ⅳ)等形成难溶性螯合物,此螯合物能用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乙醚、乙酸乙酯、甲基异丁酮、邻-二氯苯等萃取。有机溶剂对金属螯合物的萃取能力与螯合物沉淀在酸中的溶解度有关,一般金属螯合物在强酸中的溶解度愈小愈易被萃取。萃取应在盐酸或硫酸溶液中进行,酸度通常约为10%(盐酸为1mol/L,硫酸为1.5mol/L)。这样可以保证微量铝也能与其他金属离子分离,酸度过低,例如pH>3.4时,铝亦被萃取进入有机相。铜铁试剂的用量,在理论上每0.1g铁只需要0.84g铜铁试剂。在实际工作中,铜铁试剂用量却要比理论值大,0.1g铁最少需要16mL60g/L铜铁试剂溶液,反应方能完全。铜铁试剂易于分解,配制时勿加热,萃取的全部过程均应在冷溶液中进行。
铝的分离,还包括离子交换分离和汞阴极电解等方法。离子交换分离是在9mol/LHCl中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使铝与铜、锌、镉、铁(Ⅱ)、铁(Ⅲ)、钴、锡(Ⅱ)、锡(Ⅳ)、锑(Ⅲ)、锑(Ⅴ)、锌、钒(Ⅴ)、钼(Ⅵ)、钨(Ⅵ)、铬(Ⅵ)、铀(Ⅵ)和锰(Ⅶ)等元素分离,铝不被吸附,交换后的溶液可测定铝。汞阴极分离是在硫酸或高氯酸溶液中以铂丝为阳极,汞为阴极进行电解,可使很多金属离子包括铁、铬、镍、铜、锡、钼、锌和铅等与铝分离,电流密度约为0.1~0.2A/cm2。上述两种方法测定铝时,分离杂质虽是有效的,但已很少使用。
Ⅶ 阴离子交换法分离Fe、Co、Ni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Ⅷ 离子交换分离
将含铍的9mol/L盐酸溶液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时,可以有效地分离铜、钴、镍、镉内、铬、铁、锰、锆和铀容离子。铍和铝离子则保留于溶液中。
将pH3.5并含有EDTA和过氧化氢的溶液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钠型),此时铍不形成稳定的EDTA配合物,而被吸附;铝及铁的EDTA配合物和钛与过氧化氢及EDTA的配合物都不被吸收,而与铍分离,被吸附的铍再用3mol/L盐酸淋洗。
Ⅸ 镍和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和测定怎么计算含量
C(co2+)=cv100/v(混合)
Ⅹ 离子交换-半微量化学分析法
铜的硫化矿物黄铜矿、辉铜矿和斑铜矿的分析可参照黄铁矿的分析流程(图69.1)
试样用王水分解后制回成0.2mol/LHCl溶液上阳答离子交换柱,用0.2mol/LHCl淋洗后,于流出液中测定砷、磷和硒。用2mol/LHCl淋洗其他组分。
铜的测定最好单独取样。
分析步骤
(1)试样分解及砷、磷、硒、硫、钙、镁、锌、钴、镍、铬、锰和铟的测定
称取50mg(精确至0.01mg)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按本章69.1.1离子交换分离-半微量分析法分析黄铁矿的分析步骤溶解,上阳离子交换柱,淋洗,测定As、P、Se、S、Ca、Mg、Zn、Co、Ni、Cr、Mn和In。
(2)铜和铁的测定
称取20mg(精确至0.01mg)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用HCl和HNO3溶样,然后用NH4Cl-NH4OH小体积沉淀法使铜与铁分离。在滤液中用碘量法测定铜。
沉淀用HCl溶解后取部分溶液用1,10-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
注意事项
1)辉铜矿因铁量很低,可在阳离子交换的流程中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2)硫也可以单独取样,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